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疗机构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调查

尹世辉;李俐;杜丽;谭金煜;肖佳庆;张馨心

关键词:压力蒸汽灭菌器, 效果, 监测
摘要: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情况,提高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质量监控,确保灭菌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以及医疗费用,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的方法对全省三级医院使用中的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调查监测.结果 三级医院压力蒸汽灭菌器物理监测合格率为46.84%,生物监测合格率为98.73%,化学监测合格率为98.73%.其中预真空及脉动真空式灭菌器物理监测合格率为48.05%,生物监测合格率为98.70%,化学监测合格率为98.70%.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物理监测均不合格,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均合格.不同科室之间物理参数监测合格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级医院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理参数监测合格率偏低,灭菌设备管理和灭菌操作人员的知识欠缺,存在灭菌质量隐患.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规范的监测和质量控制与日常的化学监测和过程灭菌参数监测结合起来,保证灭菌器的正常运行,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2010-2013年青岛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掌握青岛市农村居民饮水现状,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对2010-2012年对全市涉农区市集中式供水工程进行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等基础信息调查和水质采样检测.结果 全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普及率达100%; 2010-2012年农村饮用水平均合格率大约为43.44%.结论 从2010-2013年水质结果分析,微生物指标是影响水质合格主要指标,原因是多数农村供水工程无相应的消毒设施,部分配备消毒设施的工程消毒不规范造成的.

    作者:陈暕;王本利;叶兵;肖楠;张华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危险因素认知水平及其影响

    目的 探讨西门社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危险因素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66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40例,年龄分布为60 ~ 89岁,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并对其认知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西门社区66例老年患者对低血糖危险因素的总同意率为38.8%.其中降糖药剂口服剂量过多,排名第一,占59.1%;主食过少摄人为第二,占57.6%;不及时进餐为第三,占54.5%.不同特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的总分均值为(44.2±7.4)分.对患者的性别、学历、医疗付费方式和是否有家族史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文化程度、性别和家族史回归模型的变量.结论 本次调查通过66例患者问卷显示,西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认知水平不高,医护人员需主动进行教育,使其主动地认识到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才可以从根本上帮助糖尿病患者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柴鹤萍;洪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疗机构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调查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情况,提高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质量监控,确保灭菌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以及医疗费用,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的方法对全省三级医院使用中的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调查监测.结果 三级医院压力蒸汽灭菌器物理监测合格率为46.84%,生物监测合格率为98.73%,化学监测合格率为98.73%.其中预真空及脉动真空式灭菌器物理监测合格率为48.05%,生物监测合格率为98.70%,化学监测合格率为98.70%.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物理监测均不合格,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均合格.不同科室之间物理参数监测合格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级医院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理参数监测合格率偏低,灭菌设备管理和灭菌操作人员的知识欠缺,存在灭菌质量隐患.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规范的监测和质量控制与日常的化学监测和过程灭菌参数监测结合起来,保证灭菌器的正常运行,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尹世辉;李俐;杜丽;谭金煜;肖佳庆;张馨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长寿区2009-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处置近年来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居民的生命健康质量、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造成较大影响.此文对2009-2013年长寿区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其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完善长寿区突发公共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以及科学防控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赵景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山西省卫生资源现状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2008-2012年间山西省卫生资源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山西省卫生资源配置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8-2012年山西省卫生资源数据,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山西省卫生机构总数呈现增长趋势,由2008年的9 431所增加到2012年的40 192所;公共卫生机构增幅较小,由2008年的385所增加到2012年的435所.医疗卫生人员总数呈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191 152人增加到2012年的279 466人.每千人口医技人员数亦呈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4.65人上升到2012年的5.53人;医护比则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8年的1∶1.48降低到2012年的1∶1.24.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机构和床位数均呈上升趋势,但城市和农村人口在享有医疗卫生资源方面仍有较大差距.结论 山西省卫生资源总量不断增加,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机构相对薄弱.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机构的投入,制定有利于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政策,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作者:赵丽君;李润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林口县医院门诊慢性疾病补偿机制探讨

    1 门诊慢性病补偿概况截至2013年末,林口县门诊慢性病补偿累计为18 644人次,其中西医方法治疗的门诊慢性病病人有6 205人次,中医方法治疗的门诊慢性病病人有12 439人次,累计补偿新农合门诊慢性病基金974.61万元.2 慢性病补偿背景2.1 2003-2014年合作医疗制度启动 起初,群众参合认识不足,参合积极性不高,门诊补偿主要是以建立家庭门诊账户为主,目的主要是为提高农村居民参合率.

    作者:祁恒春;程功;劳鑫鑫;赵玮莹;李阳柏;葛洪;刘丽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黑龙江省流感预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运用流感监测网络建立流感预警模型,通过预警减少流感暴发或流行.方法 收集黑龙江省2011-2013年流感监测网络的监测数据,通过ARIMA运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计算建立黑龙江省流感流行预警数据库和预警模型.结果 建立流感流行预警数据库和预警模型,基线大值为2.75%,小值为1.74%;上限大值为3.30%,小值为2.08%;预警线大值在1月份,小值在8月份.对2009年和2013年流感样病例(ILI)%流行曲线进行预警应用观察,流行趋势总体平稳,较接近于预警模型下限,全年未超过预警模型上限,未报告流感暴发疫情.模型提示流感流行关注的时间在第6周和第40周.2009年流感ILI%流行曲线明显超过警戒线,高峰出现在9-11月,与全年报告18起流感暴发实际月份相符.流感预警信息发布佳时间在第33周.结论 该流感预警模型有较强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其建立与应用,可为流感防控工作策略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苏杨;曹博;许军;杨明;舒畅;刘毅夫;冷焱;王开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魏塘社区高血压病现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高血压病已被公认为“无形杀手”.中国是原发性高血压病高发的国家,目前约有高血压病患者1亿多例,每年新发病例300万例,并且发病率呈持续上升和低龄化趋势[1].同时高血压又是引起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2].已有研究显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能够增加发生慢性病的概率,包括吸烟、饮酒和运动量缺乏等[3].为了解魏塘街道居民高血压病患病现状,于2013年7-8月对2个城镇社区和2个农村社区居民的高血压病患病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

    作者:田金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江苏省卫Ⅺ项目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创新干预策略评价研究

    目的 评估江苏省卫Ⅺ项目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项目活动的实施、效果和贡献,总结项目创新经验,为政策开发提供证据.方法 以姜堰市和丹阳市为研究现场,采用现有资料收集、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深入访谈、焦点小组讨论)的调查方法.结果 多项项目活动围绕实现多部门、跨领域方面的合作.结果显示,患者检出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62‰),病情稳定率超过50%,同时服务供需双方满意度较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结论 加强利益相关方合作与资助,促进农村社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的功能开发是提高农村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重要经验.

    作者:陆慧;陈连生;黄明豪;唐爱玲;朱显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008-2012年烟台市托幼机构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

    托幼机构因空间相对封闭,幼儿接触密切频繁,易造成传染病的迅速传播.并且幼儿免疫力相对低下,因此,托幼机构已成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感和麻疹等传染病的高发场所[1],容易导致传染病暴发流行.此文通过对烟台市2008-2012年托幼机构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秀燕;王桂强;刘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缅跨境疟疾项目模式及对中国卫生援外的启示

    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取得良好项目效果和社会效应的中缅跨境疟疾项目为个案,通过总结其具体的项目模式,分析项目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挑战,为中国卫生援外工作和项目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与思路,同时从卫生援外的高度对云南省桥头堡医疗卫生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作者:罗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成人大骨节病治疗进展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1].近年来,随着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以及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而带来的病区居民饮食结构和来源的多样化,中国绝大多数病区儿童新发病例已得到持续有效控制,一级预防已见成效.由于1950至1970年代,大骨节病曾在中国严重流行,遗留下来大量的成人大骨节病患者.2013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全国目前有大骨节病现症患者64.2万,其中成人大骨节病患者约为62万,这些患者年龄段主要分布在35~60岁,疾病使其生产能力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也影响了病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将影响到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可见,成人大骨节病治疗是目前困扰病区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作者:孙丽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食品安全视野下中央厨房运作现状及管理的思考

    餐饮企业以中央厨房规范化设置、集约化采购、标准化加工、统一化配送的模式进行集团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中央厨房企业的运作并不如表面显现得那么“光鲜”,其在实际运营中存在一系列食品安全隐患.通过对现实状况的深入剖析提出,加强中央厨房及其连锁门店的复合式交错检查,强化企业内部管理规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规范食品直接接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标准,加强安全意识培训落实待用食品安全使用,加大中央厨房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监管,来进一步完善中央厨房的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作者:郑玮;陈建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两种洗消液对护理人员手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护士洗手使用快速手消毒液和洗手液两种不同手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取某医院120例护理人员,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1组使用快速手消毒液,另1组使用洗手液,观察2组洗手前后的细菌总数.结果 快速手消毒液组和洗手液组对手带菌量< 50cfu/cm2的洗手后细菌群落数均较洗手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8,P< 0.01;t=20.37,P<0.01);洗手后2组细菌群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P>0.05);2组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0,P>0.05).快速手消毒液组和洗手液组对手带菌量≥50cfu/cm2的洗手后细菌群落数均较洗手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0,P< 0.01; t=41.30,P<0.01);洗手后2组细菌群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P<0.01);2组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P< 0.01).结论 两种手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显著,但手部污染明显(带菌量≥50cfu/cm2)时,应选用洗手液洗手.

    作者:李巧娟;杨文莉;马雪花;王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003-2013年哈尔滨市医疗机构预防性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哈尔滨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的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于2003-2013年对哈尔滨市334家医疗机构重点环境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等样品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紫外线灯等消毒灭菌器械进行消毒灭菌质量和性能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监测样品5358份,检测合格4697份,总合格率为87.66%,其中2003年合格率高,为95.57%,2008年合格率低,为84.25%.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监测合格率由高到低分别为三级(89.33%)、二级(85.75%)、一级(83.75%),一级以下(77.66%).哈尔滨市八个区平均合格率为88.12%,十个县平均合格率为82.63%.所检样品中使用中消毒剂微生物检测合格率高为98.93%、污水余氯合格率低为60.00%.结论 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主要与消毒灭菌意识、专业的人才、规范的管理、设备药械的保障密切相关.

    作者:马玥;曹子晶;舒东娇;刘莉莉;张丽娜;张振峰;曲章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富锦市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践与体会

    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富锦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以及项目实施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了针对重点管理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新模式.“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富锦市实施三年来,农村居民健档率96.7%,重点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92.8%,群众满意度达到95.4%,服务人员工作质量和积极性大大提升,得到了领导和百姓的认可和好评.通过项目实施深深体会到,加强工作机制,注重细节管理,强化监管服务,加强部门协调是确保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先决条件.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为进一步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马立波;韩雪;陈鹏飞;刘畅;于晓萍;王岩峰;刘丽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一个行政村爱国卫生工作的实践

    目的 通过玉龙县白沙乡文海村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实践,推导行政村爱国卫生工作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方法 采取现场踏勘、入户访谈、取样检测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行政村饮用水安全、垃圾处理、改厕项目、健康教育和村卫生室、村医等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结果 从活动设计、发现问题和取得实效三个方面分析行政村爱国卫生工作,着重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并尝试将个案事例上升到全省层面.结论 行政村是爱国卫生工作的小单元,乡镇卫生院是行政村爱国卫生工作的技术支撑,村卫生室是行政村爱国卫生工作的基础设施,村支书/主任、村医是行政村爱国卫生工作的关键力量.几个方面的支持、配合是做好行政村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因素.

    作者:胡培;张旭辉;王昕;苏刚;樊蓉;张加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原子荧光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砷不确定度评定

    按《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CNAL/AC01:2003)[1]要求,从测量结果和不确定度评价的数学模型中采集气样部分Vo和采气后滤膜消化液待测物质量m两个方面,分析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砷的全部实验过程,确定不确定度,合理判定测量结果,为检测机构实施实验室质量体系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王君;李钟玮;崔永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慢性病综合防控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建设探析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慢性病综合防控的一项重要策略.为此,要整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信息数据库,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控的信息共建共享机制,以适应日趋迫切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的需要.本文以宁波市鄞州区慢性病综合防控信息化建设为例,说明以政府为主导,建立慢性病信息化共享机制,对于助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跨越式发展,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陆国咪;钟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农村贫困地区育龄妇女食品安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中国农村贫困地区育龄妇女的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探讨影响农村育龄妇女的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因素,为改善农村育龄妇女食品安全现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贵州正安县、陕西镇安县和云南武定县的农村育龄妇女中随机调查1 813人,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育龄妇女的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食品安全知识得分平均分低为18.02分,食品安全态度得分平均分为17.86分,食品安全行为得分平均分高为19.00分.农村育龄妇女食品安全行为水平与学历、知识、态度等因素有关,态度对行为的促进作用大,知识对行为的促进作用其次,学历对行为的促进作用小,即对待食品安全态度越积极,食品安全知识掌握情况越好,学历越高,食品安全行为越正确.结论 妇女食品安全知识部分欠缺,但是态度积极,急需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以改善行为.

    作者:范墨崇;郝艳华;卢江;郭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