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司洛尔在心室电风暴治疗中的应用

肖煜东;郑秀峰;刘飞;崔荣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艾司洛尔, 心室电风暴
摘要:心室电风暴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就十分凶险,只有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才能有效控制心室电风暴的发作,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死亡率.我科自2006年4月-2010年9月收治12例ACS并发心室电风暴的患者,经静脉给予艾司洛尔治疗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在农村基层传播推行循证医学的尝试与思考

    简介了中英GTF合作项目关于在浙江省农村基层开展循证医学(EBM)的活动内容,分别从项目EBM工作进展、取得的初步成效、基层实施EBM面临的问题与原因、带来的启示与思考等方面进行总结,为农村基层传播与推行EBM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作者:毛荣宗;金大兴;王雪勇;郑燕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过期妊娠妇女产前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过期妊娠发生的产前保健服务利用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为嘉兴市在1993-2000年间分娩单胎活产的妇女16 033人,其中过期妊娠1 008人.采用t检验和λ2检验比较不同人群计量和计数资料的差异,应用两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过期妊娠妇女产前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孕早期没有接受早孕检查妇女的过期妊娠发生率(9.1%)高于进行早孕检查的妇女(5.3%).过期妊娠妇女第一次产前检查孕周[(11.8±6.1)周]晚于足月产组[(10.1±4.9)周].孕晚期接受产前保健服务妇女的过期妊娠发生率高(14.0%),其次是孕中期组(9.4%)、孕早期组(5.7%).妇女职业和丈夫生育年龄是过期妊娠妇女产前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论 孕早期没有接受早孕检查、接受产前保健服务晚的妇女发生过期妊娠的风险高,影响过期妊娠发生的产前保健服务利用因素是妇女的职业和丈夫的生育年龄.

    作者:郭丽君;刘英惠;刘菊芬;任爱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农村居民对防保服务的认知及利用变迁分析

    通过对2000年样本地区的再次调查,比较2008年与2000年的居民入户调查、领导意向调查与机构调查数据,分析农村居民对防保服务的认知及利用情况的变迁.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对于计划免疫等传染病预防控制服务的认知及利用显著提升,但对部分防保服务如老年人保健、慢性病预防和妇幼保健等防保服务的实际利用仍显不足.提示尚需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防保意识,提升防保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以促进居民对防保服务的利用,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

    作者:曾雁冰;吕军;冀明奎;孙梅;袁敏;汤善健;程亮;朱道立;林尚立;梁鸿;姜庆五;王颖;励晓红;苌风水;罗力;郝模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即刻牙种植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即刻种植义齿被称为21世纪口腔种植医学的发展方向,即刻种植义齿技术是近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且日趋成熟的义齿修复技术,它和延期牙种植比较具有疗程短、费用少和美学效果佳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减少牙槽骨生理性吸收、避免大的植骨或重建、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和能很好地恢复咀嚼功能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失牙患者所接受,临床应用也日趋广泛.但即刻种植义齿存在着外科、软组织、支架机械性以及发音和美观等方面的一些并发症,而对于某些并发症的处理尚处于起步、研究阶段.文章从外科、硬组织、软组织、材料工艺及美学效果等5个角度出发,就即刻种植义齿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作一介绍.

    作者:李广文;王军;李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轮状病毒腹泻的影响

    婴幼儿急性腹泻常由轮状病毒(RV)感染导致,以秋冬季节为高发.RV型别繁多,可根据其VP6蛋白的抗原性不同分为A、B、C、D、E、F和G7组,由于交叉保护性差,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治疗办法.RV传染性较高,近年很多研究表明,采用母乳喂养可减少RV入侵婴幼儿小肠黏膜上皮细胞,避免RV引起的腹泻或其他系统伤害.

    作者:叶金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支付方式的研究和探索

    完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费用支付方式,既是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关键,又是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应该在认真研究各种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特点,探索和完善新形势下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

    作者:刘芳;杨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深圳市流塘社区老人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流塘社区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为社区老人的健康促进及护理干预提供指导.方法 按10%抽样比采取双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371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上门问卷调查、健康档案查阅和血压测量.结果 两周患病率为49.4%,女性组显著高于男性组(λ2=11.736,P<0.001),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λ2=52.087,P<0.001).慢性病患病率迭73.5%.71.5%的老年人视力有不同程度下降,24.0%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受损,其中中度以上受损达8.5%.有5.2%的老年人经常出现情绪低落或忧郁.结论 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两周患病率逐渐升高,日常生活能力逐渐减退.应积极开展以加强慢性病防治、提供老年社区护理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桂琼;曾艳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艾司洛尔在心室电风暴治疗中的应用

    心室电风暴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就十分凶险,只有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才能有效控制心室电风暴的发作,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死亡率.我科自2006年4月-2010年9月收治12例ACS并发心室电风暴的患者,经静脉给予艾司洛尔治疗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肖煜东;郑秀峰;刘飞;崔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传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传染科是传染病患者相对集中的场所,独特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决定了传染科护士成为日常工作中职业暴露的危险群体[1].近年来,职业安全成为医务人员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尤其是传染科护士的职业安全备受关注.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传染科护士与患者的接触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危害日益增多,护理操作过程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危害,不仅会危害自身健康,而且可能成为传染源和传播媒介,增加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可能性[2-3].

    作者:林小娟;洪清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肾病综合征脂代谢紊乱70例临床分析

    肾病综合征(NS)是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诊断依据主要有大量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其中高脂血症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特征.1913年Munk首先描述了肾病综合征的血脂异常[1],近10年来,许多实验研究证实高脂血症与NS动脉硬化、血栓及进行性肾小球硬化有关.

    作者:王宏;刘晓宁;扬延岚;葛亮;李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

    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约为4%~7%[1],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约0.004%[2].甲状腺结节治疗前明确其性质非常重要,甲状腺恶性病变时需尽快采取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良性病变时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或选择性手术,而某些病变可能仅需定期随访[3].

    作者:周爱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肺栓塞中的应用

    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后血栓脱落可发生肺栓塞(PE),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致命性肺血管疾病,大多数患者可在1小时内死亡,临床上明确诊断的仅占0.1%,但经尸检证实的达3.0%以上[1].

    作者:方利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老年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30例诊治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结直肠癌发病率不断提高,而大肠癌致肠梗阻是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肠梗阻的发病率约为结直肠癌患者的15%~20%[1].老年患者因自身脏器功能减退,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合并症多,使得老年急性梗阻性大肠癌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对本院收治的30例急性梗阻性大肠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段百芸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气压治疗预防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照研究

    脑卒中是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卒中患者一般处于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和脱水治疗等状态,很容易发生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如果不加以预防,脑卒中患者DVT发病率可达3%~30%,甚至高达53%[1-2].DVT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特别严重者还可因血栓脱落阻塞较大的肺动脉而造成肺栓塞,终导致患者死亡口[3].

    作者:方振辉;俞雯雯;吕志芳;芦颖芝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苏州市黄埭镇754例0~6岁儿童末梢血5种元素测定结果分析

    人体常量元素中钙、镁和微量元素中的铁、锌、铜这5种元素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起着重要作用.为初步掌握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营养水平,我们测定分析了黄埭镇6岁以下儿童末梢血钙、铁、锌、镁和铜5种元素的含量,为群防群治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作者:孙雪龙;李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点穴按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60例疗效观察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多在静态时起病,变化快,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处理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1].

    作者:王争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鳃裂囊肿和鳃裂瘘100例临床分析

    鳃裂囊肿和鳃裂屡是颈部常见的先天性胚胎发育畸形,临床特点为易感染、易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本院1986年7月-2010年8月收治的100例鳃裂囊肿和鳃裂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的变迁分析

    通过比较2000年和2008年调查数据,研究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的变迁情况,以分析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功能落实情况.研究显示: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相互影响的趋势有所增强,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有所发展,但承担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依然不足.提示乡镇卫生院需要进一步基于基本医疗服务的功能定位,提升提供质优价廉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并建议探索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

    作者:袁敏;吕军;程亮;孙梅;曾雁冰;汤善健;冀明奎;朱道立;林尚立;梁鸿;姜庆五;王颖;励晓红;苌风水;罗力;郝模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社区门诊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抗菌药物配合中药治疗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例2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2例,对照组114例,治疗组给予抗菌药物+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抗菌素和对症处理,一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陈运生;杨秋娥;骆雪峰;曾钊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中取胎头困难术式改良86例临床观察

    剖宫产术虽然是解决难产、缩短产程的佳方式,但作为一种有创、非自然的结束分娩的方式,对新生儿的健康会产生影响.对行剖宫术分娩的新生儿而言,体内的免疫因子含量明显低于阴道分娩儿,易患感染性疾病,而且死亡率高.我国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可达到50%~60%[1].

    作者:刘华;黄静;古月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