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阑尾切除术后致大网膜扭转1例报道

贾黎;汪泳;万圣云;喻宗繁;周连帮;于刚;钱波;程云生;刘志宁

关键词:阑尾术后, 大网膜扭转
摘要:目的:总结阑尾炎术后致大网膜扭转的诊疗经验,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该少见病的一般资料、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通过术中探查确诊了该病例,通过早期的手术治疗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大网膜扭转是一种临床罕见疾病,而由于阑尾切除术后导致大网膜扭转的病例更为少见。早期通过临床表现较难诊断,CT等辅助检查可以有效的提高确诊率。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芩苷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研究黄芩苷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用管碟法研究黄芩苷浓度对抑菌效果的影响;涂布平板法研究黄芩苷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体外抑制率。结果黄芩苷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低抑菌浓度为0.0625 g·L -1,浓度为0.5 g·L -1时的抑菌率为(57.0±4.6)%。结论黄芩苷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体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加而增强。

    作者:刘彬;卢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502例报道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5月—2015年6月该院开展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502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02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其中14例因术中出血,终止手术后压迫止血,1周后再行手术。结石大小为15~48 mm,平均(21±5.9)mm,手术时间为30~124 min,平均(50±15) min,结石清除率93.8%,31例有小结石残留,其中19例2周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除14例术中出血终止手术外,余患者出血量在50~250 mL,平均(1 1 0±3.5)mL,无术后大出血病例。术后感染 12例,无中转开放手术,无胸腹腔脏器损伤,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肯定,手术安全。

    作者:许全超;郭亮;张桃福;范欣欢;陈德钢;徐鹏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某院利奈唑胺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评价利奈唑胺(linezolid)在医院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某院2013年1月至2015 年 1月两年间接受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从 HIS 系统中提取微生物检查结果、用药情况等相关资料,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两年间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共84例,其中痊愈9例(10.71%),显效17例(20.24%),进步26例(30.95%),无效19例(22.62%)。发生不良反应31例(36.90%),其中,血小板减少症13例(15.48%);谷丙转氨酶(ALT)升高9例(10.71%)。用药的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科、呼吸科为多,重症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和术后感染为主要应用疾病。结论利奈唑胺的临床疗效较好,但用药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临床实践中需要进一步规范利奈唑胺的合理使用。

    作者:何争民;周家军;孟祥云;张正升;季文军;代文婷;曹荣娟;陈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清人附睾蛋白4联合糖蛋白抗原125对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以及病理分型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联合糖蛋白抗原125(CA125)对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以及病理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135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102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40例健康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先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确定血清 HE4、CA125鉴别诊断卵巢肿瘤的佳 cut -off 值,并计算相应的诊断性能指标,然后再对比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之间血清 HE4、CA125水平。结果(1)三组研究对象血清 HE4、CA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 HE4、CA125显著高于卵巢良性疾病组(P <0.05),卵巢良性疾病组血清 HE4、CA125显著高于健康妇女组(P <0.05);(2)ROC 曲线分析显示血清 HE4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佳 cut -off 值为55.7 pmol·L -1,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其对应的灵敏度(SEN)、特异度(SPE)分别为82.39%、90.85%。血清 CA125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佳 cut -off 值为48 IU·L -1,AUC 为0.754,其对应的 SEN、SPE 分别为76.73%、89.44%;(3)采用平行试验对血清 HE4、CA125进行联合分析,其对应的 SEN、SPE 分别为91.19%、88.03%;(4)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 HE4、CA125显著高于非卵巢上皮性肿瘤(P <0.05),浆液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 HE4、CA125显著高于黏液性卵巢恶性肿瘤(P <0.05);浆液性囊腺瘤患者血清 HE4、CA125显著低于浆液性肿瘤患者(P <0.05)。结论血清 HE4与 CA125采用平行试验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且这两个指标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作者:胡文辉;程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长期服用华法林患者围手术期抗凝治疗分析及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患者围手术期的药学服务内容和作用。方法通过对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及栓塞风险评估,临床药师帮助临床医师制定规范、合理的个体化抗凝方案,并提出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的监护重点。结果通过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抗凝治疗,可在不增加栓塞风险的基础上避免围手术期不良出血事件;同时还可通过药物合理选用及剂量调控,积极有效的规避抗凝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中,临床药师应根据患者栓塞及手术风险,从术前评估、是否给予桥接治疗、术后抗凝、抗凝药物选择及剂量等方面,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抗凝治疗方面。

    作者:吴癑;徐航;彭燕;戎佩佩;李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血管超声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血管超声对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5例 MCA 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门诊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检测双侧 MCA 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颈动脉血管超声测量双侧颈总动脉(CCA)收缩期血管内径(Ds)、CCA 平均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斑块,并记录 CCA 及颈内动脉(ICA)斑块的回声强度、数目及斑块累及的血管数。结果脑梗死组 CTA 双侧 CCA -Ds、CCA -IMT 均高于对照组(P <0.05);脑梗死组双侧 MCA -RI、MCA -PI 均高于对照组(P <0.05);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混合回声和低回声斑块发生率、多发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血管超声可以协助早期诊断 MCA 粥样硬化性狭窄。

    作者:侍艳;张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衰患者心脏介入手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心衰患者心脏介入手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480例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对术后诱发迷走神经反射56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情绪紧张、血容量不足、术后疼痛、拔出鞘管、空腔脏器压力为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结论情绪紧张、血容量不足、术后疼痛、拔出鞘管、空腔脏器压力与术后诱发迷走神经反射有一定的相关性,积极预防迷走神经反射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郑兆斌;陈永宏;张松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患者伴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 SLE 伴感染的住院患者105例,利用药敏试验K -B 法及细菌耐药监测软件 WHONET 5.6系统对感染菌株、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105例感染者共发生各部位感染133例次,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高,达42.9%,其次为泌尿系感染占22.5%;分离的148株病原菌中,前6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泛耐药(XDR)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76.5%、80.0%、62.5%、36.4%;革兰阴性菌耐药率≥50.0%的有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氟喹酮类和磺胺类等抗菌药物;死亡病例共9例,其中混合感染6例、合并深部真菌感染 5例、全耐药(PDR)肺炎克雷伯菌1例。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感染患者病原菌广泛复杂且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监测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素。

    作者:汪凯;汪国生;李向培;厉小梅;鲁怀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 C 以及 N 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血清胱抑素 C(cystatin C ,CysC)以及 N 端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s ,NT -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8月来该院救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1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超声心动图以及实验室指标情况,并且对观察组中的死亡组与存活组的临床特征、超声心动图以及实验室指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 CysC、NT -proBNP、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4.27,P <0.05);(2)死亡组患者的血 CysC、NT -proBNP、左室射血分数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68,P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胱抑素 C 以及 N 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较健康人大幅度提高,均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加重的判定指标,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刘良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的不同模式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对肾功能、电解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的不同模式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有效性。方法按随机数字将6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即血液透析组和连续性血液净化组,每组34例,血液透析组采用血液透析模式治疗,连续性血液净化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模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透析前后的肾功能指标、电解质和 pH 的异常情况。结果(1)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因、ARF 严重程度、透析疗程、肌酐、尿量、尿素氮等临床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2)血液透析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53%,连续性血液净化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5,P=0.785>0.05);(3)两组透析前的电解质和 pH 的异常率均无明显差异(P >0.05),透析后,两组的电解质和 pH 的异常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连续性血液净化组电解质和 pH 的异常率明显低于血液透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尿素氮和肌酐的影响因素,性别、透析方法等变量与尿素氮和肌酐无统计学关联;(5)连续性血液净化组的血清肌酐、尿素氮低于血液透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透析与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较好,均能有效地清除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肌酐、尿素氮,连续性血液净化较血液透析更有效地纠正电解质和 pH 的异常。

    作者:林正均;罗昭强;金仙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过表达 SOCS2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建立过表达 SOCS2的 HMCs 细胞模型,检测各组 HMCs 中 JAK/STAT 信号通路的活性,观察 DN 炎性因子的表达,明确过表达 SOCS2对细胞模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腺病毒感染的方法使细胞模型中过表达 SOCS2,实验分为CG 组、CG +Ad -null 组、CG +Ad -SOCS2组、HG 组、HG +Ad -null 组、HG +Ad -SOCS2组。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各组细胞模型中 JAK/STAT 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ELISA 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 IL -6、TNF -α的表达。结果与 CG 组相比,高糖诱导后的 HG 组、HG +Ad -null 组、HG +Ad -SOCS2组中 p -JAK2、P -STAT3、IL -6、TNF -α的表达量均升高(P <0.01);与 HG 组相比,HG +Ad -SOCS2组中这些指标均显著下降(P <0.01),而 HG +Ad -null 组则无显著差异。结论SOCS2通过抑制 JAK/STAT 信号通路来降低细胞模型中炎性因子 IL -6、TNF -α的表达。

    作者:周月宏;田坚;沈静雪;赵晓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肾移植后双“J”管附生结石致拔管困难的处理及原因、预防措施分析(附2例报道)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双“J”管附生结石致拔管困难的处理,分析其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2例肾移植术后双“J”管附生结石致拔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出院后均存在尿路感染,分别于肾移植术后第45、58天拔双“J”管困难,明确为双“J”管结石附生。经体外冲击波碎石后顺利取出双“J”管,结石成分为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结论肾移植后短期内双“J”管附生结石致拔管困难,一般为感染性结石,存在尿路感染是其重要原因。其防范措施主要是及时控制尿路感染、尽早拔出双“J”管。体外冲击波碎石是其首选、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飞;廖贵益;赵奇;钟金彪;唐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原因,并探讨其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该院肾内科进行治疗且符合条件的13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检查结果。采用 Kaplan-Meier 方法对患者的生存率进行计算,使用 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136例患者中,37例患者死亡,其中14例(37.84%)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8例(21.62%)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7例(18.92%)患者死于脑血管疾病,5例(13.51%)死于恶性肿瘤,3例(8.1 1%)患者死于其他原因。采用 Kaplan -Meier 法计算生存率结果显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8.24%,2年生存率为72.79%。死亡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肾病比例及高敏 C 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 <0.05);而其尿素清除指数、血红蛋白、白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存活组(P <0.05)。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尿素清除指数较低、低白蛋白及高水平高敏 C 反应蛋白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及感染中毒休克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年龄较大、透析不充分、营养不良及高水平高敏 C 反应蛋白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韫芳;杨冉;薄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风险与营养支持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状况,评估营养支持的使用合理性。方法自2014年10月—2015年9月,以某三甲医院普外科和胸外科为对象,以 NRS 2002为工具,采用连续抽样方式对围手术期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发生率进行调查,并收集临床资料。结果有效调查人数为1162例,营养不足者146例,占12.6%,营养风险总发生率为35.7%。各病种人群中存在营养风险者比例如下:结肠癌44.0%、胃癌40.0%、直肠癌33.3%、食道癌和肝癌分别为36.0%和33.0%。共453例(38.9%)接受营养支持,存在营养风险者中实施营养支持297例(71.6%),无营养风险者中实施营养支持156例(20.9%)。结论住院患者存在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比例较高,并且临床应用营养支持尚有不合理之处。

    作者:陈博;徐阿曼;胡孔旺;韩文秀;张嘉炜;李霆;韦之见;熊茂明;孟翔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患者舒适度的差异。方法将50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行鼻内镜下鼻窦球囊扩张术,对照组行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比较两者手术舒适度、症状、窦口开放率、手术安全性。结果术后12个月共45例患者回访,其中对照组23例,观察组22例,45例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鼻内镜检查观察组窦口开放率为78.1%,对照组窦口开放率为84.8%,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主观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窦口开放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出院前患者对手术舒适度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但在手术舒适度方面,鼻窦球囊扩张术明显优于传统鼻内镜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徐嘉;郑涛;黄孝华;冼志;黄河;张贵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伤湿丸中的新北美圣草苷、柚皮苷、乌索酸和鸡矢藤苷甲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伤湿丸中新北美圣草苷、柚皮苷、乌索酸和鸡矢藤苷甲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 kro-masil C18柱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以乙腈(A)—0.4%冰醋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为0.9 mL·min -1;进样量为20μL;新北美圣草苷和柚皮苷检测波长为λ1=283 nm,乌索酸和鸡矢藤苷甲酯检测波长为λ2=345 nm。结果新北美圣草苷、柚皮苷、乌索酸和鸡矢藤苷甲酯,在给定浓度范围内线性范围分别为4.72~94.40 mg·L -1(r=0.9994)、5.11~102.20 mg·L -1(r =0.9997)、7.14~142.80 mg·L -1(r =0.9998)、5.15~103.00 mg·L -1(r =0.9992),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 =6)和 RSD 值分别为99.19%(0.93%)、97.90%(1.02%)、99.31%(0.70%)、96.92%(1.45%)。结论该文建立的 HPLC 方法可同时测定伤湿丸中新北美圣草苷、柚皮苷、乌索酸和鸡矢藤苷甲酯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评价伤湿丸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方法。

    作者:白荣;谭艳菊;邱海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低病毒载量与血清标志物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低病毒载量 HBV -DNA 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 e 抗原(HBeAg)定量及血清学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运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系统定量检测 HBsAg、HBeAg,利用超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荧光检测技术检测 HBV -DNA。结果在高浓度与低浓度载量标本中,HBsAg 浓度与 HBeAg 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 <0.001)。在低浓度拷贝水平下,HBsAg 浓度与 HBeAg 浓度呈正相关(P <0.001,rs =0.457),HBsAg,HBeAg 定量与 HBV -DNA 检测结果之间不存在相关性。HBeAg 的浓度分布以>0~<1组占的百分数多,达64.28%,≥100组占的百分数少,仅为2.68%。不同浓度 HBeAg 组的 HBV -DNA 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低浓度 DNA 拷贝下,以 HBsAg、乙肝 e 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模式为常见,以 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HBeAg、HBcAb 阳性模式的 DNA中位数值高,但各模式间 HBV -DNA 差异无显著(P >0.05)。结论在低浓度病毒拷贝下,病毒呈低水平复制;HBsAg、HBeAg 与 DNA 拷贝数无相关关系,呈现独特的血清学模式和特点。

    作者:石玉如;戚应杰;岳莉;姚余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活检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 EnCor 真空辅助活检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患者的445个良性肿块运用 EnCor 真空辅助活检系统病例资料。结果445个肿块中433个完全切除,12个可见残留肿块,长径3~6 mm。320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320例患者中局部血肿发生 1 0例,发生率3.13%,3个月后复查均消失。320例患者术侧乳腺形态未见改变,皮肤切口处瘢痕隐蔽。结论EnCor 真空辅助活检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的切除上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在超声引导下可减少进针次数、减少组织损伤,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毕玉;姜凡;彭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生长激素及其受体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和生长激素受体(GHR)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及其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免疫吸附(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法分别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 GH 和组织 GHR 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 GH 水平(5.98±3.48)μg·L -1明显高于对照组(2.39±1.63)μg·L -1,并且 GH 水平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 TNM分期密切相关(P =0.017,P <0.001,P =0.005);其中血清实验组0+Ⅰ+Ⅱ/TNM分期 GH 水平(5.07±3.44)μg·L -1明显高于血清对照组(2.39±1.63)μg·L -1;实验组组织 GHR 表达(79.2%)明显高于对照组(61.1%),并且 GHR 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 TNM分期密切相关(P =0.019,P =0.015,P =0.035)。结论GH -GHR 轴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水平,有望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郑立平;钟征翔;王晓光;宋政炜;倪全法;费建国;姚元春;刘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肝源性糖尿病的 C 肽、胰岛素水平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HD)的C肽、胰岛素水平与肝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完整收集2011年10月—2014年12月该院103例H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28例临床资料,同时对HD患者按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分为A、B、C三组,对其血糖、胰岛素及C肽进行检测。结果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C肽在HD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而餐后血糖、餐后胰岛素及C肽两组间差异明显;按肝功能分级的HD的组间比较发现,空腹血糖、胰岛素及C肽在三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餐后2h血糖、餐后2h胰岛素及餐后2hC肽在B组、C组中较A组明显升高,而餐后2h胰岛素及餐后2hC肽在B组与C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的血糖较B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源性糖尿病存在胰岛素抵抗,同时胰岛素抵抗随肝功能损害的加重而加剧,但也可能存在胰岛素相对缺乏。

    作者:骆成林;马春涛;王少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