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雨;朱美才;蔡庆;占志
目的观察麻疹乙脑二联活疫苗对猴体的安全性.方法应用麻疹乙脑二联活疫苗注射恒河猴脑内和脊髓,以麻疹和乙脑单价苗作对照,进行临床体征和组织病理学观察以及抗体测定.结果全部试验猴临床体征无异常反应,组织病理学检查联苗组大脑皮质和中脑黑质、颈髓仅见轻微炎症反应,病变均<5%,未见神经细胞坏死现象.麻疹抗体应答较好,乙脑抗体有轻微的升高.结论麻疹乙脑二联活疫苗的神经毒力与两种单价苗比较未见增强.
作者:郎书惠;方捍华;岳广智;冯建平;王键峰;贾丽丽;俞永新;姚亚夫;李声友;周卫;刘启良;周容;王寿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蛋白,用于制备抗-HEV酶标试剂盒.方法将插入的含HEV部分开放读码框2(ORF2)的重组菌扩大培养,诱导表达,纯化,鉴定,组装酶标试剂盒.结果纯化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鉴定,在相对分子质量56000处有一明显的蛋白带,经CS-930薄层扫描纯度达95%以上,经免疫印迹分析,具有良好的免疫学特异性.此HEV试剂盒,检测阳性病人血清样品阳性率为94.74%,检献血员血清样品阳性率为5.43%.结论该纯化的HEV部分ORF2重组蛋白组装的试剂盒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好.
作者:王玉梅;刘彦彬;李秀芝;刘欣荣;蒙冲;刘畅;郭凤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鉴定23个型的肺炎球菌荚膜多糖并研究其特性.方法按1997年版欧洲药典,对未作规定的鉴定项目作了全面鉴定.结果9V和20型的O-乙酰基含量,11A、18C、20和23F型的糖醛酸含量以及7F型的氨基己糖含量均较高,其他型及甲基戊糖含量则较低或未检出.用高压液相分子筛色谱检测各型多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显示出Kd值均较低.结论对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的特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取得了完整的资料.
作者:栗克喜;袁忠;谈宁芝;冯晓虎;谢姗姗;毛秀珍;蔡勤;刘波;杨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提取O139型霍乱弧菌荚膜多糖,并检测其理化特性及免疫原性.方法采用Cetavlon、冷酚、不同浓度乙醇沉淀、离心等步骤精制O139霍乱弧菌荚膜多糖,用生物学、免疫学等方法分析检定.结果提取的霍乱O139型荚膜多糖具有良好的多糖特性、结构特征和免疫原性.结论为组分疫苗的研制打下基础.
作者:李生迪;张萍;吴朝今;杜琳;王秉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提高甲肝减毒活疫苗检定方法的精确度.方法比较不同剂量组与剂量组不同的试验数,以及采用点斜法与Reed-Muench法计算TCID5o.结果通过比较4种不同的试验设计,发现随着稀释倍数减小或/和各稀释度试验管数增加,TCID50的标准误减小,以减小稀释倍数同时增加各稀释度试验管数,其标准误的缩小为明显.点斜法计算的TCID50 95%可信区间较Reed-Muench法为窄.结论减小稀释倍数同时增加各稀释度试验管数,并采用点斜法计算TCIB50,能使疫苗检定方法的精确度满足规范化甲肝活疫苗滴定的要求.
作者:汪萱怡;徐志一;田美英;陈启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获得人的血管生成素基因,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进行表达.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人的肝脏组织中扩增出Ang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中进行序列分析,再亚克隆到原核表达到pET28a(+)载体中.结果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A,转化宿主菌BL21(DE3)后,经IPTG诱导,Ang基因蛋白在BL21(DE3)中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7 000的重组蛋白.SDS-PAGE和薄层扫描分析表明,外源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10.64%.结论 Ang基因的克隆与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岳玉环;姜力;许崇波;朱平;李丽萍;朱冬冬;刘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应用聚乳酸与聚乙二醇共聚物(PELA)包裹Hp超声上清液,制备Hp口服微球疫苗,探讨共聚物PELA总相对分子质量Mr、PEG含量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PELA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r/Mn)对微球疫苗体外释药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复乳法溶剂挥发技术,制备Hp微球疫苗,用电子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测微球疫苗的粒径,用紫外光谱分光光度法测定抗原包裹效率与Hp抗原释放量,并在pH7.3、浓度为0.01mol/L的PBS溶液中作体外控释实验.结果 Hp微球疫苗抗原包裹效率在75%左右,平均粒径在51μm以下.若PEG量低于10%,PELA组成对微球疫苗的粒径和抗原包裹效率影响不大.结论 Hp抗原体外释放量与PELA中PEG的量和相对分子质量、PEL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成正比,而与PELA的总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
作者:任建敏;王缚鲲;邹全明;彭承琳;王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以鸡痘病毒为载体,表达HIV-1 Gag蛋白,进而研制AIDS疫苗.方法以鸡痘病毒282E4株非必需区TK基因为侧翼,插入VV突变型P7.5串联启动子和牛痘病毒A包涵体晚期启动子与20个串联的突变型早期痘苗病毒P7.5启动子组成复合启动子及LacZ报告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UTAL.在AF1-P7.5复合启动子下游,插入编码中国流行株HIV-1 Gag基因(B亚型),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UTAL-Gag.重组质粒Gag与FPV共转染CEF细胞,进行同源重组.通过BUdR加压筛选,X-gal染色,获得重组鸡痘病毒vUTALG,用于感染BHK细胞并免疫小鼠.结果经Westem blot检测,重组病毒表达了Gag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5000、48000、24000和17000,为Gag蛋白的P55、P48、P24和P17蛋白.重组病毒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结论所重组的病毒成功地表达了目的蛋白并进行了正确加工.
作者:罗坤;金宁一;郭志儒;方厚华;郭焱;秦云龙;安汝国;邵一鸣;殷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用一种新型的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及其免疫途径.方法用可生物降解的材料聚乳酸/乙醇酸(PLA/PLG)包裹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制成微球型疫苗,检测微球的大小及在体外病毒释放的状况,和口服免疫恒河猴后病毒在体内繁殖及免疫应答状况.结果微球大小在6~10μm范围,体外病毒抗原释放长达27d左右,体外抗原释放高峰在3~7d,口服免疫恒河猴后,约1w左右开始排毒,以后一直呈间断排毒.抗体应答于第3w出现,高峰期在5~6w,达1261mIU/ml,随后逐渐下降,口服加强免疫后,抗体回升,野毒株攻击后,抗体再度回升达1244mIU/ml.结论微球型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口服免疫恒河猴后,能引起一定水平的免疫应答.
作者:侯宗柳;龙润乡;谭顺革;金炜翔;李华;任丽虹;全文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扩增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Ⅰ)210bp的DNA片段,将其克隆到PGEX-1 λT质粒,并转化到E.coli NH522中高效表达.方法用改进的RT-PCR法合成人肝脏cDNA,然后从该cDNA文库中扩增出IGF-I基因.将扩增的IGF-I cDNA用BamHI和EcoRI双酶切后,插入到同样双酶切处理的pGEX-1 λT载体中,连接转化E.coli NM522,筛选克隆,酶切鉴定后,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分析及表达.结果将IPTG诱导表达的菌体离心收集,经SDS-PAGE分析,在相对分子质量34000处可见明显高表达带,表达量可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0%以上.免疫印迹表明重组蛋白具有IGF-I的抗原性.结论重组人IGF-I的成功克隆与表达,将为进一步研究人IGF-I的生物学特性打下基础.
作者:赵大鹏;王晓宇;刘畅;戚凤春;蒙冲;王影;王妍;盛君;杨煜;傅学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建立CNTF生产工艺,获得高产量的CNTF活性蛋白质.方法通过摇瓶和发酵罐培养研究了培养基成分、pH、诱导时间对工程菌pBV220-CNTF/DH5α生成和表达的影响,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应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培养基成分配比为酵母粉10g/L,葡萄糖8g/L,MgSO40.5g/L,磷酸盐0.05mol/L,pH7.4时有利于工程菌的生长及CNTF的表达.CNTF纯化后纯度达95%以上,并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结论为CNTF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作者:马红雨;朱美才;蔡庆;占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据WHO估计,目前全世界约有20亿人隐性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TB),每年有800万新发病人和300万患者死亡.近年来,人口流动的增加,多重耐药菌株的流行,以及MTB和HIV的双重感染,导致TB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上升.因而,TB的预防再次被提上重要日程.BCG虽广泛用于预防TB,但对其效果争议很多.研究认为BCG可预防和减轻儿童严重TB,但对成人肺结核的预防作用从0到80%不等[1].导致此变化的原因在于BCG菌株的变异使保护性抗原丢失,人群间遗传或营养的差异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另外,BCG接种干扰了利用PPD对MTB感染的诊断,接种免疫缺陷病人可能导致播散性感染等缺陷.鉴于BCG自身的不足,以及当前TB流行的严重性,研究新的疫苗用于TB的预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TB疫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范雄林;李元;徐志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pH4)中麦芽糖含量.方法采用外标法,将麦芽糖含量与其相应峰面积进行直线回归,建立标准曲线.样品经磺基水杨酸去蛋白处理后,取上清液进样测定.将样品峰面积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出麦芽糖含量.结果标准曲线回归系数r≥0.9990;回收率为99.6%~102.6%;以含9.00%、10.00%和11.00%麦芽糖的制品重复测定6次,CV值分别为1.01%、1.15%和0.59%;对一批制品进行日间重复性测定,CV值为0.6%.本方法相关性和重复性好,回收率高,操作简便.结论可作为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pH4)中麦芽糖含量的常规检测方法.
作者:宋青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LG)是由多份猪免疫血浆为原料制备的产品,免疫所用的抗原来源于人的淋巴细胞,同时在ALG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人血浆、人红细胞以及人胎盘组织吸收杂抗体.尽管对所用的人源性原料中血源性病毒实行了越来越严格的筛选,但由于筛选方法本身的限制和感染窗口期的存在,人源性原料的污染很难避免.
作者:康光明;艾智武;邹莉;陶柳宏;王前喜;俞霖;李萍;吴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前,血液经分离后的制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等,血浆经进一步分离纯化可以得到更多的单一有效组分,如白蛋白、各种凝血因子、多价或高价免疫球蛋白、各种蛋白酶抑制剂、抗凝血酶原及纤维蛋白原等.输血反应与使用血液制品的安全性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即由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而引起的不良免疫反应及血源性传染性因子的存在.
作者:徐德启;史维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γ复性方法在不同规模中应用效果.方法用高压匀浆法破碎工程菌,提取包涵体,经变性剂溶解后快速稀释进行复性.结果在实验研究、中试、扩大试制、试生产和大规模生产中,生物活性恢复良好,纯度也有提高.结论此种复性方法简单、快速,活性提高3.05~5.65倍.
作者:杨春涛;屠宗青;石玮;张一鸣;童葵塘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现行的液体制剂分装机械,都具备无瓶不灌装功能.所谓无瓶不灌装是指灌装制品时,某一工位上形成空档,没有容器瓶(管制瓶或安瓿)时,此工位不灌原液.国产与进口分装线这一功能的执行系统大体相同,由三大要素组成:信号检测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电磁离合器,见图1,图2.
作者:刘金平;于晓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近年来,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对流行性感冒全病毒灭活疫苗生产工艺进行重大改进,提高了疫苗的质量,按新工艺生产的疫苗各项指标完全符合WHO要求.为进一步观察疫苗的人体反应及免疫效果,于2000年,在江苏溧水县以进口同类疫苗为对照,进行了三价精制流行性感冒灭活疫苗的人体反应及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敏文;颜淑芹;王志刚;范宇红;张玉辉;张松青;惠崎;余录根;李陆逊;方捍华;刘淑珍;倪大新;祖荣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连续大面积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连续观察11年接种乙脑活疫苗的182715人次的乙脑发病率.结果 11年内均未出现异常反应,总发病率由接种前的21.89/10万下降到2/10万左右,保护率为98.99%.结论进一步证明乙脑活疫苗安全有效.
作者:周本立;张岷;陈品全;江秀坤;张立平;权康华;刘信瑞;许碧鸿;王勇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