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美合作慢性病队列研究项目管理经验探讨

冯雅靖;丛舒;王宝华

关键词:项目管理, 国际合作, 队列研究
摘要:项目管理对于公共卫生项目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文章以中美合作的一项慢性病队列研究项目为例,探讨在中外合作慢性病研究项目中的管理问题.首先对项目目的、实施内容、具体方法与特点进行概括介绍;然后分析总结了项目管理的5条成功经验:目标清晰合理、资源保障有力、实施单位执行力强、沟通良好有效、质控措施严格,并提出3条建议:稳定工作团队、完善合作机制、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生态文明视角下医疗废物处置现状及管理对策

    针对温州市医疗废物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当前医疗废物管理、运输、处置等环节存在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安全隐患,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深入剖析现状,提出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监督管理,政企联手优化医疗废物回收服务、加大交运管理杜绝流失风险,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废物管理,健全医疗废物配套法律建设,进一步完善医疗废物管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郑玮;陈建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泰顺地区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在泰顺地区能开展人工流产的医疗单位进行人工流产的未婚女性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到有效问卷864份,其中重复人工流产268例,占31.02%;重复人工流产未婚女性上次人工流产均选择公立医院,上次人工流产选择手术69例,占25.75%;药物流产90例,占33.58%;无痛人工流产109例,占40.67%.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避孕知识、首次性行为年龄、与异性同居是泰顺地区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的影响因素(P<0.05),且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泰顺地区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率较高,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避孕知识、首次性行为年龄、与异性同居是泰顺地区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的独立影响因素,应加强未婚女性的生殖健康教育、引导合理使用避孕措施以降低人工流产率.

    作者:欧碧荷;蓝春花;陈祥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东北三省卫生服务差异化比较基础上的黑龙江省卫生服务发展对策研究

    目的 从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卫生设施、卫生经费和卫生资源利用等五个方面对黑龙江省2012-2013年卫生服务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与吉林省和辽宁省进行差异性比较.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东北三省2012-2013年卫生服务发展现状,应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黑龙江省近年来卫生服务发展迅速,但是仍存在卫生资源布局不够合理、医护比配置不合理、医疗机构患者的人均诊疗费用较高和药品所占比重大等问题.结论 黑龙江省应该拓宽卫生筹资渠道,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努力开发卫生人力资源,合理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作者:李和伟;王晶;刘师嘉;孙莹;李炜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一例预防接种纠纷引发异常反应补偿机制的探讨

    目的 对一起预防接种纠纷引发的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进行分析,为预防接种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一例儿童接种后出现颅内出血的临床治疗、诊疗经过以及处理经过,邀请专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下一步建议.结果 患儿可判断由于儿童维生素K缺乏,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后偶合发生颅内出血.患儿家长对市级专家组的诊断结论不认可,采取极端的处理方式引起社会关注.政府部门反复沟通无效后,终由患儿居住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儿童的治疗费用.结论 应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加强对预防接种工作领域媒体报道的监管.调整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医疗费先行补偿制度.

    作者:马俊清;李帅一;李春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骨科手术器械消毒情况及其监管对策

    目的 通过对骨科手术器械消毒现状的调查,探讨其如何进行有效监管的对策.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医院骨科手术室择期进行的骨科手术,检测术中所用手术器械消毒情况,采集手术器械样本,使用肉汤培养观察手术开始前、手术开始2.5h后器械消毒状况,比较手术室器械以及外来器械的污染情况,以及不同手术时间后器械污染情况.结果 本次共调查手术器械3 000个,其中外来器械1 863个、手术室器械1 173个,外来器械检测阳性率为8.11%.手术室器械检测阳性率为4.52%,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来器械术前检测阳性率为5.35%.手术开始2.5h检测阳性率为11.36%,手术开始2.5h其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术前(P<0.05);手术室器械术前检测阳性率为2.47%.手术开始2.5h检测阳性率为6.73%,手术开始2.5h其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前、手术开始2.5h,外来器械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手术室器械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 医院骨科手术器械消毒仍然存在一定的污染,并且以外来手术器械的污染较为严重,院方需要加强对外来手术器械的监管,减少外来手术器械的使用时间,从而降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作者:陶亚杰;傅飞南;潘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发展调查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为了解近10年来疾控中心、医院、高校等单位的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的发展状况,便于指导今后的管理工作,利用流行病学动态数据采集平台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发展调查子平台,并从调查问卷定制、任务发布与管理和数据采集等方面阐述平台的功能.调查过程和结果表明该平台可节约调查成本,提高调查的效率和数据的质量,能为今后更广范围的生物安全能力发展调查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李晶;姜孟楠;李思思;薛浩;魏强;王子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结合饮食因素分析衢州市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

    目的 了解衢州市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并结合饮食因素分析患病原因,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在衢州市6个市县区,抽取578名45 ~ 70岁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血压及饮食因素进行调查,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衢州中老年高血压总患病率为26.4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7.72%,女性为25.26%;随年龄增大患病率明显增加,60~69岁高于50~59岁和45~49岁(P<0.01);城镇患病率为26.99%,农村为26.14%;饮食因素中,高血压患者口味清淡者仅占21.57%.结论 衢州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咸、辣重口味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需及时作出调整.

    作者:刘腾腾;卢超;沈翠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庆市207所学校直饮水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中小学校的直饮水卫生现状,为监督管理,防控介水传染病发生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调查重庆市主城及非主城15区县辖区内207所学校2014年直饮水卫生现状.结果 在207所中小学校中,从业人员持健康证明占40.8%;96.1%的学校有有效卫生许可批件;96.7%的学校有专职管理部门或人员;89.9%的学校建立相关管理制度;有卫生信息公示制度的学校占56.1%;有滤芯更换记录的单位占82%;84%的学校周围无污染源;在检测的14项直饮水参数中,耗氧量合格率、细菌总数合格率仅约80%,其余12项参数合格率均大于90%.主城区的学校在具备出水水质检验以及管理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方面均低于非主城区学校俨均<0.05),在学校水源周围有污染源方面,主城区学校高于非主城区学校(P<0.05).结论 重庆市学直饮水卫生质量存在隐患,耗氧量和细菌菌落数未完全达标,应当引起教育部门及卫生监督部门重视;监督主城区学校及时进行水质检验以及提高水质管理人员有效健康证明持有率是今后监督工作的重点.

    作者:明佳;陈嘉明;陈政;陈林;杨莉;童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患儿输液过程中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输液室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期做好全方位服务,保证护理质量.方法 在2013年6月-2014年7月期间将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分为进行健康教育输液和常规输液.随机抽取健康教育输液室患儿及其家属(实验组)270例,常规输液患儿及其家属(对照组)380例和进行进行输液护理质量、护理差错发生次数、护患纠纷发生次数、患儿及其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观察和分析儿科门诊输液室健康教育实施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输液护理质量、患儿及其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护理差错次数和护患纠纷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输液室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使护士综合素质提高,提高护理质量,使患儿在医院输液治疗期间得到安全有效的输液护理服务,患儿及其家属对儿童输液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输液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患儿输液治疗依从性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

    作者:方亚燕;汤燕芬;杨潇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浙江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满意度调查

    目的 通过调查浙江省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满意度,为进一步规范开展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在抽取的9个县(市、区)中各选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家乡镇卫生院,由调查员以入户偶遇调查的方式,面对面完成调查问卷.结果 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利用率为90.4%,总体满意度为88.2%,各个项目的满意度均在90%以上,其中高的为健康教育(97.5%),低的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92.5%).城乡居民比较、不同经济水平地区比较在多个项目的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良好,但存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应加大对贫困地区以及乡镇卫生机构的投入,积极为居民提供满意的服务.

    作者:尚晓鹏;汪炜;邱银伟;何凡;徐校平;林君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永嘉县医疗污水处置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永嘉县医疗机构医院污水处置现状、排放卫生质量和存在问题.方法 对全县具有20张床位以上的25家医疗机构进行现场调查,并对能正常运行的9家医疗机构污水排放卫生质量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25家医疗机构中,公立二级以上医院4家,中心卫生院11家,民营医院10家;有配置污水处置设备15家,占60.0%;能正常运行只有9家,正常运转率仅占36.0%;能按规范监测并具有监测报告仅有3家,占12.5%;污水处理人员具有上岗证仅有1家,持证上岗率仅占4.0%;能正常运行的9家医院中污水排放卫生质量均合格只有5家,合格率为55.6%.结论 永嘉县医疗机构污水处置存在诸多问题,各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作者:张贤莉;谢晓华;李成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黑河市2014年脊髓灰质炎输入疫情风险评估

    目的 在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消除阶段,及时发现和迅速处置输入病例是控制疫情蔓延、保持无脊灰状态的重要措施.为此,对输入疫情进行风险评估并把评估结果报告给决策部门是重要手段.方法 用描述性分析方法从地理位置、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和加强免疫、强化免疫接种率水平、目标人群抗体水平等方面对黑河市2014年脊灰输入风险开展全面评估.结果 通过风险评估发现,黑河市爱辉区为脊灰发病中度风险地区,其他地区为低度风险地区.结论 为防范脊灰输入,应继续开展好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常规免疫、补充免疫,加强AFP监测报告,不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宣传教育等工作.

    作者:吴琼;杨红霞;屈树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实施新碘盐标准前后顺义区孕妇碘营养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实施新碘盐标准前后孕妇的碘营养水平变化.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将顺义区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2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0名孕妇,共200人进行尿碘水平检测.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WS/T 107-2006)测定尿碘含量.结果 近5年顺义区孕妇尿碘水平呈下降趋势,实施新碘盐标准前后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73.4μ g/L和129.0μ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301,P<0.05);城区孕妇尿碘含量在食用碘盐含量标准调整前后中位数分别为156.8μg/L和128.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11,P<0.05),农村孕妇的尿碘在食用碘盐含量标准调整前后中位数分别为180.5 μg/L、129.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256,P<0.05).孕早期孕妇尿碘含量在食用碘盐含量标准调整前后中位数分别为221.3μg/L、136.6μ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96,P<0.05),孕中期孕妇尿碘含量在食用碘盐含量标准调整前后中位数分别为164.5μg/L和131.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03,P<0.05).孕晚期孕妇尿碘含量在食用碘盐含量标准调整前后中位数分别为175.9μg/L、123.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920,P<0.05).结论 食盐碘含量调整后,顺义区孕妇尿碘水平有所下降,应继续加强对全区孕妇尿碘水平监测,在该人群坚持食用合格碘盐的同时,还应适当食用富碘的海产品.

    作者:李长青;宋士勋;马玉欣;吴殚;石玮;张松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013-2014年哈尔滨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2013-2014年哈尔滨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用以评价职业危害程度及防护效果,为提高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02标准中的规定,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对哈尔滨市从事放射工作的部分人员进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哈尔滨市2013年人均年剂量1.19mSv/a,2014年人均年剂量1.09mSv/a,受监测人员中98.52%的年受照剂量在5mSv以下;在不同工种的个人剂量监测中,从事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高,人均年剂量2.02mSv/a;不同级别医院的个人剂量监测水平以民营医院高,人均年剂量1.82mSv/a.结论 哈尔滨市近2年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均低于国家标准的剂量限值,现有工作环境是安全的.

    作者:刘洪博;赵宇;吴永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沙洋县黄山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分布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沙洋县黄山社区35岁以上居民1 958人.采用入户问卷调查及自报方式确认慢性病.结果 慢性病患病率为35.55%,其中高血压为18.28%,脑血管病为5.47%,冠心病为4.55%,糖尿病为4.09%,肿瘤为1.69%,慢性肺部疾病为1.48%.24.56%慢性病患者有合并多种慢性病的特点.慢性病患病与文化程度、年龄、体重指数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应针对社区不同年龄、性别等特征及不同危险因素,以高血压为重点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干预,进行慢性病的综合防治.

    作者:李群霞;郑玉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平阳县老年心血管疾病发病及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平阳地区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平阳县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800名老年人群作为调查对象,统计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生活习惯及合并疾病等情况进行统计,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中90例患有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为11.2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吸烟、饮酒、肥胖、糖代谢异常、高血脂、高血压、蔬菜摄入量过低和体育锻炼少都是老年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及基础性疾病具有密切相关性,应指导患者戒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陈积党;陈春泉;刘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深圳市埃博拉病毒病医疗救治准备工作暗访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市埃博拉病毒病医疗救治准备工作情况.方法 装扮成疑似埃博拉病毒病人对所选取医疗机构进行暗访调查.结果 本次暗访调查15家医疗机构,市级5家、区级6家、街道3家、社康中心1家,在诊疗过程中能够识别埃博拉病毒病并正确处置的6家,占40.0%;在经过的12家医疗机构的分诊台中,起到传染病预检分诊作用的仅1家,占8.33%;15家医疗机构的首诊科室,能识别疑似埃博拉病毒病有7家,占46.7%;主动询问流行病学史者5家,占33.3%;有发热门诊13家,3家未运行.开诊的7家医疗机构,均能识别疑似埃博拉病毒病.结论 医疗机构应对埃博拉病毒病普遍准备不足,一旦有病例输入,即存在感染风险,应加强改进及监督管理.

    作者:党如波;谢少华;许舒乐;程锦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曲靖市人口性别结构的空间分异及形成机制应对措施

    目的 了解曲靖市人口性别结构现状.方法 通过收集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应用人口学理论对曲靖市9个县(市)区的人口性别结构进行分析,了解曲靖市人口性别结构的特点、形成机制,探讨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措施.结果 全市人口性别比总体偏高,人口性别结构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因素影响较大.结论 消除重男轻女意识,提高妇女地位,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作者:陈习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武威市2004-2013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及病原学分析

    目的 分析武威市2004-2013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细菌性痢疾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武威市2004-2013年细菌性痢疾监测数据、菌型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武威市2004-2013年细菌性痢疾的总发病率为35.45/10万,其中男性为43.35/10万,女性为27.12/10万,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发病率有下降趋势;发病集中在每年的7-9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为204.93/10万,农民、学生也是高发人群,其发病占所有发病的30.46%和15.53%;三县一区间的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俨<0.05);武威市以B群福氏志贺菌为主要菌群,优势菌群发生频繁的变迁;流行菌株普遍耐药,对四环素、利福平、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荼啶酸六种抗菌素的耐药率在74%以上,环丙沙星、头孢噻吩和头孢噻肟钠耐药率上升较缓慢,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逐年下降.结论 2004-2013年武威市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有下降趋势,但是流行菌株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且耐药性普遍,因此细菌性痢疾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作者:宣昊;李兴斌;陈燕;梁莹;张宏山;吴玉瑕;李秀梅;李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泰州市姜堰区2014年居民主要死因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和分析姜堰区2014年居民主要疾病死亡原因与特征,为下一步政府部门制定综合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对其发病率及其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姜堰区共报告死亡病例5 553例,死亡率为761.50/10万,其中男性死亡3 197例,死亡率为902.34/10万;女性死亡2 356例,死亡率为626.24/10万.慢性病为主要死亡病因,因慢性病死亡5 127例,占死亡总数的92.33%,其中心血管病占慢性病死亡总数的41.82%,为慢性病死亡首位;恶性肿瘤为39.12%,主要呼吸系统疾病为11.86%,三者合计占慢性病死亡人数的92.80%.结论 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姜堰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干预措施,以减少慢性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作者:仇爱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