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琳;马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曾经为我国传染病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传染病医院,面临着病源减少、技术落后、人才缺乏、竞争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传染病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拓展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是每一位医院管理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1 传染病医院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1病源减少,业务日益萎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卫生条件、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以及传染病预防控制手段的增多,传统传染病,如肝炎等,发病率有所下降,传染病患者总体呈减少趋势.
作者:葛锋;王陆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描述三甲医院门诊患者的构成,分析门诊患者选择就诊机构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三甲医院门诊服务水平的对策.方法 采用偶遇抽样法,对北方某特大城市10家三甲医院的1 414名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0.2%的门诊患者来自于外地,医疗水平是门诊患者选择就诊医院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优质医疗资源配置要充分考虑医疗服务的辐射范围,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门诊就诊流程是提高三甲医院门诊服务水平的关键.
作者:张柠;张健梅;孙冬悦;周海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根据我国现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已成为医学生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并逐渐与世界发达国家医学教育模式接轨[1].特别是2010年卫生部等五部委《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颁布,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作为我国医疗改革的任务之一,对基层医院医疗技术人才的培养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尤其为解决基层医院医生荒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和财力保证.然而在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仍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值得管理部门和从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医疗单位去探讨和实践.
作者:李祚品;刘铁强;李淑芳;廖德举;曹瑞;黄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依据标准操作流程模型,将医疗设备管理细分为物流采购控制、应用核算控制和质量技术控制3个方面,实施了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标准化和一些有效的做法,阐述了加强医疗设备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使医疗设备管理逐步进入质量—效率—效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作者:金伟;郑孔林;杨俊;张景伟;庄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打造可靠的医院信息系统.保障医院业务连续性.方法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建立异地容灾系统,创建服务器集群,采用双冗余技术以及完善规章制度,防范存储故障、服务器网络设备故障、人为错误以及自然灾害等风险.结果 通过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可靠性,进而保障了医院业务连续性.结论 使用信息技术和完善管理,防范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是医院业务连续性运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洋;胡冰;李巧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我国卫生领域信任缺失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分析我国卫生领域信任缺失分别在人际领域、组织机构领域、卫生系统领域表现的基础上,从制度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探讨了卫生领域信任缺失的因素,由此提出完善我国卫生制度、加强卫生职能部门的政策能力、治理卫生行业腐败、加强医务人员道德教育的建议,从制度、社会环境和个人道德修养3个方面共同构建卫生领域的社会信任.
作者:李小华;董军;肖胜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受援医院在对口支援中的成功做法,提高对口支援的效果.方法 调研了延庆县医院10余年来的帮扶档案,与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结果 从中发现了延庆县医院在对口支援中具有人力资本开发的管理理念、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等5个方面的工作特色.结论 从受援医院的角度阐释了对口支援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形式,能为其他县级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作者:张莉;卫志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开展周六手术,缩短病人平均术前等待日及平均住院日.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达到提高效率,增加产能的目的.方法 在多部门协作的基础上,开展周六手术,改变原有人力配置方式和手术流程,以配合周六手术的进行.结果 手术流程再造后,与之前同期相比术前等待日缩短25.00%,月平均手术台次增加12.35%,病人平均住院日降低9.22%.结论 开展周六手术,能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和术前等待日,为患者节约宝贵的时间和金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作者:李鹏程;游潮;宁宁;陈茂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多学科专家组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模式和发展方向,但我国的MDT模式还仅限于建立在发达地区少数医院.新医改已将区域医疗的建设列为重点内容,这将促进我国肿瘤的规范化治疗,MDT也将借助于区域医疗中心这一平台进行延伸和扩大,改变我国MDT模式发展滞后的现状.
作者:刘正;王贵玉;王锡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四大因素是护士的个体差异、工作本身、工作环境、医院的政策和制度,因此,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策略是加强护士自身因素的完善、完善工作本身、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作者:魏雪梅;李雪平;何剑;李铁;吕洪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医生作为一种高危职业,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压力.尤其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医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社会还是医院,多数时候,过多的只是强调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却忽视了对医生的人文关怀.若医院能在工作上、风险保障上、经济上、心理上给予医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既可以减轻医生的压力,使医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又可以改善医患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任华玉;宋红;徐连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急诊就诊患者在不同时段的就诊规律,为急诊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门急诊就诊信息系统2009年10月1日-2010年4月30日急诊病例资料.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7 634份急诊病例资料.结果 急诊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急诊儿科中位年龄3岁,急诊内科、急诊外科中位年龄32岁.就诊科别以急诊儿科患者占多数.费用类别以自费患者为主.16:00-<00:00时上夜班为就诊高峰时段,在高峰时段,急诊儿科、医疗保险患者增加较明显,但疾病轻重分级以4级及5级轻症病例为主.结论 在就诊高峰时段,要相应调整排班,加强导诊和分诊,可缓解急诊科拥挤现象.学科建设中要加强急诊儿科医师的培养.
作者:许子彬;陆燕华;吴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物联网医院雏形的逐步显现,医院文化的被感知度必然越来越高,由此更加迫切地呼唤医院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创新,破解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增添新环境中的文化生机.而从当前医院的现实情况分析,管理文化、质量文化、安全文化、中医文化、和谐文化、服务文化,正是医院文化中需要被感知的文化元素.借助物联网感知体系,在感知点上采取科学的文化感知方式,获得理想的文化创新结果,将更好地消除患者与医院之间的不和谐因素,使医院文化建设符合时代特征与现代节拍,有效发挥文化建设这一软实力对促进医院发展的正向作用.
作者:秦霞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医院要生存发展,除了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外,更要转变护理观念.良好的护患沟通对提高患者满意度,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建立一个相互信任、开放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很大的意义[1].本文对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分导诊工作中的应用做一初探.1 促进门诊分导诊护士良好护患沟通的条件1.1 良好的政治素质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对护患沟通起决定性的作用,护士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自觉与患者进行沟通.
作者:林伟;于淑玲;王秀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运用参与式快速评估方法.探索如何建立连续、协调的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提升卫生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并就推动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效开展分工和协作提出政策建议.
作者:陆琳;马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体现在与人民群众生命的关联性上.因此,国家对与药品相关的标签、说明书等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以此作为对保证药品质量的补充,并指导临床用药.《药品说明书》是包含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等重要数据、结论和信息的来源,也是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科学依据.近年来,在药品的临床使用过程中,医务人员常常面临着治疗药物说明书标注的适用范围与病情不一致,且该病情经临床实践表明可以使用或者替代使用该药品治疗的情况,故而产生了医务人员超适应证用药问题,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法律责任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作者:刘俊宁;胡晓翔;沈正善;赵太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通过现场调研、召开座谈会以及个别访谈的方式,对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对口支援云南省县级医院的做法和成效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目前对口支援存在的困难和瓶颈.
作者:宓轶群;张李琼;刘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医院在医保总量既定条件下,应该采取怎样的改革措施和管理手段,来实现医保总置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谋求一种医保服务人次大化和满意度较高的医疗服务模式.方法 采取代数方法计算各科室总量,将仁济医院2009年和2008年的医保各项具体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仁济医院2009年完成医保总量61549万元,比全年指标累计节余250万元.医保门急诊和住院服务人次与2008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7.6%和7.7%,均次费用控制较好.结论 医保总量预付制前提下,医院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内涵质量、调整费用结构、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来实现医保资金的有效使用.终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
作者:闻烈;张继东;闻大翔;胡成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近年来,大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开展双向转诊,提供了新的对口支援工作模式,但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和市场监管,该项工作对基层的实际帮助收效甚微.我院在从事对口支援基层卫生的工作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取得了一些成效.1 对口支援工作的传统方式和面临的问题传统的对口支援模式包括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晋升职称前对口支援基层医院.将对口支援基层医院与职称晋升挂钩,要求医师在晋升职称前必须完成1年的对口支援工作.
作者:单清;李扬;田小庆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胜任特征研究现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核心的课题之一,然而在我国的医院管理领域.有关胜任特征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就胜任特征模型在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研究现状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分别进行了阐述.
作者:张丹;许树强;陈校云;张铁山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