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人附睾蛋白4联合糖蛋白抗原125对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以及病理分型的临床价值

胡文辉;程海涛

关键词:人附睾蛋白 4, 糖蛋白抗原 125, 卵巢肿瘤, 病理分型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联合糖蛋白抗原125(CA125)对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以及病理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135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102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40例健康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先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确定血清 HE4、CA125鉴别诊断卵巢肿瘤的佳 cut -off 值,并计算相应的诊断性能指标,然后再对比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之间血清 HE4、CA125水平。结果(1)三组研究对象血清 HE4、CA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 HE4、CA125显著高于卵巢良性疾病组(P <0.05),卵巢良性疾病组血清 HE4、CA125显著高于健康妇女组(P <0.05);(2)ROC 曲线分析显示血清 HE4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佳 cut -off 值为55.7 pmol·L -1,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其对应的灵敏度(SEN)、特异度(SPE)分别为82.39%、90.85%。血清 CA125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佳 cut -off 值为48 IU·L -1,AUC 为0.754,其对应的 SEN、SPE 分别为76.73%、89.44%;(3)采用平行试验对血清 HE4、CA125进行联合分析,其对应的 SEN、SPE 分别为91.19%、88.03%;(4)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 HE4、CA125显著高于非卵巢上皮性肿瘤(P <0.05),浆液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 HE4、CA125显著高于黏液性卵巢恶性肿瘤(P <0.05);浆液性囊腺瘤患者血清 HE4、CA125显著低于浆液性肿瘤患者(P <0.05)。结论血清 HE4与 CA125采用平行试验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且这两个指标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5+3”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骨科学教学改革

    为适应当前“5+3”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好地开展临床骨科教学,通过分析当前骨科研究生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按照该省“5+3”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提出新形式下骨科临床教学改革方案,从而适应当前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求,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作者:荆珏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急性发作期前列地尔临床用药研究

    目的:对前列地尔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68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病历号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硝酸酯类、抗血小板凝集药物、钙拮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调查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总有效率为76.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心电图改善评价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70.6%,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有2例头痛、1例心悸病例;对照组患者有6例头痛、7例心悸病例,两组患者均无肝肾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病例,两组情况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前列地尔在老年冠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戴榕;周军;冷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与淋巴细胞比值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该文通过分析白细胞计数水平(WBC)及淋巴细胞的比值(NLR)能否作为评价 ACS 患者危险分层的指标及发生心脏终点事件(MACE)的预测指标,并判断其有无统计学意义,论证 WBC 及 NLR 究竟有无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37例 ACS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行冠脉造影术(CAG)明确血管病变并植入支架1~3枚,患者出院后均予积极的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调脂类等药物,平均随访(6.32±1.21)个月,根据临床资料,比较心肌梗死(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之间 WBC、NLR 有无差异,且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比较彩超提示室壁运动异常组与无室壁运动异常组之间 WBC、NLR 有无差异;分析 WBC、NLR 与 MI 标记物如肌钙蛋白 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和血管造影结果有无相关性;再根据出院半年内发生 MACE 的有无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通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判断 WBC、NLR 与MACE 的发生有无相关性,且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MI 组的 WBC、NLR 明显高于 UAP 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分析WBC、NLR 与 cTnT、CK -MB、血管造影结果的相关性,证实 WBC 与 cTnT、CK -MB、血管造影结果呈明显的正相关,而 NLR 与cTnT、CK -MB 正相关,与血管造影结果无显著相关;而去除其他因素干扰,出院后半年内 MACE 阳性组的 WBC、NLR 亦明显高于阴性组,也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WBC、NLR 作为容易检测且价格便宜的炎性指标,对于 ACS 患者的危险分层有着重要的提示价值,为临床医生对于高危患者的识别提供依据;而其亦可作为判断 ACS 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为临床医生针对高危患者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早期干预。

    作者:王凯;胡广全;盛建龙;方玉;吴继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EX527对胰腺癌细胞 PANC1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应用 EX527特异性下调胰腺癌细胞 PANC1中 SIRT1的去乙酰化活性,观察其对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 EX527处理 PANC1细胞,下调 SIRT1乙酰化转移酶活性,通过 transwell 侵袭及划痕实验,观察 EX527对 PANC1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应用 Western blot 方法观察其对侵袭转移相关因子 MMP -2和 MMP -9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EX527可以明显降低细胞去乙酰化转移酶活性,但对 SIRT1蛋白表达无影响。与对照组相比,经 EX527处理后的 PANC1细胞的侵袭及转移能力呈现明显抑制作用,且细胞 MMP -2和 MMP -9的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EX527可以下调胰腺癌细胞 SIRT1去乙酰化活性,明显抑制胰腺癌 PANC1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 MMP -2和 MMP -9表达相关。

    作者:张秋莲;张晓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透明质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骨关节炎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变,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关节性病变。目前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佳治疗方法仍存较多争议。该文通过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现状、发病机制及透明质酸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详细全面阐述透明质酸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作者:杨骁;周建林;彭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背根神经节河豚毒素敏感型钠电流的变化特征

    目的:在小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上,观察背根神经节(DRG)细胞河豚毒素敏感型(TTX -S)钠电流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 CCI 模型及正常小鼠 DRG 细胞 TTX -S 钠电流,比较其电流变化特征。结果CCI 模型小鼠热疼痛阈值较正常小鼠下降约50%。在 CCI 小鼠 DRG 细胞上,TTX -S 钠电流较正常组明显增加,大激活电压由-10 mV 左移为-20 mV,大激活电流也由正常组的-(96.3±7.7)pA /pF 增加至-(146.6±12.7)pA /pF,其稳态激活和失活曲线分别向较负和较正电压方向偏移 14.9和5.1 mV,但通道失活后恢复动力学特征不变。结论CCI 小鼠增加 TTX -S 钠电流。

    作者:黄云;张广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阑尾切除术后致大网膜扭转1例报道

    目的:总结阑尾炎术后致大网膜扭转的诊疗经验,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该少见病的一般资料、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通过术中探查确诊了该病例,通过早期的手术治疗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大网膜扭转是一种临床罕见疾病,而由于阑尾切除术后导致大网膜扭转的病例更为少见。早期通过临床表现较难诊断,CT等辅助检查可以有效的提高确诊率。

    作者:贾黎;汪泳;万圣云;喻宗繁;周连帮;于刚;钱波;程云生;刘志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52例 PCOS 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正常育龄妇女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雌二醇(E2)、睾酮(T)、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等指标的差异,并根据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对 PCOS 患者分成各亚组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的 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患者的 T、LH 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RL 值显著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和对照组的 FBG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患者的 FINS、Homa -IR 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OS 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患者的的 E2、T、LH、PRL 值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oma -IR >1.95组和 Homa -IR≤1.95组的 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o-ma -IR >1.95组患者的 T、LH 值显著的高于 Homa -IR≤1.95组、PRL 值显著的低于 Homa -IR≤1.95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oma -IR 与 PCOS 患者的 T 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0.05)。结论PCOS 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发生显著的改变较正常人群,同时雄激素水平与 PCOS 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具有相关关系。

    作者:岳欣;全会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的不同模式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对肾功能、电解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的不同模式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有效性。方法按随机数字将6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即血液透析组和连续性血液净化组,每组34例,血液透析组采用血液透析模式治疗,连续性血液净化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模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透析前后的肾功能指标、电解质和 pH 的异常情况。结果(1)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因、ARF 严重程度、透析疗程、肌酐、尿量、尿素氮等临床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2)血液透析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53%,连续性血液净化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5,P=0.785>0.05);(3)两组透析前的电解质和 pH 的异常率均无明显差异(P >0.05),透析后,两组的电解质和 pH 的异常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连续性血液净化组电解质和 pH 的异常率明显低于血液透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尿素氮和肌酐的影响因素,性别、透析方法等变量与尿素氮和肌酐无统计学关联;(5)连续性血液净化组的血清肌酐、尿素氮低于血液透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透析与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较好,均能有效地清除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肌酐、尿素氮,连续性血液净化较血液透析更有效地纠正电解质和 pH 的异常。

    作者:林正均;罗昭强;金仙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未分化白血病2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急性未分化白血病(acute undifferentiated leukemia,AUL)的诊疗标准,进一步提高 AUL 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 AUL 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 AUL 患者其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组织化学均无特异性分化特征,不表达淋系或髓系特异性抗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论对于 AUL 应完善各系列造血细胞抗体检测,并行 T 细胞受体(TCR)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探索细胞起源,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前鹏;韩永胜;皖湘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伤湿丸中的新北美圣草苷、柚皮苷、乌索酸和鸡矢藤苷甲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伤湿丸中新北美圣草苷、柚皮苷、乌索酸和鸡矢藤苷甲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 kro-masil C18柱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以乙腈(A)—0.4%冰醋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为0.9 mL·min -1;进样量为20μL;新北美圣草苷和柚皮苷检测波长为λ1=283 nm,乌索酸和鸡矢藤苷甲酯检测波长为λ2=345 nm。结果新北美圣草苷、柚皮苷、乌索酸和鸡矢藤苷甲酯,在给定浓度范围内线性范围分别为4.72~94.40 mg·L -1(r=0.9994)、5.11~102.20 mg·L -1(r =0.9997)、7.14~142.80 mg·L -1(r =0.9998)、5.15~103.00 mg·L -1(r =0.9992),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 =6)和 RSD 值分别为99.19%(0.93%)、97.90%(1.02%)、99.31%(0.70%)、96.92%(1.45%)。结论该文建立的 HPLC 方法可同时测定伤湿丸中新北美圣草苷、柚皮苷、乌索酸和鸡矢藤苷甲酯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评价伤湿丸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方法。

    作者:白荣;谭艳菊;邱海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转移抑制基因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鼻咽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鼻咽癌组织中转移抑制基因1(MTSS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鼻咽癌和26例慢性鼻咽炎组织中MTSS1和MMP-9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鼻咽癌中MTSS1的阳性表达率为66.7%(40/60),低于慢性鼻咽炎中的92.3%(24/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中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71.7%(43/60),高于慢性鼻咽炎中的34.6%(9/2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鼻咽癌中MTSS1和MMP-9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鼻咽癌中MTSS1与MMP-9的表达呈负相关(r=-0.288,P<0.05)。结论MTSS1的低表达和MMP-9的高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及转移方面可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两蛋白的表达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及转移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关键词:鼻咽癌;转移抑制基因1;基质金属蛋白酶-9;免疫组织化学

    作者:陈应超;李泽文;周洁;肖兰;刘汉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某院利奈唑胺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评价利奈唑胺(linezolid)在医院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某院2013年1月至2015 年 1月两年间接受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从 HIS 系统中提取微生物检查结果、用药情况等相关资料,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两年间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共84例,其中痊愈9例(10.71%),显效17例(20.24%),进步26例(30.95%),无效19例(22.62%)。发生不良反应31例(36.90%),其中,血小板减少症13例(15.48%);谷丙转氨酶(ALT)升高9例(10.71%)。用药的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科、呼吸科为多,重症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和术后感染为主要应用疾病。结论利奈唑胺的临床疗效较好,但用药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临床实践中需要进一步规范利奈唑胺的合理使用。

    作者:何争民;周家军;孟祥云;张正升;季文军;代文婷;曹荣娟;陈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清白介素-18、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 -1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稳定性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治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1例为 AMI 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8例为 UAP 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0例为 SAP 组,同期因胸痛疑似冠心病住院并行 CAG 检查单支血管狭窄<50%或者无狭窄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 IL -18、MMP -9浓度,采用凝固法检测患者血浆 Fib 含量,并分析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特点。结果(1)AMI 组、UAP 组患者血清 IL -18、MMP -9、超敏 C 反应蛋白(hs -CRP)、血浆 Fib 较对照组、SAP 组明显增高(P <0.05)。相比 UAP组,AMI 组患者血清 IL -18、血浆 Fib 水平明显增高(P <0.05);(2)三支病变组血清 IL -18、MMP -9、血浆 Fib 明显高于单支和双支病变组(P <0.05),且双支病变组血浆 Fib 高于单支病变组(P <0.05);(3)极重度病变组血清 IL -18、MMP -9、血浆Fib 明显高于轻度、中度和重度病变组(P <0.05)。重度病变组血清 IL -18、MMP -9、血浆 Fib 明显高于轻度病变组,且血浆Fib 明显高于中度病变组(P <0.05);(4)血清 IL -18、MMP -9、hs -CRP、血浆 Fib 与 Gensini 积分之间具有正相关性(P <0.01)。结论血清 IL -18、MMP -9、血浆 Fib 的增加与 ACS 的发生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稳定性密切相关。

    作者:许涛;刘和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致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血脂异常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引起的较为常见的并发症。长期大量的使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引起了胰岛素抵抗并且抑制了血中胆固醇的转化,从而影响了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造成血脂异常。随着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脂异常发生率也在不断升高,该文就其研究现状及发病机制等予以综述。

    作者:郗建雄;邹延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黄芩苷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研究黄芩苷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用管碟法研究黄芩苷浓度对抑菌效果的影响;涂布平板法研究黄芩苷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体外抑制率。结果黄芩苷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低抑菌浓度为0.0625 g·L -1,浓度为0.5 g·L -1时的抑菌率为(57.0±4.6)%。结论黄芩苷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体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加而增强。

    作者:刘彬;卢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502例报道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5月—2015年6月该院开展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502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02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其中14例因术中出血,终止手术后压迫止血,1周后再行手术。结石大小为15~48 mm,平均(21±5.9)mm,手术时间为30~124 min,平均(50±15) min,结石清除率93.8%,31例有小结石残留,其中19例2周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除14例术中出血终止手术外,余患者出血量在50~250 mL,平均(1 1 0±3.5)mL,无术后大出血病例。术后感染 12例,无中转开放手术,无胸腹腔脏器损伤,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肯定,手术安全。

    作者:许全超;郭亮;张桃福;范欣欢;陈德钢;徐鹏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的抗血管生成药物阿柏西普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研究进展

    新生血管生成是结直肠癌发生、生长和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阿柏西普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可溶性诱饵受体,作用于靶点 VEGF-A、VEGF-B 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IGF)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近多项研究表明阿柏西普对多种实体瘤尤其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有明确的抗肿瘤作用。而且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欧洲药物管理局已批准阿柏西普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和伊立替康方案(5-fluorouracil,leucovorin,irinotecan,FOLFIRI)可用于二线治疗对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耐药或进展的 mCRC 患者。该文就阿柏西普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和在 mCRC 中的临床试验作一综述。

    作者:常晋瑞;牛利刚;朱娟霞;朱永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低病毒载量与血清标志物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低病毒载量 HBV -DNA 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 e 抗原(HBeAg)定量及血清学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运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系统定量检测 HBsAg、HBeAg,利用超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荧光检测技术检测 HBV -DNA。结果在高浓度与低浓度载量标本中,HBsAg 浓度与 HBeAg 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 <0.001)。在低浓度拷贝水平下,HBsAg 浓度与 HBeAg 浓度呈正相关(P <0.001,rs =0.457),HBsAg,HBeAg 定量与 HBV -DNA 检测结果之间不存在相关性。HBeAg 的浓度分布以>0~<1组占的百分数多,达64.28%,≥100组占的百分数少,仅为2.68%。不同浓度 HBeAg 组的 HBV -DNA 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低浓度 DNA 拷贝下,以 HBsAg、乙肝 e 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模式为常见,以 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HBeAg、HBcAb 阳性模式的 DNA中位数值高,但各模式间 HBV -DNA 差异无显著(P >0.05)。结论在低浓度病毒拷贝下,病毒呈低水平复制;HBsAg、HBeAg 与 DNA 拷贝数无相关关系,呈现独特的血清学模式和特点。

    作者:石玉如;戚应杰;岳莉;姚余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清人附睾蛋白4联合糖蛋白抗原125对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以及病理分型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联合糖蛋白抗原125(CA125)对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以及病理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135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102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40例健康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先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确定血清 HE4、CA125鉴别诊断卵巢肿瘤的佳 cut -off 值,并计算相应的诊断性能指标,然后再对比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之间血清 HE4、CA125水平。结果(1)三组研究对象血清 HE4、CA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 HE4、CA125显著高于卵巢良性疾病组(P <0.05),卵巢良性疾病组血清 HE4、CA125显著高于健康妇女组(P <0.05);(2)ROC 曲线分析显示血清 HE4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佳 cut -off 值为55.7 pmol·L -1,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其对应的灵敏度(SEN)、特异度(SPE)分别为82.39%、90.85%。血清 CA125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佳 cut -off 值为48 IU·L -1,AUC 为0.754,其对应的 SEN、SPE 分别为76.73%、89.44%;(3)采用平行试验对血清 HE4、CA125进行联合分析,其对应的 SEN、SPE 分别为91.19%、88.03%;(4)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 HE4、CA125显著高于非卵巢上皮性肿瘤(P <0.05),浆液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 HE4、CA125显著高于黏液性卵巢恶性肿瘤(P <0.05);浆液性囊腺瘤患者血清 HE4、CA125显著低于浆液性肿瘤患者(P <0.05)。结论血清 HE4与 CA125采用平行试验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且这两个指标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作者:胡文辉;程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