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瓦里安23EX直线加速器典型故障维修与相关分析

李俊萍

关键词:瓦里安23EX直线加速器, 故障, 维修
摘要:目前瓦里安23EX直线加速器成为了医疗放射治疗中运用较为广泛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经由加速成高能电子束或者撞击金属靶产生高能X射线,实现放射治疗.因为此医疗设备较为贵重,且医疗价值比较高,所以一旦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一定要深入分析瓦里安23EX直线加速器的典型故障,进而提出有效的排除方法,实现设备的使用价值.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应用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麻醉室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麻醉室观察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室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麻醉室观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89%显著低于对照组26.32%,P<0.05.结论: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过程中,与全身麻醉比较,椎管内麻醉不仅可以减少手术时间,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许冬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CR、CT、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CR、CT、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析脊柱结合诊断中CR、CT、MRI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实行CR检查,30例实行CT检查,40例实行MRI检查.实行CR检查的60例患者中,清晰显示出骨质改变情况、椎间隙狭窄情况以及椎间隙消失情况的有33例,观察到软组织阴影的有27例;实行CT检查的30例患者中,均可清晰显示出椎体骨质改变以及钙化情况,可观察到软组织阴影的有20例;实行MRI检查的40例患者中,均可清晰的观察到患者的软组织受累情况以及椎间隙消失或者狭窄情况,且附件均无明显异常.结论:CR是诊断脊柱结核的常用方法,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结果大体上观察患者的病变部位、椎间隙变化、脊柱后突程度以及侧突畸形程度.而CT诊断可将病灶中的死骨情况以及钙化情况清晰显示出来.MRI诊断可将患者病灶部位的椎体破坏情况、椎管受累情况、椎间盘受累情况以及椎旁脓肿形成情况清晰显示出来,三者结合在脊柱结核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岳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多层螺旋CT对肺结核活动性判断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活动性肺结核的多排螺旋CT检查的图像特征,分析多排螺旋CT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抗结核治疗的8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活动性组,选取同时间段资料相仿、检查结果完整的90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非活动性组,入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且影像资料保存完好,对比分析组间影像学图像的异同点.结果:活动性组树芽征(75.58%)、毛玻璃阴影(87.21%)、肺实变(73.26%)、后壁空洞(52.33%)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非活动性组支气管迂曲(73.33%)、肺气肿(76.67%)、纤维条索影(76.67%)、钙化(68.89%)检出率显著高于活动性组,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活动性肺结核多排螺旋CT图像主要以树芽征、毛玻璃阴影、肺实变、后壁空洞为主要征象,非活动性肺结核多排螺旋CT图像主要以支气管迂曲、肺气肿、纤维条索影、钙化为主要征象,多排螺旋CT能够为鉴别肺结核活动性和非活动性提供参考信息.

    作者:王鑫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超声仪用于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超声仪用于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0位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两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形态进行检测比较.结果:对照组经超声仪检出斑块患者5例(10.0%),共8枚,观察组检出斑块39例(78.0%),共72枚,观察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MT(1.2±0.3)mm显著高于对照组(0.6±0.2)mm,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关系密切,超声仪能有效明确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特征.

    作者:李艳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医用抗菌凝胶喷剂抑菌效果的研究

    目的:研究医用抗菌凝胶喷剂的抑菌效果.方法:分别参考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抑菌性能试验和《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抑菌环试验方法,对该医用抗菌凝胶喷剂的抑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医用抗菌凝胶喷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99.9%;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环直径平均值分别为16.39mm、20.00mm、8.82mm.结论:该医用抗菌凝胶喷剂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作者:黄慧颖;高静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远程卫勤任务野战X射线车的应用

    分析执行跨区远程卫勤任务中XCY 2002-1/200型野战X射线车的应用体会.出发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对车辆和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备足耗材及工作用品,做好铁路输送车辆固定.行进中保证复杂地形情况下行车安全,到达目标区域能快速展开,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保障X射线检查工作顺利进行.通过这次活动检验野战X射线车车辆及设备质量和性能稳定性较好,能完成X射线检查任务.但X射线机及洗片机性能已落后,应迅速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应配备有DR和激光相机的新型野战X射线车,提高战时和应急事件中X射线检查质量和效率,以适应现代卫勤保障的需求.

    作者:许树林;张宝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内镜下治疗胃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胃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5例胃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125例患者病变部分全部被切除,其中ESD完整切除病灶60例,ESD分片切除15例,EMR切除病灶50例.ESD手术时间45~150min,平均(80.29±8.86)min;EMR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0.31±4.65)min.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胃息肉20例,胃早癌25例,直肠侧向发育性肿瘤30例,结肠息肉50例.125例患者经ESD及EMR治疗后,一次切除率为97.60%(122/125),穿孔率为6.40%(8/125),出血率为8.00%(10/125),穿孔及出血患者经积极处理后,效果良好,患者可顺利出院.结论:在胃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施以EMR和ESD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对病理评估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体外诊断试剂稳定性研究概述

    稳定性研究是贯穿体外诊断试剂研究和上市及上市后研究的重要实验依据,是体外诊断试剂储存条件、有效期的确定和生产工艺、组分配方选择及产品技术要求制定的研究基础.因此,科学合理地开展稳定性研究工作是体外诊断试剂研发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作者:张苏琳;吴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经尿道等离子逆行剜除术治疗102例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经尿道等离子逆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在2016年1月~2017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选出204例随机分组,对照组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经尿道等离子逆行剜除术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短,且术中切除组织重量比对照组大,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IPSS评分、QOL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大尿流量更大,P<0.05.结论:PKRP和PKERP两种术式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PKERP术式的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操作简单.

    作者:徐青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人流清宫术辅助运用超声和宫腔镜引导后对完全流产情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辅助下人流清宫术和宫腔镜引导下清宫术对完全流产情况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60例人流清宫术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超声辅助下人流清宫术,观察组行宫腔镜引导下清宫术,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宫颈口扩张度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8.39±3.52)min,对照组(6.52±3.18)min,两组差异显著(P<0.05);出血量观察组(8.62±2.94)mL,少于对照组(8.42±3.34)mL,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流清宫术辅助运用宫腔镜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值得在人流清宫术中推广使用.

    作者:吴平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目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意义分析.方法:选取本院5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0例非宫颈肿瘤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DWI成像.结果:观察组平均ADC值为(0.96±0.12)×10-3mm2/s;对照组从内至外平均ADC值分别为(1.70±0.13)×10-3mm2/s、(1.67±0.11)×10-3mm2/s、(1.64±0.15)×10-3mm2/s.两组相比差异明显(t=28.580,P=0.000),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准确显示出宫颈癌以及周围侵犯、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且能通过ADC值的测定诊断宫颈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郝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在《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目录以外的医疗器械注册临床评价文件编制要求

    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是指注册申请人通过临床文献资料、临床经验数据、临床试验等信息对产品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或者适用范围进行确认的过程.医疗器械临床分析报告是医疗器械注册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医疗器械注册审评重点关注内容.如何写好各类医疗器械临床分析报告是做好医疗器械注册的重中之重.文章根据实际工作,结合法规要求,从结构形式、文件内容上面做举例、分析,以方便医疗器械企业注册人员做好该项工作,顺利通过医疗器械审评.

    作者:吴郦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尿液检测中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6月本院收取的尿液标本共800份,对所有尿液标本都采用镜检法(A组)以及尿液分析仪(B组)进行检测.综合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并对其尿蛋白、红细胞与白细胞阳性率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A组的白细胞阳性率为29.25%,明显比B组的19.88%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红细胞阳性率为11.63%,明显比B组的15.75%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管型检出率为1.13%,B组的尿蛋白阳性率为13.0%.结论:于尿液检测当中采用尿液分析仪联合镜检法,可有效发挥出两者所具备的优势,提高尿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陈少仪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比较SLIPA喉罩和气管插管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应激激素的影响

    目的:比较SLIPA喉罩和气管插管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接收并行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40例采用气管插管麻醉,研究组40例采用SLIPA喉罩麻醉,比较组间麻醉效果.结果:在麻醉后,组间除了SpO2值相比较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激素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中采用SLIPA喉罩麻醉,不仅能够让其血流动力学维持在稳定状况,而且能够降低应激激素水平,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鑫;张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瓦里安23EX直线加速器典型故障维修与相关分析

    目前瓦里安23EX直线加速器成为了医疗放射治疗中运用较为广泛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经由加速成高能电子束或者撞击金属靶产生高能X射线,实现放射治疗.因为此医疗设备较为贵重,且医疗价值比较高,所以一旦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一定要深入分析瓦里安23EX直线加速器的典型故障,进而提出有效的排除方法,实现设备的使用价值.

    作者:李俊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Narcotrend监测在老年无痛肠镜麻醉深度监测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研讨Narcotrend检测在老年无痛肠镜麻醉深度监测中的临床状况.方法:随机从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无痛肠镜检查患者中抽取82例作为观察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每组41例,对照组根据体征状况调节麻醉深度,研究组用Narcotrend监测调节麻醉深度,观察两组状况,并对比分析.结果:对比麻醉效果,研究组95.12%高于对照组87.8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药物用量,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老年患者接受无痛肠镜检查时可考虑用Narcotrend监测麻醉深度,其效果明显,可降低丙泊酚药物用量,稳定血流动力学,且可缩短苏醒时间.

    作者:李娟;李卫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医用远红外治疗舱的研制

    文章介绍了一种医用红外线治疗舱,该治疗舱利用远红外线的生理效应,采用3个高精度NTC实时监控舱内温度,结合PWM方式调节发热体中的电流值,实现对产品温度的精确控制.模拟升温实验证实了产品的升温速度和内部空间温度的均匀性均符合要求,红外线相关性能测试结果为产品的使用效果提供了保障.

    作者:潘跃红;许少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标准化管理分析

    目的: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标准化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使用的通用医疗设备共204台,每一种设备都按照1:1的比例划分成常规管理小组和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管理小组,并将不同设备的常规管理效果以及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管理效果进行综合统计,对质量控制前后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现状,提出质量控制及标准化管理策略.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管理后,故障发生率3.9%明显小于质量控制前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疗设备进行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有效策略加强管理,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服务.

    作者:杨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路博润生命科学 ——特种化学材料医药生产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器械的生产及应用不断扩大,为人类健康和疾病诊疗带来前所未有的利好.医疗器械作为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特殊商品,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必须满足的条件,由此,对医疗器械及包装的材料也有着特殊的要求,相关也法律法规尤为明确严格.1956年,路博润发明了热塑性聚氨酯(TPU),自TPU诞生伊始就注定了其医疗应用之路.作为医疗设备和医疗保健行业高分子材料的技术领导者和特种聚合物的领先生产商,路博润也是世界上历史悠久、规模大的TPU生产商之一.如今,路博润在医疗行业拥有超过40年的应用经验.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Sky骨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Sky骨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本院收治的62例椎体骨折患者(78个椎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使用Sky骨扩张器实施PKP手术,对照组采用球囊行PKP手术,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治疗前后疼痛、椎体前缘、中线高度变化.结果:术后患者椎体高度、疼痛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术后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未出现渗漏、其感染率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Sky骨扩张器进行PKP手术,可有效预防渗漏、感染等并发症,降低患者痛苦,改善椎体高度从而恢复日常活动.

    作者:李康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