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误食亚硝酸钠食物中毒事件调查

符卫东;陈垂华

关键词:亚硝酸钠, 食物中毒, 调查
摘要:2012年12月29日,海口市龙华路某餐馆发生一起误将亚硝酸钠当作食盐调配制作食物引起中毒事件.18时和21时20分,海口市龙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接到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和海南人民医院龙华门诊部急诊科各自收治2人和3人疑似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报告后,立即向区卫生局、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组织应急队伍携带相关应急处置物品奔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经过疾控中心、公安局,以及医疗救治单位医务人员及时有效的处置,未出现继发、重症、死亡病例.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麻风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生活质量是患者对疾病所造成的各种影响的主观体验和躯体、心理、社会各方面适应状态的综合性的测量[1],了解与生活质量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于开展生活质量的干预实践和患者的综合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麻风病传染和流行的公共卫生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对于麻风病所造成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不良影响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改善麻风病受累者的生活质量成为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2011-2020年)规划的重要目标[2],因此,全面考察麻风病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对于今后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策略至关重要.有鉴于此,对近年来国内外麻风病人生活质量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为现场防治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作者:王超霞;王景权;谭又吉;归婵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汕头市2011-2012年住院病人发热肺炎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汕头市哨点医院住院病人发热肺炎监测情况,了解汕头市发热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2年汕头市2个哨点医院住院病人发热肺炎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汕头市2012年发热肺炎病例数高于2011年.不同年龄组发热肺炎占住院病例的构成比不同,其中构成比高为“0~”岁组(50.05%)和“60~”岁组(20.3%).不同年龄组发热肺炎的时间分布不同, “0~”岁组2012年发病曲线与2011年相比主要区别在3-4月; “3~”岁组和“7~”岁组2012年与2011年高峰期均为4月和10月;“20~”岁组2012年除了1月、6月、12月发病数低于2011年相应月份,其他月份均高于2011年相应月份;“60~”岁组,2012年相比于2011年4月、7月各有1个发病高峰.结论 汕头市2012年发热肺炎病例数高于2011年,主要区别在3-4月,与2012年广东省流感高发时期相一致,提示2012年3-4月住院肺炎病例增加可能是由于流感病毒感染病例增多所致.不同年龄组发热肺炎占住院病例的构成比不同,时间分布也不同,因此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发热肺炎的发生.

    作者:张旭彬;王普生;黄建云;姚丽君;廖朝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县级医院手术室院内感染情况调查

    手术室作为病人进行手术及抢救治疗的主要场所,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术后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效果,严重时可对患者产生生命威胁[1].因此,手术室是院内感染的重要预防管理区域.在日常工作中,医院领导及医务人员应重视对手术室预防工作的管理与执行,共同做好手术室院内感染的预防管理工作[2].本研究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一年内的手术室预防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发现的预防感染问题,旨在分析手术室存在的预防感染管理问题,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

    作者:郑倩;陈晓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

    深圳市预防医学会把握改革机遇,主动承接政府部门相关职能转移和委托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拓展了生存空间,通过完善机构和制度建设,加强专委会管理,为广大会员搭建交流沟通平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大力开展卫生防病科普宣传,积极为政府建言献策,开展科研合作,促进学科发展,增强了活力和凝聚力,顺利通过4A级学术性社团组织等级评审.

    作者:刘学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宁波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认知调查

    近年来多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暴发流行,暴露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和机制上存在着一些缺陷[1-3].目前我国医疗体系与卫生防疫体系各自独立发展,医疗和疾控机构各有工作内容及工作规范,如何进行医防整合,加强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在重大卫生事件中的工作合作及信息共享,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4-7].因此,为了解目前医务人员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及疾控工作相关的认知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实施医防整合工程,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本研究选择宁波市五家三甲市级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贺天锋;董红军;史玮;赵薛飞;丁克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风险矩阵法在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传染病是造成全球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时发现,传染病类占有很大比例.近年来,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旧的传染病死灰复燃,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卫生应急管理及决策的复杂性和难度日益增加.

    作者:闫世春;王晓平;安莹;高燕;王翯然;宋艳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疆部分地区人群恙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Ot)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长期以来,该病仅在中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流行,近年来在中国北方不断有新的疫源地被证实[1],该病已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为查明新疆地区人群是否存在恙虫病东方体感染,在部分地区进行了恙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对Ot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恙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邱尔臣;党荣理;贾继民;刘然;张建江;李海龙;李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加强两岸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交流协调对策

    近年来,食品安全已成为公众关注的民生话题之一.通过对目前厦门市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借鉴台湾食品安全监管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提出以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契机,立足厦门先行先试,构建两岸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交流协调平台,即建立两岸共用的食品追溯系统平台、食品检测信息共享平台、食品认证制度交流以及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科研合作平台.

    作者:陈彼得;陈伟平;郑娅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宁夏两地基本医疗服务包评价研究

    目的 研究以宁夏两个“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政策试点市为样本,比较政策下卫生服务需方和供方,分析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基本医疗服务的进一步实施和推广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对样本地区进行现场调查,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t检验、x2检验、TOPSIS法分析比较就诊人次、药事费收入与月份关系,项目运行前后满意度.结果 项目实施后村民首选就医地点未发生变化,存在对药品种类及效果不满、不缴纳药事费现象,村卫生室均有药品未到位、药品代领、收入下降等现象.结论 通过完善村卫生室配套制度,加强药品配送单位的督管,转变贵药,输液才能治病的观念,提高收入及简化工作量,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领导能力及村医医德建设等措施提高了项目满意度.

    作者:林容容;王芳;李林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山西西山某矿已婚妇女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并探讨山西西山某矿已婚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患病情况,指导妇女做好自我保健.方法 对西山某矿已婚妇女进行常规妇科诊查、乳腺红外测定、妇科彩超、液基细胞检查等普查.结果 妇科常见病排在前五位的是宫颈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阴道炎;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患病率高;宫颈炎症以宫颈糜烂患病率高,其分期与年龄有关;检出三种阴道炎,分别是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癌前病变.结论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大力宣传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是妇女常见疾病防护的重要内容.

    作者:葛翠翠;李秀宏;赵智慧;陈文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一起误食亚硝酸钠食物中毒事件调查

    2012年12月29日,海口市龙华路某餐馆发生一起误将亚硝酸钠当作食盐调配制作食物引起中毒事件.18时和21时20分,海口市龙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接到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和海南人民医院龙华门诊部急诊科各自收治2人和3人疑似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报告后,立即向区卫生局、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组织应急队伍携带相关应急处置物品奔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经过疾控中心、公安局,以及医疗救治单位医务人员及时有效的处置,未出现继发、重症、死亡病例.

    作者:符卫东;陈垂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构建人才兴防战略的主要经验及对策

    人才兴防战略是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改革和内涵发展的核心,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发展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是人才兴防战略的重点.近年来我们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以构建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以搭建科研平台为抓手,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为方向,结合自身业务,按高标准、有重点、出亮点的要求,充分发挥以疾病预防控制为主导的社会卫生服务优势,使人才兴防战略取得成效.

    作者:叶众;竺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哈尔滨市2004-2012年麻疹发病及控制策略研究

    麻疹在大量应用减毒活疫苗之前,有大规模流行[1],1963年[2]使用麻疹疫苗后,到1967年开始麻疹病例减少3.9%[3].1994年,美国采取了新的西半球特有的能够消除麻疹的方法并且获得成功,使麻疹的患病数量大大降低.1978年全国开始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等各种疾病得到了非常好的控制[4].

    作者:马喆;宋婧;吴永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时机对免疫功能重建影响

    目的 讨论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对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采用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3个月以上,根据治疗前CD4+T细胞值分组(分组一CD4+T细胞在0~100间,分组二CD4++T细胞在100~200间,分组三CD4+T细胞在200~350间),在治疗后规定时间内采集3mL抗凝全血进行CD4+T细胞检测,统计不同治疗组CD4+T细胞变化,分析不同HAART开始时机对免疫功能重建即CD4+T细胞增长率的影响.结果 HAART不同开始时机CD4+T细胞增长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组二、分组三CD4+T细胞增长率明显且高于分组一.结论 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开始时机对免疫功能重建有影响.

    作者:秦玲玲;曲铭锐;孙晔;刘锋;施京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一门式”婚育服务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对越秀区“一门式”婚育服务模式的婚前医学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做好婚前医学保健服务,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为政府制订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参加广州市越秀区婚前医学检查的50 455例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婚姻登记当天进行婚检的比率高;三年的婚检率均较2008年未实行“一门式”婚育服务时的婚检率明显增高;生殖系统疾病仍是检出的主要疾病,其次为传染病.结论 “一门式”婚育服务模式能够提高婚检率,将婚前和孕前检查进行整合更能够有效地降低出生缺陷率.

    作者:刘小琴;郑燕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鹰潭市留守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况调查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们的子女不能随父母外出,留在农村生活,致使留守儿童数量逐年上升[1].由于留守儿童大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而监护人年龄偏大,记忆力差,文化水平不高,经常忘记带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各种原因造成留守儿童预防接种问题较为突出.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预防接种问题已成为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预防接种成为儿童免疫预防工作的难点[2].

    作者:郭娓;赵翔;林蓉;蔡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10-2012年延庆县公共场所空气细菌总数监测结果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社会化生活需求日益增多,公共场所的类型和数量也不断增多,公共场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场所中空气质量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在里面活动的人群健康[1].公共场所空气细菌总数是评价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为了解北京市延庆县公共场所空气卫生状况,确保公众身体健康,为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10-2012年采集的各类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细菌总数的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王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型内鉴定脊髓灰质炎病毒方法的应用

    2011年新疆发生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的疫情后,为了缩短检测时限,中国决定从2013年起启用WHO推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新的检测流程》,要求省级脊灰实验室经过培训考核,使用美国CDC研制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RT-PCR)试剂和方法[1],对分离出的脊灰病毒(PV)培养物进行型内鉴定(ITD).

    作者:张世婷;王晗;吕珀;薄芳;宋长江;马玉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舆情监测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中的应用及效能分析

    舆情的监测是公共管理部门不可或缺的监测和管理手段[1-3].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2009年起在以往信息检索基础上开展舆情监测工作,对公共卫生相关的媒体和互联网信息,特别是对社会和公众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舆情监测,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决策和管理参考.2013年3月下旬,浙江和部分省市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引起国内、国际的普遍关注,公众反响日益强烈.为了提供专项舆情,进一步做好防控工作,从2013年4月3日起以人感染H7N9禽流感一天一刊的专刊方式进行舆情监测.现就人感染H7N9禽流感舆情监测的方式方法等作一介绍,并就应用体会和效能进行分析.

    作者:李莉;陈蕾;江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抚州市特大洪灾后公共卫生阶段性效果评估

    目的 通过对“6·21”抚河决堤灾后灾区进行阶段性效果评估,掌握灾区公共卫生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强化灾后防病工作措施.方法 采用查阅资料、现场调查、走访群众等多种评估手段,对环境危害因素、生活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卫生系统能力恢复、重点传染病防治效果等进行阶段性评估.结果 受灾乡镇公共卫生各项指标较受灾前期有显著改善,综合卫生防疫措施效果显著,为确保“灾后无大疫”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结论 制定规范、科学的卫生防疫工作方案,建立卫生评估方法是进一步提高灾害应急卫生防疫水平的关键.

    作者:赵玉芹;刘玮;袁辉;刘晓青;姜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