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18例病原学指标阴性的肝病患者病因临床分析

徐瑗瑗;熊自忠

关键词:病因不明的肝病, 自身抗体, 病毒性肝炎
摘要:目的 了解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阴性的肝病患者的病因.方法选择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志阴性的患者118例.对临床上诊断为病原学阴性的肝病患者血清,分别进行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ANA全套,FT3、FT4及TSH,血清Cu及铜蓝蛋白的检测.收集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结果 118 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阴性的肝病患者中47例是病因不明的肝病,在病因不明的47 例肝病患者中,14例患者的血清ANA 等自身抗体中至少一种抗体为阳性.结论对病因不明的肝病有必要检测自身抗体,以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病.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茵栀黄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目的 分析茵栀黄注射液的安全性,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国家中心提供的938例茵枝黄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茵栀黄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619例(66.42%),发热伴全身性损害191例(20.49%),胃肠系统损害64例(6.87%),心率及心律紊乱30例(3.22%),呼吸系统损害13例(1.39%)等.其中过敏性休克8例(0.85%).对新生儿不良反应的研究发现:存在新生儿使用成人剂量的茵栀黄注射液的情况;不良反应类型主要为腹泻(35.48%),皮肤及附件损害(35.48%),发热(12.90%).结论应加强对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监测,不盲目扩大适应证,不超量使用,特别是关注新生儿的应用.生产企业应注重优化生产工艺,不断提高药品质量.

    作者:居靖;黄萍;汪海孙;张承绪;杨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安胎丸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安胎丸中阿魏酸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甲醇-1.5%冰醋酸(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16 nm.结果阿魏酸在1.251~15.012 mg·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2%,RSD为1.84%(n=6).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品种中阿魏酸的定量检测方法.

    作者:孙旌文;马洪涛;许世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云南白药配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28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研究.方法 2006年2月~2009年2月以来我院诊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280例,单纯微波治疗的142例,云南白药配合渡微波治疗138例,将两种治疗方法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做治疗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中重度一次性治愈率分别为为93.59%和88.33%,在对照组中为87.5%和82.88%,P<0.05.同时阴道出血、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缩短.结论云南白药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效果优于单独微波治疗.

    作者:胡利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氧苄啶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甲氧苄啶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乙腈-水-三乙胺=200: 799: 1(冰醋酸调pH至5.9);检测波长271 nm;流速1.0 ml·min-1.甲氧苄啶易溶于醋酸,用少量冰醋酸溶解甲氧苄啶,用水稀释后测定含量.结果甲氧苄啶质量浓度在5~70 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0.36%(n=6).结论本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甲氧苄啶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岳莉;赵万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HPLC-ELSD测定不同产地路路通药材中路路通酸的含量

    目的 考察不同产地路路通中路路通酸的含量.方法路路通样品经过无水乙醇超声处理后,采用HPLC-ELSD测定不同产地路路通中路路通酸的含量,Diamonsil C18色谱柱,以甲醇-0.7%醋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流速1.0 min-1,柱温30℃,漂移管温度45℃,载气为N2,流速3.5 min-1.采用外标两点法计算含量.结果路路通酸在0.058~0.580 g·L-1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RSD为1.25%.结论各产地路路通中路路通酸含量有明显的差异,湖北各地路路通有较高的路路通酸,有开发利用的价值.

    作者:刘菁;李志浩;郑芳;朱雪松;孙新建;何婧;陈银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鼠实验性脊髓损伤后小胶质和少突胶质细胞的变化

    目的 观察大鼠实验性SCI后小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及其形成的髓鞘的变化.方法选用成年Wister大鼠,在改良的Allen's重物坠落大鼠SCI模型上,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观察大鼠SCI后1、3、7和14 d的损伤脊髓及其周围区ED1标记的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标记的少突胶质细胞的形态、分布及数量的变化.结果 SCI后ED1阳性细胞向损伤脊髓募集,细胞数量随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加,3d时达高峰期,此后ED1阳性细胞数目逐步下降;损伤脊髓MBP染色较正常浅、分布不均匀,显示白质疏松,髓鞘结构紊乱,细胞肿胀,有空泡,反映髓鞘MBP缺失.结论实验性大鼠急性SCI后,在损伤脊髓可引起ED1炎性吞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以及少突胶质细胞形成髓鞘的断裂和肿胀.

    作者:李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通过观察皮瓣微循环以预测不同长宽比狭长窄蒂任意皮瓣成活面积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实验方法,对皮瓣微循环血流进行观察,分析,预测不同长宽比狭长窄蒂任意皮瓣成活面积,探讨皮瓣微循环与成活面积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应用狭长窄蒂任意皮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5头猪被随机分成5组,每组5头,5组皮瓣蒂部长宽比分别为0 cm:2 cm、1 cm:2 cm、2 cm:2 cm、3 cm:2 cm、4 cm:2 cm,每个长宽比例的狭长窄蒂均携带5个不同面积的圆形任意皮瓣,直径分别为2、3、4、5、6 cm,并依次命名为A、B、C、D、E,其中A瓣为B、C、D、E瓣的对照瓣.在每组每头猪的双侧背部均形成A、B、C、D、E皮瓣,瓣与瓣间距4 cm,蒂部距背部中线4 cm,顺序随机排列.对每组皮瓣进行大体观察,荧光色素钠染色,ECT血流量测定,成活面积分析等.结果 I、II、III组所有皮瓣和IV、V组的A、B、C瓣微循环灌注良好,皮瓣完全成活.IV、V组的D、E瓣远端微循环灌注不良,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结论狭长窄蒂任意皮瓣微循环灌注面积与实际成活面积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通过观察微循环可以预测不同长宽比狭长窄蒂任意皮瓣成活面积.

    作者:张为宝;赵天兰;余道江;刘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转染p21基因对人动脉平滑肌细胞生长的作用

    目的 探讨转染p21基因对人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的影响,以探讨转染p21基因实现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为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以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介导p21基因转染HASMC株;免疫组化法检测转染p21基因后,其编码蛋白在HASMCs的表达情况;描绘p21基因转染后HASMCs的增殖曲线;WST-1法测定OD值,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及流式细胞仪检测p21基因转染对HASMCs凋亡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法显示p21基因成功转入HASMCs后,其编码的蛋白能在细胞质内进行高表达;转染p21基因的HASMCs在体外生长曲线较对照组明显降低;WST-1法显示转染p21基因的HASMCs细胞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转染p21基因的HASMCs细胞凋亡率达40%以上,且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成功将p21基因转入HASMCs,其编码蛋白可能参与了抑制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提示p21基因转染HASMCs技术有可能为人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防治策略与手段.

    作者:姜兰兰;方五旺;林丙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蛹虫草培养基中虫草素的几种提取方法比较

    目的 对6种方法提取蛹虫草固体培养基中的虫草素进行比较.方法以各法提取虫草素的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虫草素的提取工艺.结果渗漉提取率较高,而微波法提取则具有提取时间更短的优点.结论两法的提取率均明显高于其它方法,可在研究中进一步扩大规模.

    作者:吴勇;陈卫东;王利;张荣嘎;张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优越性和不足

    目的 浅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优越性和不足点.方法本文查阅了国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综述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发展状况,并结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情况,对如何防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应用生物洁净技术和药物专业技术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静脉药物配置的一种服务机构,PIVAS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治疗、开展临床药学提供了工作平台,使药师的职能转向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为主,在发挥临床药师作用方面有积极的作用.结论虽然,PIVAS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其建立和发展将会促进医院药学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杨晶晶;陶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生长抑素的血流动力学作用及机制

    生长抑素由于可以降低门静脉压力并减少侧枝循环血流量,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肝硬化曲张静脉出血已20多年.然而其血流动力学效应和临床佳使用方法仍未完全弄清,另外,对于其产生血流动力学效应的机制研究甚少.临床上使用生长抑素多靠经验而没有参照血流动力学研究结果,这势必影响临床的治疗效果.本文就生长抑素相关的信号转导,血流动力学效应及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方静;熊奇如;李方跃;冯其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双波长反射锯齿扫描测定当归中藁本内脂的含量

    目的 探讨当归中藁本内酯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藁本内酯是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性质极不稳定,易溶于无水乙醇,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双波长反射锯齿法扫描测定其含量(λS=320 nm,λR=400 nm).结果藁苯内酯在1.0~5.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98%(n=6).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便于实际应用.

    作者:徐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道的护理

    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合并症,是围术期死亡的常见原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相对于无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后监护难度大,病死率高.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呼吸道并发症明显增多,约占25%,有的资料报道高达15%~60%,其中发生严重呼吸衰竭占10%[1].因此,重视和加强呼吸道护理,对降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霞;郑小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颞叶血肿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颞叶血肿患者的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及手术时机.方法对2007年以来 21例颞叶血肿手术治疗病例进行分析,以患者的GCS计分、瞳孔变化、CT显示中线移位及基底池变化为指标,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与预后进行回顾.结果按术后3个月GOS评分,良好16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2例.结论颞叶血肿因解剖特点具有很高危险性,适度放宽手术指针,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有利于改善预后.

    作者:霍小东;许晓波;左春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 建立柱前衍生HPLC法测人血清中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试验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将血清酸化后用正戊烷提取,ɑ-溴苯乙酮和三乙胺衍生,然后用HPLC法进行测定,其中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ODSC18,流动相为甲醇:水 (65:35),柱温30℃,检测波长262 nm,流速为1.2 ml·min-1.结果丙戊酸钠浓度在 20~200 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比线性关系良好(r=0.9996),低监测浓度为7 mg·L-1,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9.6%,萃取回收率为96.6%,日内日间RSD均<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准确,可应用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快速检测,本院采用该方法监测了23例病人,效果良好.

    作者:陈艳;袁君;王晓娟;岳一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气质联用分析铁筷子的挥发油成分

    目的 研究铁筷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为铁筷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出30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24%,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桉树脑(33.67%)、龙脑(13.98%)、氧化石竹烯(10.15%)、莰烯(9.83%).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分离度好,是分析铁筷子挥发油成分的有效手段.

    作者:娄方明;李群芳;张倩茹;钱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内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

    目的 探讨内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76条下肢)患者接受内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的治疗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浅静脉曲张消失,皮肤色素沉着显著减退,下肢溃疡3~5周愈合.结论内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具有住院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军;龚仁华;何新苗;张懿;谢坤;范育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上腹部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上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择期上腹部手术60例,随机分为托烷司琼地塞米松(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所有的病例均选择连硬外阻滞麻醉.术毕自硬膜外注入镇痛负荷量2 ml(含吗啡1 mg),用生理盐水稀释,然后接PCEA泵,泵内镇痛液配方0.125%罗哌卡因100 ml,内含吗啡3~4 mg,A组,B组观察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ONV的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通过不同作用途径降低上腹部手术后PONV的发生率.

    作者:魏俊生;陶孝池;朱华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HPLC测定米格列奈钙原料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 用HPLC法测定米格列奈钙原料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为米格列奈钙原料药的含量和有关物质测定提供检测方法,制定指控标准.方法 Alltech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采用乙腈-水(55:45)用稀磷酸调 pH=2.5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 nm,流速:0.8 ml·min-1.结果主峰能与相邻杂质峰较好分离,浓度在3.38 ~33.8 mg·L-1的范围内,米格列奈钙的峰面积和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结论该方法简便、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米格列奈钙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的需要.

    作者:刘伦德;聂丽华;周亚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赤苷脉通注射液对麻醉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赤苷脉通注射液对犬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麻醉犬冠状动脉结扎造成心肌梗死模型,用心外膜标测法测定心肌梗死程度,硝基四氮唑蓝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并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结果赤苷脉通注射液(4,2,1 mg·kg-1)减轻犬冠脉结扎所致ST段升高总mV数,减小心肌梗死面积,抑制血清LDH、CK活性的升高.结论赤苷脉通注射液对麻醉犬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丁兰婷;汪春彦;董六一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