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博莱霉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夏国安

关键词:博莱霉素, 复方苦参注射液, 恶性胸腔积液, 老年肺癌
摘要:目的 观察博莱霉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老年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经病理和细胞学确诊的86例老年肺癌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4例,胸腔内注射博莱霉素30 mg+生理盐水40 mL+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B组42例,胸腔内注射顺铂40 mg+生理盐水40 mL,每周一次,连续治疗2~3周后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6.0%,B组为59.0%(P<0.05);A组的疾病进展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高于B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2组患者在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低的发生率上,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博莱霉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老年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起始剂量10 mg·d-1),同时服用尼莫地平(每次30 mg,3次/天);对照组单一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用法、用量同研究组.两组疗程均为6周.抗抑郁效果使用HAMD减分率评定,不良反应使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CSS评定.结果 治疗6周后,研究组抗抑郁总有效率为77.14%,对照组52.7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23,P<0.05),治疗后研究组CSS评分为(12.8±4.2)分,对照组为(14.8±2.1)分,两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t=2.55,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和神经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邹显巍;余建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循环肿瘤细胞研究进展

    循环肿瘤细胞(CTCs)存在于患者外周血中,是造成肿瘤转移和复发的主要原因.外周血中的CTC是非常罕见的,要求检测方法具有高敏感性及高特异性,成为临床常规检测的巨大挑战,但是检测CTC在协助诊断、早期发现肿瘤的微转移、指导个体化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方面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文将对其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任文君;孙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4955例剖宫产指征分析

    目的 分析剖宫产指征构成,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 对该院2006-2011年间4 955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2)剖宫产主要指征按所占比率排名前5位为社会因素、瘢痕子宫 、胎儿窘迫、胎膜早破、羊水过少,而且社会因素、瘢痕子宫剖宫产率上升快.巨大儿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3)剖宫产率上升并未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结论 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妊娠合并症及巨大儿的发生率,正确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重视与孕妇及家属的沟通宣教是降低剖宫产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何辉;张英英;李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抗结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抗结核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与其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05-2010年该市使用标准化疗方案的确诊肺结核患者1 368例为研究对象,对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7%,主要的不良反应事件为肝功能损害及胃肠道反应;单因素统计结果发现年龄、BMI、月收入、诊断分型及肝炎病史为抗结核治疗相关可疑危险因素,多因素统计分析发现年龄≥60岁(OR=3.27,95%CI=2.073~5.439,P=0.002)、BMI<18.5(OR=1.377,95%CI=1.021~3.548,P=0.037)及肝病史(OR=1.82,95%CI=1.003~6.248,P=0.046)为治疗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抗结核药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当患者存在高龄、营养状态差及肝炎病史可一定程度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缪志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83例脑卒中后癫痫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卒中后癫痫患者的发作时间、发作类型与卒中性质、卒中部位的关系.结果 83例患者中,出血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54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10例,脑梗死后继发癫痫29例.皮层病变发生癫痫58例,皮层下病变发生癫痫15例.早发癫痫57例,迟发癫痫26例.结论 皮质病变发生癫痫高于皮层下病变,早发性癫痫中出血后癫痫高于梗死后癫痫,以部分性发作多发,迟发癫痫中出血和梗死发生率无差别,以全身性多发.

    作者:王庆祝;李宇;司有伟;杨山;王青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11年安徽省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缺陷项目统计分析及建议

    目的 统计分析药品零售企业实施GSP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提高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质量管理水平的措施.方法 通过对2011年安徽省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中出现的缺陷项目的 统计,找出易出现的缺陷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结果 人员和组织机构的管理方面出现过缺陷项目的 共有1 912次;设施与设备方面出现过缺陷项目的 共有414次;进货与验收方面出现过缺陷项目的 共有409次;陈列与储存方面出现过缺陷项目的 共有1 576次,销售与售后服务方面出现过缺陷项目的 共有1 045次.结论 提高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质量管理水平,应重视教育培训,增强从业人员质量意识;并将法定认证管理与日常监管有效结合,建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长效机制.

    作者:张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亚砷酸治疗兔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亚砷酸对卵蛋白诱导性关节炎滑膜细胞Caspase-3、细胞色素C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亚砷酸低剂量组(1.0 mg·kg-1·d-1)、亚砷酸中剂量组(2.0 mg·kg-1·d-1)、亚砷酸高剂量组(4.0 mg·kg-1·d-1),激素组醋酸尼松龙(10 mg·d-1),每组8只.建立卵蛋白诱导关节炎兔模型,给药2周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滑膜细胞中的Caspase-3活性及免疫组化染色测定细胞色素C.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膝关节直径、表面温度均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由显著性差异(P<0.01);亚砷酸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可显著性提高滑膜细胞Caspase-3、CytC水平(P<0.01或P<0.05).结论 推测亚砷酸作用于线粒体,使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C释放,激活Caspases,诱导滑膜细胞凋亡发生.

    作者:曹俊;胡宾;沈敬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对药敏结果的影响

    目的 了解泌尿生殖道标本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状况及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试剂盒,对2011 年1月-2012 年6月间641份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半定量计数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41例标本中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检出率,共分离出阳性155例,总阳性率24.2%,其中单纯Uu阳性122例(19.0%),Uu合并Mh阳性18(2.8%),Mh阳性15例(2.3%).Uu药物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是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和交沙霉素;Mh敏感性和Uu+Mh敏感性从高到低的是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均较低.结论 支原体感染以单纯Uu为主,其次是Uu+Mh混合感染和单纯Mh感染,3种感染抗生素敏感率有差异,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报告和不同患者身体状况选择用药,才能有效治疗和控制支原体感染,选择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作为首选用药.

    作者:刘美清;林玮;朱晓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支平喘软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验证

    目的 建立急支平喘软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 采用平皿法、培养基稀释法,通过5种阳性对照菌的回收率试验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采用阳性菌对照与阴性菌对照的方法进行药品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结果 采用培养基稀释法,5种试验菌的回收率均高于70%;控制菌可用常规法检查.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急支平喘软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方李;吴晶晶;钱琳娜;苏华;王玉喜;王曙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药师参与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伴尿路感染的治疗实践

    目的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伴尿路感染的治疗实践,探讨药师在合理用药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了该患者的抗感染,控制高血压,纠正贫血,抗凝的治疗实践,针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药品的选择、剂量、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同时对患者实施了药学监护,健康教育和用药教育.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治疗实践,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住院用药期间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出院时尿路感染已经控制,血压平稳,无电解质紊乱,病情控制尚可.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为病人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可使用药更合理、有效和经济;临床药师只有参与临床实践与临床医师密切配合,才能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作者:刘俊;安益国;杨冬梅;周光树;张圣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TLC及HPLC法监测白带丸中黄柏的质量

    目的 黄柏与关黄柏为2种不同的药材,但在使用过程中时有混淆.该文建立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白带丸中黄柏的质量.方法 薄层色谱法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苯-异丙醇-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12:3:6:3:1)为展开剂展开.HPLC法采用Lichrospher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值至5.0)(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6 nm,流速1.0 mL·min-1.结果 TLC法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HPLC法专属性强,无杂质干扰.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通用性好,适用于白带丸中黄柏质量的监控.

    作者:沈于兰;栾洁;丁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肝组织活检术在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简易肝组织自动活检术在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112例轻度慢性乙肝患者在行生化及超声检查后,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分析.结果 112例轻度慢性乙肝患者中,肝脏超声声像图表现未见明显异常者56例(占50%),脂肪肝表现30例(占27%),慢性肝炎表现26例(占23%);生化实验室检查ALT测值均在50~100 U·L-1,病理检查结果:轻度慢性乙型肝炎100例(占89%),中度慢性乙肝11例(占10%),重度慢性乙肝1例(占1%).结论 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在轻度慢性乙肝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常丽娜;王金萍;施卫兵;窦红漫;胡大庆;伍宏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药师参与开展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药学监护的实践体会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模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学服务.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方案的制定和评估,重点关注治疗过程中药物选择、药物间相互作用及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告知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结果 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力保证了治疗方案的及时实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结论 临床药师以药学监护作为切入点与临床接轨,实现与临床医师、护士知识互补与协作,是临床药师的重要工作之一.

    作者:徐治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泮托拉唑肠溶片的健康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泮托拉唑的高效液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泮托拉唑肠溶片在男性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行为,评价其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 18例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对照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泮托拉唑肠溶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40 mg,HPLC法测定服药后12 h内不同时间血浆中泮托拉唑的浓度,BAPP药动学程序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2种制剂生物等效性.结果 受制剂试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3.4±0.6)h和(3.3±0.4)h;Tmax为(3 435.11±1 101.72)μg·L-1 和(3 312.37±987.50)μg·L-1;T1/2分别为(1.60±0.31)h和(1.73±0.47)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36 h)分别为(7 805.88±2 390.66)μg·h-1·L-1和(7 459.61±2 641.25)μg·h-1·L-1.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7.30±20.20)%.结论 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灵敏,测得的数据可靠,统计学分析表明2种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扈本荃;廉江平;李小川;张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创新教育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院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该文以近20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奖项和化学奖为例,论述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生命医学领域前沿的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老师在教学中肩负着培养创造性思维与高层次生物医学创新人才的责任.文章从教师必须具备科学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兴趣、建立创新教学模式和加强创新实践教学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进行科学创新教育的方法.

    作者:秦宜德;许功林;顾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管状胃在基层医院食管癌手术重建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利用管状胃代食管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经验,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该术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经手术治疗的122例胸上、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依食管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管状胃组58例,传统全胃组6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 术后死亡2例,均在传统全胃组.随访率98.4%(120/122),随访时间6~3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时生活质量等情况,发现在术中腹腔淋巴结的平均清除数量、围手术期发生胸胃综合征及反流性食管炎的例数、术后3个月时患者的肺功能及发生胸胃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的例数等方面,管状胃组与传统全胃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利用管状胃代食管,可改善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术式安全性高,基层医院也值得推广.

    作者:束晓根;程开龙;华建国;张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128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28例经桡动脉和124例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作对比分析.结果 经桡动脉手术操作时间较长,手术成功率较股动脉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桡动脉较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止血时间短,肢体制动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前臂疼痛,血管动脉痉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潴留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动脉闭塞等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创伤小,术后无需严格卧床休息,止血容易,并发症少等优点,操作成功率高,安全有效.

    作者:张朝君;汪芳松;陈义林;张荣;岳文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博莱霉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博莱霉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老年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经病理和细胞学确诊的86例老年肺癌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4例,胸腔内注射博莱霉素30 mg+生理盐水40 mL+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B组42例,胸腔内注射顺铂40 mg+生理盐水40 mL,每周一次,连续治疗2~3周后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6.0%,B组为59.0%(P<0.05);A组的疾病进展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高于B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2组患者在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低的发生率上,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博莱霉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老年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国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 8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用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10 g,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加入液体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共治疗4周.结果 治疗组在症状改善及肝功复常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门冬氨酸鸟氨酸可广泛用于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确切,应用安全.

    作者:王永英;赵敬武;徐学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晚发的卒中相关性肺炎3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晚发的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该院106例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中的39例晚发的卒中相关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晚发的SAP尤为明显的高危因素有:年龄大于70岁,糖尿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均在15分以上,长期使用鼻饲管,机械通气,不正确的体位,反复应用抗生素、抑酸剂等药物.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 晚发的SAP是脑卒中患者病情加重、反复住院的重要原因,预后差,死亡率高.应针对其高危因素和临床特点综合诊治.

    作者:郑磊;郭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