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杨;王世亮;周浩炳
药品检测车是以车为载体,在原有快速检验 (化学反应,颜色反应,薄层色谱,显微检查) 的基础上,集现代信息技术、无损伤检测技术与科学的监管理念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1~3].药品检测车的运行,使监检结合更加融洽,把药品快速检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为基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打击假劣药品,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放心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4].
作者:叶杰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制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原辅材料的不断创新,进入临床的新药品种越来越多.口服缓控释制剂具有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对于治疗窗窄的药物,可保证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使血药浓度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有效冶疗浓度范围内,对于半衰期短的药物,可降低给药频率,使用更方便[1]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作者:朱福海;许杜娟;孙淑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醒脑静乳剂对脑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断头法、吸入氮气法和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法制造脑缺血缺氧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成生理盐水(NS)对照组及醒脑静乳剂大、中、小3个剂量组及阳性药对照(醒脑静注射液)组,共5组,每组10只.分别观察醒脑静乳剂对小鼠断头张口喘气持续时间、氮气模型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和对MCAO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脑梗塞百分率和脑组织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醒脑静乳剂可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气动作的持续时间和氮气模型鼠的存活时间,降低或改善MCAO大鼠行为障碍、脑梗塞率,抑制脑组织LDH活性的下降和MDA含量的升高,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醒脑静乳剂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魏倩;董六一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来氟米特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早应用于器官移植.近年来,在免疫性疾病领域,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外,在全身性红斑狼疮、在肾小球疾病、皮肤疾病等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就来氟米特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薛海;张士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服务性学习是一种教育哲学、一种教学策略或者是一种学生学习经验的补充.美国大学十分重视服务性学习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并采取多种模式开展服务性学习活动,这不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学校和社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1].
作者:吴卫琴;李惠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利钠肽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作用的多肽,临床可用于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检测和预后评估.此外,重组人利钠肽在国内外被用于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作者:程立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该院2008年上半年度临床用药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及引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 对2008年1月~2008年6月临床用药106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9~60岁年龄段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ADR以皮肤反应多,其中各种皮疹和瘙痒症常见.结论 只有加强ADR的监测与及时报告,不断掌握药品可能存在的各种不良反应,审慎用药,才能避免或减少ADR发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丁玉玲;王金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改进未扪及肿块乳头溢液的手术治疗方法 ,使手术定位准确、简便、减少复发.方法 该院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对46例临床未扪及肿块的乳头溢液病人术中使用动静脉留置针定位病变乳腺导管,切除病变导管及相应部分乳腺小叶.结果 46例乳头溢液患者术中均准确找到病灶,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 动静脉留置针引导有助于确定未扪及肿块的病变乳管和乳管内占位性病变位置,是一种定位准确、简便、可靠的手术方式.
作者:顾有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 方法 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们采用腹腔镜技术对10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并观察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102例中94例(占92.15%)发现了明显的盆腔病变.慢性盆腔炎及输卵管炎是引起不孕的首位病因,占41.17%;其次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占25.49%.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高的是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100%,低的是内异症38.46%;术前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结果 与腹腔镜下美蓝通液符合率66.67%;腹腔镜术后妊娠率44.57%.结论 腹腔镜对女性不孕症患者盆腔病变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苏玲;沙玉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2005年1月~2008年9月上报的19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系统分析,为临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对2005年1月~2008年9月年马鞍山上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在19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儿童和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结论 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在临床使用时要严密监测其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作者:汪荣华;钱崇付;任东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笑气吸入配合缩宫素静滴对原发性宫缩乏力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产程中出现原发性宫缩乏力的产妇120例,静脉滴注缩宫素同时给予笑气吸入的60例为观察组,单纯静脉滴注缩宫素的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产程长短、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活跃期、第二产程明显较对照组缩短,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笑气吸入配合缩宫素静脉滴注用于原发性宫缩乏力能明显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李素霞;余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评价抗菌药物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疗效、费用分析.方法 对我科2008年1月~2008年10月住院的白细胞总数正常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治疗组总有效人数175例,占93.1%,一般治疗组总有效人数147 例,占93.0%,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抗菌药物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抗菌药物治疗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组.结论 使用抗菌药物不能缩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反而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治疗费用.
作者:李亚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肺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及其相关炎症介质PGE2(Prostaglandin E2)的水平变化,初步阐明COX-2在RSV感染所致炎性反应中的作用,为研究RSV感染时的炎症产生机理,临床治疗RSV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RSV感染体外培养的RAW264.7巨噬细胞,分别于不同感染时间点(4、8、16、24 h)收集细胞和细胞培养上清.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中环氧化酶-2(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PGE2含量变化.结果 RSV感染8 h后即上调RAW264.7巨噬细胞COX-2 mRNA转录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细胞培养上清中PGE2的含量逐渐增加.各指标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并且随着RSV感染时间的延长而表达量增加.结论 RSV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早期即可诱导COX-2的表达,同时生成大量的PGE2,PGE2的合成主要受COX-2的调节,COX-2参与了RSV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
作者:卢敏;黄升海;史晓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45例,两组年龄、性别匹配,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吡格列酮组(22例)和安慰剂组(23例),干预治疗12周后比较其血清脂联素、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同时测血糖、血压、血脂、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值(WHR)、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β细胞功能(HOMA- IR).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脂联素、游离脂肪酸水平无明显差别,经吡格列酮治疗后,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FFA水平下降(P<0.05),血清脂联素升高与FFA下降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吡格列酮除改善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外,还可使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FFA水平降低,提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降低FFA、升高脂联素水平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
作者:代芳;王长江;章秋;贾敬华;胡红琳;何勇;左春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液基细胞学是目前脱落细胞学中优质的制片检查技术,利用电化学原理,将机械学、空气力学和流体力学综合应用于细胞的分散、采集和转移过程,并形成薄层细胞制片.本文阐述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分析液基细胞学在临床应用的范围.进一步普及液基细胞学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以提高恶性肿瘤的筛查率.
作者:郑虹;李俊;孙国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对混悬液的沉降体积比检查中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通过振摇、读数等操作进一步明确检查操作细则.结果 振摇力度、不同读数方式造成测定结果 不一致.结论 应尽快统一操作细则,以保证检查结果 的一致性.
作者:李锐;覃志高;张玉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HPLC 法测定双黄连滴丸中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18 nm.结果 黄芩苷线性范围为0.1~0.5 g·L-1,平均回收率=98.50%,RSD=1.13 %;绿原酸线性范围为0.024~0.12 g·L-1,平均回收率=98.25%,RSD=0.37%.结论 该方法 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志伟;周礼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提高自发性气胸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不同年龄组(老年组:年龄≥60岁,青年组:年龄≤40岁)自发性气胸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气胸类型和治疗方法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继发性气胸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两组气胸发病的诱因无显著差异(P>0.05).胸痛发生率青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发生率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两组气胸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需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比率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结论 老年人继发性气胸多见,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明显,需要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比率较高.青年人气胸胸痛多见,胸腔穿刺抽气常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荣光生;仇煜;赵世光;严玉兰;施德重;严玉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均匀设计将试验有关因素的各水平数均匀分散在实验范围内,使每一个试验点都有更好的代表性,减少了实验次数,且实验结果 可用计算机处理,在寻找佳实验条件、佳配比等方面是选择优化条件的有力工具,因而其作为一种筛选研究手段,广泛应用于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中;本文就上述内容做一个简单的综述.
作者:孙晓英;吴莹;徐庆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远志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影响远志萃取的因素,建立了超临界CO2萃取佳条件.结果 远志超临界CO2萃取佳工艺为:压力30 Mpa,温度45℃,流速25 kg·h-1,时间1.5 h.结论 用超临界CO2萃取远志可以较好的获得其脂溶性成分,提取物可以供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章俊如;高家荣;汪永忠;段贤春;夏伦祝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