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县级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工作的思考

马保国;刘光定;李长辉;曾郁

关键词:
摘要:县级疾控中心,是我国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的基层[1],它承担着县域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都在增加,危害性和破坏性越来越大,卫生应急工作形势严峻.加强卫生应急管理,做好卫生应急事件的应对工作,是疾控机构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2].如何做好县域卫生应急工作,是县级疾控卫生应急工作者所要面临和思考的问题.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某钢铁厂工人血清活性氧、脂质过氧化水平分析

    目的 探讨钢铁工人血清活性氧(ROS)、脂质过氧化水平,为钢铁工人寻找职业健康监护指标.方法 选取某钢铁厂炼铁男性工人83人,以某供水厂男性工人40人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工人的一般情况、吸烟和饮酒情况、职业史和既往史等,并对其作业环境进行监测.按照作业区域将 工人分为炉顶平台组、炉侧平台组和炉底平台组,测定这些工人的血清活性氧、脂质过氧化水平.结果 钢铁厂炼铁高炉炉底平台和炉侧平台区一氧化碳的浓度均超过国家标准( 30 mg/m3),炉顶平台区域没有超标.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浓度均未超标.工人血清中ROS、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OD、GSH-Px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露组ROS、MDA含量随着作业工龄的延长逐渐增加,而SOD、GSH-Px活力随着作业工龄的演唱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钢铁厂的炼铁作业环境可引起工人体内发生脂质过氧化损伤,血清ROS、MDA、SOD、GSH-Px可以作为炼铁作业工人健康监护指标.

    作者:王春智;张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72例医疗机构违法使用非卫技人员案件查处情况分析

    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违法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执业活动严重地影响医疗质量,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后果严重,给患者医疗安全带来极大隐患.1对象和方法1.1对象连云港市卫生监督所经常性卫生监督的59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家,三级中医院1家,公立二级综合医院12家、民营二级综合医院12家,民营一级医院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立)19家.

    作者:严书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越秀区重性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

    目的 做好越秀区重性精神病人的监护管理,降低肇事肇祸率,为制订重性精神病人的长效管理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区有潜在暴力倾向的病人,即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六种重性精神病人进行全面的摸底排查、登记建卡、诊断复核和肇事肇祸危险性的评估.结果 越秀区登记在册精神病人7 243人,精神疾病检出率6.38‰,登记在册六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共6 280人,对其中4 148例患者进行诊断复核和肇事肇祸危险性的评估,肇事肇祸危险度1~5级899人,占评估病人21.67%;1~5级患者中规则治疗率49.10%,不规则治疗率14.01%,未治疗率36.88%.结论 诊断复核现场评估率偏底,六大病种患者失访率偏高,肇事肇祸危险性1~5级患者规则治疗率偏低,说明重性精神病人监管力度不够,应积极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加强社区重性精神病人的监护管理,降低肇事肇祸率.

    作者:龚诚华;蔡梅英;胡号应;戴丽萍;陈鑫;周焕宁;夏嘉杰;黄丽娟;翁帆;李丽;伍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综合执法模式的探索

    随着国家卫生监督体制的深化改革和食品卫生监督职能的划转,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监督工作一度走向了被传统食品卫生监督执法模式所束缚的瓶颈.面对略显劣势的卫生监督执法领域和行政执法职能,张店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在医疗机构、学校卫生和公共场所等卫生监督执法领域积极探索出了新型执法模式,即综合执法[1-4],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上虞市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围产儿死亡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围产儿死亡的差异,提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干预措施,为制定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上虞市2006年10月-2010年9月的围产儿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 流动人口国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孕母孕期保健较户籍人口差周产儿死亡中死产和7天内新生儿死亡构成比高于户籍人口,死因顺位两者大致相当,首位死因均为出生缺陷.结论 要降低上虞市围产儿死亡率就必须降低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加强流动人口孕产期宣教及管理,实行适当的优惠政策,改善流动人口保健意识,提高产检率及住院分娩率是有效措施.

    作者:阮香莲;陈国娟;王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太原市尘肺鉴定病例分析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与实施,用人单位单位、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普遍得到提高,职业病的诊断鉴定工作也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职业病鉴定的现象,现就两起尘肺病鉴定经过进行探讨.

    作者:郭文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慈溪市基层妇女保健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慈溪市基层妇女保健人力资源现状,为基层医院自身建设和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方法 以调查表形式收集基层妇女保健人员的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基层妇女保健存在人力资源欠缺,人员稳定性不够,职称结构不理想等现象,导致妇女保健工作完成质量和管理受到影响.结论 加强妇女保健队伍人力资源建设,充实并固定妇女保健人员,不断提高妇女保健质量.

    作者:陈淑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贵州省部分地区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贵州省疫苗、冷链及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2009年全省3个地区、5个县、10个乡镇免疫规划工作的有关疫苗、冷链和预防接种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疫苗、冷链和预防接种管理欠规范现象在贵州省的地、县、乡级仍然存在.结论 健全并落实疫苗、冷链和预防接种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快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建设进程,加大培训和督导工作力度,对提高贵州省免疫规划工作水平和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张丽;徐飞;杜雯;刁壁;刘铭;蒋凤;管庆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浙江省麻风现症患者延迟诊断疾病经济负担研究

    目的 了解麻风患者延迟确诊的时间以及至确诊时的疾病经济负担情况,为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有利依据.方法 对浙江省近年来发现的麻风病人且完成了相应的联合化疗疗程的对象使用自行研制的麻风病人疾病负担调查表,由经培训的麻风专业防治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33例调查对象确诊时间平均为34.65±4.85个月,发病至确诊时在各级医疗机构平均诊疗次数为6.9次;直接经济负担平均为3 088.7±140.1元;间接经济负担为584.1±111.2元.不同型别的患者发病至确诊时经济负担:6例浙江省BP患者在各级医疗机构就诊次数平均为6天,误工天数平均为4.3±1.5天;而27例MP患者就诊次数平均为8.5天,误工天数浙江省(18例)的误工天数为6.5±1.2天,外省务工人员(9例)误工天数为3.9±1.1天.结论 在麻风低流行状态下,麻风患者诊断时间较长以及在疾病诊疗过程中所承担的经济负担比较重,因而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的麻风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的发生;同时,也要加大向社会宣传麻风知识的力度,促进患者及时主动就医,以降低麻风患者误诊经济负担.

    作者:妙建芬;谭又吉;王景权;严良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应大力倡行文化自觉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的公共卫生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日臻完善的同时,公共卫生文化建设也得到了全面加强并发挥了强大作用.卫生文化是全体医务人员甘做人民健康忠诚卫士的道德支柱和精神支撑,而公共卫生文化作为卫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更多地强调行业文化的公共属性和公益性质.在当前国家不断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形势下,面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影响,必须继续加强公共卫生文化建设,尤其要大力倡行文化自觉.

    作者:王卫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县级疾控应急能力评价指标权重

    目的 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能力评价体系指标进行权重设置,定量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方法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造判断矩阵,进行MATLAB分析计算.结果 获得了具有满意一致性的判断矩阵和可接受、符合逻辑的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系数.结论 层次分析法可用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能力定量评价.

    作者:梁纪伟;薄涛;张华强;杨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004年宜昌市城区儿童百日咳抗体水平调查

    为了解宜昌市儿童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 DPT)后的免疫效果,给控制和消除百日咳提供依据,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成功率监测要求,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4年1-12月份,对宜昌市城区1~7岁儿童,进行了百日咳抗体水平调查.

    作者:佟荟;马静;杨秀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哈尔滨市2006-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哈尔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生趋势,为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哈尔滨市2006-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分析表明,哈尔滨市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报告事件数以环境因素事件为主,其次为传染病事件、食物中毒.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单位,学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易感人群.结论 应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及共同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

    作者:李玺琨;王建;杨超;王子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三种检测大肠杆菌O157∶H7酶免疫传感器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三种检测E.coli O157∶H7的酶免疫传感器性能.方法 采用吸附法、分子自组法、电沉积法制备用于检测E.coli O157∶H7的酶免疫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法测定E.coli O157∶H7被同定在电极表面引起的电信号改变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吸附法、分子自组法、电沉积法在含0.1 mol/L PBS(pH7.4),1 mmol几二甲氨基甲基二茂铁,0.2mmol/L H2O2,30℃的底液中酶免疫传感器的检出限分别为5×102CFU/mL,2×102CFU/m L,1×102CFU/mL,检测线性范围为1×103 -1×105CFU/mL,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0,0.992,0.997.结论 电沉积法传感器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更简单,灵敏度更高.

    作者:马静;终荟;李江陵;刘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关于县级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工作的思考

    县级疾控中心,是我国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的基层[1],它承担着县域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都在增加,危害性和破坏性越来越大,卫生应急工作形势严峻.加强卫生应急管理,做好卫生应急事件的应对工作,是疾控机构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2].如何做好县域卫生应急工作,是县级疾控卫生应急工作者所要面临和思考的问题.

    作者:马保国;刘光定;李长辉;曾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寿阳县2010年煤矿职工健康状况调查

    寿阳县以煤炭为支柱产业,该产业涉及的主要有毒有害因素以粉尘、噪声、振动等为主.随着寿阳县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矿企业的性质和特点由原来的私营企业转向大型国企其中煤矿企业,职工的工作环境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为加强煤矿职工的健康状况,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及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规范》规定和要求,2001年对35家煤矿及其煤矿加工企业中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中职业危害的4 215名职工进行了健康调查.

    作者:霍存义;宋彩花;石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广西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现状、问题及对策

    饮用水卫生监测的目的是通过检验水的理化、放射性和微生物等指标,掌握饮用水各种污染物的种类、含量及其动态变化,发现可能影响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控制介水疾病发生和流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自治区各级卫生部门相继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城乡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为各级人民政府决策以及为水利等有关部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为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实施卫生监督执法提供依据.

    作者:钟格梅;唐振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邹城市实施医疗机构卫生监督公示制的探讨

    为加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管理,增强卫生监管的时效性,增加透明度,保护患者的知情权,保障人民群众就医安全,邹城市积极引进社会卫生监督机制,于2010年8月-2010年12月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推行了卫生监督公示制度,以探索医疗机构卫生监管的长效机制.

    作者:徐晓霞;张英;王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大庆市2004-2010年慢性非传染病发病流行病学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疾病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常见的传染病的发病率下降,慢性非传染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大庆市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和特点,评价慢性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效果,为制定相应的慢性病综合防治规划提供依据,对大庆市2004-2010年报告的慢性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王艳红;王德平;王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现场暴发调查报告规范书写模式探讨

    1 现场暴发调查报告的类型现场暴发调查报告按调查发展过程分类属于结案报告;根据调查使用目的分类属于业务总结;根据调查报告所涉及的内容分类属于暴发疫情调查报告.2 现场暴发调查报告的写作原则2.1 时效性必须在调查后迅速完成.2.2 真实性通过客观事实去认识和说明调查事件的过程,客观资料为依据,分析研究、合理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

    作者:王晓平;尹冀源;苏华;刘晓立;卢春洁;马丹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