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EGF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陈生;胡志涛

关键词:脑梗死, VEGF, NHISS
摘要:目的 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连续测定57例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对照组选年龄、性别相匹配体检者,入院后1 d、28 d用NHISS分别评价脑梗死组1和组2.结果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VEGF含量各时间点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高值发生在第七天后渐下降,入院后1 d、28 d脑梗死组1和组2 NHISS评分分别为(11.0±3.4)、(4.2±1.8)分,(10.4±2.8)、(2.8±2.1)分.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血清VEGF含量高,入院后28 d NHISS评分低于脑梗死急性期,且血清VEGF含量低.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B淋巴细胞相关生物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应用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其临床特点是血清中多种自身抗体的产生、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及多系统的损害.SLE的发病涉及免疫耐受缺失,T、B细胞功能异常等.越来越多证据表明B淋巴细胞在SLE的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它不仅能分泌产生自身抗体,还可作为抗原递呈细胞参与异常自身免疫反应[1].

    作者:陆乐;蔡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某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不合理处方情况,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3、5、7月份共4个月的门诊处方600 张从中挑出不合理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95张,占处方总数的15.8%.不合格处方主要表现在药物使用方法不当、药物使用时间不当、配伍或药物联用不当、儿童患者用药不当、重复用药、溶媒选择不当、用药疗程不当.结论 通过处方抽查可发现存在部分不合理用药和处方书写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处方管理和推进新处方办法的正确实施.临床药师应协助医师做好合理用药,提升医师用药水平,减少不合格处方发生率.

    作者:徐伟;韩夫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测量方法对脂肪肝动物模型肝脂质测量结果的影响及其肝脂质沉积成分分析

    目的 找出合理的肝脂质测量方法并分析大鼠肝脂质沉积的主要成分.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高脂配方1(HFD1:加25%猪油)组,高脂配方2(HFD2:加25%猪油及2%胆固醇)组,12周后测血及肝脂质并切片观察肝脂质沉积.两种方法测肝脂质:(1)肝匀浆,离心,取上清液按试剂盒说明分光光度法测量;(2)肝匀浆,加反应液,离心,分光光度法测量.结果 两模型组血液及肝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质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两模型组血脂成分无差异,方法一中两组间肝脂质成分也无差异;方法二中HFD2组肝TC含量明显高于HFD1组,并与切片观察肝脂质沉积程度相一致;方法二测得肝TC、TG含量明显高于方法一.结论 方法二是肝TC、TG测量合理的方法,大鼠脂肪肝中脂质沉积的主要成分是TC不是TG.

    作者:袁小玲;孙红爽;孙星;傅继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成体嗅觉系统神经发生研究

    嗅觉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对人类及哺乳动物的摄食、生殖和内分泌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情绪和行为也产生很大影响.在进化和发生上,嗅觉与视觉、听觉相比是古老、原始的感觉.由于嗅觉功能机制的复杂性,人们对嗅觉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人们对嗅觉可塑性方面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频繁.该文将综合阐述近年来在成体嗅觉系统中神经发生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爱红;李光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微创穿刺引流术并中医辨证综合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微创穿刺引流术(以下简称:微创)并中医辨证综合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 77例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仅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临床不同中医证型采用辨证施治进行治疗,评定两组临床疗效、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4.5 %;对照组5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6个月后ADL评级,治疗组优良率79.3%,对照组72.2%,具有显著差异(P<0.05);合并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微创并中医辨证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可以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何培林;陈仲贵;严保雷;杜成海;王锦;张成志;杨劲木;方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胬肉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组44例(49眼),单纯手术切除组43例(44眼).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 观察两组术后复发情况.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能明显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

    作者:谢瑞玲;潘凤;王静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24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性分析及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检测

    目的 了解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琼脂稀释法检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10种抗生素的低抑菌浓度(MIC); PCR法测定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结果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呋辛耐药率高,达71.5%,其次氨曲南69.9%,左旋氧氟沙星66.7%,美罗培南66.6%,氯霉素62%;耐药率低的是米诺环素28.6%,其次头孢哌酮/舒巴坦31.6%,头孢吡肟33.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他啶分别为36.4%和40.3%.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IMP-1和VIM-1为阳性,未检出OXA23、OXA10 OXA24、DHA1、VIM-2基因.结论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药.IMP-1和VIM-1的存在是导致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

    作者:王玉萍;王中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化病例对照设计.从保胆取石术后随访满1年的患者里随机抽取胆囊结石复发病例和未复发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OR值大小排列,结石复发危险因素为:结石数量多、胆囊黏膜下结石、胆石症阳性家族史、油腻饮食、缺乏锻炼、年龄;结石较大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与结石数量多、结石较小、胆囊黏膜下结石、胆石症阳性家族史、油腻饮食、缺乏锻炼及年龄等因素有关.

    作者:燕涛;吴浩荣;谷春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35例院内获得性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细菌的耐药性严重地危及着感染疾病的治疗,并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美国联邦感染监测系统(NNIS)和中国院内感染病原菌耐药监测资料显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在院内感染中占第四位,成为仅次于铜绿假单孢菌的非发酵菌[1].近年来,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实践中明显增多,成为目前治疗难题.不同国家泛耐药标准不同,这里是指对具有抗鲍曼不动杆菌活性的药物耐药,但对多黏菌素除外.

    作者:杨万春;董琳;杨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245例3500g及以上胎儿头位分娩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3 500 g及以上胎儿与头位难产的关系及产时、产后的情况和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孕头位单胎、分娩胎儿体重在3 500 g或3 500 g以上、经过阴道试产的孕足月初产妇245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孕头位单胎、分娩胎儿体重在2 500~3 500 g之间(3 500 g以下至大于或等于2 500 g之间)、经过阴道试产的初产妇245例作为对照组,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产前、产时、产后的情况及对母婴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研究组产妇难产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头位异常发生率、产力异常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软产道损伤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产程明显延长,但阴道助产率和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体重在3 500 g及以上的胎儿较易引起头位难产及各种产时产后并发症,临床医师对于产前估计胎儿体重在3 500 g及以上的产妇试产须提高警惕,严密观察产程,及时诊断和处理产程中异常现象,减少对母婴的伤害.

    作者:薛宏;汪光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比色法测定丙戊酸镁微丸的溶出度研究

    目的 采用比色法测定丙戊酸镁微丸的溶出度.方法 利用镁离子与偶氮氯膦Ⅰ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确定适宜的测定条件,建立丙戊酸镁体外测定方法.结果 镁离子与偶氮氯膦Ⅰ在pH=10.0的氨性缓冲液环境中,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574 nm波长处有大吸收.供试品中镁离子浓度在2.5~25.0 mg·L-1 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精密度RSD<5.0%,平均回收率为100.4%~101.9%.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操作简便,可以作为丙戊酸镁微丸溶出度的检测方法.

    作者:薛云琴;蒋曙光;周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氨甲环酸在心肺转流下心内直视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和评估在心肺转流手术中应用抗纤溶药氨甲环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拟行心肺转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A组,n=30)和对照组(B组,n=30),其中A组按总量90 mg·kg-1分两次给予氨甲环酸,诱导后切皮前静注1/2量,另1/2量术中持续泵注1.0 mg·kg-1·h-1.B组给予0.9%氯化钠液9 ml·kg-1.记录两组手术前后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肌酐、术毕及术后24 h心包纵隔引流量和输血量,并观察过敏反应.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术后24 h心包纵隔引流量和输血量显著降低(P<0.05),无肾功能不全及过敏反应.结论 在心肺转流手术中使用氨甲环酸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量和输血量.

    作者:肖敬波;汪卫兵;周新;王胜斌;方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VEGF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 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连续测定57例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对照组选年龄、性别相匹配体检者,入院后1 d、28 d用NHISS分别评价脑梗死组1和组2.结果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VEGF含量各时间点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高值发生在第七天后渐下降,入院后1 d、28 d脑梗死组1和组2 NHISS评分分别为(11.0±3.4)、(4.2±1.8)分,(10.4±2.8)、(2.8±2.1)分.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血清VEGF含量高,入院后28 d NHISS评分低于脑梗死急性期,且血清VEGF含量低.

    作者:陈生;胡志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醋酸甲地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剂量探讨

    目的 探讨醋酸甲地孕酮治疗简单型及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的低有效安全剂量和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09年22例采用醋酸甲地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疗效.结果 22例患者中简单型子宫内膜增生15例,其中8例醋酸甲地孕酮剂量为10 mg·d-1,7例为20 mg·d-1;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7例,其中3例醋酸甲地孕酮剂量为20 mg·d-1,4例为 40 mg·d-1.经醋酸甲地孕酮治疗后,1例简单型20 mg·d-1有效,1例简单型20 mg·d-1无效,其余20例均显效,显效率为90.91%,总有效率(包括显效和有效)为95.45%.复杂型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为100.00%.同种类型不同剂量组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简单型低、高剂量组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4.0、4.5个月,复杂型低、高剂量组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4.3、4.0个月.结论 同种类型不同剂量组的疗效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临床治疗可在剂量、治疗时间之间权衡选择,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范洁;李明珍;黄小萍;李雅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父母文化程度与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目的 了解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父母文化程度对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黄山市潜口镇80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留守中学生存在轻度的心理不良症状,在强迫症状因子得分上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差异显著(t=-4.362,P=0.000);(2)留守中学生男生与女生在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t=-4.362~0.867,P<0.05).女生得分高于男生;(3)母亲文化程度与心理健康量表中的敌对,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得分成负相关(r=-0.111~-0.102).结论 留守学生存在轻度的心理问题,留守女生心理卫生问题多于男生,母亲文化程度可能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杨阳;何成森;马南正;黄先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关节镜下处理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镜下处理的疗效.方法 2008年12月~2010年5月,该科收治15例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腔探查和清理术联合术后药物和饮食控制等综合治疗.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术后给予相应阶段的康复指导.结果 15例患者术后未见切口感染及不愈合等并发症,均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6~3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术前为42(35~46)分,术后末次随访为90(85~95)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起效快、效果明显、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及缓解病情进一步发展的优势,且能处理合并的关节内其他损伤,疗效肯定.

    作者:周亮;徐斌;王英明;钱三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SCID系列小鼠-人白血病模型在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该文综述了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immunodeficiency,SCID)系列小鼠-人白血病模型的建立以及这些模型在评价白血病细胞系生物性质,临床治疗方案的研究,白血病预后判断等方面的应用价值,该模型是白血病深入研究的重要工具.

    作者:陈慧慧;陈飞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吸入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IL-4、IL-10、IFN-γ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哮喘大鼠IL-4、IL-10、IFN-γ水平以及布地奈德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组(n=10):模型组(A组)采用卵白蛋白致敏与激发;空白对照组(C组),以生理盐水代替OVA;布地奈德组(B组),第六次诱发哮喘结束后30 min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2周.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检测细胞因子IL-4、IL-10、IFN-γ的水平.结果 A组大鼠单核细胞培养上清中IL-4的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IL-10、IFN-γ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B组大鼠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中IL-4的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IL-10、IFN-γ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细胞因子IL-4、IL-10、IFN-γ参与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吸入布地奈德能够有效改善Th1/Th2动态平衡,减轻哮喘的发作.

    作者:李宝华;商雄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13例烧伤患者行MEEK植皮术的护理体会

    及时、有效地修复创面是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治疗的关键.传统植皮为手工植皮,费时费力,且皮片大小不一,间距不等.邮票植皮所需皮源多,不能解决供皮受限;微粒皮需要优质异体皮作为载体覆盖封闭创面,异体皮价格昂贵,且有排异反应,加上微粒皮皮片小、抗感染能力差,成活率难以保证.而MEEK植皮技术是从荷兰引进的一项新型半机械化微型皮片移植技术,是目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修复较为理想的皮片移植技术.

    作者:鲁义玉;袁晓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30例残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治疗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1~2008年间普外科收治的30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 30例残胃癌患者男性29例(96.7%),首次手术行BillrothⅡ式24例(80%).病变位于原吻合口10例(33.3%).术后病理低分化腺癌14例(46.7%),印戒细胞癌3例(10%),粘液细胞癌2例(6.7%),低分化腺癌合并粘液腺癌1例(3.3%).27例残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手术22例(76.7%),姑息性手术5例(16.7%),两种术式中位生存期分别是2.5年和1.6年.结论 残胃癌好发于男性,以首次手术行BillrothⅡ式多发.胃大部切除术后应定期行胃镜等相关检查.由于病理恶性程度较高,一旦确诊,应尽早行根治性残胃切除,晚期患者无法行根治性手术的也应该积极争取行姑息性手术,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作者:陈军;于东风;刘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