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临床研究

周革利;赵长宏

关键词:胃癌, 围手术期, 非要素肠内营养剂, 营养支持
摘要:对胃癌病人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营养支持,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提高病人手术耐受力,减少并发症.我们应用非要素肠内营养剂对胃癌病人在围手术期进行营养支持,取得满意效果.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产前胎心电子监护联合彩超检查预测胎儿结局的评价

    目的 探讨临产前电子胎心监护联合彩超判断胎儿预后的价值.方法 联合应用电子胎心监护和彩超检查对800名晚期妊娠孕妇进行观察,并对其国产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800名孕妇中有400名是产前门诊行电子胎心监护检查(NST),NST异常组的羊水污染、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400名孕妇是先兆临产入院行入室试验(CST)加彩超检查,CST异常组、CST和彩超均异常组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结论 妊娠晚期和临产前胎心电子监护联合彩超检查能早期预测胎儿宫内的安危情况,是检测胎儿有无缺氧的无创伤性检查手段,为临床及时纠正宫内缺氧提供了可靠依据,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李惠霞;刘小凤;陈霞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减少颌面部外伤畸形的急诊处理方法

    颌面部软组织外伤急症处理的各环节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患者愈后面部的美观,有些患者冈伤痕明显等需要二期整复.如何在急诊手术时处理好创面和伤口,减轻患者的愈后瘢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高志军;梁文祥;许明仙;刘志华;赵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以心脏增大为首发症状的幼儿多发性大动脉炎1例分析

    1 病例回顾1.1基本情况患儿,女,2岁零2个月,间断咳嗽24天,渐进性加重,伴乏力、憋气、间断发热、心跳快,仰卧位加重、坐位时减轻、双下肢无水肿.当地医院按感染性心肌炎给予维生素B6、维生素C、辅酶Q10及中药黄芪治疗,辅助口服地高辛强心,病情未见好转,为确诊和进一步治疗,于2008年1月10日入住我院.

    作者:乌仁托雅;张丽荣;刘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母婴同室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的问题与护理措施

    传统的新生儿病房采取全封闭的管理,母婴完全分离,婴儿出生后,采用人工喂养,这样不仅影响婴儿健康且影响其牛长发育,使婴儿易患各种疾病.我院根据爱婴医院的要求,建立了母婴同室病房,对婴儿实行早期母乳喂养,降低了婴儿发病率,缩短了婴儿住院日期,院内感染也有所下降,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凤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海岛县自来水供水与水质状况调查

    玉环是全国12个海岛县之一,为掌握海岛自来水供水与水质状况,我们于2006年6月-2007年5月开展全县自来水供水与水质调查.

    作者:郑加彬;陈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小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及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显得日益重要.它不仅是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环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管理模式的确立,是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基础,新疆石河子市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符合实际的社区卫生服务框架体系和高效的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作者:朱庆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60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X线表现呈多样化、无特征性,易导致误诊.现将我院2004年4月-2007年4月收治的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60个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齐凤荣;王洪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外伤引起四肢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导致肌肉、神经和血管等组织囚急性严重缺血造成的一种早期综合征,是临床常见且较严重的创伤并发症.常见于前臂和小腿,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护理在其诊治和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回顾分析62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例,对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术前观察、术后护理及预防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敏;雷小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6城市低保对象对医疗救助的心理需求分析

    目的 研究6城市低保对象对医疗救助的心理需求,为医疗救助模式的建立和改进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方法 在分层抽样的基础上对1116名低保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其对医疗救助的期望情况.结果 低保对象想了解的救助政策是救助的内容和救助的额度;理想的救助模式应该大小病兼顾;理想的门诊或住院救助模式是发放救助卡或医院垫付.结论 尚需进一步加强医疗救助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实施主动服务;在救助方案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特点,优先纳入贫困的人群,解决其迫切的疾病问题.

    作者:刘成凤;张光成;王汝芬;范翠萍;杨淑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手术治疗246例胸壁结核的临床体会

    胸壁结核多发于中、青年,主要是继发于肺或胸膜结核.该病的治疗效果主要与诊断、麻醉的选择及手术方法等因素密切相关.我院白1990年3月奎2007年3月共收治胸壁结核患者246例,全部病例均通过手术治愈,术后经1~6年随访无1例远期复发,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本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交通伤致十二指肠闭合性损伤31例诊治体会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1995年-2008年收治交通伤导致的十二指肠闭合性损伤31例,男23例、女8例,年龄17.9~69.2岁.损伤部位:十二指肠球部5例、降部13例、横部8例、升部3例,球部、降部及横部弥漫性损伤2例.伴随损伤17例:合并一个脏器损伤的11例、两个脏器损伤的4例、3个以上脏器损伤的2例.

    作者:陈锦隆;易石坚;林建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学生常见不良饮食行为及健康教育方法

    习惯是指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着重要影响.良好的习惯有利于人们的健康,不良习惯对健康不利,甚至严重危害健康.本文拟对目前学生中常见的不良饮食行为提出健康宣教措施.

    作者:于精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口腔颌面外科应用液氮冷冻疗法的临床体会

    液氮冷冻作为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在国内外已有悠久历史,并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专业--冷冻外科.上世纪70年代初一些省市级医院,先后开展了这项工作.当前,冷冻疗法的致冷源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是液氮.1985年2月-2007年2月我院应用液氮冷冻治疗机,对208例病人进行了冷冻治疗,经临床观察,效果比较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高志军;梁文祥;赵健;刘志华;许明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当前中国农民医疗问题的研究综述

    从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2个方面,对当前理论界关于中国农民医疗问题的研究加以综述.在此基础上,认为当前对农民医疗问题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要更加重视实证研究;在研究主题方面,要立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加大对农民工医疗问题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的关注与重视.

    作者:李秀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射阳县农村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难点及思考

    射阳县疾控中心于2006年在该县农村社区开展了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行为、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调查对象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27.6%.但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与全国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1].众所周知,健康教育是控制高血压患病率的有效策略之一[2].射阳县针对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但目前在该县的农村社区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又有其特殊的困难,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运权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的护理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是由于各种原冈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减少或牛物效应不足导敛的以全身新陈代谢率降低为指征的内分泌疾病[1].

    作者:张玉梅;彭敏;姜彩云;李楠;于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某医学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

    目的 考察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方法 使用李超平2003年修订的职业倦怠量表对校区在岗教师施测.结果 情绪衰竭:已婚>未婚(P<0.001)、分居>未分居(P<0.01)、有子女>无子女(P<0.05)、周课时16以上>16以下(P<0.05)、工龄5年以上>5年以下(P<0.01);玩世不恭:已婚>未婚(P<0.01)、分居>未分居(P<0.01)、工龄5年以上>5年以下(P<0.001);成就感低落:机关干部>任课教师(P<0.01).结论 哈医大大庆校区教师职业倦怠情况与各人口学变量及工作种类有显著相关.

    作者:杨军;杨金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医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慢性、对称性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其发病原因与免疫调节失控有很大关系.我们就近10年来中医药对RA免疫调节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刘文丽;徐颖;韩玉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微波加湿润烧伤膏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分析

    宫颈糜烂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农村及外来务工妇女发病率高,不但对患者的生育、生活有不利影响,而且也是诱发官颈癌的高危因素.有研究报道,宫颈糜烂治愈者和未治愈者宫颈癌发病率有明显差异[1].其治疗方法有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是常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2].目前多选用微波治疗,此法疗效确切,但有以下缺点:术后阴道有大量水样排液,创面出血时间长、愈合慢,富颈管黏连等.我院门诊妇科自2004年8月-2007年8月,用湿润烧伤膏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在减少阴道出血、阴道排液,防止宫颈管黏连,促进创面愈合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丽坤;单文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141例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剖宫产能迅速解除胎儿在官内的缺氧状态,对降低新生儿窒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剖官产率的上升,围产儿病死率并未明显下降.本文对我院2003年6月-2007年6月4年中,在剖宫产术中发生的141例新生儿窒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预防和改善预后的方法.

    作者:景明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