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琳
目的 探讨HER-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478例胃腺癌组织及49例癌旁组织中HER-2、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HER-2阳性表达率为10.9%(52/478),癌旁组织未见HER-2阳性表达,HER-2阳性表达与肿瘤部位、Lauren分型及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VEGF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2%(302/478)和26.5%(13/49)(P<0.01),VEGF表达与胃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静脉侵犯显著相关(P<0.05);MVD在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间有显著性差异[(51.44 4±19.24)vs(34.28 4±14.74),P<0.01)],MVD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静脉侵犯显著相关(P<0.01).胃癌组织中HER-2表达与VEGF、MV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VEGF表达与MVD呈显著止相关(P<0.01).结论 HER-2表达可能与胃癌血管生成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丹;孙国平;彭光辉;马泰;仲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讨论由心律平药物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8例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及药物治疗效果的分析.结果 2例患儿通过刺激迷走神经转复成功,余26例患儿全部应用心律平25例转复治愈,只有1例无效后用胺碘酮复律成功,心律平转复治愈率达96.15%.结论 心律平是治疗PSVT的有效药物,护士的观察、监护在复律过程中对复律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童天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肝功能不全时代谢异常,血浆氨基酸谱发生改变,Fisher比值下降,出现不同程度营养不良,肝病用氨基酸制剂配合肠内营养(EN)或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对营养的改善和肝功能的转归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文就肝病用氨基酸制剂在临床营养支持中的应用做一简要阐述.
作者:王金亮;秦侃;范鲁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奈哌地尔治疗老年男性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60岁以上男性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120例,给予奈哌地尔量为每次25 mg,每天2次,观察1个月.观察奈哌地尔的降压效果、排尿状况,具体为观察120例患者的血压(Blood pressure,BP)、脉搏(Pulse,P)变化、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m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s,I-PSS)、大尿流率(Qmax)和残余尿(PVR)的变化.结果 120例老年男性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血压显著下降,有效率90%,排尿状况也明显改善.结论 临床观察表明,奈哌地尔治疗老年男性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者疗效明显,具有同时降压和改善前列腺增生症状的双重作用,是治疗老年男性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安全有效的理想药物.
作者:李海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范围颌骨骨缺损区的自我修复能力.方法 在实验犬的下颌骨上形成深5 mm、高(颊舌向)5 mm及宽(近远中向)分别为1、2、3、4、5 mm的骨缺损区(各缺损区间距为6 mm)的标准梯度骨缺损,直接拉拢缝合.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缺损区骨段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水平宽度为1、2、3 mm骨缺损组,骨缺损区域均由较多新生骨充满.4、5 mm骨缺损区基本无新生骨形成,多为结缔软组织成分.结论 3 mm以下的骨缺损区12周时有良好新骨形成,与原有正常骨质相比较为接近,该范围以下的骨缺损可在无外界干预的条件下进行自我修复.
作者:韩倩;张志宏;刘红红;龚明;鲍军燕;董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新的靶向治疗对于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提取发表于1990-2011年间,对比靶向治疗与无靶向治疗对于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疗效的临床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1软件分析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等顶后相关指标.结果 纳入6个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共2 026例患者,其中经靶向治疗1031例,无靶向治疗995例.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新的生物制剂对于SCLC的靶向治疗并不能改善患者的1年及2年总体生存率和1年及2年无进展牛存率.1年和2年总体生存率(OR)以及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OR:0.89,95%CI:0.74-1.06,P=0.2)和(OR:0.97,95%CI:0.76-1.23,P=0.78),1年和2年尤进展生存率OR,95%C1分别为(OR:0.95,95%CI:0.76-1.17,P=0.61)和(OR:1.04,95%CI:0.78~1.39,P=0.78),生物制剂用于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和维持治疗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与总体分析一致无牛存优势.结论 新的生物制剂靶向治疗未能改善患者SCLC结局.
作者:王荣;邹延峰;孙国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复方甘草黄酮乳膏的稳定性.方法 分别采用离心试验,耐寒、耐热试验考察复方甘草黄酮乳膏的初步稳定性,采用加速试验、室温留样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该乳膏膏体稳定,其性状、pH值、伸展性及阿魏酸含量等均符合规定.结论 复方甘草黄酮乳膏的性质稳定.
作者:谢军;刘圣;姚先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异位睾丸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2例异位睾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位于会阴部,1例位于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壁浅筋膜深层(Scarpa筋膜)之间的Denis Browne袋中,2例均行手术将睾丸固定于同侧阴囊内,术后一直随访,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异位睾丸属于隐睾的一个亚类,与其它类型隐睾可出现相似的病理和生理变化,但在解剖位置,精索长度及治疗上有所差异.早期手术可能是唯一的治疗办法.
作者:谢友弟;方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后血浆脑钠肽(BNP)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Ang Ⅱ)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48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浆BNP及Ang Ⅱ水平,测定48例持续性房颤且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导管消融术前及术后120 d的血浆BNP和AngⅡ水平.结果 导管消融后4个月,8例(17%)患者复发房颤.消融术前,房颤组的血浆BNP及An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消融后4个月房颤组血浆BNP及AngⅡ水平与术前比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前血浆BNP及AngⅡ升高,消融术后均下降.
作者:吴春风;廖德祥;胡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留置针穿刺成功后针芯的不同拔出时机比较,探讨更安全的拔出针芯时机.方法 将82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穿刺成功后,直接拔出针芯,再打开调速器调节至适当滴速.观察组穿刺成功后,先打开调速器使滴速争大,再拔出针芯,后调节滴速.比较两种方法在拔出针芯时造成血液污染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拔出针芯时造成血液污染的发生率分别是83.3%和2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照组的方法可减少拔出针芯时造成的血液污染,更好地保护医务人员,避免职业暴露.
作者:苗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体外研究羽扇豆醇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在加入羽扇豆醇后,流式检测细胞表面分子、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结果 羽扇豆醇作用后,DC细胞表面分子下调;TNF-α和IL-12分泌减少;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羽扇豆醇抑制了DC的成熟和活化,此将在GVHD中发挥作用.
作者:梁勇;刘芬;马守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校课堂走向医院病房、从手捧书本到接触病人迈出的第一步,该文就该院骨科根据骨科临床工作的特点,落实主治医师负责制,采取积极灵活的实习带教方式,搞好骨科临床实习教学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作者:周云;荆珏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诊输液室中医疗安全的因素,提高急诊患者的输液、注射等治疗安全.方法 由护士、医生、药房药剂师、配置中心、后勤工作人员、医务处等共同完成急诊输液室患者的输液安全工作.结果 通过医院各部门参与安全工作,降低了急诊输液室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急诊输液室医疗服务质量.结论 急诊输液工作涉及医院多个部门,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做好急诊输液室的医疗安全工作.
作者:陈美华;魏薇萍;秦海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淋巴结外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发牛在横结肠系膜的淋巴结外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进行光镜检查和免疫组化、电镜、流式细胞观察.结果 光镜检查,肿瘤细胞由束状、编织状排列的胖梭形、卵圆形细胞和混杂的小淋巴细胞组成,界线不清,胞质略嗜酸性,核呈梭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楚,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可见核仁.免疫组化:S-100、CD68阳性,SMA、CD20、CD23灶性阳性,CD21、CD45RO、CD34、CD117、EMA、CK阴性,Ki67肿瘤细胞20%阳性.流式细胞:G0/G1(+)、G2(+)、S(+)提示为肿瘤,反应细胞增殖活性较强.电镜:肿瘤细胞具有复杂的指状突起,可见散在溶酶体,无Birbeck颗粒.结论 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鉴别诊断需借助免疫组化、电镜及流式细胞术.
作者:邢益祥;李昊;程荣璇;许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血管畸形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的血管病变,人群发病率约为1.5%.其命名和分类曾一度比较混乱,临床表现各异,治疗方法多样,但治疗后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复发率.目前对血管畸形的研究逐步深入,该文将从血管畸形的命名和分类、病理生理学特点及治疗进展对其进行综述.
作者:叶琨;朱化刚;余康敏;查斌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在近年来的肿瘤治疗中,靶向生物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文就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protein kinase B(Akt)/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PI3K/Akt/mTOR]信号通路予以综述,重点包括PI3K/Akt/mTOR信号转导在肿瘤机制中作用以及肿瘤治疗过程中耐药性方面的关系等.
作者:张丹丹;李庆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86例甲减便秘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给予患者针对饮食、饮水、运动及局部按摩等八个方面进行指导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为近7 d的排便次数及粪便性状,评价的时间分别为入院时和干预后的第3周.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排便次数、粪便性状及其他认知、行为方面都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甲减患者便秘效果好.
作者:李雪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磺苄西林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匍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观察配伍液外观及其pH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磺苄西林钠的含量.结果 室温8 h内,注射用磺苄西林钠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后的外观性状无明显变化,pH值略有下降,含量有明显的、规律性的下降趋势.结论 室温下,注射用磺苄西林钠可以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但应速配速用.
作者:孔飞飞;韦庆;沈洁;谭兴起;郭良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卵巢癌临床早期症状常不明显,早期诊断较困难,三分之二的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难以给予行之有效的治疗,在所有妇科肿瘤中,卵巢癌的治疗一直是我们面临的艰巨的挑战.该文就卵巢癌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王成双;张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高频振荡通气(HFOV)是高频通气(HFV)的一种.1980年加拿大Bohn首次用狗作高频振荡通气研究:频率为15 Hz,潮气量为15 ml,证实其可以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同年将高频振荡通气应用于临床,并与常规机械通气比较.高频振荡通气显示了可以减少肺内分流,提高心输出量.20世纪80年代,有人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同时,对高频振荡通气的肺内气体交换机制、肺损伤和通气策略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组织的高频振荡通气和常规通气的多中心研究完成.近年来人们相继提出了肺泡复张(recruitment maneuver)策略,佳肺容量(op-timal lung volume)的概念.使高频振荡通气的临床应用日趋完善,并在美国等多个发达国家取得了临床应用的好效果.
作者:吴银弟;王丹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