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德;吴德玲;邢蓉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ereatitis,SAP)发病早期大量炎症因子释放,全身毛细血管渗漏,液体转移到第三间隙等原因导致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甚至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发病早期积极、有效的液体复苏可改善伞身组织细胞灌注,从而避免全身多脏器功能不全及胰腺继发感染等并发症.该文就SAP发病早期液体复苏的认识及监护等方面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李桃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测定金花消痤颗粒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Shim-pack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5:85);检测波长:238 nm;柱温:40℃;流量:1 ml·min-1.结果 栀子苷进样量在0.052 4-0.524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6%,RSD=2.06%(n=6).结论 该方法测定金花消痤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稳定,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均较好.
作者:陈根德;吴德玲;邢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两种蛋白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72例肾癌组织和33例同期癌旁正常肾组织中IGF-1R和MMP-2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IGF-1R和MMP-2与肾细胞癌病理类型、分级、分期及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肾细胞癌组织中IGF-1R和MMP-2的表达率分别为69.4%(50/72)和72.2%(52/72),明显高于同期非肿瘤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39.3%(13/33.P<0.05)和27.3%(9/33,P<0.05),两种蛋白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与患者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P均<0.05),与肿瘤的病理分型、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IGF-1R和MMP-2两种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IGF-1R和MMP-2与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密切相关,同时检测这两种蛋白的表达可以对肾细胞癌恶性程度的判定及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于靳;周林玉;诸禹平;宣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吸入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肺组织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及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组(n=10):模型组(A组)采用OVA致敏与激发;空白对照组(C组),以生理盐水代替OVA;布地奈德组(B组),第6次诱发哮喘结束后30 min采用BUD混悬液雾化吸入2周.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测定肺组织Eotaxin蛋白、CCR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布地奈德组大鼠肺组织EOS计数明显低于模型组[(8.87±3.21)vs(11.53±4.50),P<0.05].哮喘大鼠肺组织中有大量的Eotaxin蛋白、CCR3蛋白表达,布地奈德组大鼠肺组织Eotaxin蛋白、CCR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空白对照组在上述部位仅少量表达或不表达.结论 Eotaxin及其受体CCR3参与哮喘的发病机制;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哮喘与其抑制Eotaxin及其受体CCR3表达有关.
作者:李宝华;商雄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留置针穿刺成功后针芯的不同拔出时机比较,探讨更安全的拔出针芯时机.方法 将82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穿刺成功后,直接拔出针芯,再打开调速器调节至适当滴速.观察组穿刺成功后,先打开调速器使滴速争大,再拔出针芯,后调节滴速.比较两种方法在拔出针芯时造成血液污染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拔出针芯时造成血液污染的发生率分别是83.3%和2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照组的方法可减少拔出针芯时造成的血液污染,更好地保护医务人员,避免职业暴露.
作者:苗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淋巴结外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发牛在横结肠系膜的淋巴结外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进行光镜检查和免疫组化、电镜、流式细胞观察.结果 光镜检查,肿瘤细胞由束状、编织状排列的胖梭形、卵圆形细胞和混杂的小淋巴细胞组成,界线不清,胞质略嗜酸性,核呈梭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楚,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可见核仁.免疫组化:S-100、CD68阳性,SMA、CD20、CD23灶性阳性,CD21、CD45RO、CD34、CD117、EMA、CK阴性,Ki67肿瘤细胞20%阳性.流式细胞:G0/G1(+)、G2(+)、S(+)提示为肿瘤,反应细胞增殖活性较强.电镜:肿瘤细胞具有复杂的指状突起,可见散在溶酶体,无Birbeck颗粒.结论 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鉴别诊断需借助免疫组化、电镜及流式细胞术.
作者:邢益祥;李昊;程荣璇;许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磺苄西林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匍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观察配伍液外观及其pH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磺苄西林钠的含量.结果 室温8 h内,注射用磺苄西林钠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后的外观性状无明显变化,pH值略有下降,含量有明显的、规律性的下降趋势.结论 室温下,注射用磺苄西林钠可以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但应速配速用.
作者:孔飞飞;韦庆;沈洁;谭兴起;郭良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血管畸形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的血管病变,人群发病率约为1.5%.其命名和分类曾一度比较混乱,临床表现各异,治疗方法多样,但治疗后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复发率.目前对血管畸形的研究逐步深入,该文将从血管畸形的命名和分类、病理生理学特点及治疗进展对其进行综述.
作者:叶琨;朱化刚;余康敏;查斌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OLF方案和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疾病控制率及毒副反应.方法 一组采取OLF方案奥沙利铂(L-OHP)13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亚叶酸钙(CF)2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5天;氟尿嘧啶(5-Fu)500 mg·m-2,静脉滴注6 h,第1-5天,每3周为1个周期,另外一组采取DCF方案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氟尿嘧啶(5-Fu)500 mg·m-2,泵滴120 h,顺铂(DDP)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结果 DCF组和OLF组中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8.3%(21/36)和56.7%(17/30),两者比较意义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CF组在血液毒性及消化道反应方面较OLF组发生率高.结论 OLF和DCF方案在晚期胃癌化疗中疾病控制率无明显差异,但OLF与DCF相比,OLF方案在化疗毒副反应和经济方面更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蒋宗惠;何广思;孙霄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异位睾丸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2例异位睾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位于会阴部,1例位于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壁浅筋膜深层(Scarpa筋膜)之间的Denis Browne袋中,2例均行手术将睾丸固定于同侧阴囊内,术后一直随访,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异位睾丸属于隐睾的一个亚类,与其它类型隐睾可出现相似的病理和生理变化,但在解剖位置,精索长度及治疗上有所差异.早期手术可能是唯一的治疗办法.
作者:谢友弟;方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卵巢癌临床早期症状常不明显,早期诊断较困难,三分之二的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难以给予行之有效的治疗,在所有妇科肿瘤中,卵巢癌的治疗一直是我们面临的艰巨的挑战.该文就卵巢癌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王成双;张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ms,CMV)视网膜炎是AIDS患者中普遍的视觉损伤,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感染CMV病毒,尤其是新生儿、器官移植者和免疫功能缺损者如HIV/AIDS患者等.感染CMV初期,一般呈无症状或隐性感染,一旦免疫功能缺损时将导致发生严重疾病如视网膜脱落、失明等.目前CMV视网膜炎的治疗药物有更昔洛韦,膦甲酸,西多福韦,缬更昔洛韦,更昔洛韦埋植剂,其中更昔洛韦埋植剂、口服缬更昔洛韦已经广泛用于治疗CMV视网膜炎.
作者:余小红;李晓祥;李德刚;李庆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肝功能不全时代谢异常,血浆氨基酸谱发生改变,Fisher比值下降,出现不同程度营养不良,肝病用氨基酸制剂配合肠内营养(EN)或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对营养的改善和肝功能的转归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文就肝病用氨基酸制剂在临床营养支持中的应用做一简要阐述.
作者:王金亮;秦侃;范鲁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卡泊三醇中甲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使用气相色谱仪,采用DB-624毛细管色谱柱(6%氰丙基苯聚硅氧烷-94%二甲基聚硅氧烷),0.53 mm×30 m,液膜厚度为3.0 μm;柱温40℃,保持5 min,以10℃·min-1的速度升温至150℃;保持10 min.顶空进样,顶空瓶平衡温度:70℃,平衡时间:30 min,进样量为1 ml.以氮气为载气,流速为3 ml·min-1;FID检测器.结果 甲酸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检出限为1.19 mg·L-1.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 准确,适合于卡泊三醇中甲酸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吴小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海洛因依赖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功能障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引起营养不良,该文调查海洛因依赖者的消化道症状,并对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者基本情况调查表、MNA营养评价表对60名海洛因依赖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营养评价,同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海洛因依赖者的消化道症状.结果 60名海洛因依赖者中烫吸23例,肌肉注射10例,静脉注射27例,吸食时间为12~158月.在海洛因依赖者消化道症状中,便秘53例(88.3%),呕吐50例(83.3%),腹泻38例(63.3%),腹胀15例(25%),腹痛20例(33.3%).在海洛因依赖者营养状况评价中,出现营养不良者40例(66.7%),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19例(31.7%),营养良好者1例(1.6%).结论 海洛因依赖者具有不同的消化道症状表现,大部分存在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
作者:于传华;梅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优选慢咽片中水提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浸膏得率、甘草酸铵含量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结果 佳水提工艺为加水量14倍,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 该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重复性好,有利于慢咽片优化工艺参数,保证产品质量.
作者:刘毅;王友满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86例甲减便秘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给予患者针对饮食、饮水、运动及局部按摩等八个方面进行指导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为近7 d的排便次数及粪便性状,评价的时间分别为入院时和干预后的第3周.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排便次数、粪便性状及其他认知、行为方面都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甲减患者便秘效果好.
作者:李雪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Her-2/neu、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瘦素(Lept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er-2/neu、MMP-2和Leptin的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中Her-2/neu、MMP-2和Lept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62.5%和70.0%.Her-2/neu在癌旁组织中无表达,MMP-2和Leptin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neu、MMP-2和Leptin的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和肿瘤分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指标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8,r=0.429,r=0.451,P<0.05).结论 Her-2/neu、MMP-2和Leptin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对指导胃癌靶向治疗有意义.
作者:葛尔树;刘弋;姜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酚酞片中荧光母素限量检查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甲醇-0.05%磷酸溶液(70:30)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 荧光母素在0.2144-5.36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同收率为98.30%,RSD=1.32%(n=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更好地控制酚酞片质量.
作者:孙银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体外研究羽扇豆醇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在加入羽扇豆醇后,流式检测细胞表面分子、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结果 羽扇豆醇作用后,DC细胞表面分子下调;TNF-α和IL-12分泌减少;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羽扇豆醇抑制了DC的成熟和活化,此将在GVHD中发挥作用.
作者:梁勇;刘芬;马守宝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