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 法测定双黄滴丸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

郑志伟;周礼玲

关键词:双黄连口服液, 黄芩苷, 绿原酸, HPLC
摘要:目的 建立HPLC 法测定双黄连滴丸中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18 nm.结果 黄芩苷线性范围为0.1~0.5 g·L-1,平均回收率=98.50%,RSD=1.13 %;绿原酸线性范围为0.024~0.12 g·L-1,平均回收率=98.25%,RSD=0.37%.结论 该方法 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自发性气胸9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提高自发性气胸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不同年龄组(老年组:年龄≥60岁,青年组:年龄≤40岁)自发性气胸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气胸类型和治疗方法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继发性气胸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两组气胸发病的诱因无显著差异(P>0.05).胸痛发生率青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发生率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两组气胸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需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比率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结论 老年人继发性气胸多见,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明显,需要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比率较高.青年人气胸胸痛多见,胸腔穿刺抽气常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荣光生;仇煜;赵世光;严玉兰;施德重;严玉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来氟米特在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来氟米特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早应用于器官移植.近年来,在免疫性疾病领域,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外,在全身性红斑狼疮、在肾小球疾病、皮肤疾病等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就来氟米特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薛海;张士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我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使用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门诊2008年1~7月的麻醉药品处方共589张,采用处方分析方法 ,并用DDD和DUI为指标进行用药分析.结果 处方多的是哌替啶注射液,用药频度大的是奥施康定,个别处方还存在一些问题 .结论 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季茜之;陈国友;王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黄精总皂苷和多糖的药理作用及其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黄精是常用滋补中药.系百合科黄精属(PolygonatumMill.)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茎.世界上有40多种,我国就有30余种,药用品种10余种.<中国药典>规定,药用黄精有3种原生药:黄精(P.sibiricumRedoute)、多花黄精(P.cyrtonemaHua)和滇黄精(P.kingianumColl.et Hemsl).

    作者:祝凌丽;徐维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红旱莲中金丝桃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红旱莲中金丝桃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柱为 C18色谱柱,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柱温为35℃.结果 金丝桃苷浓度在5.8~58 mg·L-1范围内呈良好线形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38%,RSD=1.07%.结论 该方法 灵敏度高、准确、操作简便,可用于红旱莲药材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周光姣;周亚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沉降体积比检查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目的 对混悬液的沉降体积比检查中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通过振摇、读数等操作进一步明确检查操作细则.结果 振摇力度、不同读数方式造成测定结果 不一致.结论 应尽快统一操作细则,以保证检查结果 的一致性.

    作者:李锐;覃志高;张玉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蛋白多肽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近期国内外有关文献,综述了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剂型种类,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分析方法 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襄河;周艳萍;王琨;叶继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远志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远志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影响远志萃取的因素,建立了超临界CO2萃取佳条件.结果 远志超临界CO2萃取佳工艺为:压力30 Mpa,温度45℃,流速25 kg·h-1,时间1.5 h.结论 用超临界CO2萃取远志可以较好的获得其脂溶性成分,提取物可以供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章俊如;高家荣;汪永忠;段贤春;夏伦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抗菌药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抗菌药物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疗效、费用分析.方法 对我科2008年1月~2008年10月住院的白细胞总数正常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治疗组总有效人数175例,占93.1%,一般治疗组总有效人数147 例,占93.0%,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抗菌药物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抗菌药物治疗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组.结论 使用抗菌药物不能缩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反而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治疗费用.

    作者:李亚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盐酸普萘洛尔分散片的处方筛选

    目的 研制盐酸普萘洛尔分散片.方法 以崩解时间为指标比较了不同崩解剂的作用,以正交试验设计确立佳处方.结果 崩解剂以羧甲淀粉钠和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效果优,佳处方崩解时间为39.64 s,溶出度远大于普通片.稳定性试验表明制剂质量稳定.结论 该研究选用四种不同崩解剤,以正交试验筛选,确立制定了制备该分散片处方,且溶出迅速.

    作者:完茂林;孙玉亮;张群卫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45例,两组年龄、性别匹配,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吡格列酮组(22例)和安慰剂组(23例),干预治疗12周后比较其血清脂联素、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同时测血糖、血压、血脂、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值(WHR)、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β细胞功能(HOMA- IR).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脂联素、游离脂肪酸水平无明显差别,经吡格列酮治疗后,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FFA水平下降(P<0.05),血清脂联素升高与FFA下降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吡格列酮除改善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外,还可使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FFA水平降低,提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降低FFA、升高脂联素水平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

    作者:代芳;王长江;章秋;贾敬华;胡红琳;何勇;左春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以皮肤病变为首发症状的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ggressive NK cell leukemia,ANKL)为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 leukemia,LGLL)中一型,为CD3-NK系LGL增生所致.1990年由Imamura, N.等首次提出,2001年WHO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将其列入成熟(外周)T/NK细胞肿瘤,成为一个独立的病种[1].AN KL 多见于亚洲人群,主要见于少年和青壮年,有证据表明其发病与EB 病毒相关.患者常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贫血、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有时可有淋巴结肿大,但皮肤受损少见.近我们诊治1 例以皮肤病变为首发症状的病例,现报告如下,并就该病的认识现况作一文献复习.

    作者:梁虹;姚福生;严红;赵海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小儿气管异物的病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小儿气管异物的发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82例住院患儿气管异物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瓜子、花生等零食为主要异物; 1~3岁的幼儿为主要发病对象.结论 小儿发生气管异物主要因为家长监管不力,缺乏必要的卫生知识,尤其对幼儿的零食管理不善.应给家长正确的育儿知识指导;对学龄儿进行健康教育,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加强广泛性社会宣传,提供小儿安全环境,以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

    作者:丁素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小儿鼾症术后全麻恢复期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小儿鼾症全麻恢复期的安全性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65例小儿鼾症患儿麻醉恢复期进行密切观察,加强呼吸道的管理、正确掌握拔管指针、液体管理、维持小儿正常体温.结果 65例患儿麻醉恢复期取得满意效果,安全返回病房.结论 严密的观察及做好呼吸道的管理是保证小儿鼾症患儿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的关键.

    作者:吴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34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处理方法 .方法 根据前列腺大小,膀胱结石大小及数目,采取电切镜钩夹法,经尿道碎石法及耻骨上小切口切开膀胱取石法,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果 1例膀胱穿孔改为开放手术,34例皆无电切综合症,术后皆无结石残留,排尿通畅.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应根据前列腺大小,结石大小及数目,选择不同的术式处理,做到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王华;陆兆祥;黄玉良;梁法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依托红霉素颗粒含量测定的探讨

    目的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依托红霉素颗粒中红霉素的含量.方法 根据红霉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水解产物在482 nm波长处有大吸收的特点,对依托红霉素颗粒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并与微生物法测定方法 比较.结果 本法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6%(n=5);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与微生物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本法缩短了检验周期,快速,适用于该制剂的快速含量测定.

    作者:王和协;董帮兴;刘红;汪玉萍;林国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 回顾并分析本院16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31例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 主动中转开腹病例19例,主要原因为胆囊三角严重粘连,胆囊萎缩及胆道变异,被动中转开腹病例12例,主要原因为术中大出血及胆道损伤,31例均治愈.结论 充分认识胆囊动脉变异和胆道变异,不断提高的手术操作技巧可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中转开腹率,但在遇到意外情况或手术难度极大时应适时主动中转开腹以避免严重并发症.

    作者:郝民强;李明宏;周松阳;王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He-Ne激光照射联合贝复剂治疗放射性皮肤溃疡的疗效观察

    放射性皮肤溃疡往往是乳腺癌、晚期妇科肿瘤和头颈部肿瘤在接受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我科自2006年11月~2008年12月用He-Ne激光照射联合贝复剂(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放射性皮肤溃疡取得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比较各种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3年8月至1994年12月外科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161例中的94例接受各种保肛手术患者,进行术后排便功能、 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5年生存率,低位吻合术为83.33%(5/6),超低位吻合术为79.17%(38/48),Park′s手术为64.00%(16/25),Bacon手术为66.67%(10/15).低位吻合术后局部复发率为0.00%(0/6),超低位吻合术为4.17%(2/48),Park′s手术为12.00%(3/25),Bacon手术为13.33%(2/15).超低位吻合术术后排便功能优良率为98.00%.结论 在各种保肛手术中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明显优于Park′s和 Bacon手术.术式应根据病变部位、生物学特性、临床分期进行个体化选择.

    作者:刘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2例新生儿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和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院内感染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新生儿科2005年5月至2008年9月间22例确诊为院内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结果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使用广谱抗生素、侵入性操作多、住院时间长为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易感因素.2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有16株(72.7%),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几乎全部耐药(敏感率为9.1%),对含酶抑制剂类药物、喹诺酮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率较高(敏感率为63.6%~100%);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全部敏感(敏感率为100%).结论 新生儿科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发生存在易感因素.此类细菌绝大部分为产ESBLs菌株,亚胺培南、美洛培南为其首选药物.

    作者:罗智花;王琍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