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东北S市和西南T市居民饮水摄入量调查

吴茜;叶必雄;张岚

关键词:饮用水摄入量, 饮用水暴露参数, 居民
摘要:目的 了解中国东北S市和西南T市居民饮水摄入量情况,为进行饮用水暴露途径的健康风险评价提供基础参数依据.方法 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冬夏两季,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中国东北S市和西南T市随机选取18岁以上的成人居民进行饮水摄人量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自填式日志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居民饮水摄人情况.结果 S市和T市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来源是自来水,并以饮用开水为主(74.1%).日均饮水摄入量中位数为1 495mL,其中直接饮水摄入量为1 042mL,间接饮水摄入量为408mL.饮水摄人量夏季(1 673 mL)高于冬季(1 351m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9.337,P<0.01);饮水摄入量男性(1 590mL)高于女性(1 42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49,P<0.01).BMI指数不同的各组人群之间日均饮水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497,P<0.01),且随着BMI指数升高,日均饮水摄入量有升高的趋势.结论 S市和T市的居民日均饮水摄入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在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时应综合考虑不同因素条件下的情况.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流动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现阶段广东省佛山市流动儿童监护人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以期通过健康教育相关手段来提高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率.方法 采用统一问卷对428名流动儿童监护人进行调查,调查分析流动儿童监护人的基本资料、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预防接种行为特点和态度等.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428份,问卷回收率100%,知道预防接种的监护人占100%,知道儿童出生后需要预防接种的监护人占99.07%,知道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传染病发生的监护人占90.89%,获得预防接种知识的渠道主要为手机短信、同乡告知、村/居委会干部、健康讲座、宣传画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是否想了解预防接种知识及是否采纳周围人的建议等因素对流动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晓率影响显著.结论 加大对流动儿童监护人计划免疫知识的宣传力度并改进现行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可有效提高预防接种知晓率,有利于保护儿童健康,预防相关传染病.

    作者:吕海韵;黄宇迪;卓潜潜;李俊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慢性病住院患者参与护士手卫生管理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慢性病患者参与护士手卫生管理情况,为提高护士手卫生执行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1-12月,选取226名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针对患者参与护士手卫生管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慢病住院患者参与护士手卫生管理的意愿和认知情况平均得分为(4.41±0.49)分.患者参与护士手卫生管理调查结果,“触碰患者周边环境后参与监督”得分低,“实施清洁及无菌操作前参与监督”得分高.“护士鼓励患者参与”、患者“现实参与”和“支持程度”3个方面比较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支持程度”平均得分为(4.37±0.26)分,高于中等水平;患者“现实参与”平均得分为(1.89±0.19)分,“鼓励行为”平均得分为(1.93±0.16)分,低于中等水平.患者参与监督护士洗手,患者现实参与和支持程度方面,护士在实施清洁及无菌操作前、触碰患者前、接触患者体液后得分高于触碰患者后、触碰患者周边环境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疗机构应对护士进行手卫生必要性的宣传,让护士主动邀请和鼓励住院患者参与到手卫生管理监督工作中,提高护士手卫生的执行率.住院患者参与护士手卫生监督管理,是提高护士手卫生执行率的一项有效措施.

    作者:池丹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乌海市气传花粉调查

    目的 了解乌海市气传花粉的种类、数量、飘散规律,为本地区与花粉相关的常见变应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诊断、预防、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为绿化植被的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4月1日-2013年3月31日采用伞蓬式花粉采样器取样,进行气传花粉的鉴定、计数.结果 全年共收集花粉181040粒,归属60科,86属/种.空气中花粉飘散量前五位是蒿属102 924粒(56.85%),杨属25 325粒(13.99%),藜科18 495粒(13.99%),苋科7 033粒(3.88%),禾本科2 962粒(1.64%).气传花粉飘散有两个高峰期,分别是春季的3-5月和夏秋季的7-9月,春季以树木花粉为主,排序依次为:杨属、柏科、榆树、胡桃、藜科、蒿属、柳属、柽柳等,夏秋季以杂草类花粉为主,排依次序为:蒿属、藜科、苋科、禾本科、洋槐属、大麻葎草属、柽柳、石榴等.结论 乌海市花粉污染严重,以草类植物花粉为主,蒿属花粉为优势气传花粉.

    作者:班慧;银福;王东平;武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某国家级事业单位职工健康管理模式探索

    目的 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以实现全体职工的健康.方法 以某国家级事业单位全体职工的健康管理模式为实例,对其采用的相关健康管理措施开展分析.结果 中国疾控中心对全体职工的健康管理模式进行积极探索;通过对职工分层次进行常规体检,并对体检医院进行综合评定后做出慎重选择,以保障职工体格检查质量;专家论证确定职工癌症筛查检测指标,保证检测项目全面、合理;通过对工作场所全面禁烟、组织各种活动促进职工锻炼、对职工进行体重管理以及建设健康食堂等多项措施来促进职工健康;职工应急救护能力建设从设立应急救护工作站、配置急救箱、培训应急救护人员以及开展职工应急救护知识宣传等方面开展.结论 结合该单位的性质与实际,积极探索适宜的职工健康管理模式,促进职工健康与疾病控制工作良性协调发展,为摸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管理之路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王欣儒;王晓雪;郭晓敏;崔琮琪;谷鑫;谭吉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哈尔滨市2004-2017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哈尔滨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哈尔滨市2004-2017年麻疹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4-2017年哈尔滨市共报告麻疹病例4 913例,发病率为3.42/10万;发病集中在4-6月,发病时间提前,高峰过后持续时间延长;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发病,<5岁儿童和>15岁人群占有较大的比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7.02%和40.36%.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后,麻疹发病年龄构成中<5岁儿童比例上升,≥15岁人群比例下降.散居儿童、农民和学生的病例数多.暴发病例占24.87%.结论 麻疹发病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麻疹流行特征发生了变化,发病模式以散发与暴发并存,以散发为主.年龄分布呈现明显双向移位,提示应落实含麻疹成分疫苗2剂次接种工作,及时分析疫情形势,针对散居儿童和学生制定更适宜的麻疹防控策略.

    作者:高晓丽;徐虹;李玺琨;范晨璐;刘木子;姜立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构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预算控制管理系统探索

    目的 通过对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预算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构建预算控制管理系统,探索对经费进行实时管理,保证预算严格执行,保证经费使用效益大化.方法 分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财务预算及管理特点,构建预算控制管理系统,对经费进行分门别类管理,预算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参与完成预算执行,预算控制管理系统与财务部门用友账务系统实时对接,线上线下结合使用.结果 预算相关人员能对经费进行实时动态检索、查询和分析,从而科学合理地安排预算资金,推动工作有序开展,保证经费的合理有效使用,提高了单位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水平.结论 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预算控制管理系统方法可行,为更好地发挥平台效用,尚需进一步提高局域网和预算控制管理平台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加强培训,做好预算控制管理系统与相关系统数据对接,有利于改进和完善预算控制管理平台系统.

    作者:胡寒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济南市某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梅毒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济南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5年对济南市某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268例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平均年龄(31.77±9.11)岁,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0.5%,HIV抗体阳性率为2.1%,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4.7%,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接受干预服务覆盖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IV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婚姻(OR =3.40,95%CI=1.36~8.49)、近三个月发生过同性肛交性行为(OR=4.20,95%CI=1.30~13.59)及梅毒感染(OR=7.72,95%CI=3.43~17.37);梅毒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OR =0.56,95% CI =0.39~0.81)、艾滋病知识(OR =0.55,95% CI =0.38 ~0.79)及HIV感染(OR =7.98,95% CI=3.59~17.72).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宣传和干预工作,有效遏制HIV和梅毒的流行和传播.

    作者:李建卓;贾卓;杨慧;朱艳文;金燕;胡艳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衢州市2014-2016年HIV确证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衢州市HIV确证实验室HIV抗体初筛阳性样本复检和确证实验结果,为艾滋病检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对衢州市HIV确证实验室在2014-2016年收到的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采用ELISA法和胶体硒法进行复检,两种试剂任一试剂量阳性则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结果 2014-2016年衢州市HIV确证实验室对送检的529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样本进行了复检,复检阳性率为79.8% (422/529),对复检阳性标本进行了WB确证,确证HIV-1抗体阳性385份,HIV-1抗体阳性率为91.2%(385/422),HIV抗体阴性22份(5.2%);HIV抗体不确定15份(3.6%),随访后阳转7份,随访后阴性2份,失访6份.385份确证病例中重卡病例26例,剔除重卡后359例,以男性为主,男女性别比例为4.3:1,主要集中在20~40岁人群(占63.5%).异性性传播是HIV主要的传播途径(占74.6%),同性性传播也占较大比例(占21.4%).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不确定结果的随访,降低失访率,尽早发现HIV感染者,降低HIV新发感染,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作者:陈旭富;吕磊;王炜;杨瑞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黑龙江省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调查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医疗机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质量和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为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监测方案的要求,对黑龙江省2012-2016年监测点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2012-2016年共监测3 255份样本,总体监测合格率为84.85%;各年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78.98%、81.92%、86.67%、90.69%和87.17%;不同监测项目中,物体表面的合格率高,为90.74%,内镜、医疗器械清洗效果(放大镜法)的合格率次之,分别为88.98%和88.88%;污水、手术室静态空气、医护人员手监测合格率分别为85.00%、84.47%和84.21%,压力蒸汽灭菌器和医疗用水的合格率较低,分别为75.97%和70.41%.结论 黑龙江省监测点医院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较低,应加强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重视医疗用水质量,提高消毒监测水平.

    作者:曹原;王莹;梁琦;杜丽;杨晶雪;肖佳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杭州半山镇女性患者宫颈癌认知及筛查意愿分析

    目的 调查杭州半山镇妇科患者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及筛查意愿.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2月在某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658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对患者进行宫颈癌相关知识和宫颈癌筛查意愿调查,分析影响患者宫颈癌的认知程度和筛查意愿的相关因素.结果 患者对宫颈癌认知率为60.33%,有93.62%的患者愿意接受宫颈癌筛查.单因素分析显示,该镇女性患者宫颈癌认知程度与其文化程度、经济收入、职业、肿瘤家族史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宫颈癌认知程度的因素有:文化程度为小学、经济收入<3000元/月、职业为无工作或农民以及无肿瘤家族史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筛查意愿与其文化程度、户籍、经济收入和职业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宫颈癌筛查意愿的因素为文化程度为小学、经济收入<3000元/月和流动人口(P<0.05).结论 杭州半山镇妇科患者人群宫颈癌认知程度有待提高,文化程度低和流动人口应是实施宫颈癌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多数患者愿意参与宫颈癌筛查,不愿意参与宫颈癌筛查的主要原因是筛查费用高.

    作者:符敏;王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云南省某县农户农药使用认知与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对云南省某县农户农药使用的认知与防护行为采取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措旌的效果.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选取云南省某蔬菜种植大县3个乡镇的6个自然村村民作为调查对象.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户进行干预前的基线调查和干预后评估调查.通过干预前后对照比较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农户农药使用的认知:干预后,认为农药会污染环境的农户由干预前的63.8%上升到76.0%(x2=16.8,P<0.01);认为用过农药的农产品是安全的农户,由干预前的66.2%下降到46.4%(x2=76.596,P<0.01).农户使用农药时的防护行为:干预后,农户戴口罩的防护行为由干预前的30.45%上升到54.70%(x2=56.592,P<0.01);戴手套由干预前的7.20%上升到12.55%(x2=25.788,P<0.01);穿高筒雨靴由干预前的2.64%上升到12.56% (x2=17.663,P<0.01);戴护目镜率由干预前的1.44%上升到5.16%(x2=14.557,P<0.0I).结论 基于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农户对农药的健康和环境影响认知以及部分使用农药的防护行为,但提高程度有限.提高农户对农药危害的其他认知与防护行为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作者:郝恩源;杨万群;张汝胜;朱敏;王一洋;孙晓;关秋艳;窦迎春;方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山西省2016年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山西省2016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了解食源性疾病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山西省2016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52所哨点医院共报告食源性疾病17 095例,检测粪便标本1 393份,阳性检出率为15.96%;三季度报告病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38.43%,20~60岁组报告病例占50.93%,农民(33.78%)居报告病例数的首位;主要可疑食品来源场所为家庭(78.89%);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症状(98.75%);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高(6.39%);不同就医时间与病原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02,P<0.05),是否服用抗生素与病原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11,P>0.05).结论 夏秋季是山西省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15岁以下儿童是好发人群,家庭是好发场所,植物性食品是好发食品,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诺如病毒是主要致病微生物.需加强相关人员培训,进一步规范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提高监测质量,还应扩展监测工作形式,扩大监测面,开展社区人群食源性疾病负担调查、药店腹泻药品销售状况调查,将监测工作扩展至乡、村医疗机构.

    作者:王三桃;史一;王尚敏;李雪原;张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德城区2014-2017年市售蔬菜重金属含量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德城区市售蔬菜卫生学特征,分析其安全水平和污染程度.方法 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对2014-2017年随机采集的1 085份市售蔬菜中铅、镉、总汞、总砷进行常规监测,依据GB 2760-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市售蔬菜合格1 047份,合格率为96.50%.铅的检出率逐年增高,各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0,P<0.05),镉的检出率逐年增高,各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0,P<0.05);不同种类蔬菜铅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5,P<0.05),镉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0,P<0.05).铅污染严重的是芸薹甘蓝类蔬菜,镉污染严重的是绿叶菜类、葱韭类等叶菜类蔬菜,铅、镉元素超标的市售蔬菜为当地郊区农户种植的露地蔬菜.结论 德城区市售蔬菜中铅、镉、汞、砷含量均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污染程度较轻,处于相对安全水平.但仍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开展对德城区及周边土壤中铅、镉、汞、砷本底值的监测,合理规划蔬菜种植基地,指导菜农科学施用农药和化肥,治理工业废水、废气,减少工业“三废”及生活污染物的排放,以保障蔬菜的食用安全.

    作者:王玉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黑龙江省2016年重点食源性寄生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重点食源性寄生虫病与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项目县固定点和流动点;实验室主要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透明胶纸肛试法;应用Excel2016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仅为0.06%;食源性寄生虫病主要以华支睾吸虫病为主,其感染率为10.64%.人群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128,P<0.05);青壮年高于儿童及老年人,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3.21,P<0.05);阳性感染以农民、牧民以及渔民为主,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33.48,P<0.05);文化程度越低感染率越高,文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83,P<0.05).结论 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感染率越低,以中年农民为主要的感染人群.应加强有关寄生虫病个人日常预防知识及食品卫生知识的多种形式健康教育.

    作者:袁爽;邢智锋;葛涛;尹世辉;唐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疾控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有效舆情应对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关系到百姓健康和社会稳定,而近年来频发的“疫苗事件”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倍受公众的关注.2016年重庆地区发生多起涉及疫苗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部门和疾控中心对于此文提及的“重庆五联疫苗接种事件”处置较为得当.以“重庆五联疫苗接种事件”为例,梳理事件发生和处置的整个过程,针对疾控中心如何应对此类事件,特别是如何做好舆情分析,应用好新媒体,进行深入探讨.对于此类事故责任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议建立预警制度和应对预案,善于运用大数据定期开展舆情监测、预警和预报,以积极应对的态度与大众、媒体做好充分的沟通,特别要用好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并对事件进行及时追踪反馈,终建立包括监测、预警、响应、疏导、发布和反馈一体化协同联动模式.

    作者:周春碚;刘强;李萍;熊伟;项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小学校教学环境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将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测数据在不同学校分类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了解南岗区中小学校教室学习环境的卫生现状,为改善教学卫生条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式,按照GB/T 18205-2012《学校卫生综合评价》(GB/T18205-2012)的要求对南岗区74所中小学校444间教室的教学环境卫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所监测的444间教室的监测项目合格率较低,其中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配置、黑板反射系数、课桌面平均照度、黑板面平均照度、窗地比合格率分别为51.35%、17.57%、64.19%、73.81%、66.89%、54.95%.中学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采光合格率(40.54%、5.41%、40.54%)均低于小学(62.16%、29.73%、54.05%);小学黑板、照明合格率(48.65%、48.65%)低于中学(70.27%、64.86%).结论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校教学环境卫生总体不太理想,课桌椅配置符合率低是突出的卫生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按照国家卫生标准改进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益于身心发育的学习环境.

    作者:侯宇明;那晓琳;安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012-2016年重庆市永川区新发尘肺病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重庆市永川区2012-2016年新发尘肺病情况,了解该地区新发尘肺病特征,为其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永川区2012-2016年确诊的新发尘肺病病例,对发病年龄、接触工龄、行业、工种、企业类型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永川区2012-2016尘肺新增病例2 471例,矽肺104例(4.21%),煤工尘肺2 364例(95.67%),其他尘肺3例(0.12%),2016年发病率高(18.69%),与其他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648,P<0.05);该地区尘肺发病年龄以50~60岁为主,占50.47%,平均发病年龄(58.68±8.26)岁;新发尘肺病作业人员接尘工龄以10-20a为主,平均接触工龄(18.14±8.13)a;主要分布在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业(97.05%);工种以主采煤工为主(55.56%),新增病例主要分布在私有经济类型企业(85.23%)和国有企业(11.66%).结论 永川区2012-2016年新发尘肺病数大幅增加,监管部门应根据不同行业、工种及企业类型特点采取不同措施,相关企业应主动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有效降低尘肺病发病水平.

    作者:邱翠娟;李巍;陈凤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国化妆品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探讨

    化妆品突发公共事件不仅给化妆品市场秩序带来一定的冲击,还影响到公众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文章通过中国化妆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与工作体会,结合中国化妆品领域中应对突发事件的实践,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化妆品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系统的跟踪研究,提出化妆品公共事件的定义,总结提出化妆品公共事件五个方面的特点.同时对化妆品公共事件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产品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主要目的是提醒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化妆品质量及安全性,加强对化妆品市场的监督管理,提高化妆品企业及销售行业的自律意识,从而有利于普及化妆品使用安全的基本知识,不断增强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此研究对建立中国化妆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提高处置能力提供新的路径.

    作者:高立雪;袁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某疾控机构2013-2017年人员流失现象探析

    目的 通过对某疾控机构的人员流失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疾控人员流失的原因,为单位人力资源规划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人事档案,对某疾控机构2013-2017年流失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同时对流失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人员流失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 2013-2017年,某疾控机构共有32名人员流失,年流失率分别为1.5%、1.1%、4.9%、2.1%、4.0%.2015年流失人员多,达12人,流失比例达37.5%.流失人员中高学历人员及行政科室人员分别占比70.0%和56.3%,高于其他人员.流失人员中到其他事业单位和企业就职者居多,流失原因主要为薪酬、考核晋升制度、竞争激烈、其他等原因.针对人员流失情况,对机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结论 2013-2017年某疾控机构的年流失率为1.1% ~4.9%,以2015年的流失人员为主,流失人员中高学历人员及行政科室人员占比较高,其他事业单位和企业为主要去向.针对人员流失的原因,应采取完善激励机制和晋升机制、加强人员管理、提高综合待遇等措施,以防止人员流失情况持续加重.

    作者:王淼;崔璐;许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LIMS在科研型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是以实验室为中心,基于计算机局域网,将信息化技术与实验室管理相结合,对检测数据和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报告和管理的系统.LIMS在第三方检测机构中的应用已经有十余年时间,但在科研型实验室中的应用还不多见.本研究探讨了LIMS的特点、应用现状,LIMS在科研型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及意义.采用LIMS对科研型实验室实施样品管理、仪器管理、人员管理和资料管理四大管理功能,从而对科研试验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管,规范科研型实验室运行,提升其管理效能.LIMS的应用提高了科研成果的准确性,加强了科研执行力度,增强了科研创新能力,保障了科研任务的顺利进行.同时,LIMS的应用还降低了科研成本,提高了检验检测效率,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作者:孙丽翠;杜玉萍;刘春丽;万丽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