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下三种不同止血措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佟延新

关键词: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下注射药物止血, 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法,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三种不同止血措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资料,依据不同的止血措施分为注射组(给予内镜下注射药物止血治疗,n=25),钛夹组(给予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法治疗,n=21),氩气组(给予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n=23),观察三组治疗后止血疗效.结果:注射组、钛夹组及氩气组的即时止血率分别为92.00%、95.24%及100.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钛夹组及氩气组的3d内止血有效率分别为64.00%、71.43%及95.6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止血无效患者均转入急诊外科行手术治疗,获得良好止血效果.结论:内镜下不同止血措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效果满意,其中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后3d内止血效果更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照护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和探讨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应用.方法:收集自2017年7月~2017年12月本院急诊收治的危重患者44例,院内进行运转期间均采取便携式呼吸机,并对其转运前后SPO2、HR、BP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转运前经过充分准备,运转时严密监控后,使用便携式呼吸机的44例患者在院内转运前后的SPO2、HR、SBP、DBP数据均无明显变化,且运转期间没有出现心律失常、管道脱落、分泌物阻塞等并发症而致死的情况.患者进行比较转运前后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呼吸机可提高急诊危重患者的安全运转概率.

    作者:王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超声、CT技术诊断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准确性比较

    目的:对比超声、CT技术诊断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阑尾炎的患儿进行研究,所有患儿术前均行CT与超声检查,对比其诊断结果.结果:本组患儿术前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方面,CT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诊断(P<0.05);但在非单纯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方面,两种诊断结果则无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超声及CT诊断在小儿急慢性阑尾炎患儿的诊断中均可发挥一定功效,而CT扫描易给患儿造成较大辐射,故而可将超声检查作为首选方式,必要时再配合CT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陈美华;王琳;刘志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探讨心脏彩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对心脏彩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作探讨.方法:本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以随机数字表法抽取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检查患者90例为对象,行心脏彩超检查获得的数据为观察组,行心电图检查获得的数据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获得的两组数据.结果:观察组确诊准确率88.89%比对照组的51.11%高,左室肥厚35.56%、室间肥厚14.44%、左室后壁肥厚12.22%、左室扩大23.33%检出率均比对照组的21.11%、6.67%、4.44%、12.22%高,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接受心脏彩超检查的效果更佳,该项检查方式具有极佳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雪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医院对医疗设备的依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大.先进的医疗设备有着强大的功能,用来诊断多种疾病,为医疗开展提供科学上的依据.但是,医疗设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同程度上的损坏.因而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文章从多个角度作出了阐述,指出了医疗设备质量管控的几个要点.

    作者:王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鼻空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EN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SA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入院后48h内开始进行鼻胃管EN,观察组则进行鼻空肠管EN.观察并记录插管及EN期间两组患者不耐受症状发生情况及营养量达标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N过程中,观察组患者EN不耐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营养量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与鼻胃管相比,鼻空肠管EN更有利于提高SAP患者早期EN的耐受性,并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振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所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比2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参照组,手术出血量、术后止疼药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2.5%,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吕春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荧光免疫层析法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临床性能评估

    目的:探讨荧光免疫层析法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的临床性能.方法:使用荧光免疫层析法和ELISA检测法,通过对比检测结果的精密度、相对灵敏度、特异度,经过统计学分析评价荧光免疫层析法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的价值,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与ELISA检测法相比较,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的结果精密度更好,低浓度和高浓度样本的精密度系数分别为8.6%和4.8%;线性结果提示,在试剂盒标注的检测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8);两种方法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r=0.9681);在0.5ng/mL和2.0ng/mL两个特定浓度值时,荧光免疫层析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85%.结论:荧光免疫层析法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准确度更高、临床应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线性关系良好,与ELISA检测比较效果更佳,临床价值更高.

    作者:王艳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规范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满意度影响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规范化管理的应用效果及对手术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手术患者8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选取对象,收取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电脑随机抽取4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4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分别对其实施规范化管理以及常规管理.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的科室测评(98.01±1.45)分、知识考核(95.01±3.15)分、护理记录(89.45±2.01)分、无菌情况得分(95.11±1.27)分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患者满意度为95.00%(满意患者30例,一般满意8例,不满意2例),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5.00%(P<0.05);观察组中手术患者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安全有效的规范化器械管理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取得显著的效果.

    作者:康美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比较分析CT与MRI平扫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病变中的应用情况

    目的:对CT和MRI平扫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病变的应用情况进行探究.方法:以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采用抽签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MRI和CT进行诊断,两组均为30例患者,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比较1级骶骼病变的检出率,对照组相对较高,与观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2级以上的病变检出率两组情况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骨质异常的检出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病期间,可采用CT和MRI进行联合检测,不仅能提高检测准确率,还能进一步明确诊断结果,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早发现疾病和采取治疗手段.

    作者:宗炬;吴雪贵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Ⅲ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度混合痔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52例Ⅲ度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疼痛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后,观察组无复发状况,对照组出现2例复发,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患者Ⅲ度混合痔,效果显著.

    作者:刘新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观察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方法对晚期中心型肺癌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情况

    目的:研究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方法对晚期中心型肺癌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于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30例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15例,以全身化疗为对照组,以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方法治疗为观察组,分析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方法治疗的价值,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53.3%,对照组为26.7%,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高,观察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方法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可以增强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应用.

    作者:刘武胜;李如梅;宋志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视频软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视频软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胸外科收治的124例行单侧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听诊定位,研究组则采取视频软镜定位.比较两组一次导管定位成功率、操作时间以及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次导管定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操作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软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一次导管定位成功率较高,且插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安全性高.

    作者:刘清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抗核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分析抗核抗体(ANA)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包括3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29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和27例原发性硬化胆管炎(PSC)患者,34例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以及40例体检健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进行抗核抗体检测,检测结果分别记为PBC组、AIH组、PSC组、HBV组和对照组,观察每组患者的抗核抗体(ANA)检出率.结果:PBC组的ANA检出率为85.3%,AIH组的ANA检出率为72.4%,PSC组的ANA检出率为40.7%,HBV组的ANA检出率为11.8%,对照组的ANA检出率为2.5%,各组与对照组的ANA阳性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临床采用抗核抗体检测可以有效帮助疾病的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对于后续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杨结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评估

    目的:评估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口腔修复患者8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在进行口腔修复时,对照组采用金属桩,观察组使用预成纤维桩,对比两组患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修复成功率高达95.00%,对照组仅为80.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口腔修复时,采用预成纤维桩能够极大的提高修复成功率.

    作者:刘琳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16排螺旋CT用于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与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肺癌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肿瘤疾病,是一种治疗难度大风险大、生存率的疾病极低.治疗肺癌重要的是治疗时机,16排螺旋CT用于中心型肺癌能够提前发现病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护患者生命安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自2015年6月~2018年7月入院的82例肺癌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诊断仪进行扫描诊断.并根据研究数据进行比对,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中心型肺癌,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胸痛、发热等现象,对比作为研究对象的两组患者的综合资料,确保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进行了16排螺旋CT诊断后的对照组与仅进行常规诊断的观察组对比明显有更高的诊断价值,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排螺旋CT诊断方法对于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有极高的诊断价值,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参考,对于肺癌的确诊和治疗、遏制病情的发展、保护患者生命安全有极高的意义.

    作者:赵其书;陈昌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内痔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内痔出血的效果,以提高痔疮出血患者治疗有效率.方法: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7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50例内痔出血患者,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取的治疗方法为内镜下采用波士顿公司7环套扎器套扎治疗,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传统痔疮套扎术治疗,手术结束后,痔疮出血患者需要进行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该叮嘱患者注意饮食习惯,确保大便湿润和排便通顺.分析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痔疮出血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结果:实验组手术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手术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68%;实验组手术时长为(7.2±1.2)min,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手术时长为(11.4±1.3)min;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痔疮套扎术治疗相比,内镜下套扎术治疗痔疮出血的有效率比较高,手术时长比较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

    作者:揭苏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2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分析对象,并对其展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在所有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真性脾破裂者16例,中央型脾破裂者6例,包膜下脾破裂者3例.超声直接征象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2.0%.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在对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断中,能有效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明确病情程度,有助于正确选择临床治疗方案,并为保守治疗过程中动态随访观察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黄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气生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结果比较

    目的:比较血气生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急诊入院患者60例,对患者抽取静脉血4mL、动脉血4mL,静脉血标本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标本行血气分析仪检测,对比两种检测结果.结果:血气分析仪对K+、Na+、CI-检测含量低于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Ca2+检测结果比较,P>0.05.血气生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生化检验结果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血气生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各生化检验项目均有较高效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相比,血气分析仪检测速度快,能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可作为急诊治疗行生化指标检验的首选方法.

    作者:谭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小儿消化道异物经胃镜下取出术的临床配合研究

    目的:研究小儿消化道异物经胃镜下取出术的临床配合措施.方法:本院于2017年2月对小儿消化道异物经胃镜下取出术采取一系列配合措施进行干预,选择2017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实施胃镜下取出术的38例消化道异物患儿为研究组,同时纳入2016年3月~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实施胃镜下取出术的38例消化道异物患儿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对象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患儿手术前后疼痛程度等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2.15±2.15)min和(3.08±0.6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9.37±2.08)min和(5.87±0.71)d;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25.08±3.05)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0.11±3.67)mL,两者之间相差较大,P<0.05;手术后,两组患儿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消化道异物时,新型器械的应用对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意义重大,本院对小儿消化道异物经胃镜下取出术提出一系列配合措施,有效提高了消化道异物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汪婷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烧伤创面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配合红外线治疗仪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烧伤创面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配合红外线治疗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80例烧伤患者,平行对照法分为研究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红外线治疗仪)与对照组(红外线治疗仪).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与红外线治疗仪联合治疗烧伤,能促使创面尽快愈合,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作者:孙俊锋;付丹;汪显林;叶华;曾皓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