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鹏;张国柱
目的 分析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超高龄老人(≥90岁)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特点和安全性.方法 对华东医院心内科1998年1月-2009年12月间植入永久起搏器的超高龄(≥9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31例,年龄范围90~104岁,其中植入单腔起搏器(VVI)14 例,植入双腔起搏器(DDD)17例.结果 31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永久起搏器,术中及术后6月随访,未发生气胸、电极脱位、心包填塞、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只要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谨慎操作,超高龄(≥90岁)患者行永久起搏器治疗是安全的.
作者:焦昌安;邱朝晖;陈阳;郭新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手术后综合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近2年行电视纵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遵医嘱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术前、术后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病理均明确诊断.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实验组无1例并发症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纵隔镜手术后采用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君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对患者血中凝血激活程度的影响,以及术后恢复时间.方法 对56例接受RFCA术的患者,在RFCA术前,心内电生理检查后,成功消融后即刻、术后第2天和第7天,抽取静脉血,测定D-二聚体(D-Dimer)、血管内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血浆组织纤溶酶原(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和组织纤溶酶原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1)含量.结果 与术前比较,血清D-二聚体、vWF浓度以及血浆PAI-1含量在心内电生理检查后、消融成功后即刻和术后第2天均显著上升(P<0.01),并于第7天降至术前水平,而t-PA含量在心内电生理检查后,消融成功后即刻和术后第2天显著下降(P<0.01),并于第7天降至术前水平.结论 RFCA术可引起血中凝血物质水平的显著增加.术后、术后对其监测有利于指导抗凝药物应用和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
作者:高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起始剂量10 mg·d-1),同时服用尼莫地平(每次30 mg,3次/天);对照组单一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用法、用量同研究组.两组疗程均为6周.抗抑郁效果使用HAMD减分率评定,不良反应使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CSS评定.结果 治疗6周后,研究组抗抑郁总有效率为77.14%,对照组52.7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23,P<0.05),治疗后研究组CSS评分为(12.8±4.2)分,对照组为(14.8±2.1)分,两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t=2.55,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和神经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邹显巍;余建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EB病毒诱导基因3(Epstein-Barr virus induced gene 3,EBI3)是IL-12家族成员,初发现于EB病毒感染的B细胞培养上清液,为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在体内以同源二聚体、IL-27异源二聚体和IL-35异源二聚体三种形式存在.在免疫应答中,EBI3参与Th1、Th2和Th17细胞的活化与分化,发挥抗感染和抗炎症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婧瑶;范礼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该院氨溴索注射类药物的利用情况,了解目前该药的用药趋势,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该院2012年7月非儿童住院患者应用氨溴索注射类药物处方,以限定日剂量值、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为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7月份氨溴索注射类药物的用药频度为2 986,药物利用指数为0.95;呼吸科用药频度高为1 274,心胸外科药物利用指数高为2.68.结论 该院氨溴索注射类药物用药基本合理.在用药合理性判定时,除依据常规判断指标外,尚需考虑药物的新研究进展及用药趋势,正确做出评价.
作者:朱熙;胡伟;刘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手术中放置肠梗阻导管行肠排列术对反复发作的黏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普外科2008年3月-2011年3月术中应用肠梗阻导管进行小肠内排列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3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全部病例随访1~4年,除1例因肠梗阻再次入院治疗,余随访期间均无肠梗阻复发.结论 肠梗阻导管小肠排列术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可靠,是治疗黏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反复发作的复杂的肠梗阻患者.
作者:李贺;张从雨;许国梁;田国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亚砷酸对卵蛋白诱导性关节炎滑膜细胞Caspase-3、细胞色素C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亚砷酸低剂量组(1.0 mg·kg-1·d-1)、亚砷酸中剂量组(2.0 mg·kg-1·d-1)、亚砷酸高剂量组(4.0 mg·kg-1·d-1),激素组醋酸尼松龙(10 mg·d-1),每组8只.建立卵蛋白诱导关节炎兔模型,给药2周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滑膜细胞中的Caspase-3活性及免疫组化染色测定细胞色素C.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膝关节直径、表面温度均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由显著性差异(P<0.01);亚砷酸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可显著性提高滑膜细胞Caspase-3、CytC水平(P<0.01或P<0.05).结论 推测亚砷酸作用于线粒体,使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C释放,激活Caspases,诱导滑膜细胞凋亡发生.
作者:曹俊;胡宾;沈敬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方法治疗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探讨Lisfranc损伤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研究6年间11例Lisfranc损伤患者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1例)、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9例)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例)的结果.平均随访3年,按照AO-FAS中足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螺钉内固定疗效优良,保守治疗和单纯克氏针内固定疗效差.结论 特殊的解剖关系及生物力学特点决定了除移位轻微的单关节半脱位患者可保守治疗外,绝大多数Lisfranc损伤均应提倡早期手术治疗,解剖复位和稳定的固定是获得佳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斌;罗毅文;胡年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肾上腺结节是在当今CT高分辨力成像下十分常见的病变.目前CT能显示许多肾上腺良性结节的特征,但仍有一部分肾上腺结节性质不能明确,例如转移瘤、肾上腺皮质癌(ACC)和嗜铬细胞瘤.在文献中,种种CT成像技术已经被提倡用来区分良恶性肾上腺病变,该文对这些区分肾上腺结节良恶性的CT成像技术做一综述,一般形态学影像特征也会加以强调.
作者:吴春茂;余永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指征构成,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 对该院2006-2011年间4 955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2)剖宫产主要指征按所占比率排名前5位为社会因素、瘢痕子宫 、胎儿窘迫、胎膜早破、羊水过少,而且社会因素、瘢痕子宫剖宫产率上升快.巨大儿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3)剖宫产率上升并未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结论 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妊娠合并症及巨大儿的发生率,正确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重视与孕妇及家属的沟通宣教是降低剖宫产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何辉;张英英;李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血清 C 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0例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缓解后及正常对照组儿童CRP及白细胞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CRP及白细胞计数,哮喘急性发作期明显高于症状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症状缓解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与儿童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患儿急性发作时的感染性标志物.
作者:汪献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循环肿瘤细胞(CTCs)存在于患者外周血中,是造成肿瘤转移和复发的主要原因.外周血中的CTC是非常罕见的,要求检测方法具有高敏感性及高特异性,成为临床常规检测的巨大挑战,但是检测CTC在协助诊断、早期发现肿瘤的微转移、指导个体化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方面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文将对其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任文君;孙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竹节参提取物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为该药的安全剂量范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竹节参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生药3.2、6.4、12.8 g·kg-1)组,日剂量分别为临床成人用量的25、50、100倍,每周6次,连续灌胃给药180 d,停药恢复30 d.给药期间及恢复期间,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并记录每周的进食量和体重变化.给药期结束和恢复期结束后分别检测大鼠血液学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取主要脏器并计算脏器指数,同时进行系统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给药期间竹节参提取物中、高剂量组的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WB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葡萄糖(GLU)的含量显著升高;停药30 d后,以上指标恢复正常.大鼠一般状况、进食量、体重、其他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数及病理组织学等无影响.结论 竹节参提取物对大鼠给药的基本安全剂量为生药3.2 g·kg-1.
作者:狄国杰;张海滨;曾晓;杨莉;罗春华;张长城;袁丁;王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传统制片与液基制片在乳腺肿块细针穿刺中的诊断准确率的差异,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在乳腺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在肿瘤细胞室行细针细胞学检查并同时采用传统和液基两种制片方法制片的患者268例,有术后病理对照患者的99例,无病理对照的随访大于6个月的患者169例,对两种制片方法所得玻片进行分别阅片得出结果,分别与术后病理结果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制片方法在对乳腺肿块诊断符合率的大小;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准确率等方面的优劣.结果 液基制片方法对乳腺肿块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对乳腺恶性肿瘤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及阳性准确率(P<0.05).结论 传统制片和液基制片方法均能应用于检测乳腺肿块的性质,鉴别其良恶性.液基制片方法有对乳腺肿块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传统制片79.9%,液基制片90.7%;P<0.001);对乳腺恶性肿瘤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传统制片75.0%,液基制片92.6%;P<0.05)和阳性准确率(传统制片87.8%,液基制片96.3%;P<0.05).
作者:陈东波;黄勇;张科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该省综合性三甲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调查日当天所有在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该地区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39%,例次率为2.53%;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是医院感染常见部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7.75%,其中治疗用药的抗菌药物送检率为31.70%;常见的分离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结论 安徽省13家三甲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略低于全国水平,但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送检率较低,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工作.
作者:张磊;苏虹;吴俊华;秦凤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对判断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的价值.方法 选取154例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出生时有窒息的患儿94例为实验组,于出生后3~7 d行颅脑MRI检查,依据颅脑MRI分为无脑损伤组42例和脑损伤组52例;正常的6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在其出生后24 h内检测血清NSE浓度.结果 窒息脑损伤组血清NSE值较窒息无脑损伤组和对照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无脑损伤组血清NSE值较对照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清NSE值可作为临床早期评价晚期早产儿窒息后脑损伤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士杰;李晓春;孔少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靶动脉灌注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药物对晚期胃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8例晚期胃癌患者,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靶动脉灌注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药物,每月介入治疗1次,每例介入治疗3~4次,介入治疗2次后判断疗效.结果 38例患者,胃癌原发灶可测定35例,其中病灶完全消失(CR)4例,占11.4%;肿瘤缩小在50%以上(PR)26例(74.2%);病灶稳定者(SD,缩小在50%以下)3例(8.57%),病灶进展者(PD)2例(5.71% ),有效率(CR+PR)85.6%;6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淋巴结改变有效率(CR+PR)100%;32例远处转移灶临床治愈或明显好转(CR)10例,好转(PR)14例,稳定(SD)5例,进展或恶化(PD)3例,有效率(CR+PR)为75%;介入治疗后评价KPS评分及体重稳定,临床受益稳定;38例患者治疗后均可评价毒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均短时间内缓解,未发现BUN/Cr升高及过敏反应;心电图在介入前后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 经晚期胃癌患者的靶动脉灌注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药物可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使得病灶缩小,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尉浩斌;张腾跃;范平生;李继德;童少明;俞修坤;魏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博莱霉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老年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经病理和细胞学确诊的86例老年肺癌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4例,胸腔内注射博莱霉素30 mg+生理盐水40 mL+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B组42例,胸腔内注射顺铂40 mg+生理盐水40 mL,每周一次,连续治疗2~3周后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6.0%,B组为59.0%(P<0.05);A组的疾病进展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高于B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2组患者在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低的发生率上,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博莱霉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老年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国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腹股沟疝手术切口愈合的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1年12月我院106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通过对体温变化及术后感染的检测与分析,评价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愈合良好,无高热、切口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手术前后外周血象白细胞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或不用抗生素,术后体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切口分泌物均为无菌性生长.结论 腹股沟疝Ⅰ类手术切口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没有必要,不主张术前预防性使用.
作者:王芬;郑正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