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的抗血管生成药物阿柏西普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研究进展

常晋瑞;牛利刚;朱娟霞;朱永香

关键词:阿柏西普, 血管生成, 转移性结直肠癌
摘要:新生血管生成是结直肠癌发生、生长和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阿柏西普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可溶性诱饵受体,作用于靶点 VEGF-A、VEGF-B 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IGF)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近多项研究表明阿柏西普对多种实体瘤尤其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有明确的抗肿瘤作用。而且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欧洲药物管理局已批准阿柏西普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和伊立替康方案(5-fluorouracil,leucovorin,irinotecan,FOLFIRI)可用于二线治疗对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耐药或进展的 mCRC 患者。该文就阿柏西普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和在 mCRC 中的临床试验作一综述。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变化,探讨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CHF 住院患者,每位患者均进行血常规、血生化检测以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进行分组,各组之间进行相关指标比较;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 NYHA 心功能分级增高,RDW 和 LVEDD 明显增高,LVEF 明显下降,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VEF 降低组与 LVEF 正常组比较,降低组 RDW 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增高;降低组 LVEDD 明显大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患者 LVEDD 增大,RDW 水平明显升高,LVEF 明显下降;三组间患者 RDW、LVEF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RDW 水平与 LVEF 呈负相关(r =-0.400,P =0.000)。RDW 与 LVEDD 呈正相关(r =0.028,P =0.011)。结论RDW 水平可反映 CHF 心功能变化,随着 NYHA 心功能分级增高,LVEF 降低,LVEDD 值增大,RDW 值显著升高;并与 LVEF 呈负相关,与 LVEDD 呈正相关,其检测有助于判断心衰严重程度并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王勇;夏家栋;杨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急性发作期前列地尔临床用药研究

    目的:对前列地尔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68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病历号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硝酸酯类、抗血小板凝集药物、钙拮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调查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总有效率为76.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心电图改善评价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70.6%,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有2例头痛、1例心悸病例;对照组患者有6例头痛、7例心悸病例,两组患者均无肝肾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病例,两组情况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前列地尔在老年冠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戴榕;周军;冷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行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行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30例患者与传统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护理疗效进行观察,比较两组住院病人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尿管拔除时间、住院费用、疼痛程度、患者满意度差异。结果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尿管拔除时间、疼痛程度、患者满意度均优于传统腹腔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并可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更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春霞;丁萍;宋真;王敬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阑尾切除术后致大网膜扭转1例报道

    目的:总结阑尾炎术后致大网膜扭转的诊疗经验,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该少见病的一般资料、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通过术中探查确诊了该病例,通过早期的手术治疗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大网膜扭转是一种临床罕见疾病,而由于阑尾切除术后导致大网膜扭转的病例更为少见。早期通过临床表现较难诊断,CT等辅助检查可以有效的提高确诊率。

    作者:贾黎;汪泳;万圣云;喻宗繁;周连帮;于刚;钱波;程云生;刘志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致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血脂异常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引起的较为常见的并发症。长期大量的使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引起了胰岛素抵抗并且抑制了血中胆固醇的转化,从而影响了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造成血脂异常。随着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脂异常发生率也在不断升高,该文就其研究现状及发病机制等予以综述。

    作者:郗建雄;邹延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平消胶囊在重度乳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在重度乳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192例重度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维生素 E 和三苯氧胺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平消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及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胃肠道症状、白带增多以及月经紊乱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平消胶囊可有效改善重度乳腺增生患者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及复发发生率。

    作者:郭艳;黄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52例 PCOS 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正常育龄妇女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雌二醇(E2)、睾酮(T)、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等指标的差异,并根据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对 PCOS 患者分成各亚组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的 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患者的 T、LH 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RL 值显著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和对照组的 FBG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患者的 FINS、Homa -IR 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OS 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患者的的 E2、T、LH、PRL 值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oma -IR >1.95组和 Homa -IR≤1.95组的 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o-ma -IR >1.95组患者的 T、LH 值显著的高于 Homa -IR≤1.95组、PRL 值显著的低于 Homa -IR≤1.95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oma -IR 与 PCOS 患者的 T 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0.05)。结论PCOS 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发生显著的改变较正常人群,同时雄激素水平与 PCOS 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具有相关关系。

    作者:岳欣;全会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EX527对胰腺癌细胞 PANC1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应用 EX527特异性下调胰腺癌细胞 PANC1中 SIRT1的去乙酰化活性,观察其对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 EX527处理 PANC1细胞,下调 SIRT1乙酰化转移酶活性,通过 transwell 侵袭及划痕实验,观察 EX527对 PANC1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应用 Western blot 方法观察其对侵袭转移相关因子 MMP -2和 MMP -9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EX527可以明显降低细胞去乙酰化转移酶活性,但对 SIRT1蛋白表达无影响。与对照组相比,经 EX527处理后的 PANC1细胞的侵袭及转移能力呈现明显抑制作用,且细胞 MMP -2和 MMP -9的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EX527可以下调胰腺癌细胞 SIRT1去乙酰化活性,明显抑制胰腺癌 PANC1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 MMP -2和 MMP -9表达相关。

    作者:张秋莲;张晓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肝源性糖尿病的 C 肽、胰岛素水平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HD)的C肽、胰岛素水平与肝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完整收集2011年10月—2014年12月该院103例H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28例临床资料,同时对HD患者按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分为A、B、C三组,对其血糖、胰岛素及C肽进行检测。结果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C肽在HD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而餐后血糖、餐后胰岛素及C肽两组间差异明显;按肝功能分级的HD的组间比较发现,空腹血糖、胰岛素及C肽在三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餐后2h血糖、餐后2h胰岛素及餐后2hC肽在B组、C组中较A组明显升高,而餐后2h胰岛素及餐后2hC肽在B组与C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的血糖较B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源性糖尿病存在胰岛素抵抗,同时胰岛素抵抗随肝功能损害的加重而加剧,但也可能存在胰岛素相对缺乏。

    作者:骆成林;马春涛;王少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叶切除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叶切除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85例择期行开腹肝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n =44)和丙泊酚组(n =41),麻醉诱导:七氟醚组所有患者吸入8%七氟醚,等意识丧失后,用0.2 mg·kg -1顺苯磺酸阿曲库胺和0.4μg·kg -1舒芬太尼静脉注射;丙泊酚组所有患者将1~2 mg·kg -1丙泊酚、0.2 mg·kg -1顺苯磺酸阿曲库胺和0.4μg·kg -1舒芬太尼静脉注射。麻醉维持:七氟醚组患者持续吸入2%~3%七氟醚,丙泊酚组患者将0.5~0.8 mg· kg -1·h -1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维持 BIS 值在40~60之间。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术毕(T1)、术后1 d(T2)、3 d(T3)和5 d(T4)时,检测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指标。结果与 T0时相比,两组患者 T1~4时 ALT 升高, T1~3时 AST 升高,T2~4时 TBil 和 DBil 升高,T2时 ALB 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七氟醚组患者 T2~4时 ALT、TBil和 DBil 均低于丙泊酚组,T2~3时 AST 低于丙泊酚组,T2时 ALB 高于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 T0时相比,两组患者 T2~4时 Cystatin C 和24 h 尿微量白蛋白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七氟醚组患者 T2~4时 Cystatin C 和24 h 尿微量白蛋白均低于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比于丙泊酚复合麻醉,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更有利于减轻肝叶切除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杜小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伤湿丸中的新北美圣草苷、柚皮苷、乌索酸和鸡矢藤苷甲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伤湿丸中新北美圣草苷、柚皮苷、乌索酸和鸡矢藤苷甲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 kro-masil C18柱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以乙腈(A)—0.4%冰醋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为0.9 mL·min -1;进样量为20μL;新北美圣草苷和柚皮苷检测波长为λ1=283 nm,乌索酸和鸡矢藤苷甲酯检测波长为λ2=345 nm。结果新北美圣草苷、柚皮苷、乌索酸和鸡矢藤苷甲酯,在给定浓度范围内线性范围分别为4.72~94.40 mg·L -1(r=0.9994)、5.11~102.20 mg·L -1(r =0.9997)、7.14~142.80 mg·L -1(r =0.9998)、5.15~103.00 mg·L -1(r =0.9992),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 =6)和 RSD 值分别为99.19%(0.93%)、97.90%(1.02%)、99.31%(0.70%)、96.92%(1.45%)。结论该文建立的 HPLC 方法可同时测定伤湿丸中新北美圣草苷、柚皮苷、乌索酸和鸡矢藤苷甲酯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评价伤湿丸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方法。

    作者:白荣;谭艳菊;邱海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部 CT 扫描在急性胰腺炎并发症诊断及预测预后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腹部 CT 扫描在急性胰腺炎并发症诊断及预测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病史及 CT 影像学检查结果,其中,104例患者行 CT 平扫同时进行增强,利用 Bahhazar -CTSI 评分系统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分析 CT 平扫表现与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及死亡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48.6%,病死率3.9%。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肥胖、中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胃裸区受侵、肝上间隙积液、肾上腺受侵和肾周间隙受侵均是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肥胖、胃裸区受侵、肝上间隙积液和肾上腺受侵是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构建的 Logistic 回归模型诊断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灵敏度82.0%、特异度90.7%,正确率86.5%,诊断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死亡的灵敏度37.9%、特异度98.9%,正确率96.4%;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显示,CTSI 评分与预测患者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呈正相关(r =0.893,P <0.05)。结论腹部 CT 扫描可反映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周围组织和器官受累情况,且周围组织和器官受累与患者并发症及死亡发生密切相关,可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作者:夏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清人附睾蛋白4联合糖蛋白抗原125对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以及病理分型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联合糖蛋白抗原125(CA125)对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以及病理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135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102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40例健康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先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确定血清 HE4、CA125鉴别诊断卵巢肿瘤的佳 cut -off 值,并计算相应的诊断性能指标,然后再对比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之间血清 HE4、CA125水平。结果(1)三组研究对象血清 HE4、CA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 HE4、CA125显著高于卵巢良性疾病组(P <0.05),卵巢良性疾病组血清 HE4、CA125显著高于健康妇女组(P <0.05);(2)ROC 曲线分析显示血清 HE4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佳 cut -off 值为55.7 pmol·L -1,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其对应的灵敏度(SEN)、特异度(SPE)分别为82.39%、90.85%。血清 CA125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佳 cut -off 值为48 IU·L -1,AUC 为0.754,其对应的 SEN、SPE 分别为76.73%、89.44%;(3)采用平行试验对血清 HE4、CA125进行联合分析,其对应的 SEN、SPE 分别为91.19%、88.03%;(4)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 HE4、CA125显著高于非卵巢上皮性肿瘤(P <0.05),浆液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 HE4、CA125显著高于黏液性卵巢恶性肿瘤(P <0.05);浆液性囊腺瘤患者血清 HE4、CA125显著低于浆液性肿瘤患者(P <0.05)。结论血清 HE4与 CA125采用平行试验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且这两个指标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作者:胡文辉;程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78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该院2004年1月—201 4年1月间收治的78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术前 B 超诊断率为57.69%;35例患者行肿瘤标记物检测,CA12514例异常,CA1997例异常,AFP 异常2例;孕期自然消退7例,14例阴道分娩后定期随访,产后一年内5例手术;62例手术治疗病例均经病理诊断: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59例(占95.16%),以上皮性肿瘤及生殖细胞肿瘤为主,2例为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1例为未成熟性畸胎瘤;孕期发生卵巢肿瘤蒂扭转7例,破裂 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孕中期较早、晚孕期更易发生并发症,直径>5 cm 的肿物更易发生并发症,肿瘤病理类型与并发症发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足月妊娠76例,早产 1例,流产 1例,77例新生儿无异常。结论超声检查在诊断与监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中有重要指导作用,肿瘤标记物对卵巢肿瘤的性质的判定可供参考,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和处理方式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保证母婴健康安全的关键。

    作者:苏玲;张祖涛;沙玉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5+3”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骨科学教学改革

    为适应当前“5+3”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好地开展临床骨科教学,通过分析当前骨科研究生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按照该省“5+3”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提出新形式下骨科临床教学改革方案,从而适应当前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求,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作者:荆珏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监测在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意义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 -21)监测在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意义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52例、糖耐量受损患者85例和健康对照80例,收集所有入选对象一般临床资料以及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利用 ELISA 法对血浆中 FGF -21水平进行检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 FGF -21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TG)和超敏 C 反应蛋白(hs -CRP)均高于糖耐量受损患者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量受损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 -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患者血浆 FGF -21水平和 FBG 水平均高于糖耐量受损患者和对照组,且糖耐量受损患者均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量受损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 -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均高于糖耐量异常患者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及所有研究对象血浆 FGF -21水平均与 TG 呈正相关(r =0.316和0.381,均 P <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 -ISI 和 HOMA -IR 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血浆 FGF -21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r =0.294和0.366,r2=0.105,均 P <0.05),TG 和 HOMA -ISI 是影响所有研究对象血浆 FGF -21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r =0.483和0.352,r2=0.184,均 P <0.05)。结论FGF -21在初诊糖尿病患者血浆中出现升高,且与 TG 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有关,可能与糖尿病发病机制相关,可能能预测糖尿病风险。

    作者:张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衰患者心脏介入手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心衰患者心脏介入手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480例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对术后诱发迷走神经反射56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情绪紧张、血容量不足、术后疼痛、拔出鞘管、空腔脏器压力为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结论情绪紧张、血容量不足、术后疼痛、拔出鞘管、空腔脏器压力与术后诱发迷走神经反射有一定的相关性,积极预防迷走神经反射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郑兆斌;陈永宏;张松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生长激素及其受体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和生长激素受体(GHR)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及其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免疫吸附(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法分别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 GH 和组织 GHR 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 GH 水平(5.98±3.48)μg·L -1明显高于对照组(2.39±1.63)μg·L -1,并且 GH 水平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 TNM分期密切相关(P =0.017,P <0.001,P =0.005);其中血清实验组0+Ⅰ+Ⅱ/TNM分期 GH 水平(5.07±3.44)μg·L -1明显高于血清对照组(2.39±1.63)μg·L -1;实验组组织 GHR 表达(79.2%)明显高于对照组(61.1%),并且 GHR 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 TNM分期密切相关(P =0.019,P =0.015,P =0.035)。结论GH -GHR 轴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水平,有望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郑立平;钟征翔;王晓光;宋政炜;倪全法;费建国;姚元春;刘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风险与营养支持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状况,评估营养支持的使用合理性。方法自2014年10月—2015年9月,以某三甲医院普外科和胸外科为对象,以 NRS 2002为工具,采用连续抽样方式对围手术期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发生率进行调查,并收集临床资料。结果有效调查人数为1162例,营养不足者146例,占12.6%,营养风险总发生率为35.7%。各病种人群中存在营养风险者比例如下:结肠癌44.0%、胃癌40.0%、直肠癌33.3%、食道癌和肝癌分别为36.0%和33.0%。共453例(38.9%)接受营养支持,存在营养风险者中实施营养支持297例(71.6%),无营养风险者中实施营养支持156例(20.9%)。结论住院患者存在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比例较高,并且临床应用营养支持尚有不合理之处。

    作者:陈博;徐阿曼;胡孔旺;韩文秀;张嘉炜;李霆;韦之见;熊茂明;孟翔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的不同模式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对肾功能、电解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的不同模式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有效性。方法按随机数字将6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即血液透析组和连续性血液净化组,每组34例,血液透析组采用血液透析模式治疗,连续性血液净化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模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透析前后的肾功能指标、电解质和 pH 的异常情况。结果(1)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因、ARF 严重程度、透析疗程、肌酐、尿量、尿素氮等临床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2)血液透析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53%,连续性血液净化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5,P=0.785>0.05);(3)两组透析前的电解质和 pH 的异常率均无明显差异(P >0.05),透析后,两组的电解质和 pH 的异常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连续性血液净化组电解质和 pH 的异常率明显低于血液透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尿素氮和肌酐的影响因素,性别、透析方法等变量与尿素氮和肌酐无统计学关联;(5)连续性血液净化组的血清肌酐、尿素氮低于血液透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透析与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较好,均能有效地清除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肌酐、尿素氮,连续性血液净化较血液透析更有效地纠正电解质和 pH 的异常。

    作者:林正均;罗昭强;金仙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