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黑龙江省2004-2013年布鲁氏菌病疫情特征分析

张春年;张卓;黄纯英;邢智锋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疫情,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 掌握黑龙江省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今后布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13年黑龙江省布病疫情数据及相关监测资料,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时间和地点,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3年黑龙江省共报告布病45 527例,出现过二次高峰,即2005年的第一个高峰,发病率为10.77/10万;2012年的第二个高峰,发病率为19.43/10万.结论 黑龙江省布病发病率呈逐年波浪式上升趋势,应对布病高发地区及高危人群开展宣传教育并采取干预措施.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宁波市儿童家长肺炎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宁波市儿童家长肺炎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策略和提高肺炎疫苗接种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6个接种门诊,选择380名孩子家长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家长肺炎疾病的知晓率在24.08%~69.66%之间,肺炎球菌相关知识的了解率在40.39% ~67.97%之间.20.89%的家长给孩子接种过肺炎疫苗,本地(24.62%)与流动儿童接种率(16.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82,P=0.058).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有肺炎疫苗(58.78%)、对其疗效存在疑虑(56.62%)和疫苗的价格太贵(53.76%).83.84%的家长表示希望了解肺炎的有关知识.结论 宁波市儿童家长的肺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儿童肺炎疫苗接种率低,需开展多种途径的宣传教育以提高接种率.

    作者:周绍英;许国章;方挺;王经晖;叶莉霞;马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济南市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调查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和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A组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1-3].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型别较多,目前既无有效疫苗,也无特效预防药物.

    作者:常彩云;许华茹;曹若明;李建卓;李战;杨晓倩;耿兴义;阮师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清远市2008-2013年青少年意外伤害死亡原因分析

    意外伤害死亡分析是青少年健康统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揭示影响当地青少年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制定本地区的青少年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006年8月1日,清远市开始全人群死因监测.现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全人群死因监测报告的青少年意外伤害死亡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作者:朱旭豪;张铭驱;何志礼;汤嘉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看政府职能作用

    文章从文献学角度,对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和政府职能的关系进行讨论,对新中国公共卫生发展不同时期,在公共卫生发展和建设中政府职能作用进行系统综述.论证了政府职能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关系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不同阶段与政府职能的履行情况.

    作者:王中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襄州区健康成人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襄阳市襄州区健康成人麻疹抗体水平,为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5-6月,按照《湖北省健康成人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方案》规定的抽样方法,选定襄州区15~19岁、20~24岁、25 ~ 29岁、30~34岁以及35岁以上5个年龄组798名健康成人进行个案调查和采集血液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抗体.结果 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7.34%,几何平均滴度为1:552.04;麻疹抗体保护率为22.56%.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麻疹抗体保护率则存在差异,30岁以下、学生、女性相对较低.结论 襄州区成人麻疹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而麻疹抗体保护率则较低,难以形成牢固的保护屏障.建议增加成人麻疹疫苗接种,提高成人麻疹免疫水平,降低麻疹发病率.

    作者:杭连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某监狱服刑人员结核病流行情况及预防性服药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结核病在哈市监狱内发病情况,探讨结核病服药效果,控制监狱内结核病流行状况.方法 对新投入的监狱服刑人员进行胸部透视检查,选择胸透正常而PPD实验强阳性人群为实验人群,随机将其分为预防性服药组(280人)和非预防性服药组(289人),同时选择胸透正常而PPD实验结果阴性为对照组(290人).其中预防性服药组人群,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预防性服药.观察6个月后,对实验人群进行胸透和痰检实验,确定结核病的发病率.结果 预防性服药组、非预防性服药组与正常对照组人群中结核病的发病率分别为:0.36%、3.46%和2.76%.结论 预防性服药对降低肺结核病的发病率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任世刚;袁祥虎;李泽洋;杜冬梅;吴永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虹口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评价虹口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探索适用于本地区的慢性乙肝患者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经知情同意后对虹口区11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人体测量指标(身高、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上臂围)及实验室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总淋巴细胞计数)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和问卷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经人体测量法评定虹口区慢性乙肝患者营养不良率高为52.3%,实验室指标评价方法营养不良率高为50.0%,年龄、文化程度明显影响慢性乙肝患者的营养状况.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营养不良率较高,应开展针对性的营养宣教和干预,定期进行营养评价.

    作者:于晓楠;王斌;杨芸;汤显;厉曙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两种国产重组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两种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为成人免疫接种提供参考.方法 将152名成人随机分为2组,按0、1、6个月免疫程序分别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CHO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1个月检测血清抗-HBs阳转率和抗-HBs平均几何滴度(GMT),同时观察所有接种对象的不良反应.结果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CHO乙肝疫苗的抗-HBs阳转率为89.04%和91.14%,抗-HBs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202.99mIU/mL和201.98mIU/mL,两者均无明显差别.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对两种疫苗的免疫效果也无明显差别,但肥胖者抗-HBs阳转率要明显低于其他人群.所有接种对象未发现明显的异常反应.结论 重组酵母和重组CHO乙肝疫苗均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作者:黄晓君;方绍艳;宋孝光;伍文华;李荣辉;郭世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居民健康档案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满足居民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健康决策需要的系统化信息资源.对居民健康档案的绩效管理由考核建档率到考核合格率,再到考核利用率,体现了“稳定存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基本思路.2009年新医改以来,居民健康档案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居民健康档案随着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应用电子信息化,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海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现状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中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现状及特点的分析,找寻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危害,以探寻造成中国目前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现状深层次的原因.

    作者:仲芷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太原局铁路沿线伙食团食品安全监管状况及探索

    遍布铁路沿线站区的伙食团是具有铁路行业特色的餐饮加工“单元”,其规模小、数量多、地处偏远、加工条件相对简陋、环境卫生较差、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始终是铁路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太原铁路局卫生监督所为适应国家餐饮服务新的法律规范要求,落实好对管内沿线伙食团的监督管理,不断探索有效的监管模式和机制.

    作者:张文红;张洪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度分析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度,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方法 于2012年4月-2013年4月对229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使用MOS-HIV生存质量表和社会支持度量表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生存质量得分为(68.64±11.76)分,其中HIV感染者(71.31±10.10)分,已达到服药阶段HIV感染者(65.59±13.49)分,AIDS患者(66.52±12.10)分,HIV感染者、已达到服药阶段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得分在社会功能、疼痛、精力和情绪功能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社会支持度得分为(46.32±12.48)分,其中HIV感染者(46.91±12.76)分,已服药HIV感染者(45.12±12.21)分,AIDS患者(46.26±12.32)分.结论 随着疾病进展,艾滋病病人的生存质量逐步下降,而社会支持度不因疾病的发展而下降.

    作者:董选军;余运贤;何丽萍;傅涛;阮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社区团队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治疗效果的作用

    目的 研究评价社区团队管理模式对高血压(Hypertension,HP)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作用.方法 于2012年8月-2014年3月,选择社区HP患者4 252例,以社区为基础对患者进行社区团队管理模式干预为干预组;选择同期社区仅接受防保医生传统随访的HP患者3 2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项目实施前后的血压和体质指数变化(SBP、DBP和BMI),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率、治疗率和知识知晓率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BP、DBP和BI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干预后SBP、DBP和BM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374、8.643和6.532,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组血压控制率、治疗率和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56.4、128.4、73.54和18.03,P值均<0.05).结论 社区团队管理模式在HP患者的治疗和管理中具有显著效果,能明显提升患者知识知晓,降低心脑血管发生的风险.

    作者:刘越璋;胡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疾控机构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浙江省疾控机构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专项调查表,调查各级疾控机构相关业务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知情况、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等.结果 被调查者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疾控相关知识认知程度较高(>90%),但对于服务主体、服务特征等认知较差.大部分疾控机构制订并实行了针对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指导方案或要点,开展了相关培训并参与了考核工作,分别占94.90%、96.94%和92.86%,但在省级项目基础上增加本地项目的机构仅占13.27%;疾控机构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存在参与人员不足(91.10%)、政府经费保障不足(86.64%),以及疾控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源整合不足、缺乏合力(82.07%)等问题.结论 疾控人员对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疾控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参与率较高,但主动增加项目不足;人员不足、经费保障不到位以及医防整合不足是目前疾控机构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问题.应进一步增加基层疾控机构人员,保证相关工作经费投入,加强医防整合,更好地发挥疾控机构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中的作用.

    作者:韦余东;孟强;张人杰;李娜;张双凤;张新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网格化”社区卫生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实践研究

    目的 对舟山市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格化全科团队服务新模式进行调查,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效率及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常规报表采集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应用软件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构建了以社区责任医生和护士为核心、以中心网格医护人员为辅助补充、以上级专业医疗机构人员为专业指导、以社区公共卫生联络员为自愿参与的网格化新型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在岗职工年均门急诊人次数、慢性病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逐年上升,均次费用、抗生素使用率和静脉输液率下降明显.居民总体满意度逐年提升.结论 “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专业指导、自愿参与”网格化全科团队服务新模式适合城乡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运行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作者:徐海军;张明君;王家骥;吴静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12年温州市区狂犬病暴露人群监测分析

    狂犬病又叫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于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可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1].狂犬病暴露指被狂犬、疑似狂犬和或不确定是否健康的其他狂犬宿主动物抓伤、咬伤、舔舐破损皮肤处或黏膜,也指黏膜、开放性伤口受到可能感染了狂犬病病毒的动物组织或唾液[2-3].温州经济发达,商贸活动频繁.为了解温州市区人群狂犬病暴露伤害状况,制定狂犬病防治措施及策略提供依据,对温州市区2012年狂犬病处置门诊暴露人群登记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林强康;杨絮;陈新国;王蕾;陈玲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沿海城市超强台风“菲特”灾害的公共卫生系统应对

    目的 研究超强台风应对措施,为制定抗台防病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对超强台风灾害的公共卫生系统应对,总结台风灾后应对措施.结果 超强台风灾后公共卫生防病应对应该从组织保障、安置点管理、疾病监测、风险评估、健康教育、病媒生物监测、环境消毒与评估、饮水与食品安全保障、灾后应急媒体沟通和应急物资保障十个方面系统开展.结论 超强台风造成的灾害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亟待加强公共卫生系统应对研究.

    作者:贺天锋;钱旭君;许国章;董红军;边国林;易波;陶毓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消毒抗感染管理中的风险问题及防范

    目的 分析洁净手术室消毒抗感染管理存在的风险问题并研究相应防范策略.方法 自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介入性治疗的手术中随机抽取3220台,并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手术在常规洁净手术室中进行治疗,B组针对手术室消毒抗感染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了加强与改进,在此基础上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中的感染情况.结果 B组手术感染率为0.43%,而A组仍高达5.90%.A组满意度为73.98%,低于B组的96.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8.42,P< 0.01).结论 介入手术治疗中的洁净手术室消毒抗感染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问题,针对问题,及时制定有效的方法策略,对减少手术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晓娟;居洁勤;陈萍萍;朱颖;王月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监管中二维码技术的应用

    集中消毒餐饮具卫生一直是社会和媒体关注的重点,但由于以往配套的法律法规缺失,一直存在监管的盲点[1].2011年12月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及相应配套的规范实施后,为督促持证企业规范生产,保证出厂的集中消毒餐饮具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宁波市卫生监督部门创新引入消费者监督和选择消费机制,利用现有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探索应用产品二维码技术.

    作者:邵立伟;肖国兵;孙永标;丁红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青岛市居民健康素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青岛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并为制定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青岛市12区(市)15 ~ 69岁6 206名常住人口进行调查,使用SAS 9.2统计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青岛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12.77%,高于全国水平6.48%.从健康素养的3个方面上看,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的具备率分别是21.51%、13.63%和31.37%.青岛市居民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科学健康观素养33.90%,传染病预防素养22.92%,安全与急救素养28.41%,基本医疗素养13.16%,慢性病预防素养8.66%.结论 青岛市居民全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城乡、性别、文化、年龄人群健康素养存在差异.需要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以提高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李善鹏;綦斐;刘辉;贾晓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