学术投稿

电子病案在卫生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朱岩

关键词:电子病案, 卫生信息管理, 应用, 分析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的高速发展,医院的信息管理也在近几年迅速发展了起来.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中,电子病案成为一项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胎心监护仪在高危妊娠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高危妊娠监护中应用胎心监护仪的意义及价值.方法:将本院2015年6月 ~2017年2月筛查出的高危妊娠孕妇共计42例为研究样本,并对孕妇开展NST监护,分析监护结果.结果:行NST监护的42例孕妇中包括反应型孕妇37例,无反应型孕妇5例;NST监护无反应型的孕妇出现胎儿宫腔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概率以及剖宫产手术率显著的高于NST监护反应型孕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监护仪可对高危妊娠产妇进行有效的监护,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班显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医疗器械人机工程研究——磁共振设备的医患人机工程数据研究

    近年来医疗器械产业增长速度突飞猛进,在技术、临床应用及工业设计方面迎头赶上国际水平,将成为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之一.文章基于我国医疗设备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现状,阐述了结合不同体型的医护人员、患者在作为医疗器械受用者在使用医疗设备的过程中的人机工程研究和思考,结合我国现有设备的状况,分析了在核磁共振设备的工业设计中需要考量的人因学、人体工程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建议.

    作者:深圳市无限空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消化道息肉内窥镜电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内窥镜电切术对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效果,分析内窥镜电切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意义以供未来治疗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2月 ~2016年12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4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后,采用高频电刀将息肉进行切除,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情况以及是否发生癌变等.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28%.结论:采用内窥镜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优点.

    作者:韩玉珊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6年11月 ~2017年11月收治的124例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资料加以分析,随机分为2组,每组62例;对照组予PC治疗,实验组予根治性TURBt治疗,比对2组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40.02±5.38)mL、手术时间(54.23±7.52)min及留置导管时间(5.36±0.85)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物质功能(88.64±8.35)分、躯体功能(87.52±8.48)分等生活质量维度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MIBC行根治性TURBt治疗可取得确切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宁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无痛分娩应用止疼泵与自控镇痛泵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应用止疼泵与自控镇痛泵的效果并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5月 ~2017年5月在本院进行无痛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应用止疼泵,观察组产妇应用自控镇痛泵.对比两组产妇镇痛效果、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则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妇无痛分娩过程中应用自控镇痛泵,其镇痛效果要优于止疼泵,且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谭崇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鉴别肺癌与良性肿瘤中CT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肺癌与良性肿瘤鉴别中CT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 ~2017年12月收治经CT诊断的肺部良性肿瘤和肺癌患者118例成立CT组,选择本院2017年1月 ~2017年12月收治经X射线诊断的肺部良性肿瘤和肺癌患者116例成立X射线组,对两组影像学表现、灵敏度、特异度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CT组在肺叶一侧或全肺不张、有毛刺或锯齿状等方面影像学表现和X射线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通过不同方法诊断的肺部良性肿瘤和肺癌例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CT组在诊断肺部良性肿瘤和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X射线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T是临床中鉴别诊断肺部良性肿瘤好和肺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符双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神经和肌肉刺激器电磁兼容测试方法浅析

    阐述了神经和肌肉刺激器电磁兼容测试的相关要求,并结合日常检测的情况,对测试模式、测试要求及布置、性能判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以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

    作者:陈婷;邱纬宇;伍倚明;宋盟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神经肌肉定位仪辅助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脑卒中足下垂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XFT-2001P神经肌肉定位仪定位患侧胫前肌的敏感位置后再进行XFT-2001D低频脉冲电刺激对治疗脑卒中足下垂的疗效观察.方法: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偏瘫肢体训练、针灸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神经肌肉定位仪寻找患侧胫前肌的佳刺激部位后运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则由医师的主观经验对解剖位置定位后运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进行康复训练.两组观察时间为2周,采用患侧下肢肌力(徒手肌力测定,MMT)、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评分(BI)及踝关节背曲主动关节活动度(ROM)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下楼梯能力、下肢运动功能、踝关节关节活动度均有改善,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比较对照组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对改善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下肢肌力、运动功能及踝关节主动活动度的疗效确切,但结合XFT-2001P神经肌肉定位仪明确神经定位敏感点后再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有助于提高治疗的精准度,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帮助.

    作者:骆明军;陈星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 ~2017年1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的32例患者(观察组)及行开腹结肠癌手术的44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8%(3/32),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3%(10/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在结肠癌患者中施以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失血量,并能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任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髓过氧化酶试剂(免疫比浊法)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性能验证分析

    目的:开展髓过氧化酶试剂(MPO)检测前对MPO试剂盒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性能进行评价.方法:终点法(向上),主波长600nm,反应温度37?C,比色杯光经1cm,R1180μL,R260μL,样本量8μL,反应时间10min,进行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和抗干扰能力的验证.结果:MPO的高值浓度样本和低值浓度样本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CV高=0.8%,CV低=3.0%,高值浓度样本的批间精密度为R=0.9%;MPO正确度偏倚为3.05%;在MPO范围为25~1300ng/mL,线性相关系数r=0.9999;抗干扰能力试验偏差小于10%.结论:MPO检测试剂盒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性能符合要求.

    作者:蔡爱华;李启平;李伟华;陈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对妇科急腹症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对妇科急腹症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 ~2018年1月期间150例急腹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腹部超声组、阴道超声组、联合超声组,各50例,腹部超声组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阴道超声组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联合超声组患者进行腹部超声、阴道超声检查,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观察比较三组患者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联合超声组患者、腹部超声组患者、阴道超声组患者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00%、74.00%、80.00%,联合超声组患者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超声组、阴道超声组(P<0.05).结论:对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诊断方式,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杨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医疗器械采购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

    医疗器械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疗器械采购环节的严谨性直接影响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医疗器械采购的管理核心是风险防范,文章将风险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等管理学方法应用于医疗器材采购的实践工作中,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三个环节构建医疗器械采购风险防范体系,希望为医疗器材采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实现指导参考.

    作者:杜亚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胃肠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胃肠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 ~2017年12月在本院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160例患者分到观察组(n=80例)和对照组(n=80例),观察组予以胃肠吻合器治疗,对照组予以荷包缝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04±0.31)d、(3.16±0.44)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25%(1/80),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8.75%(7/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胃肠吻合器,效果良好,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手术适应症,以获得更好的远期效果.

    作者:李久锋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探讨髓芯减压联合钽金属棒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远期疗效

    目的:总结髓心减压联合钽金属棒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远期疗效.方法:对30例(33髋)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均采用髓心减压+钽金属棒植入联合方案治疗,术后均给予3d抗生素防感染,评价本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均Ⅰ期愈合,未见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25.36±2.13)个月,27髋疼痛症状缓解,4髋表现为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2髋表现为二次塌陷,均为股骨头坏死侧;经Harris评分为(85.13±4.79)分.结论:锁芯减压联合钽金属棒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确有效果,但仍存在一定不足之处,临床应用需酌情选择.

    作者:李纯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以及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

    目的:本实验主要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对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分析.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 ~2017年3月期间的112例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右半结肠癌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患者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实验组56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项免疫指标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炎性应激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各项免疫指标与炎性应激反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在右半结肠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免疫学指标.

    作者:王有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胃镜下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

    目的:探讨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胃镜下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本院随机选择2016年8月 ~2017年8月收治的42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对其进行胃镜下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的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4%,治疗效果非常显著.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胃镜下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曹志强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浅谈移动CT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移动CT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公司接受移动CT、16排及64排旋转CT检查患者头颅影像资料,并对其扫描方法、扫描参数、图像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移动CT与固定CT的图像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移动CT具有体积小、方便、快捷、安全、易操作以及辐射小等特点,可在患者床头进行检查,降低因搬动患者带来的不便以及安全隐患.

    作者:张励;杨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高值医用耗材管理的问题和思考

    高值医用耗材主要是植入性、介入性等高价值、高风险的医疗器械.文章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分析高值医用耗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思考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规范高值医用耗材管理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王博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医院心电监护仪安装工程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探讨

    心电监护仪是一种较为精密性的仪器,自动化,智能型,主要作用是监护患者的身体动态,对于危重患者而言,心电监护仪在一定程度上是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的.心电监护仪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是医院使用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电子仪器.它能不断的检测患者的身体动态生理参数,以心电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且还能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及时报警.为争取患者生命争分夺秒,让患者的生命多了些许安全性.能让医生及时赶到,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救治措施,阻止患者病情恶化,或减弱患者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进行有序的治疗.心电监护仪一般是需要操作人员根据心电图所反映的患者状况,从而进行分析判断,正确处理的.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准对于心电图的了解概括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汤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自锁托槽矫治器在儿童错(牙合)畸形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自锁托槽矫治器在儿童错(牙合)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 ~2017年10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儿童错(牙合)畸形患者5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MBT双翼托槽进行矫正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进行矫治,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正畸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转位牙扭正时间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倾斜牙矫正时间和终矫正完成治疗时间比较,观察组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矫正时间的增加,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均下降,矫正1周时均显著低于矫正1d时,且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对儿童错(牙合)畸形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自锁托槽矫治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且矫正时间短,因此笔者认为自锁托槽矫治器更适合儿童应用.

    作者:张宇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