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呕吐的多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江慧锌;郑洁

关键词:新生儿呕吐, 多因素分析, 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制定合理的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出现新生儿呕吐的124例患儿.所有患儿均于明确有新生儿呕吐症状后,进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分析呕吐原因.结果:通过检查发现,新生儿呕吐原因与诸多因素相关,详见表2.本组患儿通过积极去除病因治疗,均明显好转,包括积极纠正喂养方式、禁食、抗炎、降颅压、灌肠、胃肠蠕动剂运用、手术等,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及危及生命.结论:肠道病变、感染性病变、畸形、药物反应等均可以引发新生儿呕吐,常见的为喂养不当引发.其中药物及喂养不当所导致的呕吐可以进行预防.对于新生儿喂养,应注意饮食量、浓度、次数,避免过度频繁,浓度避免过高,量避免过大.根据新生儿需求调整饮食量,同时注意乳汁温度.小儿及产妇压谨慎用药,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引发新生儿呕吐,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等.对于病理原因引发的呕吐,应积极查找病因并去除.做好产前保健,预防消化道畸形儿的出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器械处理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189例,对术前访视、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进行总结改进.结果:本组189例手术患者均一次性取石成功,无1例发生术中并发症.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一项全新的腔内手术,详细的术前访祝,熟练的术中配合,术后认真清洗、保养器械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微创手术治疗后患者全部存活,术后3天CT检查显示血肿完全清除26例,少量残留6例,术后10天GCS评分结果显示,<8分的占21.9%,9-13分的占25.0%,>14分的占53.1%;术后半年随访可以正常生活的46.88%,中残可以生活自理的34.38%,重残意识清醒但生活无法自理的15.63%,1例死亡.结论:有效的观察和护理,是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成功并预后良好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桂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临床路径在胃肠减压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胃肠减压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在为73例肠胃病患者进行胃肠减压的过程中,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观察组患者(38例)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为对照组患者(35例)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腹痛持续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科学性、实用性强,将其应用于胃肠减压中可取得显著的效果.

    作者:刘琨;熊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管内介入技术在现代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由于环境、饮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一般认为,恶性肿瘤难以发现,一旦发现即到了中晚期,几乎无法得到治愈,其实不然.近年来,我国通过血管内介入治疗肿瘤的技术日渐成熟,采用介入微创综合治疗后,许多肝癌、肺癌等恶性肿瘤患者得到了根治.以往,手术、放疗和化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法宝,近十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像技术和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凸显,以创伤小、见效快、安全、副作用小而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医学界称之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诊疗手段或第四大技术.

    作者:李慧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老年人高血压病的个体化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诊断结果、并发症及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为:病史长,对血压升高有一定的耐受性;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脉压增大;血压波动较大;高血压分级及危险因素以2、3级为主,高危及极高危比别离;并发症发生率高;降压药物种类、次数多;服药依从性差.结论:老年高血压具有其自身的临床特征,可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降压药物应从小剂量联用开始;个体化选择药物;强调脏器的保护及降压外效应;注意调整用药量.

    作者:李晓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药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道溃疡患者15例,采用中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治愈:胃部疼痛完全消失,胃镜检查溃疡全部愈合者8例.显效:胃部疼痛明显缓解,胃镜检查溃疡大部愈合者6例.无效:治疗4周后,胃部疼痛无改善,胃镜检查溃疡无愈合倾向者1例.总有效率达93.02%.结论:中药治疗消化道溃疡,需辨证分析患者的病情.采取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消化道溃疡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成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新生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进行归纳分析.结果:60例患儿多数出现围产期窒息及各种围产期高危因素,60%的患儿出现宫内窘迫表征,超过80%的患儿合并呼吸系统性疾病,影像学提示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脑部缺氧、脑部水肿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症状,经及时诊断治疗,治愈率达95.6%.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及早诊断、治疗,可有效提高患儿存活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杨月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大骨瓣开颅术在重症颅脑外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手术在重症颅脑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间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48例,给予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以及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GCS评分平均为(10.31±0.38)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6.42±0.21)分(P<0.05).患者术后的存活率为79.17%.结论:大骨瓣开颅手术在重症颅脑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国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8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笔者自拟中药方连续治疗2周,停药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向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院数据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医院信息系统应具有的功能:要有一个大规模、高效率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要有很强的联机事务处理支持能力;典型的24小时不间断系统、绝对安全、可靠;易学易用的友善人机界面,能适压医院的发展计划需求;开放性与可移植性,适应不同的硬软件平台;模块化结构,可扩充性等.本文主要探讨医院数据亿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作者:周生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膜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探讨针对性护理对策,旨在减轻腹膜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评定表对132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评定,分析所得资料.结果:腹膜透析患者中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发生率分别为45.45%和42.42%;伴有厌食呕吐和皮肤瘙痒病人的抑郁评分较高;焦虑情绪与睡眠障碍关系密切;在社会家庭支持少、教育程度较低、自费病人、透析年限较长的病人中易发生;尿毒症伴随重要慢性疾病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结论:腹膜透析病人发生焦虑和抑郁较常见,并存在某些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应重视影响因素的作用,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减轻他们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吴小漫;李付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40例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

    目的:通过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病历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在2011年1-12月出院的外科手术患者病历中每月抽取20份,共240份.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240例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高达58%,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率为63.89%,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用药指征过宽、起点过高、手术前预防用药对间不当、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过长及盲目联合用药.结论: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问题很多,抗菌药物滥用现象严重,需加强对《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从而提高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作者:杨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微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目前,微种植体是一项新兴的口腔正畸技术.它具有操作简单、风险小、患者舒适度高等优势.并且现在已经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现在,本文就微种植体应用方面做简要的探讨.

    作者:焦伟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能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15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从入院到出院,按照系统的全面加强健康教育计划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予常规指导,观察两组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其依从性,促进其早日康复,而且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提高护理质量有非常大的作用

    作者:曾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治疗和预防

    感染性腹泻是小儿时期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婴幼儿时期发病率更高,而且有一定的死亡率,因此是危害小儿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一直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在全世界范围也非常重视对感染性腹泻的控制和预防,特别近十多年来在病原学、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等方面应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手段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腹泻病的治疗和预防也作了不少工作,但仍有不少不了解的地方有待继续探索.

    作者:金用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临床路径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卫生经济学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卫生经济学价值.方法:将12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入院治疗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诊疗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制订临床路径并实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别.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0% vs 66.7%,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可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王利平;赵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作用效果分析

    针对患者在急诊护理中进行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还可以帮助患者增强康复信心,消除或者降低疾病带给患者的紧张和不安,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让患者实现生活自理,同时提高全民的健康质量.在患者住院期间,不仅要重视护理工作,更要重视健康教育对其的重要性,相关的医护人员需要增强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

    作者:孙丽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更好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70例患者采用WHO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可引起多器官的损害,比例高的是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临床医生在使用抗生素时,应关注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韩玉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急性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中医辩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周-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运用中医辩证论治理论治疗两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0天后,治愈12例,显效24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以中医理论辩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大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盐酸氨溴索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探讨盐酸氨溴索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根据实际临床资料,分析盐酸氨溴索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疗效.研究证明,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效果显著,药性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兴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