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国荣;鲁培俊;钱国宏;杨媛媛;邓慧心;陆一鸣
目的 调查海盐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控制措施,为临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海盐妇幼保健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产科分娩的2 271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院感发生率,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2 271例产妇中,发生医院感染的产妇有9例,院感发生率为0.4%,其中剖腹产分娩的医院感染率高,不同分娩方式导致的医院感染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医院感染产妇中,感染率高的部位为下呼吸道感染,其次为皮肤黏膜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病房管理条例,加强孕妇围产期检查与保健指导,以有效控制妇产科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顾良英;李卫珍;陆萍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通过梳理雾霾污染的发生,分析了雾霾污染对个体生理、心理健康的危害和影响.提出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防控雾霾污染的同时,积极开展环境认知行为干预,并在疾病预防与控制能力建设、健康保险保障、健康保健产业发展等与环境性疾病相关的公共卫生服务领域提出了若干建议.
作者:糟艳丽;阎小娟;马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托幼机构消毒现状,为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重庆市12个协作区县辖区内72所托幼机构的卫生消毒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卫生管理情况以及室内空气、物体表面、餐(饮)具卫生消毒状况.结果 72所托幼机构在传染病防控,监督入托儿童预防接种等方面合格率较高(大于90%),但仅70%的托幼机构建立不同班级幼儿活动场所通风制度,约20%的入托儿童未进行体格检查;托幼机构在监控室内空气指标、餐(饮)具消毒指标较好,但对于物体表面消毒方面合格率仅约60%.公立托幼机构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合格率显著高于私立托幼机构(x2=6.146,P=0.013).结论 重庆市托幼机构消毒现状总体良好,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相关卫生消毒知识的宣传培训,对托幼机构物体表面消毒进行监督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明佳;陈嘉明;陈林;杨莉;童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2014-2015年东北3个省会城市空气质量特征,为预防控制大气污染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环境保护部数据中心每日发布的全国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哈尔滨市、长春市和沈阳市的空气质量及其等级、季节、月份和首要污染物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5年3个城市年均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cx,AQI)均为85,以空气质量二级日数为主,沈阳市全年空气污染重于其他2市.AQI分布存在季节和月份差异,冬季AQI高于其他季节,10月和11月出现峰值.空气污染日数约占全年的38%,首要污染物以为PM2.5和PM10为主,约占总日数的60%.结论 东北三省省会省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特征,污染物以PM2.5为主,供暖期是控制雾霾的关键时期.
作者:王未来;李明艳;张美航;应锡钧;过伟军;黄江;张润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调查象山地区流动人口糖尿病患病情况,分析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象山地区流动人口600名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实验室检测、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糖尿病患病情况,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象山地区流动人口糖尿病患病率为9.8%.经单因素分析,流动人口糖尿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年龄、体力活动、文化程度、体重指数、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经常过度饮食等(P<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象山地区流动人口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体重指数、高血压、血脂异常.结论 象山地区流动人口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应针对发病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加强流动人口糖尿病的防控.
作者:王文芸;朱平光;陈颂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科技论文发表情况,探讨该机构成立以来科研发展趋势,为制定科技工作、科研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规划和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以MEDLINE(Med-ical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Retrieval System Online)为数据依据,对2002-2014年收录的科技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十三年间中国疾控中心发表论文3 111篇,年均239.3篇,刊载在429种期刊,其中国外期刊410种,国内期刊19种,《PLoS One》是刊登论文多的国外期刊,发表183篇,占5.9%;刊登论文多的国内期刊是《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414篇,占13.3%.论文专业领域分类是传染性疾病2 062篇,占66.3%;公共卫生535篇,占17.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52篇,占8.1%,卫生管理148篇,占4.8%.结论 2002-2014年该机构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科研能力逐步增强,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是学术优势领域,期刊分布呈相对集中又高度分散.应加大科学研究,强化科研管理,发挥学科优势,注重人才培养,促进科研全面均衡发展.
作者:杨曦;宋渝丹;焦怡琳;王吉春;路凯;张群;何广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探索对健康儿童体格水平及运动耐力所产生的效果及其在农村实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收集到的所有健康儿童按照年龄的大小分成A、B、C三组,统一参加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运动试验的坡度和速度采用标准的Bruce方案,运动试验采用极量法,观察、记录并对比各组儿童血压、心率变化以及平均运动耐受时间.结果 在运动后3min,A组的心率明显比B、C两组要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71和4.23,P<0.05);在达到极量时各组儿童的心率达到大值,在跑步2min后各组之间的心率对比开始出现明显的增长,但是在这个时间点各组儿童的心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差异(F=0.76,P>0.05);极量时的血压变化量高,远远高于其他各个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99、5.71、7.99和10.25,P<0.05);男性儿童的运动耐受时间要远比女性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P<0.05):Ⅱ级儿童的运动耐受时间明显比Ⅰ级儿童要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2,P<0.05).结论 年龄大小与儿童运动时的心率、血压变化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运动耐受时间与年龄、性别以及锻炼程度有密切的联系,在农村地区试点产生的不良症状较少,可以在农村地区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陈丽;麦菁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职业病报告是了解职业病发病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降低职业病漏报对于获得准确的职业病数据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综述了职业病漏报研究的两种方法:捕获-再捕获法通过利用两个以上的独立信息来源利用统计学方法估计漏报,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查阅病例等方法直接计算漏报率.本文还描述美国、英国、韩国及我国的职业病报告制度,并列举各国进行漏报研究的案例,为中国进一步开展职业病报告漏报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唐小哲;雷苏文;冯子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在职人员专业、岗位、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以及从事健康教育专业年限等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促进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能力建设、合理规划配置卫生服务人力资源及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设计的《黑龙江省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人员基本信息调查表》对黑龙江省所有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的调查.结果 黑龙江省共有健康专业机构146所,在编人员267人,其中专职健康教育人员190人,占71.16%,兼职77人,占28.84%;专业方面,医疗卫生专业人员185人,占69.29%,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员82人,占30.7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5人,占1.87%;本科学历115人,占43.07%,大专学历94人,占35.21%,中专学历44人,占16.48%,高中8人,占3.00%;职称以中级、初级和无职称为主,分别85人、69人、67人,分别占31.84%、25.84%和25.09%,副高级36人,占13.48%,正高职称9人,占3.37%;年龄构成以35 ~ 45岁(101人)和45~55岁(85人)为主,占37.83%及31.84%.从事健康教育年限5年以下135人,占50.56%,10年工作年限以上为69人,占25%.结论 黑龙江省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分布不平衡、不合理,专业人员数量不足,兼职比例过大,技术职称过低以及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年限严重不足.
作者:马丹丹;于雷;王莹;郭慧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阜阳市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为评价和改进第二类疫苗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阜阳市疾控中心第二类疫苗2010-2013年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阜阳市第二类疫苗的品种和种类在逐年增加,但总使用量趋于下降,居前5位的第二类疫苗的使用量所占的比例是处于下降趋势.作为可替代疫苗的二类疫苗占一类疫苗总使用量的6.52%,二类疫苗使用经费逐年在增加.结论 将更多二类疫苗纳入一类疫苗管理是提高二类疫苗接种率,减少各类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2008-2014年黑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点,为有效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4年黑河市手足口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4年黑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5 015例,年均发病率为41.65/10万.5-9月份是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88.60%.病例集中在0~5岁年龄组儿童,占总病例数的77.59%.男性2 908例,女性2 107例,男女之比为1.38: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8.67%.经病原学检测,手足口病毒株以EV71型为主,占确诊病例的59.33%.结论 2008-2014年黑河市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特征,提示今后应采取以加强健康教育、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管理和医疗救治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作者:杨红霞;屈树显;吴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章丘市新生儿接种5u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后应答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对477名7~12月龄、按照国家0、1、6免疫程序完成5u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初免的婴儿,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和美国雅培ARCHITECT-i 2000免疫发光检测仪及其试剂,定量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结果 477名新生儿检测显示,血清抗-HBs滴度小值为1.14mIU/ml,大值为6 721.36 mIU/ml,几何平均浓度(GMC)为593.89 mIU/ml.无应答率为3.14%,低应答率为23.27%.不同性别、是否足月产、不同出生体重儿童接种疫苗后均能产生较高的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5,P> 0.05;x2=2.53,P>0.05;x2=1.77,P>0.05),而母亲HbeAg携带状况与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低无应答有关(x2=9.26,P<0.01).结论 章丘市新生儿接种5u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后低无应答率为26.42%.母亲HbeAg携带状况对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有影响.
作者:李宝珍;宋兴坤;高建同;徐爱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阶段、不同主体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意义和优势.方法 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全市5家医院妇产科从怀孕初期就排除了母乳喂养禁忌征的产妇共600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按照产妇是否愿意接受系统化护理干预,将所有产妇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包含产妇数量各为300例.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组别产妇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和普通护理方式,研究系统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结果 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后成功选择母乳喂养产妇比例比传统护理方法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育中期、分娩前一周护理以及产后一周、产后三周的接受母乳喂养率明显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方面、产妇本人、婴儿状况、产妇家属以及外部环境的护理干预均是母乳喂养是否成功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在不同阶段实行系统化护理措施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对进一步完善护理措施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思路.
作者:许芳玲;叶丽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灰霾期间空气污染对儿童唾液溶菌酶的影响,研究唾液溶菌酶的变化规律,为制定、完善和实施空气污染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济南市12月份灰霾期间选取历城区(污染区)和市中区(清洁区)在校儿童631名,进行唾液溶菌酶含量的检测并测量其身高、体重.结果 清洁区儿童唾液溶菌酶浓度显著高于污染区;男、女生唾液溶菌酶含量无明显差异;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三年级明显低于四、五年级,四、五年级无明显差异;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与其身高成正相关,与体重无相关性.结论 灰霾期间大气污染对反应儿童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唾液溶菌酶有一定影响,仍要长期观察,以了解其中变化规律性.
作者:孙湛;刘仲;杨月莲;于志刚;张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社区管理模式干预在老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当地4个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使用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筛查老年抑郁患者,将筛查出的268例老年抑郁患者按照社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社区老年抑郁管理模式干预,对照组实施现行的社区管理.通过PHQ-9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和12个月后的抑郁症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实施干预前,两组患者PHQ-9平均分、中位数和Q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2,P> 0.05).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后,实验组PHQ-9平均分、中位数以及QR值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所降低,而对照组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所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13,17.431,P< 0.01).结论 社区管理模式干预可以缓解老年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彦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素养的相关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完善健康促进工作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X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具备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地区、职业和家庭平均月收入.城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可能性是农村居民的2.011倍;在职业因素中,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和工人具备健康素养的可能性均明显高于农民,且医务人员这一职业与健康素养之间存在强关联性(OR=8.888,95%CI:2.971~26.586);平均月收入≥2000元的居民具备健康素养可能性是月收入<1000元居民的2倍多.结论 甘肃省应加强农村地区和低收入人群健康素养提升力度,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及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作用,动员全社会人群共同关注身心健康问题.
作者:康国荣;鲁培俊;钱国宏;杨媛媛;邓慧心;陆一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西固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其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制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妇幼保健人员,对1 240名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1 240名已婚育龄妇女中,不同文化程度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以上的调查对象需要了解妇女病普查知识,了解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广播电视和书籍报刊.结论 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改善和加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相关态度、行为,采取更为直接的健康教育方式,促进已婚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
作者:黄锦兰;岳笑菲;吴建军;段瑞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开封市顺河区2011-201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水平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四年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4年顺河区共报告法定报告传染病21种5 211例,死亡8例,总发病率为565.27/10万,总死亡率为0.87/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2 507例,死亡7例,发病率为271.95/10万,死亡率为0.76/10万.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以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猩红热和痢疾为主,共占97.45%.报告丙类传染病6种2 704例,死亡1例,发病率为293.32/10万,死亡率为0.11/10万.发病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为主,共占95.19%.结论 丙类传染病是影响顺河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分布的重要因素,乙类传染病是威胁当地居民生命的主要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该区传染病防治的重点.
作者:邢广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分析手术室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及手卫生执行情况.方法 对该院58名手术室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及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室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5.66%,知晓率在90%以上的为洗手指征、手消毒指征、标准七步洗手法(或外科洗手法).低于50%的为医疗废物收集时的包装袋要求、医疗废物流失应急处理措施、医院感染法规颁布实施时间.12项手卫生执行情况中执行率超过50%的仅有3项,为从同一病人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接触破损伤口或皮肤后以及处理污染物品后.其余9项执行率均在50%以下,而接触病人前后以及接触不同的病人间的手卫生执行率低.结论 手术室医务人员感染知识水平较高,但手卫生执行率较低,执行现状堪忧,应对手卫生执行情况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以保证医务人员和手术患者的安全.
作者:陈立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采用斯坦福大学《身心力行课程》(CDSMP)开展健康教育为黑龙江省居民中慢性病患者所接受的程度及提高其慢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效果.方法 在社区服务中心随机招募志愿参与活动的慢性病患者,在CDSMP课程前后用同一评估问卷了解干预对象对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 CDSMP课程前患者自我管理知识得分均值为57.51±13.11分,自我管理技能得分为42.88±19.34分;CDSMP课程后患者自我管理知识得分均值为61.42±13.39分,自我管理技能得分为48.33±18.99分,干预后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评分均有所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CDSMP对黑龙江省部分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效果不够理想.
作者:尹冀源;靳林;姜戈;李欲哲;周雪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