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衰患者心脏介入手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研究

郑兆斌;陈永宏;张松涛

关键词:心脏介入手术, 迷走神经反射, 危险因素,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心衰患者心脏介入手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480例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对术后诱发迷走神经反射56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情绪紧张、血容量不足、术后疼痛、拔出鞘管、空腔脏器压力为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结论情绪紧张、血容量不足、术后疼痛、拔出鞘管、空腔脏器压力与术后诱发迷走神经反射有一定的相关性,积极预防迷走神经反射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患者舒适度的差异。方法将50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行鼻内镜下鼻窦球囊扩张术,对照组行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比较两者手术舒适度、症状、窦口开放率、手术安全性。结果术后12个月共45例患者回访,其中对照组23例,观察组22例,45例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鼻内镜检查观察组窦口开放率为78.1%,对照组窦口开放率为84.8%,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主观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窦口开放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出院前患者对手术舒适度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但在手术舒适度方面,鼻窦球囊扩张术明显优于传统鼻内镜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徐嘉;郑涛;黄孝华;冼志;黄河;张贵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entacam 系统在青少年近视患者治疗中的监测价值

    目的:探讨 Pentacam 眼前节分析系统在动态评估青少年近视患者在使用角膜塑形镜过程中的监测价值。方法前瞻性、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青少年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角膜塑形镜组)和对照组(普通眼镜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不同时间点(1周、1月、6月)的视力、角膜屈光度、曲率以及眼前节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各个时间点(1周、1月、6月)观察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球镜度数低于对照组(P <0.01);而在治疗 6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角膜水平、垂直曲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 1周、1月、6月后的前房容积、前房深度、前房角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Pentacam 系统可以对使用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的眼前节相关参数进行监测,对患者的临床病程的监测、不良后果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刘月君;高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阑尾切除术后致大网膜扭转1例报道

    目的:总结阑尾炎术后致大网膜扭转的诊疗经验,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该少见病的一般资料、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通过术中探查确诊了该病例,通过早期的手术治疗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大网膜扭转是一种临床罕见疾病,而由于阑尾切除术后导致大网膜扭转的病例更为少见。早期通过临床表现较难诊断,CT等辅助检查可以有效的提高确诊率。

    作者:贾黎;汪泳;万圣云;喻宗繁;周连帮;于刚;钱波;程云生;刘志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叶切除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叶切除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85例择期行开腹肝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n =44)和丙泊酚组(n =41),麻醉诱导:七氟醚组所有患者吸入8%七氟醚,等意识丧失后,用0.2 mg·kg -1顺苯磺酸阿曲库胺和0.4μg·kg -1舒芬太尼静脉注射;丙泊酚组所有患者将1~2 mg·kg -1丙泊酚、0.2 mg·kg -1顺苯磺酸阿曲库胺和0.4μg·kg -1舒芬太尼静脉注射。麻醉维持:七氟醚组患者持续吸入2%~3%七氟醚,丙泊酚组患者将0.5~0.8 mg· kg -1·h -1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维持 BIS 值在40~60之间。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术毕(T1)、术后1 d(T2)、3 d(T3)和5 d(T4)时,检测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指标。结果与 T0时相比,两组患者 T1~4时 ALT 升高, T1~3时 AST 升高,T2~4时 TBil 和 DBil 升高,T2时 ALB 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七氟醚组患者 T2~4时 ALT、TBil和 DBil 均低于丙泊酚组,T2~3时 AST 低于丙泊酚组,T2时 ALB 高于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 T0时相比,两组患者 T2~4时 Cystatin C 和24 h 尿微量白蛋白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七氟醚组患者 T2~4时 Cystatin C 和24 h 尿微量白蛋白均低于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比于丙泊酚复合麻醉,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更有利于减轻肝叶切除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杜小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52例 PCOS 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正常育龄妇女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雌二醇(E2)、睾酮(T)、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等指标的差异,并根据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对 PCOS 患者分成各亚组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的 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患者的 T、LH 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RL 值显著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和对照组的 FBG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患者的 FINS、Homa -IR 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OS 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患者的的 E2、T、LH、PRL 值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oma -IR >1.95组和 Homa -IR≤1.95组的 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o-ma -IR >1.95组患者的 T、LH 值显著的高于 Homa -IR≤1.95组、PRL 值显著的低于 Homa -IR≤1.95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oma -IR 与 PCOS 患者的 T 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0.05)。结论PCOS 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发生显著的改变较正常人群,同时雄激素水平与 PCOS 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具有相关关系。

    作者:岳欣;全会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GLD 与 CHOP 方案一线治疗外周 T 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 GLD(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地塞米松)与 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一线治疗外周 T 细胞淋巴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4月诊治的外周 T 细胞淋巴瘤患者35例。17例采用 GLD 方案,18例采用 CHOP 方案。对比两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GLD 组与 CHOP 组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64.7%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 NK/T 细胞淋巴瘤亚型的 ORR 分别为100%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LD 组与 CHOP 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2月 vs 4月)及2年生存率(73.2% vs 36.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GLD 方案治疗外周 T细胞淋巴瘤近期疗效与 CHOP 方案相似(NK/T 细胞亚型疗效优于 CHOP 方案),远期疗效优于 CHOP 方案,不良反应可耐受,是值得推广的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张腾腾;顾康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吡嗪酰胺化疗对肺结核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及苯溴马隆的干预治疗

    目的:调查吡嗪酰胺治疗肺结核患者前后血尿酸水平变化,并探讨苯溴马隆治疗对其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3—2014年来该院治疗的197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组,84例非结核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及84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样本血尿酸水平的差异;观察肺结核患者接受吡嗪酰胺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的变化;以及苯溴马隆干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的变化。结果三组人群入院时的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3,P =0.280);入院时三组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5,P =0.041);197例肺结核患者中有10例初始为高尿酸血症患者,对187例正常尿酸水平患者使用吡嗪酰胺治疗后140例(74.87%)患者血尿酸水平超过正常值,治疗前后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6.65,P <0.001);对其中血尿酸持续性增高的31例患者使用苯溴马隆干预后26例(83.87%)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31,P =0.0024)。结论肺结核患者使用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增高明显,但不影响多数患者继续治疗。对于持续性增高患者使用苯溴马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

    作者:杨江华;王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安徽医科大学于2010年开始招收来华学习的全英文教学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随着对外交流的进一步加强,留学生的招生数量和招生规模也有所增加。该校高等教育中,留学生教育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专业留学生必修的课程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提高留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果,是该课程教学中要研究的重要方向。根据历年教学中总结的经验和留学生本身的特点,该教研室提出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建立一套新的适合留学生教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提高留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减轻学习压力,终达到提高该课程学习效果的目的。

    作者:张素梅;周青;汪渊;朱华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例多发性骨髓瘤伴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的分析

    目的:为多发性骨髓瘤伴肺部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多发性骨髓瘤伴肺部感染患者诊疗过程,通过与临床医师密切沟通与配合,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师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对患者进行相关药学服务,同时关注药物不良反应,为合理用药提出有益的建议。结果经过诊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并趋于稳定,由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诸慧;金剑;吴飞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背根神经节河豚毒素敏感型钠电流的变化特征

    目的:在小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上,观察背根神经节(DRG)细胞河豚毒素敏感型(TTX -S)钠电流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 CCI 模型及正常小鼠 DRG 细胞 TTX -S 钠电流,比较其电流变化特征。结果CCI 模型小鼠热疼痛阈值较正常小鼠下降约50%。在 CCI 小鼠 DRG 细胞上,TTX -S 钠电流较正常组明显增加,大激活电压由-10 mV 左移为-20 mV,大激活电流也由正常组的-(96.3±7.7)pA /pF 增加至-(146.6±12.7)pA /pF,其稳态激活和失活曲线分别向较负和较正电压方向偏移 14.9和5.1 mV,但通道失活后恢复动力学特征不变。结论CCI 小鼠增加 TTX -S 钠电流。

    作者:黄云;张广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5+3”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骨科学教学改革

    为适应当前“5+3”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好地开展临床骨科教学,通过分析当前骨科研究生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按照该省“5+3”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提出新形式下骨科临床教学改革方案,从而适应当前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求,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作者:荆珏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肝源性糖尿病的 C 肽、胰岛素水平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HD)的C肽、胰岛素水平与肝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完整收集2011年10月—2014年12月该院103例H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28例临床资料,同时对HD患者按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分为A、B、C三组,对其血糖、胰岛素及C肽进行检测。结果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C肽在HD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而餐后血糖、餐后胰岛素及C肽两组间差异明显;按肝功能分级的HD的组间比较发现,空腹血糖、胰岛素及C肽在三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餐后2h血糖、餐后2h胰岛素及餐后2hC肽在B组、C组中较A组明显升高,而餐后2h胰岛素及餐后2hC肽在B组与C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的血糖较B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源性糖尿病存在胰岛素抵抗,同时胰岛素抵抗随肝功能损害的加重而加剧,但也可能存在胰岛素相对缺乏。

    作者:骆成林;马春涛;王少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月之汤饮对实验大鼠血液流变性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月之汤饮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正常大鼠血栓抑制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雌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月之汤饮低、中、高剂量(2.5、5.0、10.0 g·kg -1)组、空白组、模型组、复方丹参片组(0.33 g·kg -1剂量灌服复方丹参片混悬液),各治疗组分别灌胃相应的药物,共7 d,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浴法复制大鼠血瘀证模型,观察月之汤饮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正常大鼠同法给药,共7 d,手术测定动静脉旁路血栓质量及抑制率影响,测定凝血时间。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月之汤饮5.0 g·kg -1剂量组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较模型组显著延长(P <0.05),月之汤饮2.5、5.0、10 g·kg -1剂量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较模型组显著延长(P <0.05),月之汤饮2.5 g· kg -1剂量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 <0.05);月之汤饮5.0、10.0 g·kg -1剂量组的血栓干、湿重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 <0.05或 P <0.01)。月之汤饮2.5、5.0、10.0 g·kg -1剂量组均能显著延长大鼠凝血时间(P <0.01),凝血时间分别为25.20、21.11、20.10 s。结论月之汤饮能够抑制血栓形成,改善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参数,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作者:钟宇富;刘国洪;杜英娟;林经翔;时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衰患者心脏介入手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心衰患者心脏介入手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480例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对术后诱发迷走神经反射56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情绪紧张、血容量不足、术后疼痛、拔出鞘管、空腔脏器压力为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结论情绪紧张、血容量不足、术后疼痛、拔出鞘管、空腔脏器压力与术后诱发迷走神经反射有一定的相关性,积极预防迷走神经反射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郑兆斌;陈永宏;张松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原因,并探讨其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该院肾内科进行治疗且符合条件的13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检查结果。采用 Kaplan-Meier 方法对患者的生存率进行计算,使用 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136例患者中,37例患者死亡,其中14例(37.84%)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8例(21.62%)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7例(18.92%)患者死于脑血管疾病,5例(13.51%)死于恶性肿瘤,3例(8.1 1%)患者死于其他原因。采用 Kaplan -Meier 法计算生存率结果显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8.24%,2年生存率为72.79%。死亡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肾病比例及高敏 C 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 <0.05);而其尿素清除指数、血红蛋白、白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存活组(P <0.05)。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尿素清除指数较低、低白蛋白及高水平高敏 C 反应蛋白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及感染中毒休克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年龄较大、透析不充分、营养不良及高水平高敏 C 反应蛋白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韫芳;杨冉;薄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502例报道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5月—2015年6月该院开展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502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02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其中14例因术中出血,终止手术后压迫止血,1周后再行手术。结石大小为15~48 mm,平均(21±5.9)mm,手术时间为30~124 min,平均(50±15) min,结石清除率93.8%,31例有小结石残留,其中19例2周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除14例术中出血终止手术外,余患者出血量在50~250 mL,平均(1 1 0±3.5)mL,无术后大出血病例。术后感染 12例,无中转开放手术,无胸腹腔脏器损伤,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肯定,手术安全。

    作者:许全超;郭亮;张桃福;范欣欢;陈德钢;徐鹏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78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该院2004年1月—201 4年1月间收治的78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术前 B 超诊断率为57.69%;35例患者行肿瘤标记物检测,CA12514例异常,CA1997例异常,AFP 异常2例;孕期自然消退7例,14例阴道分娩后定期随访,产后一年内5例手术;62例手术治疗病例均经病理诊断: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59例(占95.16%),以上皮性肿瘤及生殖细胞肿瘤为主,2例为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1例为未成熟性畸胎瘤;孕期发生卵巢肿瘤蒂扭转7例,破裂 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孕中期较早、晚孕期更易发生并发症,直径>5 cm 的肿物更易发生并发症,肿瘤病理类型与并发症发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足月妊娠76例,早产 1例,流产 1例,77例新生儿无异常。结论超声检查在诊断与监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中有重要指导作用,肿瘤标记物对卵巢肿瘤的性质的判定可供参考,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和处理方式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保证母婴健康安全的关键。

    作者:苏玲;张祖涛;沙玉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未分化白血病2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急性未分化白血病(acute undifferentiated leukemia,AUL)的诊疗标准,进一步提高 AUL 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 AUL 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 AUL 患者其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组织化学均无特异性分化特征,不表达淋系或髓系特异性抗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论对于 AUL 应完善各系列造血细胞抗体检测,并行 T 细胞受体(TCR)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探索细胞起源,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前鹏;韩永胜;皖湘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转移抑制基因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鼻咽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鼻咽癌组织中转移抑制基因1(MTSS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鼻咽癌和26例慢性鼻咽炎组织中MTSS1和MMP-9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鼻咽癌中MTSS1的阳性表达率为66.7%(40/60),低于慢性鼻咽炎中的92.3%(24/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中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71.7%(43/60),高于慢性鼻咽炎中的34.6%(9/2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鼻咽癌中MTSS1和MMP-9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鼻咽癌中MTSS1与MMP-9的表达呈负相关(r=-0.288,P<0.05)。结论MTSS1的低表达和MMP-9的高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及转移方面可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两蛋白的表达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及转移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关键词:鼻咽癌;转移抑制基因1;基质金属蛋白酶-9;免疫组织化学

    作者:陈应超;李泽文;周洁;肖兰;刘汉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过表达 SOCS2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建立过表达 SOCS2的 HMCs 细胞模型,检测各组 HMCs 中 JAK/STAT 信号通路的活性,观察 DN 炎性因子的表达,明确过表达 SOCS2对细胞模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腺病毒感染的方法使细胞模型中过表达 SOCS2,实验分为CG 组、CG +Ad -null 组、CG +Ad -SOCS2组、HG 组、HG +Ad -null 组、HG +Ad -SOCS2组。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各组细胞模型中 JAK/STAT 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ELISA 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 IL -6、TNF -α的表达。结果与 CG 组相比,高糖诱导后的 HG 组、HG +Ad -null 组、HG +Ad -SOCS2组中 p -JAK2、P -STAT3、IL -6、TNF -α的表达量均升高(P <0.01);与 HG 组相比,HG +Ad -SOCS2组中这些指标均显著下降(P <0.01),而 HG +Ad -null 组则无显著差异。结论SOCS2通过抑制 JAK/STAT 信号通路来降低细胞模型中炎性因子 IL -6、TNF -α的表达。

    作者:周月宏;田坚;沈静雪;赵晓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