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襄阳市某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调查

邱德志;龚文胜;张旺生;王新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暴发, 疫情调查, 襄阳
摘要:目的 分析裹阳市某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资料,评价防治措施,为防控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该学校1180名学生,累计发病220例,罹患率为18.64%,年龄小的6岁,大的15岁,发病时间持续98天.结论 建立学校传染病预警机制,落实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及时控制传染源、预防接种等措施,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有效办法.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新医改背景下的义乌市基层防保队伍人力资源分析

    目的 了解新医改背景下的义乌市基层防保人力资源情况,为推进新医改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2年10月对义乌市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基层防保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义乌市基层防保人员共有75名,每万名常住人口有0.61名基层防保人员,17.33%的人员为预防医学专业,初级职称占88.00%.结论 队伍总体数量不足,结构不十分合理,总体素质亟待提高.

    作者:楼挺;董选军;滕世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舟山海岛精神病患者双向转诊情况分析

    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收集2012年6月-12月份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和舟山市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双向转诊精神病患者的数据.1.2方法通过双向转诊平台收集数据及对病人家属的访谈,分析转诊成功和未实现转诊的具体原因.转诊条件:(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患者转诊至舟山市精神专科医院的条件,病情出现反复;出现明显精神症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不能控制;因技术、药物等条件限制不能诊断、治疗.

    作者:王芳;谢蓓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襄阳市某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调查

    目的 分析裹阳市某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资料,评价防治措施,为防控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该学校1180名学生,累计发病220例,罹患率为18.64%,年龄小的6岁,大的15岁,发病时间持续98天.结论 建立学校传染病预警机制,落实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及时控制传染源、预防接种等措施,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有效办法.

    作者:邱德志;龚文胜;张旺生;王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乌司他丁联合地芬诺酯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主要是由于胰腺管内的压力突然增高,使胰腺血液供应不足及胰管阻塞等原因引起[1].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主要临床特点是急性腹痛、剧烈呕吐和发热等症状,严重地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病情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和各种器官衰竭[2].乌司他丁又名尿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种广谱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多种酶和炎症介质有抑制作用[3].

    作者:王尚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与检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的标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中明确规定:各级实验室应该严格执行现行有效的或经认可的检验标准与方法.《公共场所标准检验方法》(以下简称《方法》)[1]作为《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9663~9673-1996,以下简称《标准》)[2]配套的检验方法于2000年9月30日发布,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方法》与《标准》对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检验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和推动作用,同时使基层单位的检验工作有据可依,出具的检验报告能够标准化、统一化.但是,我们在执行和使用时发现《标准》、《方法》中仍有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和改进之处,特在此提出以供商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山市农村老年人生活行为及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广东省中山市农村老年人生活行为状况及对慢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定科学的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广东省中山市3个镇对4 800名60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生活行为方面:有39.4%的老年人每天进行体育运动,有82.5%的老年人饮食荤素均衡;有9.6%的老年人吸烟,有3.7%的老年人经常饮酒,其中男性吸烟和饮酒率均高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病知晓情况:分别有18.6%和30.7%的老年人知道自己的血压值和血糖值,分别有28.7%和52.7%的老年人知晓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药物治疗原则,有20.7%和43.7%的老年人知晓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药物治疗原则,其中女性的知晓率高于男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有21.7%和16.6%的老年人知晓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分别有25.5%和27.5%的老年人主动和被动地获取过保健知识.结论 中山市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行为有待改善,对慢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不高,应加强农村老年人生活方式和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以提高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的管理效果.

    作者:梁佩韶;郑志宏;王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自我意识、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目的 通过对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自我意识、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为开展灾区儿童PTSD患者干预或治疗提供依据和支持.方法 用创伤后应激障碍17项筛查问卷(PCL-C)、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在舟曲泥石流16个月后,对547名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其与儿童自我意识、社会支持的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 儿童PTSD总分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过多重比较发现高年级症状总分都显著高于低年级儿童;儿童自我意识与PTSD为显著的负相关(r=-0.333,p<0.05);社会支持与PTSD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r=-0.099,p<0.05).结论 舟曲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总体情况较严重;儿童自我意识可以直接预测PTSD的发生,社会支持可通过自我意识间接预测PTSD.

    作者:黄永祥;蒋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干预对临界高血压患者发展为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分析

    目的 探讨通过健康干预方法降低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值,防止其发展成为高血压病的可行性.方法 将794例临界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不服用降压药物,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健康干预,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血压值定量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知识、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改善情况有显著提高,且干预组与对照组血压值定量资料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血压呈逐年降低、对照组患者血压呈逐年增高趋势.其中发展成为临床高血压病需要用药物控制血压的患者干预组有27例(6.8%),对照组有289例(72.8%),后者是前者的10.7倍.结论 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干预是预防临界高血压发展成为高血压病的行之有效方法.

    作者:王春娟;吴东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管理及健康管理信息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凸显,居民的经济收入已然负担不起高额的医疗花费,因此,科学、合理和有效的健康管理方式应运而生;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患病率再创新高,全面多领域的健康管理理念已深入家庭乃至医疗行业.对健康管理及其信息化的概念、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健康管理及其信息化在医院、社区和网络媒体等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作者:孙瑶;李文源;艾育华;张冬妮;刘永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沈阳市沈北新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沈阳市沈北新区2006-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腮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6-2012年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沈阳市沈北新区流腮报告病例数129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6.95/10万;男女性别比为2: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病例主要集中在4~15岁的学生,10~15岁组发病率高;发病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道义、虎石台、辉山和新城子街道等流动人口聚集的城乡结合部发病率较高,占全部病例总数的69.62%.结论 加强流腮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疫情监测工作,提高疫苗接种及时率.

    作者:吴宁;鄂焕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推进中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卫生监督协管是近年来新增加的一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其目的是通过整合和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充分发挥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的职能作用.本文通过对榆次区近两年来实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基层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有关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

    作者:杨景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张掖市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张掖市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脊灰)、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为及时调整免疫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健康人群血清中脊灰、麻疹和风疹IgG抗体.结果 共监测435人,脊灰抗体阳性率为87.82%,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42.78 U/mL;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3.22%,GMC为1 512.50mIU/mL;风疹抗体阳性率为72.87%,GMC为56.84IU/mL.结论 为建立人群免疫屏障,重点应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及时接种率、接种证查验、大年龄组加强免疫及风疹监测工作.

    作者:卢莉萍;张晓萍;张娅秀;毛玉娟;赵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伊宁市城镇贫困人口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况调查

    目的 通过调查和分析伊宁市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为伊宁市出台更适宜于贫困人群就医的优惠政策及医保模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于2012年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伊宁市4个社区的低保户和普通户各352户,进行入户现场调查和访谈并发放问卷,得到有效问卷620份.结果 低保人口两周患病率高于普通人口的两周患病率.两周就诊率明显低于普通人口,年住院率和因经济困难提前出院者的比例高于普通人口.结论 低保人口因为经济困难往往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结果小病拖成大病,形成医疗费用更加昂贵,生活更加困难的局面.扩大医疗保障的服务范围等措施对改变低保人群的医疗现状,节约医疗卫生资源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慧敏;魏晶晶;奉成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加味葛根芩连汤直肠滴注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葛根芩连汤直肠滴注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退热、止吐等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味葛根芩连汤直肠滴注联合推拿手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总有效率用x2检验,x2=6.53,P<0.05,说明两组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在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和退热时间等方面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治疗72 h后观察食欲恢复情况,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33,P=0.00).结论 加味葛根芩连汤直肠滴注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且能从根本上调节患儿体质,简单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巧红;贾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疫苗通”预防接种短信提醒系统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疫苗通”预防接种短信提醒系统目前运行状况,并评价其对预防接种的影响.方法 河南省每个县(市、区)随机抽查城市和农村预防接种门诊各2个(不足4个均抽取),预防接种门诊从近一个接种日所接种儿童中随机抽取有“手机号码”的儿童家长,回访至少有20条有效电话.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访电话15 004条,电话接通13 109条(87.37%),短信收到率为82.95%(10 874条),短信内容正确率为94.58%(10 285条),93.80%(10 200条)的儿童家长收到短信后会采取与预防接种有关的行为.城市地区电话接通率高于农村(P=0.000),但是接通电话后不同地区短信收到率相同(P=0.098),农村地区家长接到短信后采取预防接种有关行为率高于城市地区(P=0.004).不同通信公司之间短信接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两两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河南省2岁以下儿童手机号码填写率为83.87%,城市地区(87.19%)填写率要高于农村地区(8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疫苗通”短信系统有助于提高儿童监护人对疫苗接种的依从性,它不仅有效提高了儿童疫苗预约通知效率,而且进一步拉近了免疫规划工作与儿童家长的距离.

    作者:张延炀;王长双;马雅婷;张肖肖;路明霞;肖占沛;叶莹;陈兴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目的 构建乡镇卫生院医生胜任力模型,为乡镇卫生院选拔医生提供能力选拔标准.方法 通过工作分析调查表对乡镇卫生院317名临床医生进行工作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胜任力核检表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结合专家咨询,构建临床医生胜任力模型.结果 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胜任特征6大特征群共23项,分别为专业素养、成就特征、管理特征、服务特征和影响特征与个人特征.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的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与相应岗位的工作职责高度关联,可为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师娜娜;马达飞;张光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河西地区学生自杀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甘肃省河西地区学生自杀相关行为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学生自杀和指导学生心理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统一对甘肃省河西地区武威市和张掖市3 89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过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学生比例为10.78%和3.62%;抑郁、孤独和失眠的报告率为18.71%、14.75%和10.44%,学习压力大的报告率为24.04%,被恶意取笑的报告率为45.55%,不同类型学校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被恶意取笑、被威胁恐吓男女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甘肃省河西地区学生中自杀相关危险行为广泛存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应互相配合,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和预防.

    作者:马艳;杨泽;秦让山;李泽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广西容县乡村医生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探索

    目的 了解广西容县乡村医生的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和解决办法.方法 采用普查法对全县范围内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医生性别、年龄、学历、执业资格情况和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广西容县的乡村医生以男性、30~50岁、中专学历和乡村医生资格为主.结论 为加强网底建设,完成各项医改工作任务,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在维持乡村医生稳定的基础上实现乡村医生队伍的年轻化,提高乡村医生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作者:孙强;何烈琪;杜艺;李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D64在脓毒症诊断中的意义

    脓毒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发病率近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多种原因造成该病死亡率极高,其发病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缺乏确切的实验室依据,使早期识别及诊断成为难题.近年来发现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CD64)是诊断细菌感染的较好指标.CD64在正常情况下,主要表达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表面,中性粒细胞表面几乎不表达.机体患感染性疾病时,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表达迅速升高[1].本研究对56例脓毒症患儿进行CD64测定,以探讨其在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以及在抗感染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金颖;徐志英;邸顺祥;张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准入的意向分析

    目的 了解管理层与执行层对现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设置的认可程度及项目准入原则的意向差异,以探索完善均等化项目准入的多元决策模式.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评阅归纳得“面向全体居民”、“面向特定人群”和“基于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等6大准入原则.其次对某地级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管理层与执行层进行意向调查.结果 管理层和执行层对现有均等化项目设置的合理性认同率不高,文献提及的准入原则重要性排序仍有争议.结论 需基于多元的群体互动,以构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准入机制.

    作者:陈珉惺;吕军;张引;郝超;虞国良;励晓红;徐汉波;李昊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