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ieulafoy病12例临床分析

倪万流;何向阳

关键词:Dieulafoy病, 内镜, 上消化道出血
摘要:目的探讨 Dieulafoy病的诊治方法,提高人们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5年我院经内镜诊治的12例 Dieulafoy病的胃镜检查情况及临床资料.结果 12例Dieulafoy病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1∶ 1,发病年龄18~56岁,平均38.5岁.病灶分布位于贲门下方及胃体上部者居多,内镜治疗止血成功率为88.9 %.结论不明原因、突发性的上消化道出血应考虑Dieulafoy病可能,内镜是 Dieulafoy病诊断及治疗的首选,若内镜下止血失败,应及时手术,手术简单、微创,疗效可靠.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黄山市2005年药品抽验检出不合格药品的分析报告

    黄山市药品检验所根据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5年下达的抽验计划[1],按照国家抽验规定抽取样品[2],对不同性质的抽验药品依法进行检验[3],现将2005年我所对抽验检出的不合格药品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汪民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健脾消积散内服配合背俞走罐治疗小儿疳气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消积散内服配合背俞走罐治疗小儿疳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小儿疳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背俞走罐加健脾消积散内服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类给药,治疗时间均为20天.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病程愈短疗效愈好.结论采用背俞走罐法治疗小儿疳气,方法简易,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无痛苦,小儿易接受.

    作者:魏从建;艾哈默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火药爆炸复合烧伤大鼠心肌组织ET及NO含量变化

    目的探讨烟花火药爆炸复合烧伤大鼠心肌组织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12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烧伤组(n=40)、爆炸伤组(n=40)和复合伤组(n=40),分别致伤形成大鼠2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火药爆炸伤和两者复合伤.动态观察大鼠伤后1、3、6、12、24 h心肌组织ET及NO含量.结果复合伤组较单因素致伤组大鼠心肌ET及NO升高明显,而ET/NO数值各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火药爆炸复合烧伤能引起心肌组织匀浆ET和NO的异常,其变化程度高于单一伤,间接提示心肌营养性血流的大量下降.

    作者:方林森;余又新;胡德林;汪昌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尿素维E乳膏中维生素E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尿素维E乳膏中维生素E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硅酮OV-17填充柱(涂布浓度为2%);柱温:275℃;进样口温度:295℃;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320℃.结果维生素E在2.00~6.06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RSD为1.4%(n=9).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以有效地控制该药品的质量.

    作者:管玉云;程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多发性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的预见性护理

    临床上,由车祸导致的多发性骨折患者很常见.脂肪栓塞是多发性骨折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突然,进展迅速,若诊治不及时死亡率可达10%~20%.因此给予多发性骨折患者早期脂肪栓塞的预见性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TLCS法测定健脾和胃颗粒中盐酸小蘖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健脾和胃颗粒中盐酸小蘖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水(6∶3∶1.5∶1.5∶0.5)为展开剂,另槽加等体积浓氨试液,以425 nm为λS, 650 nm为λR进行反射式锯齿形扫描.结果盐酸小蘖碱在0.26~1.3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平均回收率为98.15%,RSD=1.52%.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捷、重现性好.

    作者:赵刚;吴新安;方云;汪天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486例麻疹年龄结构的分析

    麻疹是儿童多发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自1965年广泛推行麻诊疫苗接种以来,麻疹的发病得到有效控制,麻疹的流行特点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发病年龄上有了明显的改变,现将在近6年我院收治的486例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发病年龄构成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汤武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洛赛克加凝血酶治疗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洛赛克加凝血酶治疗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44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洛赛克加凝血酶治疗组21例和雷尼替丁加凝血酶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洛赛克加凝血酶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5.7﹪,疗效优于雷尼替丁加凝血酶对照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洛赛克加凝血酶治疗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用药方便安全,有应用价值.

    作者:汪千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初探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指在符合国际标准,根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受过培训的药剂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配制,为临床医疗提供优质服务,是集临床与科研为一体的机构[1].我院于2003年7月建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现将有关工作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金小仙;周小花;洪云月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伤痛贴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伤痛贴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跖肿胀、小鼠琼脂肉芽肿法观察伤痛贴的抗炎作用;采用大鼠局部伤口电刺激和大鼠辐射热甩尾法观察伤痛贴的镇痛作用.结果伤痛贴能有效地对抗小鼠琼脂肉芽肿作用,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跖肿胀作用,对大鼠局部伤口电刺激和辐射热甩尾法致痛均有较强的镇痛作用.结论伤痛贴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袁敏;刘道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柿石堵塞引起高位空肠梗阻3例诊断及治疗体会

    柿结石一般在胃内多见,偶尔也可在曲氏韧带近端十二指肠及回盲部发现.这里主要讨论柿石堵塞在空肠上段,造成高位空肠梗阻,由于缺乏典型的症状及特异性的检查,所以术前往往很难确诊,只有在剖腹探查时才能明确诊断.

    作者:翁延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复方抗类风湿胶囊药理学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抗类风湿胶囊有无抗炎、镇痛作用.方法用佐剂性关节炎和多种炎症模型,观察本品的抗炎作用;以小鼠扭体法了解其镇痛作用.结果:本品对大鼠佐剂关节炎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对多种炎症模型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复方抗类风湿胶囊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对佐剂性关节炎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许钒;彭代银;王春怡;任亚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aspirin,ASR)即乙酰水杨酸,因能抑制前列腺素(PG)的合成,用于解热、镇痛、抗风湿历经百年之久.自上世纪70年代起,又因其能抑制血小板聚积,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中.

    作者:刘晓鸿;张明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胃康合剂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胃康合剂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标准、考察方法:临床治疗慢性胃炎108例,用法为饭前服用,每天3次,每次10 ml,连服4周.结果该制剂质量稳定,安全;治疗慢性胃炎总有效率达97.3%,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该制剂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安全,治疗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石苏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镇咳平喘颗粒镇咳、祛痰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镇咳平喘颗粒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因氨水所致咳嗽法、豚鼠因枸橼酸所致咳嗽法观察其镇咳作用;小鼠呼吸道酚红排痰量法、大鼠毛细管排痰量法观察其祛痰作用.结果镇咳平喘颗粒可以延长小鼠因氨水所致的咳嗽潜伏期及因枸橼酸所致豚鼠的咳嗽潜伏期,同时减少咳嗽次数;可以增加小鼠呼吸道的酚红排痰量及增加大鼠毛细管的排痰量.结论镇咳平喘颗粒具有镇咳、祛痰作用.

    作者:毕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多次氯胺酮麻醉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观察多次使用氯胺酮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高、低剂量组大鼠分别予以氯胺酮50 mg/kg和10 mg/kg腹腔注射麻醉,每日1次,连续7日.对照组予以等容生理盐水.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寻找隐匿台的逃避潜伏期和空间搜索能力,用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结果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并且空间搜索能力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与低剂量组之间有关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电镜观察显示高剂量组海马神经元有明显变性.结论高剂量氯胺酮多次麻醉对学习记忆有损害作用.

    作者:林林;黄陈平;方周溪;虞丽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肝源性糖尿病46例临床调查

    目的总结4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肝硬化患者中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对1997年12月至2005年12月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4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男35例,女11例,男性占总人数的76.1%,女性占23.9%;年龄23~75岁,平均54.43±10.70岁.46例中慢性乙肝37例,慢性乙肝合并酒精性肝硬化4例,慢性乙肝合并慢性丙肝2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以中老年较为多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肝源性糖尿病中以慢性乙肝为主.

    作者:毛增贵;邓大同;李怀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2003~2005年我院降糖药的应用分析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结构逐渐老年化,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常见病.根据2002年一项城市调查结果推算,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直接医疗费约为188亿元人民币,约占总卫生费用的4 %[1].

    作者:郑文平;周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颈前路钢板在颈椎骨折伴不全瘫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前路钛板在手术治疗颈椎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前路钛板治疗15例下颈椎骨折伴不全瘫的患者.结果本组15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3~38个月,平均15.7个月.15例植骨块均获得良好融合,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钛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除1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症状无恢复外,其他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优良率为86.7%.结论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可起到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术后无需行石膏外固定,明显地提高了植骨融合率,有利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吴丙虎;刘宁;查振刚;胡召云;周骏武;李志忠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它延迟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恢复,增加病死率,极大地影响了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PSD是生物、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首选药物治疗,在单一药物治疗欠佳时可加用心理治疗,对于联合治疗无效的重度PSD可选用电惊厥治疗.

    作者:郝吉莉;周兰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