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虫草复方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张永胜;冯一中;曹志飞;顾振纶;杨庆尧;杨晓彤;周文轩;郭次仪

关键词:虫草复方, 肺纤维化, 脂质过氧化, 博莱霉素, 羟脯氨酸
摘要:目的:探讨虫草复方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复方虫草高、低剂量(150、75mg/kg)组和醋酸泼尼松(3.33mg/kg)组,每组18只.除对照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气管内一次性滴注盐酸博莱霉素造模,对照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ig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7、14、28d随机处死6只,分别观察大鼠肺指数、肺组织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清中MDA的量和SOD的活性.同时取固定部位肺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在肺组织中的表达;观察各组大鼠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虫草复方能明显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肺指数和肺组织Hyp的量,并可提高血清和肺组织中SOD活性,降低血清和肺组织中MDA和肺组织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虫草复方可使肺纤维化大鼠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降低和血氧分压[p(O2)]提高;虫草复方明显改善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程度.结论:虫草复方对大鼠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抑制TGF-β1表达、减少肺泡间质胶原沉积及改善肺呼吸功能有关.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溶剂浮选-HPLC法测定穿心莲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

    目的:建立穿心莲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溶剂浮选-HPLC测定方法.方法:以脱水穿心莲内酯浮选效率为指标,单因素考察样品溶液pH、相比、氮气体积流量、浮选时间等因素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在优条件下对穿心莲片中的脱水穿心莲内酯进行测定,并与中性氧化铝柱色谱法进行对比.结果:佳浮选条件:浮选溶剂为醋酸乙酯,溶液pH7,浮选时间20min,气体体积流量100mL/min,相比10:8.浮选法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3.2%,与柱色谱法测定结果未见显著差异.结论:溶剂浮选处理样品耗时短、测定结果准确.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快速分离、准确测定穿心莲片中的脱水穿心莲内酯.

    作者:唐睿;张红武;严志红;王坤锐;赵秋明;温金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白桂木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筛选白桂木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初步探讨白桂木有效部位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白桂木根总提取物、石油醚提取部位、醋酸乙酯提取部位、氯仿提取部位,观察连续15dig给予大鼠白桂木根各提取物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结果:白桂木醋酸乙酯提取部位显著改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症状,抑制大鼠血清中致炎物质前列腺素E2(PGE2)和一氧化氮(NO)的生成.结论:白桂木醋酸乙酯提取部位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其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与抑制血清中PGE2和NO等致炎物质的生成有关.

    作者:申作洁;乔玉丹;欧阳胜;潘琳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蛇床子素制备方法的研究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萃取蛇床子中蛇床子素工艺,建立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PHPLC)分离纯化萃取物中蛇床子素的方法.方法:以总萃取物得率和萃取物中蛇床子素的量为指标,选取温度、压力和提取次数3个因素,按L9(34)正交设计优选蛇床子素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萃取物经甲醇超声溶解后,采用P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SB-C18柱(250mm×21.2mm,7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柱温为25℃,体积流量为15mL/min,检测波长为322nm,进样量为5mL,收集蛇床子素馏份,经真空冷冻干燥得蛇床子素单体.结果:佳萃取工艺为:温度50℃,压力25MPa,提取3次(每次1h),PHPLC法制备的蛇床子素用面积归一化法与外标法定量,质量分数为98.8%,1H-NMR鉴定结构,与文献数据一致.结论:超临界CO2萃取蛇床子中蛇床子素提取效果好,工艺简单可行,PHPLC法制备高纯度蛇床子素,简便快捷,并适于大规模制备蛇床子素.

    作者:曾春萍;贾曼谱;王书华;安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犬血清微量元素和心肌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犬血清微量元素和心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模型组、刺五加注射液(10.0mg/kg)阳性对照组、丹参注射液低剂量和高剂量(5.5、11.0mg/kg)组.结扎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血清微量元素(Cu2+、Zn2+、Ca2+)水平的影响;通过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参注射液组血清微量元素Cu2+的量明显降低(P<0.05、0.01),Zn2+、Ca2+的量明显增加(P<0.05、0.01),病理形态学观察可见缺血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丹参注射液对心肌梗死犬的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岳海涛;吕铭洋;吕文伟;杨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喜树碱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相关酶的研究进展

    喜树碱是我国特有植物喜树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显著抗癌活性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利用生物技术大量生产喜树碱类抗癌药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喜树碱生物合成途径是多酶催化的复杂过程,阐明喜树碱的生物合成机制,对应用代谢工程的策略调控代谢流量,使次生代谢朝喜树碱合成的方向进行至关重要.喜树碱有着与其他萜类化合物相同的上游合成途径,以及广泛的药物来源,因此弄清喜树碱合成机制对理解整个植物次生代谢的网络调控也具有重要意义.综述喜树碱的生物合成途径、相关酶及其表达调控,并对喜树碱的合成研究进行展望.

    作者:沈少华;刘姬艳;胡江琴;郦暄函;王利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豆瓣绿非酰胺类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豆瓣绿Peperomiatetraphyll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及SephadexLH-20柱色谱方法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11个化合物,分别为α-细辛脑(1)、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2)、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3)、5-[5-(3,4,5-trimethoxy-phenyl)-hexahydro-furo[3,2-b]furan-2-yl]-benzo[1,3]dioxole(4)、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5)、8,9-dihydroxy-1,5,6,10b-tetrahydro-2H-pyrrolo[2,1-a]isoquinolin-3-one(6)、豆甾醇(7)、对羟基苯甲酸(8)、藜芦酸(9)、香草酸(10)、2,4,5-三甲氧基苯甲醛(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李云志;黄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刺槐花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目的:研究中药刺槐花Robiniapseudoacac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反相硅胶以及Sephadex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结合文献对照,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刺槐花的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山柰酚(1)、大豆皂醇B(2)、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鼠李糖刺槐苷)(3)、刺槐苷(4)、D-3-O-甲基肌醇(5)、二十五烷酸(6)、4'-甲氧基-5,7-二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基-(6→1)-鼠李糖苷(7)、大豆皂苷Ⅲ(8)、胡萝卜苷(9).结论:化合物2、6、7、8为首次从刺槐花中分离得到.

    作者:连冠;初正云;王添敏;康廷国;翟延君;鄢长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虎杖多指标成分测定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目的:采用HPLC-DAD和HPLC-TOF/MS对虎杖中二苯乙烯类、蒽醌类和黄酮类等化合物进行快速分析,将多指标成分的测定和明晰化指纹图谱共同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模式中.方法:采用AgilentSB-C18柱(250mm×4.6mm,5μm),以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别采用HPLC-DAD和HPLC-TOF/MS两种分析方法对虎杖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测定.结果:共从虎杖鉴别出中2个二苯乙烯类、10个蒽醌类和10个黄酮类成分,HPLC-DAD法可以同时测定虎杖药材中的虎杖苷、白藜芦醇和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结论:采用HPLC-DAD和HPLC-TOF/MS对虎杖中二苯乙烯类、蒽醌类和黄酮类成分进行快速分析测定,有效地控制虎杖的质量.

    作者:夏爱军;张海;贾静;柴逸峰;张国庆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藤黄酸稳定性研究

    目的:考察藤黄酸在高温、高湿、强光照、氧化、稀碱水溶液及不同有机溶剂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供试品中藤黄酸的量.结果:藤黄酸在稀氢氧化钠溶液、高温、乙醇等有机溶剂中不稳定;在强光照、高湿及氧化条件下较稳定.结论:藤黄酸对热较敏感,在稀碱溶液、乙醇中不稳定,制剂研究要考虑避免高温及接触碱性溶液、乙醇.

    作者:侯文洁;陈保来;赵祎武;萧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桔梗皂苷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分离纯化桔梗皂苷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HPLC法测定桔梗皂苷D和去芹糖桔梗皂苷D的总量为考察指标,考察5种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桔梗皂苷的吸附性能,重点筛选并优化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桔梗皂苷的各种工艺参数.结果:D-101大孔吸附树脂在4h后达到大吸附量15.4mg/g,40%乙醇溶液可以使桔梗皂苷类成分大部分(解吸率≥90%)从树脂床上解吸附.结论: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桔梗皂苷吸附性能好,完全适合用于工业化富集分离纯化桔梗皂苷类成分.

    作者:王梓;李伟;李月茹;刘文丛;郑毅男;张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铁线莲属8种药用植物ITS序列分析

    目的:通过测定并比较柱果铁线莲、单叶铁线莲、威灵仙、山木通、毛蕊铁线莲、转子莲、女萎和天台铁线莲的ITS序列,为铁线莲属药用植物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法从叶片基因组DNA中扩增ITS,借助ClustalX、MEGA、DNASTAR等软件比较和分析ITS的序列特征.结果:铁线莲属8种药用植物ITS1与ITS2之间的长度为534~561bp,变异位点50个,信息位点22个;天台铁线莲与转子莲的遗传距离小,与女萎遗传距离大,亲缘关系远.序列已提交至NCBI数据库,登录号为JF714638-JF714645.结论:获得铁线莲属8种药用植物的ITS序列,为分子鉴定奠定了基础.

    作者:蒋明;周英巧;李嵘嵘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延龄草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延龄草Trilliumtschonoskii根及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反相硅胶C18和SephadexLH-20柱色谱对延龄草70%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用质谱、一维及二维核磁等波谱学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延龄草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分离鉴定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1)、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2)、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3)、偏诺皂苷元(4)、薯蓣皂苷元(5)、7,11-dimethyl-3-methylene-1,6-dodecadien-10,11-dihdroxyl-10-O-β-D-glucopyranosyl-(1→4)-O-β-D-glucopyranoside(6)、7,11-dimethyl-3-methylene-1,6-dodecadien-10,11-dihdroxyl-10-O-β-D-glucopymnoside(7)、紫云英苷(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忠立;左月明;熊师华;曾金祥;罗光明;李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杜虹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杜虹花Callicarpaformosan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方法对杜虹花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运用波谱学技术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从杜虹花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echinophyllinC(1)、monomethylkolavate(2)、5,16-dihydro-15-methoxy-16-oxohardwickiicacid(3)、hardwickiicacid(4)、clerodermicacidmethylester(5)、6β-hydroxyipolamiide(6)、phlorigidosideB(7)、2-methoxy-9-methyl-3-oxabicyclo[4.3.0]nonane-7,9-diol(8)、β-吲哚酸(9)、乌苏酸(10).结论:化合物1~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王玉梅;王飞;肖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虫草复方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虫草复方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复方虫草高、低剂量(150、75mg/kg)组和醋酸泼尼松(3.33mg/kg)组,每组18只.除对照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气管内一次性滴注盐酸博莱霉素造模,对照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ig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7、14、28d随机处死6只,分别观察大鼠肺指数、肺组织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清中MDA的量和SOD的活性.同时取固定部位肺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在肺组织中的表达;观察各组大鼠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虫草复方能明显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肺指数和肺组织Hyp的量,并可提高血清和肺组织中SOD活性,降低血清和肺组织中MDA和肺组织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虫草复方可使肺纤维化大鼠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降低和血氧分压[p(O2)]提高;虫草复方明显改善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程度.结论:虫草复方对大鼠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抑制TGF-β1表达、减少肺泡间质胶原沉积及改善肺呼吸功能有关.

    作者:张永胜;冯一中;曹志飞;顾振纶;杨庆尧;杨晓彤;周文轩;郭次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荧光法研究姜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

    目的:研究姜黄素(CU)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变温试验研究二者之间的猝灭类型,求算结合数(n)和结合常数.结果:静态猝灭是导致BSA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CU与BSA结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0)为5.26×106(21℃)和4.60×106(31℃),n为1.35.通过计算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推断CU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以疏水力为主.结论:荧光法适合于研究CU与蛋白质的结合反应,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

    作者:兰瑞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10-羟基喜树碱的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胶囊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目的:制备10-羟基喜树碱(HCPT)缓释微胶囊,测定其包封率,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赖氨酸和海藻酸钠为囊壁材料,HCPT药物微粒为囊芯,采用静电吸引层层纳米自组装技术(LBL法)制备HCPT微胶囊.结果:LBL法制备的HCPT微胶囊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HCPT微胶囊的包封率较高,达到(68.41±0.72)%;随着包裹层数的增加,HCPT微胶囊在体外释放速率降低.结论:用LBL法制备的HCPT微胶囊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缓释特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思阳;郑健;骆沙曼;王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草麻黄根的黄酮类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麻黄属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根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草麻黄根用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采用硅胶、SephadexLH-20、RP-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MS、1H-NMR、13C-NMR)鉴定结构.结果:从草麻黄根的醇提物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13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麻黄根素A(1)、麻黄宁A(2)、麻黄宁B(3)、麻黄宁D(4)、芹菜素(5)、山柰酚(6)、槲皮素(7)、二氢槲皮素(8)、3',4',5,7-四羟基二氢黄酮(9)、儿茶素(10)、表儿茶素(11)、阿夫儿茶精(12)、表阿夫儿茶精(13).结论:化合物7~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陶华明;朱全红;刘永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镰形棘豆提取物经皮给药的抗炎镇痛活性

    目的:研究镰形棘豆总黄酮与挥发油组合物(FEO)经皮给药的抗炎镇痛活性.方法: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模型和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研究FEO的抗炎活性,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研究FEO对小鼠的镇痛活性.FEO对小鼠的给药剂量分别为生药3.120、0.390、0.195g/kg;对大鼠的给药剂量分别为生药2.160、0.270、0.135g/kg.以扶他林为阳性对照药.结果:FEO高剂量经皮给药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达66.03%;使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早期肿胀和继发性肿胀明显减轻至35.79%、3.27%.在热板法实验中,FEO高剂量给药30、60、90min后对热板致小鼠疼痛的抑制率分别为42.37%、47.49%、72.00%;对醋酸扭体法引起的疼痛也有一定镇痛作用,抑制率为56.67%.结论:FEO高剂量经皮给药方式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活性.

    作者:瞿敏明;陈志鹏;刘丹;蔡宝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HPLC-MS法测定扶正平消胶囊中5种成分

    目的:建立扶正平消胶囊中苦杏仁苷、芍药苷、贝母素甲、黄芪甲苷和吴茱萸次碱5种成分的HPLC-MS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EclipseplusC18柱(250mm×4.6mm,5μm),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检测,SIM模式.结果:苦杏仁苷、芍药苷、贝母素甲、黄芪甲苷和吴茱萸次碱的定量限分别为12.9、32.2、1.00、1.21、0.40ng/mL,检测限分别为6.46、6.44、0.25、0.61、0.16ng/mL;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r>0.9990;峰面积之比的日内精密度(RSD)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2%,平均回收率均在98%~102%.结论:本方法可同时测定扶正平消胶囊中苦杏仁苷、芍药苷、贝母素甲、黄芪甲苷和吴茱萸次碱的量,快速简便,实用性强.

    作者:田文君;吕磊;赵亮;张海;柴逸峰;张国庆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蛹虫草菌丝体多糖对小鼠乳腺增生模型的影响

    目的:观察蛹虫草菌丝体多糖对乳腺增生模型小鼠雌激素水平、免疫功能及病理形态改变的影响.方法: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蛹虫草菌丝体多糖组和乳康丸阳性对照组.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制备小鼠乳腺增生模型.以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计算子宫指数,观察小鼠免疫功能和病理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蛹虫草菌丝体多糖能够显著降低乳腺增生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子宫指数(P<0.05),明显增加单核-巨噬细胞廓清指数、吞噬指数及脾脏指数(P<0.05),乳腺腺泡和导管的增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结论:蛹虫草菌丝体多糖能够调节乳腺增生小鼠雌激素分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且有效抑制小鼠乳腺腺泡和导管的扩张及增生.

    作者:姚艳飞;路秀丽;王莘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