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辛伐他汀片的含量

岳一涛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辛伐他汀片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辛伐他汀片中辛伐他汀含量的HPLC的测定方法.方法 选用Techsphere ODS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0.025%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pH=4.5)(65:35)为流动相,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 辛伐他汀在42.4~424.0 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6%,RSD=1.24%(n=6).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易行,准确,适用于辛伐他汀的测定.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孕妇TPO抗体和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关系探讨

    目的 通过对孕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新生儿促甲状腺激素(TSH)的筛查,了解孕妇TPOAb是否会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造成不良影响.方法 选择23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妊娠早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POAb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组,比较两组孕妇甲状腺功能以及产后新生儿临床特征和TSH指标.结果 (1)在TPOAb阳性和阴性孕妇中,TSH水平差异有显著性(χ2=12.03,P<0.05);(2)两组新生儿临床特征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TPOAb阳性组产妇的新生儿TSH水平高于TPOAb阴性组产妇的新生儿TSH水平,差异有显著性(t=4.681,P<0.05);(3)相关分析显示,孕妇TPOAb滴度和TSH水平分别与新生儿TSH水平呈正相关(r=0.201,0.209,均P<0.01).结论 TPOAb阳性妊娠早期孕妇甲状腺功能有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转化的趋势.孕妇TPOAb阳性可能会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作者:陈冬;邓大同;陈明卫;王红菊;姚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脑卒中后失语症的康复治疗进展

    失语症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会直接影响到患者运动、感觉等功能的恢复,所以失语症的治疗十分重要,通过阅读近几年来国内外失语症康复治疗的文献,发现近年来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治疗又有了新的进展.

    作者:宋娟;高晓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夏枯草的HPLC指纹图谱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夏枯草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BIOSIL U546250-1型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醋酸-三乙胺(84:16:0.05:0.03),流速0.8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5 nm.结果 建立了夏枯草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2个共有峰,各夏枯草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87以上,可用于夏枯草药材的定性鉴别.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为夏枯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作者:叶萍;许道翠;吕美红;刘守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超声聚焦刀在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应用

    目的 观察超声聚焦刀在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中的效果.方法 60例临床确诊为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分为聚焦超声组(观察组)以及射频治疗组(对照组).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超声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超声组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生活质量对比,均有显著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改善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结论 超声聚焦刀在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中效果显著,见效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勇挺;陈国强;汪建;徐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辛伐他汀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一种辛伐他汀片中辛伐他汀含量的HPLC的测定方法.方法 选用Techsphere ODS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0.025%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pH=4.5)(65:35)为流动相,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 辛伐他汀在42.4~424.0 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6%,RSD=1.24%(n=6).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易行,准确,适用于辛伐他汀的测定.

    作者:岳一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上段食管癌超胸顶吻合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胸顶吻合法在中上段食管癌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该科自2006年8月以来,手术切除中上段食管癌82例.共分为A、B组.A组48例,采用超胸顶吻合;B组34例,采用颈部吻合.结果 喉返神经损伤 A组0例,B组6例;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0±0.3),(3.8±0.8) h,t=6.15,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上切缘无一例阳性.结论 在中上段食管癌,采用超胸顶吻合,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作者:彭康宁;张荣新;朱金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PP放疗增敏放化疗同步与放化疗序贯治疗复发耐药肿瘤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探索复发耐药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小剂量紫杉醇(Paclitaxel PTX,P)60~90 mg+顺铂(Cisplatin DDP,P)40 mg每周给药1次(即d1、8、15、22、29给药),为放疗增敏,连续放射治疗5天休2天∕周,连续4~5周完成同步放化疗.此22例作为同步组;另将复发耐药肿瘤患者未接受放化疗同步的给予放化疗序贯治疗者28例,作为对照组(序贯组).分别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近期疗效包括有效率(RR)、稳定(SD)间期、临床受益率(CBR),不良反应等;远期疗效包括生活质量(QOL)和生存期(OS).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各数字,对比优化出较好的治疗方法.结果 同步组较序贯组明显提高有效率,延长SD(P<0.05).不良反应不增加,甚至减轻.生活质量、生存率和生存期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P放化疗同步组较放化疗序贯组治疗复发进展期肿瘤疗效更优,不良反应较轻,且易于实践操作.

    作者:温海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妇炎清洗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妇炎清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 对妇炎清洗剂中苦参、黄柏、白鲜皮、龙胆进行鉴别;用HPLC法对妇炎清洗剂中蛇床子的成分蛇床子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观察.蛇床子素的进样浓度在5.92~59.20 mg·L-1此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83%,RSD=0.65%(n=6).结论 该方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妇炎清洗剂的质量.

    作者:汪加龙;刘丛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能超声聚焦刀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高能超声聚焦刀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失去手术机会的胰腺癌病人应用FEP-BY01型高能超声聚焦治疗机,治疗后定期随访观察.结果 36例患者经高强度超声治疗后近期有效率为63.8%,中位生存期为21月.结论 高强超声聚焦是无创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祥;甘晓青;王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微创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手术相关问题.方法 本组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按突出部位:L3/L4 2例,L4/L510例,L5/S114例.均采用微创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法进行手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26例均获得随访.疗效按Macnab标准评定,优18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6.2%.结论 微创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切口小,创伤轻,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术式.

    作者:张林华;周志群;卜海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乳酸水平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性观察3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乳酸水平,探讨其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准确性和灵敏性.方法 将3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其中存活组27例,死亡组10例,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及APACHEII评分.结果 血乳酸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死亡组较存活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EⅡ评分与血乳酸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97,P<0.05).结论 血乳酸水平可以作为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与APACHEⅡ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李跃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布洛芬缓释胶囊释放介质处理方式研究

    目的 考察释放介质处理方式对布洛芬缓释胶囊释放度的影响.方法 对不同生产企业的三批布洛芬缓释胶囊,考察了煮沸、超声、减压抽滤三种不同脱气方式对释放度的影响;对煮沸法配制释放介质,考察了放置时间对释放度的影响.结果 释放介质脱气方式和放置时间,对布洛芬缓释胶囊释放度有较大影响.结论 布洛芬缓释胶囊释放度检查,释放介质应使用煮沸法脱气,快速降温.

    作者:邵超;沈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苦参、山豆根植物中主要生物碱药学研究进展

    该文综述了药用植物苦参、山豆根主要生物碱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研究进展.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及归纳.现有文献多为苦参总碱的纯化,而涉及单体生物碱的分离较少;在含量测定方面多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为质控指标,不尽合理.应加强对苦参、山豆根中生物碱的结构多样性、毒理及构效关系等研究,以扩大这类植物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可靠有效.

    作者:戴五好;钱利武;杨士友;周国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96例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价值.方法 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对96例自发性气胸行VATS肺大疱切除及胸膜固定术.结果 96例手术均成功,全组无死亡病例,无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手术时间55~240 min,平均114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6 ml.术后平均拔管时间3.1 d,2例漏气时间大于7 d.术后住院4~14 d,平均7.5 d,平均总住院时间11.3 d.96例随访3~35个月,平均15个月,无复发.结论 VATS安全可靠、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

    作者:郑远;杜俊峰;林宇;胡佳心;王侃;阮新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内镜下胃食管阀瓣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内镜下胃食管阀瓣(GEFV)分级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分析2009年7月~2011年1月在该院行胃镜检查的550例病人,分为RE组(反流性食管炎组)与非食管炎组,RE组(反流性食管炎组)按洛杉矶标准进行内镜下分级,按Hill分类法对两组均进行GEFV的分级,并对RE组进行病史采集.通过统计分析,探讨GEFV在抗反流防御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检查的550例中,异常(Ⅲ+Ⅳ级)GEFV发生率29.45%.≥30岁,年龄增长与异常GEFV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0.111,P=0.011).异常GEFV中RE发生率(22.84%)高于正常GEFV中RE发生率(9.02%);RE组的异常GEFV发生率(51.39%)高于非食管炎组(22.2%),P=0.000.重症RE(C+D级)发生率异常GEFV组(21.62%)明显高于正常GEFV组(2.86%),P=0.040.RE分级与GEFV级别呈正相关(r=0.286,P=0.015).RE组GEFV级别与患者病程呈正相关(r=0.246,P=0.037).结论 GEFV是抗反流机制重要因素之一,GEFV分级可作为预测发生反流风险和治疗反应的方法,在临床诊治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杨冰冰;李帮库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GF-I、NPY和CGRP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HIE)血清IGF-I、NPY和CG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8例HIE新生儿急性期与35例HIE新生儿恢复期进行了血清IGF-I、NPY和CGRP水平检测,并与35例正常新生儿作比较.结果 HIE患儿急性期血清IGF-I、CGRP水平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组(P<0.01),而血清 NPY水平又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新生儿组(P<0.01),至恢复期血清IGF-I、NPY和CGRP水平和正常新生儿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IGF-I、NPY和CGRP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保护作用,并与新生儿HIE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作者:盛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药用柠檬酸三丁酯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2005年,保鲜膜事件成为中国食品卫生监管领域的重大突发事件.而保鲜膜的不合格指标正是增塑剂.增塑剂是食品及药用高分子材料中常用的添加助剂.传统的增塑剂是酞酸酯、偏苯三酸酯、磷丙酯等,以改善塑料材料的特性.但这类增塑剂若用于医药、食品包装、玩具等,有诱发致畸风险.而我国用于食品药品的新型无毒增塑剂,却至今没有出台任何规定和标准.

    作者:赵国琴;许媛媛;陶芳标;刘飞;俞敏;储成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原料药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原料药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大连伊利特Hypersil ODS 2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2:8),检测波长为367 nm,柱温为30℃,流速约为1.0 ml· min-1.结果 主峰能与相邻杂质峰较好地分离,ATPR浓度在0.5~2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 99,n=6).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以用于ATPR原料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邓倩;陈飞虎;王祺;臧洪梅;汤继辉;石静波;吴繁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目的 总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65例共78个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椎体,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畸形(Cobb)角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椎体前缘高度由(22.17±3.31)mm恢复至(34.40±2.30)mm(P<0.05),Cobb角由(20.52±2.78)°降低至(10.48±2.68)°(P<0.05).VAS评分由术前(6.97±0.61)分下降至(2.32±0.38)分(P<0.05).骨水泥外渗率为7.7%;术后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PKP 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能够迅速地改善临床症状,重建脊柱稳定性,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

    作者:魏力今;刘艺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目的 评价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003年6月~2008年6月,采用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8例(A组),与同期传统单开门手术治疗的42例(B组)进行疗效分析比较,记录轴性症状、JOA评分及颈椎总活动度.结果 A组患者获随访13~54月,平均27.4月,B组患者获随访12~47月,平均25.7月.A组术前JOA评分(8.31±2.21)分,术后(14.00±1.90)分,改善率68.32%;B组术前JOA评分(8.00±2.41)分,术后(13.90±2.15)分,改善率67.63%,两组无明显差别.A组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26.32%,B组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50.00%,两组差异明显.A组颈椎总活动度为术前79.84%,B组颈椎总活动度为术前63.95%,两组差异明显.结论 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技术,能够有效减轻术后轴性症状,更大限度保留颈椎活动度.

    作者:韩建邦;杨庆国;张银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