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钟山县艾滋病治疗“一站式服务”模式的效果和存在问题

冼建民;农桂德;董玉连;毛艳芳

关键词:艾滋病, 一站式服务, 钟山县
摘要:目的 探讨广西钟山县艾滋病治疗“一站式服务”模式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规范治疗、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艾滋病患者的“积极治疗”,实施“一站式服务”模式,即在加快初筛、确认、咨询、体检及抗病毒治疗等一系列工作的情况下,对所有确认阳性的艾滋病患者提供抗病毒治疗咨询,不管CD4淋巴细胞数的多少,如果患者愿意且医生认为应该给予治疗的,提供抗病毒治疗;对既往已报告但尚未接受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提供抗病毒治疗.结果 新发病例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从实施前(2011年)的70.04%(194/277)提高至实施后(2013年)的95.18%(395/415)(X2=82.903,P<0.01);新发现病例病死率从实施前的23.92%(50/209)降低到2013年的4.06%(28/689)(x2=79.740,P<0.01);艾滋病示范区综合管理指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艾滋病治疗“一站式服务”模式为病人提供了综合服务平台,使各项检测项目能够在治疗点得以及时完成.此模式具有适宜性和可行性,此经验可在广西及至全国各地推广.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广西钟山县艾滋病治疗“一站式服务”模式的效果和存在问题

    目的 探讨广西钟山县艾滋病治疗“一站式服务”模式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规范治疗、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艾滋病患者的“积极治疗”,实施“一站式服务”模式,即在加快初筛、确认、咨询、体检及抗病毒治疗等一系列工作的情况下,对所有确认阳性的艾滋病患者提供抗病毒治疗咨询,不管CD4淋巴细胞数的多少,如果患者愿意且医生认为应该给予治疗的,提供抗病毒治疗;对既往已报告但尚未接受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提供抗病毒治疗.结果 新发病例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从实施前(2011年)的70.04%(194/277)提高至实施后(2013年)的95.18%(395/415)(X2=82.903,P<0.01);新发现病例病死率从实施前的23.92%(50/209)降低到2013年的4.06%(28/689)(x2=79.740,P<0.01);艾滋病示范区综合管理指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艾滋病治疗“一站式服务”模式为病人提供了综合服务平台,使各项检测项目能够在治疗点得以及时完成.此模式具有适宜性和可行性,此经验可在广西及至全国各地推广.

    作者:冼建民;农桂德;董玉连;毛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健康管理在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兰州石化离退休中心确诊的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关于骨质疏松健康认知和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KP)和骨密度值等指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经过6个月健康管理,中老年患者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形成有了明显提高,健康干预前后血钙、血磷、AKP和骨密度值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社区健康管理有助于增强患者的信心,促使患者形成健康行为,从而使病情得以控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志强;李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白银地区5岁以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不同年龄、季节及细菌分布特征分析

    目的 (1)对白银地区5岁以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细菌病原特征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主要细菌种类、分布特征、感染特点及流行的优势菌株.(2)探讨儿童CAP不同年龄、季节的流行规律.方法 2012年4月-2014年8月间,将≤5岁的CAP住院患儿1 300例,划分为1~2月、>2月~1岁、>1~2岁及>2~5岁4个年龄段,春、夏、秋和冬4个季节,了解CAP的发病特点,采集急性期呼吸道深部痰标本培养了解主要细菌种类、分布特征.结果 1 300例CAP患儿中,1 126例采集到了深部痰标本,采样率为86.62%,细菌培养阳性标本440例,阳性率达39.08%.CAP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发病率及革兰阳性(G+)、菌株革兰阴性(G-)菌株构成比例不同.结论 白银地区5岁以下儿童CAP发病特点是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在冬春季节发病率均高;深部吸痰培养分离菌株中年龄越小阳性率越高;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较革兰氏阳性球菌发病率高;不同年龄段的优势菌不同.

    作者:张兰豫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骨外科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

    目的 探讨骨外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本院骨外科手术患者631例,术后出现下肢DVT患者79例为观察组,未发生下肢DVT患者552例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患者性别、年龄、慢性疾病、手术时间、骨折部位及诊治措施等与下肢DVT等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预防策略.结果 休克、术中使用止血带、合并慢性病、应用呼吸机及多发骨折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28.47% (39/137)、15.87%(33/208)、17.16%(29/169)、19.05%(28/147)和16.58%(31/187),均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年龄、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术后卧床时间分别为(58.32±6.11)岁、(162.74±14.36) min、(74.23±9.44)h和(11.58±3.17)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外科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发生主要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疾病严重程度、术中是否应用止血带、合并慢性病及骨折部位等相关.加强患者术后下肢DVT评估,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有效预防和避免下肢DVT的发生.

    作者:贾秀眉;兰丽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行业群体烟草危害认知状况及禁烟立法态度舆情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行业群体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状况,探讨影响公共场所与工作场所禁止吸烟的主要因素,为创建“无烟单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梅州市623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和无偿献血者开展禁烟舆情调查.结果 有41.25%的调查对象认为降低焦油能减少吸烟危害,有53.93%的调查对象赞同在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基础上加入警示图片,只有32.58%的调查对象能正确认识二手烟危害性;献血者对烟草正确认识率高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有82.18%的调查对象表示赞同和支持国家层面立法,有71.91%和82.35%同意在本市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有50.08%认为在公共场所内实行禁烟会影响顾客数量,同时有55.38%不愿意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参与劝阻吸烟,有19.42%的调查对象不同意所在单位创建“无烟单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较献血者在禁烟行为方面持否定态度的多.结论 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禁止吸烟不容乐观,今后要加大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及广大民众烟草危害认知力度,并提高其法律意识.

    作者:谢小华;林立新;蓝新;陈清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台县40~69岁居民2011-2013年食管癌、贲门癌及胃癌发病筛查分析

    目的 总结高台县食管癌、贲门癌及胃癌内镜筛查情况,为科学防治上消化道肿瘤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抽取高台县40~69岁常驻人口2 800例,应用内镜下碘染色、指示性活组织检查及病理检查的方法进行筛查.结果 本次共筛查出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及癌前病变70例,总检出率为2.50%(70/2 800);其中食管癌及癌前病变30例,检出率为1.07%(30/2 800);贲门癌及癌前病变16例,检出率为0.57%(16/2 800);胃癌及癌前病变24例,检出率为0.86%(24/2 800).高台县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年龄的增加检出率逐渐上升.结论 高台县的上消化道肿瘤患病率较高,50岁以上男性为发病重点人群,内镜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上消化道肿瘤,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郭秀明;陈姗姗;杨军;车海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定量论证城市疾病防制机构投入机制

    运用1986-2010年我国大、中、小城市疾病防制机构数据论证发现,财政投入普遍增加,2002年之前财政投入缺口逐渐增大,2003年开始财政投入没有缺口,但2008年后又出现投入缺口.在扣除物价因素后,2002年之前的有偿服务膨胀责任主要归因于财政投入不足,除了2002-2003年中城市以外,2002-2005年,有偿服务膨胀责任普遍全在机构自身,2008年开始呈现不同地区不同年份波动较大的状况,大城市到2010年表现为全部财政责任,中城市从全部财政责任演化为全部机构责任,小城市变化规律与中城市类似.总之,城市疾控机构财政投入状况正在改善,但稳定性不足且地区差异大,因此,探索建立适合地区特点的、稳定适宜的投入保障机制是未来完善投入机制的重点.

    作者:翟晓婷;苌凤水;孙梅;汤善健;于明珠;朱立国;顾宁;王颖;吕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上海市某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潍坊社区2 941名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了解本辖区老年人健康情况,找出主要健康问题,分析影响其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家庭责任制下的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区卫生局规定的项目设定本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自愿参加体检的老年人有权选择具体的体检项目.全科医生负责健康评估及健康宣教.结果 2 941名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发现血压升高者比例达49.54%,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占61.36%,无高血压病史者占38.64%;空腹血糖升高者比例达16.83%,其中既往有糖尿病史者占54.95%,无糖尿病史者占45.05%;血脂升高者比例达15.30%,其中既往有高脂血症者占52.67%,既往无高脂血症者占47.33%.结论 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血压、血糖和血脂异常者较多,在家庭医生责任制工作模式下,全科医生不仅需要提高已有慢性疾病患者的管理质量和健康教育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潜在疾病的预防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全科团队的网底作用.

    作者:成园;戴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011-2013年柳州市卫生监督人员构成情况动态分析

    目的 为了解和掌握柳州市卫生监督队伍现状,对卫生监督员与柳州市常住人口配置比例、年龄、学历及职称等指标进行动态分析,为合理配置卫生监督人力资源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卫生监督员的学历、专业、卫生技术职称、年龄、所学专业及学习进修等情况.结果 柳州市卫生监督人员学历以本科为主,人员年轻化,卫生技术人员呈现三年逐年增长,预防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人员所占比例较高;但卫生监督员数量不足,中高级职称三年持续下降,初级职称所占比例逐年增大,监督员外出学习、进修机会不多.结论 政府部门应重视卫生监督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充实卫生监督人员数量,提高卫生监督员的整体综合素质.

    作者:陈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围手术期护理

    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可出现反复发作、膀胱结石和尿潴留等泌尿系统感染的危害,需进行手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是在内窥镜直视下,利用高频电切原理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患者易接受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金标准”[1].但由于患者的身体素质和术者对腔镜器械操作和使用程度的差异,术后出血仍然是TURP术后主要并发症,因此,分析TURP术后出血原因对围手术期进行合理护理,增加患者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晓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韶关市2 821名孕妇围产期B族链球菌感染率调查及防治研究

    目的 对韶关市围产期B族链球菌群体感染率进行调查,用于B族链球菌感染的防治研究,以减少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及肺炎等,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 收集到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在韶关市妇幼保健院及仁化县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进行孕前检查的2 821名孕35 ~ 38周孕妇的生殖道和直肠分泌物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B族链球菌进行检测,统计围产期B族链球菌群体感染率.结果阳性者孕妇给予青霉素干预,并随访妊娠结局及胎儿情况.结果 (1)2 821名孕妇标本中检出B族链球菌阳性158例,阳性率为5.60%.(2)随访情况:孕妇早产21例,产褥感染4例;新生儿肺炎6例,新生儿脑膜炎1例.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围产期B族链球菌感染快速辅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及早干预孕晚期携带B族链球菌可减少新生儿感染.

    作者:郑海燕;温素珍;李文婷;曾宪琪;杨学煌;乔伶俐;陈亚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山区少数民族家庭健康调查

    采用自编问卷和深度访谈方法,对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山区少数民族家庭健康状况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发现临夏少数民族山区地广人稀,村卫生室基本药品配送不及时,断货缺货时常发生,部分村卫生室已不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胆囊炎、慢性胃炎在当地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妇女对妇科检查存在种种错误认识等.建议加强对药品配送单位考核、加强妇女健康教育、推广民族医和中医药适用技术等.

    作者:钟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体育保健课程对普通高校残障学生干预效果的实证研究

    目的 调查普通高校残障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了解体育保健课程对残障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34名残障大学生进行一学年的体育保健课程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体质测试专用仪器,对干预前后残障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和体质指标测试,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残障学生SCL-90因子均高于正常大学生的常模,说明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且体质健康低于正常大学生.结论 经过一学年的体育保健课程干预,残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体质健康有了显著性的提高,且体质健康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张学军;禹娟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昆明市2010-2014年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昆明市2010-2014年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艾滋病性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昆明市某高校2010-2014年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采集大学生静脉血进行HIV、HCV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3 938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7.6%,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男性、近一年未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的学生知晓率较低.2010-2014年性行为发生率为10.0%.单因素分析发现,男生、>25岁、来自省外的学生、在婚和2012年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更高;多因素分析发现,男性、来自省外的学生更易发生性行为,2011-2014年性行为发生率均高于2010年.首次性行为、近一年固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为54.6%和47.3%.2010-2014年无HIV抗体阳性者,HCV抗体阳性率为0.05%,梅毒阳性率为0.03%.结论 该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处于较高水平,但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应积极开展性健康教育,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同时,开展性健康教育应根据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的特点来选择人群.

    作者:万放换;焦锋;韩云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6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3)和治疗组(n=63),对照组在控制饮食和合理运动的基础上,给予餐时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格列美脲,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FBG、2 hPG、HbAlC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BMI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BM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及LDL-C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陈国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脂联合胆红素、hs-CRP检测结果与颈动脉硬化病变发展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变厚并失去弹性的几种疾病的统称,颈动脉硬化病变是动脉硬化中常见而重要的类型.大量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及血脂增高的程度与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疾病具有相关性n].而作为炎症因子标志物的超敏C-反应蛋白(h-CRP)对颈动脉硬化所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具有预测作用.血清胆红素在高血脂引起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具有抗氧化性能,与颈动脉硬化程度加重呈现降低水平变化[2].本文主要针对血脂联合胆红素、h-CRP检测结果与颈动脉硬化病变发展程度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琼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定量论证各类农村疾病防制机构投入机制

    运用各类农村疾病防制机构数据论证财政投入状况发现,历史变化规律与全国基本一致,但不同类别地区有所差异,经济越好的地区财政投入越有保障.研究提示,在农村地区同样需要探索建立稳定适宜的投入机制,尤其要关注经济欠发达的三类、四类地区疾控机构的投入状况,必要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办法来改善.

    作者:苌凤水;王颖;周志俊;励晓红;顾宁;窦蕾;陈英耀;吕军;郝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 278名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嘉禾县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从不同年级共抽取2 278名学生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结核病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为54.74%,各年级总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展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后,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8.52%,各年级总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后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学校开展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活动,能提高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作者:曹亮;胡海燕;刘雪峰;朱劼;李刚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贵州省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离职意向研究

    目的 调查贵州省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离职意向,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对704名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计数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结果 贵州省农村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离职意向率是35.1%.学历(P=0.008)、收入满意度(P=0.004)、个人发展空间(P=0.009)、管理者决策能力(P=0.03)、职业环境(P=0.041)和卫生人员配备(P=0.002)6个因素对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离职意向有影响.结论 相关部门应积极探索有利于农村基层医务人员从业发展的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卫生队伍的稳定性.

    作者:徐丽;汪俊华;黄文湧;杨敬源;蒋芝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改善慢性癌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分析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改善慢性癌痛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慢性癌痛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慢性癌痛常规护理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依从性、疼痛缓解率,分析慢性癌痛患者依从性差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依从率、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0.83%和84.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17%和4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患者治疗依从性差,主要因素为担心长期用镇痛药会成瘾、认为不痛时无需用药、担心长期用镇痛药耐受、担心用镇痛药影响病情观察及担心镇痛药的副作用等.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慢性癌痛患者的依从性,增加疼痛缓解率,影响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担心长期用镇痛药会成瘾、认为不痛时无需用药、担心长期用镇痛药耐受、担心用镇痛药影响病情观察、担心镇痛药的副作用等.

    作者:林晓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