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琥捷;雷晓林;陈祥吉
目的 了解近两年本院口服降糖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统计2006~2007年口服降糖药的年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本院2007年口服降糖药总DDDs值较2006年下降4.22%,2007年口服降糖药销售总金额较2006年下降11.63%.总体用药频度基本不变,而用药金额略有下降.结论 随着药品价格的下调和新的降糖药的使用,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的品种得到更多使用,临床作用更趋合理.
作者:韦华;袁孔现;李国忠;詹三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降糖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磺酰脲类降糖药的定性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建立的定性方法 专属性强,样品中检出了格列本脲.结论 该方法 快速、准确、灵敏、可靠,可用于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磺酰脲类降糖药的快速检测.
作者:万庆;管玉云;程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人工流产术时由于局部刺激过强,经常引起一系列迷走神经兴奋症状和主观不适,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为减轻受术者的痛苦,本院自2004年以来分别将芬太尼加异丙酚全身麻醉及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于妊娠10周内人流术中镇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旭光;许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微粉硅胶为轻质的白色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及酸,而溶于氢氟酸及热碱溶液中;化学性质稳定,与绝大多数药物不发生反应.
作者:古一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呈现快速增加趋势,糖尿病的病死率也随之上升[1].对糖尿病死亡原因的认识是糖尿病预防及治疗的重要因素.本文对资料完整的125例糖尿病住院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季学磊;安民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镁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毛支)的效果.方法 将83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2例,在相同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25%硫酸镁0.1 m1·kg-1,每日一次,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气促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心率恢复正常、肺部哮呜音消失及咳嗽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硫酸镁是治疗毛支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钟林 刊期: 2008年第10期
2006年以来,我国药品生产领域连续发性多起药害事件,使药品质量再次成为了群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为了大限度地减少药品质量事故的发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7年1月正式提出了向药品生产企业派驻监督员制度,对有效遏制药害事件高发的势头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具体问题,笔者作为一名驻厂监督员,把驻厂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来,并对解决对策提出一些思考.
作者:杨锡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碧兰麻在前磨牙牙髓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用碧兰麻局部浸润麻醉牙髓摘除术治疗37例患者,并与常规金属砷失活剂牙髓摘除术治疗的31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治疗疗程.结果 碧兰麻局部浸润麻醉起效时间快,操作过程简单,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活髓牙牙体准备的顺利进行,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结论 碧兰麻应用于前磨牙牙髓治疗明显优于金属砷.
作者:徐勃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尼替丁与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1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地氯雷他定5 mg 1次/d,雷尼替丁150 mg 2次/d,同时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2 ml肌肉注射qod,对照组单用地氯雷他定用法同治疗组,疗程均为60 d,疗程结束时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8.3%和83.3%.结论 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尼替丁与卡介菌多糖核酸可提高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昂正斌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内镜直视下置人鼻胃管在胃大部切除术后呕吐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远端胃切除术后并发呕吐者分为常期治疗组及内镜直视下置管组,观察患者术后呕吐的改善及持续时间.结果 鼻胃管置入组患者呕吐改善较常规治疗组早,且持续时间短.鼻胃管置人组恢复自主进食后拔除鼻胃管.结论 内镜直视下置入鼻胃管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呕吐具有操作简单、经济节约、痛苦小、疗效好等特点,是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值得推广.
作者:葛相栓;吴正祥;杨彩虹;姚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考察肌苷注射液与6种不同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肌苷注射液与不同输液配伍后,不同浓度在室温条件下6 h内其含量、pH值及外观的变化.结果 配伍溶液放置6 h内其含量均在95%以内、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肌苷注射液与6种不同输液在配伍后6 h内稳定,可以配伍.
作者:马洪峰;张祥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葡醛内酯原料药的微生物检查方法 .方法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的平皿法对样品进行微生物验证试验.结果 5株阳性菌的回收率均可达到70%以上.结论 可按平皿法对葡醛内酯原料药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姚莉;靳龙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试评一种上尿路结石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106例上尿路结石的手术,采用腰背直切口人路;结石分别位于肾盏、肾盂及输尿管内;结石有单发,也有多发.患者体形各异.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取石,无残留.术后恢复快,无后遗症.结论 开放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仍是较常用的方法 ,腰背直切口创伤小、直接、简便且后遗症状少,特别适合基层或设备条件较差的医院应用.
作者:原明;罗志奎;孙良传;董攻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试验组:注射用兰索拉唑;对照组: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洛赛克).结果 从2005年4月至2005年11月共有216例患者人组,剔除4例,其余均完成试验.经过治疗后,两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有效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止血时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腹痛消失天数和消失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转氨酶轻度升高和皮疹等,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是有效而安全的,有较高的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孙士其;张振玉;李晓昕;张宜山;唐国都;朱萱;朱人敏;王青;张方信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心肌顿抑是心脏直视手术和介入治疗后心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基础,其确切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局部心肌中血管紧张素受体表达增高,引起Ca2+超负荷,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很可能是造成心肌顿抑的关键机制.这些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揭示心肌顿抑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作者:徐锋;葛建军;李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分析老年病人术中罗哌卡因麻醉中毒反应的原凶和特点,以探讨老年病人术中麻药中毒反应的规律性,并为制定防治和护理对策提供指导.方法 对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作麻醉用药的2 416例手术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出现了麻醉中毒反应的52例患者分成年龄≥65岁的老年组共34例和非老年组共18例,对比分析两组对象发生罗哌卡因中毒的程度、采取的麻醉方式和引起中毒的相关原因等.结果 2416例中,出现了罗哌卡因中毒反应的共有52例,发生率为2.15%,其中老年组共34例,占中毒反应总例数的65.4%,而非老年组18例,占34.6%;在中毒反应的程度上,老年组出现重度中毒症状9例,占该组的26.5%,而非老年组仅2例出现重度中毒,占该组的11.1%,两组比较,均P<0.05.而两组对象在不同的麻醉方式中出现中毒反应的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但在引起中毒的相关因素中,老年组病人中术前机体状态较差者占24例,占该组的70.5%,而非老年组为10例,占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是目前较理想的手术麻醉用药,但在老年人的手术过程中,中毒风险会增加,护理人员需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和抢救解决配合方案.
作者:陈雪霞;郭艳容;刘丹姝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9月至2008年4月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3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复发,复发率为1.19%;术后感染2例,感染率0.5%;阴囊水肿12例,发生率3.4%,术后疼痛明显轻于传统疝修补术.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恢复快,是理想的腹股沟疝修补方法 .
作者:汪敏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患者使用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双诱导治疗,对高白细胞患者加用单一化疗药物高三尖衫酯碱(H)或柔红霉素(DNR),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予以输注血浆/纤维蛋白原.结果 29例患者中26例完全缓解,完伞缓解(CR)率89.66%;3例死于颅内出血.结论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姚福生;詹杨;梁虹;严红;陈荃宏;钟龙;吴有智;杨达天;赵海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联苯双酯软胶囊中联苯双酯的含量,以便更加有效的控制其内在质量.方法 采用Waters C18柱(250 mm ×4.6 mm)为色谱柱;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8 nm.结果 联苯双酯在8~20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03%,RSD=1.65%.结论 本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联苯双酯软胶囊中联苯双酯的含量测定.
作者:吕贻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合肥市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合肥市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共收集到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126份,用Excel电子表和手工方法 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26份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到药品不良反应154例.主要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一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涉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通报品种3种.结论 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确保安全用药.
作者:董宪法;杨之煜;洪向东;陆慧晶;李峰;范鲁雁;娄彦敏;王金亮;张文;汪柳松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