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6-2010年广东省各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黄学敏;马晓薇;方小衡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人力资源, 描述性分析
摘要:目的 为疾控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6-2010年广东全省以及省级、地市级、县(区)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指标包括:每万常住人口配置疾控卫生人员数,疾控卫生人员学历,专业背景和技术职称构成.结果 2006-2010年,全省疾控卫生人员数从8 886人增加到9 261人;每万常住人口疾控卫生人员数从0.955人减少到0.887人.省级和地市级疾控卫生人员学历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县(区)级疾控以大专为主;各级疾控卫生人员专业以预防医学为主,其构成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地市级和县(区)疾控卫生人员技术职称以初级为主,各级疾控机构高级技术职称构成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 全省疾控机构需进一步调整人才结构,培养高素质疾控人才.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机制的探讨

    目的 探讨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机制,对中国目前的转诊机制提出对策和展望.方法 对双向转诊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当前中国双向转诊所面临的困难、不足,结合德国、美国、英国在转诊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查阅文献、实际调查、个别访谈等方法进行.结果 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机制尚未有效建立,需要尽快形成共识,落实实施.结论 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中出现的执行困难问题不是独立的卫生事件,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作者:刘斌;叶丽娜;卢向红;王济纬;陈红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山东省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及影响因素调查

    随着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到医院就诊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不断增加,医务人员接触HIV的机会日趋增多,职业暴露的危险增加.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料显示,截至2000年底,美国医务人员中已有57人因职业暴露被确诊感染HIV[1].在中国,虽然目前尚无因职业暴露感染HIV的报道,但在国内的医疗条件下,急诊抢救、口腔手术和静动脉采血时,患者不需要进行HIV抗体检测,医务人员进行这些操作时就存在感染HIV的潜在危险性.

    作者:李新蕊;王常灏;金燕;李建卓;阮师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锦州市企业职业健康监护基本情况分析

    职业健康监护是对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各种检查,了解掌握人群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工人健康损害征象的一项健康监控方法与过程,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为了解企业职业健康监护一般情况以及作业人员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收集了锦州市2009-2012年间开展职业健康检查企业的相关资料,对企业规模、所属行业以及职业健康监护过程中职业相关疾病的检出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张林林;于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11-2013年上海某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管效果分析

    目的 评估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管效果,为提高该行业卫生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1-2013年上海某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督检查和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监管效果.结果 上海某区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状况有明显改善,生产面积小于200m2的单位均已退出市场,单位生产能力逐年增加,行业卫生管理水平和消毒餐饮具合格率不断提高,开展的卫生监管措施初显成效;在更衣室内设置洗手及消毒设施设置、生产设备配置、包装标签、工作人员手和操作台面消毒卫生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结论 加强部门联动管理,推动行业内部管理自律,探索卫生安全可追溯管理模式,继续加大新地方标准的宣贯和执行力度.

    作者:郭爱萍;项嘉汇;杨向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近年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工作在质量及数量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尤其是在开展编写史志、计量认证、迎接检查考核等各项工作中,疾控档案更是发挥出了重要作用[1].在分析本单位近几年的疾控档案利用效率情况时发现,本单位的疾控档案利用率虽然有逐年提高趋势,但2011~2014年的平均档案利用率仅为4.3%,仍较为低下.

    作者:周剑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家用汽车内甲醛和苯系物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家用汽车内甲醛和苯系物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科学控制家用汽车空气甲醛和苯系物污染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10月对济南市113辆家用汽车内空气进行甲醛和苯系物浓度检测.结果 113辆家用汽车甲醛和苯系物全部合格的为72辆,合格率为63.7%.有41辆轿家用汽车甲醛浓度超标,合格率为63.7%;甲醛浓度随着家用汽车内装饰物减少、车龄增加、汽车内温度降低、汽车密闭时间减少而减少.结论 家用汽车内甲醛和苯系物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的降低家用汽车内甲醛和苯系物浓度,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作者:孙湛;刘仲;杨月莲;于志刚;刘素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传染病聚集性病例监测系统软件的开发及应用

    通过传染病聚集性病例监测系统软件的开发及应用,可以早期发现集体单位中的传染病聚集性病例,做到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利用聚集性病例监测系统的功能,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中的“患者工作单位信息”进行了确认和整理统计.该监测系统能有效地监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聚集性病例,比传统的聚集性报告方式能更快地进行及时报告,及时、准确、有效地发现传染病聚集性病例,并进行快速控制处理.

    作者:梁洁雅;李奕;曹晓鸥;陈宝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农村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模式的现代化,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不断加快以及社会的老龄化等因素,高血压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1].在农村高血压人群中,大部分患者未意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血压控制的影响,在被确诊为高血压后,依旧按照原来的生活习惯,例如吸烟嗜酒、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锻炼、作息时间不规律、情绪紧张激动或郁郁寡欢和不规则服用降压药物等,致使血压控制不理想,进而导致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发生.结合工作实践,就近年来针对辖区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马华军;徐莹钧;王国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两种国产重组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两种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为成人免疫接种提供参考.方法 将152名成人随机分为2组,按0、1、6个月免疫程序分别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CHO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1个月检测血清抗-HBs阳转率和抗-HBs平均几何滴度(GMT),同时观察所有接种对象的不良反应.结果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CHO乙肝疫苗的抗-HBs阳转率为89.04%和91.14%,抗-HBs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202.99mIU/mL和201.98mIU/mL,两者均无明显差别.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对两种疫苗的免疫效果也无明显差别,但肥胖者抗-HBs阳转率要明显低于其他人群.所有接种对象未发现明显的异常反应.结论 重组酵母和重组CHO乙肝疫苗均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作者:黄晓君;方绍艳;宋孝光;伍文华;李荣辉;郭世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宁波市儿童家长肺炎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宁波市儿童家长肺炎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策略和提高肺炎疫苗接种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6个接种门诊,选择380名孩子家长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家长肺炎疾病的知晓率在24.08%~69.66%之间,肺炎球菌相关知识的了解率在40.39% ~67.97%之间.20.89%的家长给孩子接种过肺炎疫苗,本地(24.62%)与流动儿童接种率(16.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82,P=0.058).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有肺炎疫苗(58.78%)、对其疗效存在疑虑(56.62%)和疫苗的价格太贵(53.76%).83.84%的家长表示希望了解肺炎的有关知识.结论 宁波市儿童家长的肺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儿童肺炎疫苗接种率低,需开展多种途径的宣传教育以提高接种率.

    作者:周绍英;许国章;方挺;王经晖;叶莉霞;马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上虞市流动人口孕产妇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了解上虞市流动人口孕产妇妊娠结局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上虞市分娩的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妊娠结局与同期在上虞市分娩的户籍孕产妇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户籍孕产妇,而剖宫产率较户籍孕产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11.72,P值<0.01);流动人口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早产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较户籍孕产妇高,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0.59,P值>0.05).结论 流动人口孕产妇妊娠结局状况劣于户籍孕产妇,要改善流动人口孕产妇妊娠结局状况,需采取措施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对孕期保健服务的利用.

    作者:阮香莲;俞丽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11-2013年深圳市孕产妇HBsAg携带现况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孕产妇HBsAg携带情况,为预防控制乙肝母婴传播提供本底资料.方法 孕产妇到助产机构产前检查或分娩时检测乙肝两对半,并将孕产妇基本情况及检测结果录入自主开发的专用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系统统计相关信息.结果 深圳市2011-2013年孕产妇乙肝平均检测率为95.01%,孕产妇HBsAg三年平均阳性率为9.00%.<20年龄组孕产妇阳性率低为7.05%,35岁以上年龄组孕产妇阳性率高达9.61%.龙岗区孕产妇HB-sAg阳性率高达9.90%,低南山区为8.17%.结论 深圳市孕产妇HBsAg携带率较高,表明深圳仍为乙肝高流行地区,母婴阻断是预防控制乙肝的重要措施.

    作者:单芙香;吕秋莹;程锦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济南市2009-2013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是中国目前艾滋病监测的目标人群之一[1],是艾滋病性病流行和传播的高危人群.为了解济南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感染状况、行为特征及变化趋势,掌握艾滋病性病流行状况和影响艾滋病性病流行的行为危险因素,为正确制定艾滋病性病防治策略,有效实施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济南市设立济南市中心医院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监测哨点.现将2009-2013年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该人群HIV感染状况、行为特征及变化趋势.

    作者:杨慧;阮师漫;胡艳霞;朱艳文;苏生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度分析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度,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方法 于2012年4月-2013年4月对229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使用MOS-HIV生存质量表和社会支持度量表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生存质量得分为(68.64±11.76)分,其中HIV感染者(71.31±10.10)分,已达到服药阶段HIV感染者(65.59±13.49)分,AIDS患者(66.52±12.10)分,HIV感染者、已达到服药阶段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得分在社会功能、疼痛、精力和情绪功能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社会支持度得分为(46.32±12.48)分,其中HIV感染者(46.91±12.76)分,已服药HIV感染者(45.12±12.21)分,AIDS患者(46.26±12.32)分.结论 随着疾病进展,艾滋病病人的生存质量逐步下降,而社会支持度不因疾病的发展而下降.

    作者:董选军;余运贤;何丽萍;傅涛;阮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县1960-201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态势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高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高县1960-2013年乙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60-2013年高县累计报告乙脑629例,死亡57例,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70/10万和0.25/10万,1972-2013年各年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29.22,P<0.01).疫苗使用前期,发生3次暴发流行,总发病率为5.56/10万,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趋势x2=77.22,P<0.01);疫苗使用初期,总发病率为2.23/10万,与疫苗使用前期相比,发病下降71.82%,总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趋势x2=14.82,P<0.01);计划免疫冷链运转期,总发病率为1.73/10万,1990-1994年与疫苗使用初期相比,发病率下降7.18%;规范门诊接种期,总发病率为1.04/10万,2004-2013年与冷链运转期相比,发病率下降20.44%.发病高峰在8-9月,占病例总数的75.83%.病例集中在7岁以下,占病例总数的64.39%.男女性别比为1.7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80,P<0.01).发病多的是散居儿童,其次是托幼儿童和学生,共占病例总数的85.85%.结论 高县乙脑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提示疫情得到较好控制.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男性发病高于女性,7岁以下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是高危人群,应加强预防接种和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王代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清远市2008-2013年青少年意外伤害死亡原因分析

    意外伤害死亡分析是青少年健康统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揭示影响当地青少年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制定本地区的青少年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006年8月1日,清远市开始全人群死因监测.现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全人群死因监测报告的青少年意外伤害死亡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作者:朱旭豪;张铭驱;何志礼;汤嘉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柳州市2013年部分法定报告传染病诊断准确率调查

    目的 了解柳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诊断准确率水平,为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柳州市医疗机构报告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病例进行随机抽查,按传染病诊断标准判断其诊断是否准确.结果 共调查30家医院,抽查349例病例,总诊断符合率为64.11%.淋病、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梅毒和病毒性肝炎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86%、87.50%、73.68%、67.95%和58.06%.三级医疗机构诊断准确率为72.73%,高于二级医疗机构(64.1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7,P< 0.01).结论 柳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诊断准确率较低,应加强传染病诊断质量控制.

    作者:吕榜军;梁忠福;白玉;陈启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以整合理念构建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传统的学科式预防医学实验课程设置存在许多弊端,需进行整合式课程改革.整合学科教学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构建多层级、多模块和多种教学方法有机整合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然而,实验教学整合式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持久,学校及学院顶层设计是关键.

    作者:闻颖;王朝旭;侯绍英;王军;任锐;张慧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哈尔滨市孕妇孕期膳食摄入调查及评价

    目的 调查孕妇孕能量及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找出存在的营养缺陷与问题.方法 调查孕妇孕能量及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分析营养缺陷与问题.结果 哈尔滨市孕妇能量摄入是合理的,但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例偏高,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偏低;维生素A与核黄素摄入量为边缘不足,硫胺素摄入不足,与中国居民营养素参考摄入量(RNI)比较维生素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两者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直均<0.01);膳食纤维摄入量低于推荐的摄入范围;维生素B6和叶酸摄入不足,与适宜摄入量或RNI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钙、铁与锌的摄入不能满足随着孕龄增加而需要量的增加;其他营养素摄入都是充足的.结论 哈尔滨市孕妇在孕早、中与晚期的膳食摄入均有一定缺陷,应对孕妇开展经常性的营养与健康教育.

    作者:王红梅;赵晨宇;夏薇;孙彩虹;吴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大连市2012-2013学年小学生因病缺课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大连市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为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1所小学为因病缺课监测点,开展信息收集及数据网络直报工作,监测对象为全体在校学生,共11 995名.结果 2012-2013学年的因病缺课率为0.148%,人均缺课天数为0.244天.缺课原因主要是感冒、意外伤害、水痘和胃肠道疾病,构成比分别占48.63%、9.86%、5.99%和5.27%.女生因病缺课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4,P<0.05).意外伤害,女生高于男生(x2=8.215,P<0.01);肺炎,男生高于女生(x2=8.587,P<0.01);感冒、水痘及胃肠道疾病,没有性别差异.缺课高峰在冬春季节.结论 感冒和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意外伤害以及胃肠道疾病是重点病种;冬春季是防控学生生病的重点时期.

    作者:徐小冬;范雪松;张毅;王智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