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唑来膦酸注射液对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分析

马玉红

关键词:唑来膦酸注射液,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代谢
摘要:目的:探讨了唑来膦酸注射液对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SD 大鼠30只,采用切除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同时选取 1 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模型建立成功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100μL 生理盐水,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腹腔注射100μL 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后12周对各组大鼠骨密度和骨代谢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密度明显下降(P <0.05)。经唑来膦酸治疗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骨密度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1,25(OH)2 D3、骨钙素和钙含量明显下降(P<0.05),经唑来膦酸治疗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1,25(OH)2 D3、骨钙素和钙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 <0.05)。而血清磷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唑来膦酸能显著改善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以及骨代谢,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提供了依据。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致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血脂异常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引起的较为常见的并发症。长期大量的使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引起了胰岛素抵抗并且抑制了血中胆固醇的转化,从而影响了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造成血脂异常。随着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脂异常发生率也在不断升高,该文就其研究现状及发病机制等予以综述。

    作者:郗建雄;邹延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泌尿外科收治的复杂性尿路结石患者100例。按照治疗的方法不同分为同期组42例、分期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同期组采用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同期进行治疗肾结石。分期组先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7 d 后进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对照组单独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记录三组患者取石情况及结石残留情况,并统计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分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高于同期组;对照组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的幅度高于同期组和分期组。三组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在术前和术后的变化无显著差异。同期组患者中结石清除率为88.1%,分期组患者中结石清除率为92.9%,对照组患者中结石清除率为76.7%。与对照组相比,同期组和分期组的患者结石清除率高,残留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同期组相比,分期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延长。分期组和对照组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同期组,P<0.05,对照组的出血率明显高于同期组和分期组。结论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浩;陈松宁;杨水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桡动脉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工作的要点、流程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64例经桡动脉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贯穿手术全程,术前尤其注意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及时正确服用,术中尤其注意心电监测、冠脉内压力监测,对可能的手术并发症,注意严密观察和预防,术后注意健康教育和随访等。结果绝大部分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血运重建效果良好,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 PCI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规范周到的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耿旭影;徐明明;牛鹏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维生素 D 水平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COS)血清维生素 D 水平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3月该院妇产科就诊的118例 PCOS 为研究对象(PCOS 组),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月经正常的80例育龄期妇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25-(OH)D 水平、肥胖相关指标(BMI、腰围/臀围比值、瘦素)、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胰岛素、HOMA -IR、HOMA -β、QUICKI),分析血清25-(OH)D 水平与肥胖相关指标和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PCOS 组血清25-(OH)D 的水平和 QUICKI 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 PCOS 组中 BMI 指数、腰围/臀围比值、瘦素水平、胰岛素水平、HOMA -IR 和 HOMA -β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体质量指数的 PCOS 组25-(OH) D 水平和 QUICKI 指数均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水平、HOMA -IR 和 HOMA -β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OS 组中胰岛素抵抗患者25-(OH)D 水平低于非胰岛素抵抗患者,BMI 指数、腰围/臀围比值、瘦素水平均高于非胰岛素抵抗患者(P <0.05)。相关性的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维生素 D 水平与 QUICKI 指数呈明显正相关,而与 BMI 指数、腰围/臀围比值、瘦素水平、胰岛素水平、HOMA -IR 和 HOMA -β均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PCOS 血清维生素 D 水平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均呈明显的负相关,三者与 PCOS 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郭小芳;文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HPLC -MS/MS 法测定人血浆中左乙拉西坦浓度的不确定度分析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 -MS /MS)法测定人血浆中左乙拉西坦浓度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用HPLC -MS /MS 法测定人血浆中左乙拉西坦浓度,对测试过程进行分析,对各个影响因素,包括测定精密度、标准曲线拟合、称量、标准溶液的配制、含药血浆的配制、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仪器等进行分析评定,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血浆中低(0.1002 mg·L -1)、中(2.004 mg·L -1)、高(30.06 mg·L -1)左乙拉西坦浓度测定的合成不确定度为0.010 50、0.1233、1.9580 mg·L -1,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2100、0.2466、3.9160 mg·L -1。结论HPLC -MS /MS 法测定人血浆中左乙拉西坦浓度的不确定度主要由标准曲线拟合(低浓度)、仪器误差、标准溶液的配制和含药血浆的配制引入。

    作者:宗顺麟;张全英;俞蕴莉;王蒙;王猛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伤湿丸中的新北美圣草苷、柚皮苷、乌索酸和鸡矢藤苷甲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伤湿丸中新北美圣草苷、柚皮苷、乌索酸和鸡矢藤苷甲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 kro-masil C18柱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以乙腈(A)—0.4%冰醋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为0.9 mL·min -1;进样量为20μL;新北美圣草苷和柚皮苷检测波长为λ1=283 nm,乌索酸和鸡矢藤苷甲酯检测波长为λ2=345 nm。结果新北美圣草苷、柚皮苷、乌索酸和鸡矢藤苷甲酯,在给定浓度范围内线性范围分别为4.72~94.40 mg·L -1(r=0.9994)、5.11~102.20 mg·L -1(r =0.9997)、7.14~142.80 mg·L -1(r =0.9998)、5.15~103.00 mg·L -1(r =0.9992),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 =6)和 RSD 值分别为99.19%(0.93%)、97.90%(1.02%)、99.31%(0.70%)、96.92%(1.45%)。结论该文建立的 HPLC 方法可同时测定伤湿丸中新北美圣草苷、柚皮苷、乌索酸和鸡矢藤苷甲酯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评价伤湿丸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方法。

    作者:白荣;谭艳菊;邱海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叶切除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叶切除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85例择期行开腹肝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n =44)和丙泊酚组(n =41),麻醉诱导:七氟醚组所有患者吸入8%七氟醚,等意识丧失后,用0.2 mg·kg -1顺苯磺酸阿曲库胺和0.4μg·kg -1舒芬太尼静脉注射;丙泊酚组所有患者将1~2 mg·kg -1丙泊酚、0.2 mg·kg -1顺苯磺酸阿曲库胺和0.4μg·kg -1舒芬太尼静脉注射。麻醉维持:七氟醚组患者持续吸入2%~3%七氟醚,丙泊酚组患者将0.5~0.8 mg· kg -1·h -1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维持 BIS 值在40~60之间。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术毕(T1)、术后1 d(T2)、3 d(T3)和5 d(T4)时,检测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指标。结果与 T0时相比,两组患者 T1~4时 ALT 升高, T1~3时 AST 升高,T2~4时 TBil 和 DBil 升高,T2时 ALB 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七氟醚组患者 T2~4时 ALT、TBil和 DBil 均低于丙泊酚组,T2~3时 AST 低于丙泊酚组,T2时 ALB 高于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 T0时相比,两组患者 T2~4时 Cystatin C 和24 h 尿微量白蛋白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七氟醚组患者 T2~4时 Cystatin C 和24 h 尿微量白蛋白均低于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比于丙泊酚复合麻醉,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更有利于减轻肝叶切除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杜小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未分化白血病2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急性未分化白血病(acute undifferentiated leukemia,AUL)的诊疗标准,进一步提高 AUL 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 AUL 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 AUL 患者其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组织化学均无特异性分化特征,不表达淋系或髓系特异性抗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论对于 AUL 应完善各系列造血细胞抗体检测,并行 T 细胞受体(TCR)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探索细胞起源,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前鹏;韩永胜;皖湘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月之汤饮对实验大鼠血液流变性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月之汤饮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正常大鼠血栓抑制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雌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月之汤饮低、中、高剂量(2.5、5.0、10.0 g·kg -1)组、空白组、模型组、复方丹参片组(0.33 g·kg -1剂量灌服复方丹参片混悬液),各治疗组分别灌胃相应的药物,共7 d,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浴法复制大鼠血瘀证模型,观察月之汤饮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正常大鼠同法给药,共7 d,手术测定动静脉旁路血栓质量及抑制率影响,测定凝血时间。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月之汤饮5.0 g·kg -1剂量组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较模型组显著延长(P <0.05),月之汤饮2.5、5.0、10 g·kg -1剂量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较模型组显著延长(P <0.05),月之汤饮2.5 g· kg -1剂量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 <0.05);月之汤饮5.0、10.0 g·kg -1剂量组的血栓干、湿重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 <0.05或 P <0.01)。月之汤饮2.5、5.0、10.0 g·kg -1剂量组均能显著延长大鼠凝血时间(P <0.01),凝血时间分别为25.20、21.11、20.10 s。结论月之汤饮能够抑制血栓形成,改善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参数,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作者:钟宇富;刘国洪;杜英娟;林经翔;时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entacam 系统在青少年近视患者治疗中的监测价值

    目的:探讨 Pentacam 眼前节分析系统在动态评估青少年近视患者在使用角膜塑形镜过程中的监测价值。方法前瞻性、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青少年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角膜塑形镜组)和对照组(普通眼镜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不同时间点(1周、1月、6月)的视力、角膜屈光度、曲率以及眼前节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各个时间点(1周、1月、6月)观察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球镜度数低于对照组(P <0.01);而在治疗 6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角膜水平、垂直曲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 1周、1月、6月后的前房容积、前房深度、前房角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Pentacam 系统可以对使用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的眼前节相关参数进行监测,对患者的临床病程的监测、不良后果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刘月君;高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In Room CT 与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在头颈部肿瘤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中配准的对比研究

    目的:应用 In Room CT 与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技术测量分析头颈部肿瘤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的摆位误差,并评价 In Room CT 在放疗中摆位修正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施行 IGRT 的头颈部肿瘤患者20例,每周1次于放疗前行 EP-ID 摄片后,行 In Room CT 扫描,将 EPID 图像与 DRR、In Room CT 图像与计划 CT 图像配准得出摆位误差值。以 In Room CT的误差值进行修正后放疗,放疗后再行 EPID 片的拍摄并与 DRR 配准。计算三组数据的均值、标准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放疗前 EPID 组与 In Room CT 组在 X,Y 轴方向配准结果较为相近(P >0.05),Z 轴方向(P <0.05);通过修正前后 EPID配准比较,应用 In Room CT 修正,缩小了放疗摆位误差,Y、Z 轴方向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n Room CT 与 EPID图像都能很好地验证放疗靶区位置。In Room CT 图像可以分析三维方向的影像误差,降低了 EPID 图像因影像重叠对摆位误差所产生在影响。

    作者:龙腾飞;王凡;孔令玲;童铸廷;汪志;曹泓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安徽医科大学于2010年开始招收来华学习的全英文教学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随着对外交流的进一步加强,留学生的招生数量和招生规模也有所增加。该校高等教育中,留学生教育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专业留学生必修的课程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提高留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果,是该课程教学中要研究的重要方向。根据历年教学中总结的经验和留学生本身的特点,该教研室提出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建立一套新的适合留学生教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提高留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减轻学习压力,终达到提高该课程学习效果的目的。

    作者:张素梅;周青;汪渊;朱华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透明质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骨关节炎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变,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关节性病变。目前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佳治疗方法仍存较多争议。该文通过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现状、发病机制及透明质酸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详细全面阐述透明质酸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作者:杨骁;周建林;彭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衰患者心脏介入手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心衰患者心脏介入手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480例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对术后诱发迷走神经反射56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情绪紧张、血容量不足、术后疼痛、拔出鞘管、空腔脏器压力为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结论情绪紧张、血容量不足、术后疼痛、拔出鞘管、空腔脏器压力与术后诱发迷走神经反射有一定的相关性,积极预防迷走神经反射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郑兆斌;陈永宏;张松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背根神经节河豚毒素敏感型钠电流的变化特征

    目的:在小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上,观察背根神经节(DRG)细胞河豚毒素敏感型(TTX -S)钠电流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 CCI 模型及正常小鼠 DRG 细胞 TTX -S 钠电流,比较其电流变化特征。结果CCI 模型小鼠热疼痛阈值较正常小鼠下降约50%。在 CCI 小鼠 DRG 细胞上,TTX -S 钠电流较正常组明显增加,大激活电压由-10 mV 左移为-20 mV,大激活电流也由正常组的-(96.3±7.7)pA /pF 增加至-(146.6±12.7)pA /pF,其稳态激活和失活曲线分别向较负和较正电压方向偏移 14.9和5.1 mV,但通道失活后恢复动力学特征不变。结论CCI 小鼠增加 TTX -S 钠电流。

    作者:黄云;张广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5+3”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骨科学教学改革

    为适应当前“5+3”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好地开展临床骨科教学,通过分析当前骨科研究生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按照该省“5+3”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提出新形式下骨科临床教学改革方案,从而适应当前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求,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作者:荆珏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唑来膦酸注射液对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了唑来膦酸注射液对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SD 大鼠30只,采用切除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同时选取 1 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模型建立成功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100μL 生理盐水,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腹腔注射100μL 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后12周对各组大鼠骨密度和骨代谢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密度明显下降(P <0.05)。经唑来膦酸治疗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骨密度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1,25(OH)2 D3、骨钙素和钙含量明显下降(P<0.05),经唑来膦酸治疗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1,25(OH)2 D3、骨钙素和钙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 <0.05)。而血清磷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唑来膦酸能显著改善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以及骨代谢,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提供了依据。

    作者:马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清白介素-18、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 -1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稳定性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治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1例为 AMI 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8例为 UAP 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0例为 SAP 组,同期因胸痛疑似冠心病住院并行 CAG 检查单支血管狭窄<50%或者无狭窄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 IL -18、MMP -9浓度,采用凝固法检测患者血浆 Fib 含量,并分析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特点。结果(1)AMI 组、UAP 组患者血清 IL -18、MMP -9、超敏 C 反应蛋白(hs -CRP)、血浆 Fib 较对照组、SAP 组明显增高(P <0.05)。相比 UAP组,AMI 组患者血清 IL -18、血浆 Fib 水平明显增高(P <0.05);(2)三支病变组血清 IL -18、MMP -9、血浆 Fib 明显高于单支和双支病变组(P <0.05),且双支病变组血浆 Fib 高于单支病变组(P <0.05);(3)极重度病变组血清 IL -18、MMP -9、血浆Fib 明显高于轻度、中度和重度病变组(P <0.05)。重度病变组血清 IL -18、MMP -9、血浆 Fib 明显高于轻度病变组,且血浆Fib 明显高于中度病变组(P <0.05);(4)血清 IL -18、MMP -9、hs -CRP、血浆 Fib 与 Gensini 积分之间具有正相关性(P <0.01)。结论血清 IL -18、MMP -9、血浆 Fib 的增加与 ACS 的发生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稳定性密切相关。

    作者:许涛;刘和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风险与营养支持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状况,评估营养支持的使用合理性。方法自2014年10月—2015年9月,以某三甲医院普外科和胸外科为对象,以 NRS 2002为工具,采用连续抽样方式对围手术期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发生率进行调查,并收集临床资料。结果有效调查人数为1162例,营养不足者146例,占12.6%,营养风险总发生率为35.7%。各病种人群中存在营养风险者比例如下:结肠癌44.0%、胃癌40.0%、直肠癌33.3%、食道癌和肝癌分别为36.0%和33.0%。共453例(38.9%)接受营养支持,存在营养风险者中实施营养支持297例(71.6%),无营养风险者中实施营养支持156例(20.9%)。结论住院患者存在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比例较高,并且临床应用营养支持尚有不合理之处。

    作者:陈博;徐阿曼;胡孔旺;韩文秀;张嘉炜;李霆;韦之见;熊茂明;孟翔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变化,探讨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CHF 住院患者,每位患者均进行血常规、血生化检测以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进行分组,各组之间进行相关指标比较;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 NYHA 心功能分级增高,RDW 和 LVEDD 明显增高,LVEF 明显下降,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VEF 降低组与 LVEF 正常组比较,降低组 RDW 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增高;降低组 LVEDD 明显大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患者 LVEDD 增大,RDW 水平明显升高,LVEF 明显下降;三组间患者 RDW、LVEF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RDW 水平与 LVEF 呈负相关(r =-0.400,P =0.000)。RDW 与 LVEDD 呈正相关(r =0.028,P =0.011)。结论RDW 水平可反映 CHF 心功能变化,随着 NYHA 心功能分级增高,LVEF 降低,LVEDD 值增大,RDW 值显著升高;并与 LVEF 呈负相关,与 LVEDD 呈正相关,其检测有助于判断心衰严重程度并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王勇;夏家栋;杨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