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蜂蜜中肉毒梭菌检测方法初探

李闽真;叶玲清;洪景春;马群飞;傅祎欣

关键词:蜂蜜卫生, 肉毒梭菌, 食品检测, 蜂蜜检测, 检出率
摘要:目的 探索蜂蜜中肉毒梭菌的检测方法,为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改进的蜂蜜肉毒梭菌改良检验方法(滤膜法),对2015年全国各地18个厂家的98种蜂蜜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初步计算蜂蜜中肉毒梭菌的污染率.结果 应用改进的检验方法来检测98份蜂蜜中肉毒梭菌,检出率为6.1%.结论 原标准的微生物检验法无法检出肉毒梭菌,改进后的滤膜法提高了检出率,为今后相关性研究提供更简单可行的方法.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病自然疫源地调查

    目的 调查广州管圆线虫病自然疫源地在福建省的分布状况.方法 按不同方位与片区,对全省的41个县(市、区)的105个调查点进行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转续宿主和保虫宿主种类与分布调查.结果 共检查样本25 595份,广州管圆线虫总感染率13.0%(3 319/25 595),其中中间宿主阳性率13.8%(2 742/19 823);转续宿主阳性率7.1%(36/506);终宿主阳性率10.3%(541/5 266).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宿主共24种,感染率高为沼水蛙(34.5%),其它依次为褐云玛瑙螺(33.5%)、高突足襞蛞蝓(28.8%)、光滑颈蛞蝓(23.1%)和福寿螺(19.4%)等;瘤拟黑螺、树蛙和泽蛙为福建省首次报告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新宿主.结论 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自然疫源地遍布福建全省各地,传播宿主种类众多,且中间宿主大多数都被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是今后福建省重点防控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

    作者:张榕燕;欧阳榕;林陈鑫;陈宝健;李燕榕;李莉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棘颚口线虫病研究进展

    颚口线虫在全球广泛分布.已确定的颚口线虫属共13种,其中致病种6个.人颚口线虫病主要是因吃了含颚口线虫第3期幼虫的食物而感染.在亚洲以棘颚口线虫(G.spinigerum)感染引发的疾病为主,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棘颚口线虫病的诊断,除少数病例能从体表直接取得虫体进行鉴定确诊外,大部分病例很难据临床症状直接确诊,需进行血液及免疫学等检测辅助诊断;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多采用外科手术摘除幼虫,辅以药物治疗.本文对棘颚口线虫病从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棘颚口线虫病的认识.

    作者:江典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晚期妊娠胎儿丢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中晚期妊娠胎儿丢失的影响因素,为减少胎儿丢失、制定孕期保健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5年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的单胎产妇资料,选取其中胎儿丢失者495例为病例组;按年龄、孕周以1∶4的配比,随机选取1 980例胎儿存活者作为对照组,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胎儿丢失的影响因素.结果 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死胎史、胎膜早破和孕次≥2次等是胎儿丢失的危险因素;居住楼层≥6层为胎儿丢失的保护因素.结论 对胎儿丢失的影响因素进行早期识别、针对性干预处理,以降低中晚期妊娠胎儿丢失率.

    作者:王晓梅;林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南平市2014-2016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南平市食源性疾病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16年辖区哨点医院符合病例定义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南平市2014-2016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4 118例,其中男1 891例(45.9%),女2 227例(54.1%);45~54岁组多(18.4%),其次25~34岁组(16.8%),青壮年是主要发病人群;夏秋季为发病高峰.4 118例中,有可疑食品暴露信息者占96.9%,家庭进餐引起占57.2%;可疑暴露食品中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占20.4%,肉与肉制品占17.4%,蔬菜类及制品占9.7%,混合食品占9.4%.结论 应继续依托哨点医院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做好健康教育,以控制食源性疾病.

    作者:黄信有;郑雯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烟台市牟平区居民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烟台市牟平区居民骨质疏松流行情况,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用随机抽样法在牟平区13个乡镇抽取≥37岁居民各100人,用医用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试,将测量的骨密度值与相应性别和种族人群的骨密度参考值比较得T值,依据T值分布判定骨质疏松程度.结果 共完成骨密度测试1 512人,获得有效骨密度T值1 396人.调查人群骨质流失率60.7%(847人),标化率(全国)55.8%;骨质疏松率12.4%(173人),标化率(全国)9.1%.骨质疏松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其中≥60岁人群骨质流失率达66.7%(506/759),骨质疏松率达16.9%(128/759),其患病形势不容乐观.结论 应把一级预防作为重点,健康教育对象的年龄段应前移.

    作者:曲建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妇科恶性肿瘤中α辅肌动蛋白4的研究进展

    临床上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常采用全子宫、附件及周围淋巴组织广泛性切除,虽然术后患者常进行预防性辅助化疗对残留癌细胞进行杀伤性治疗,但仍有较高复发风险,这与癌细胞具有远处侵袭转移特性密切相关.α辅肌动蛋白4 (ACTN4)是一种血影蛋白超家族成员的肌动蛋白网状交联蛋白,它被发现与癌细胞的远处转移高度相关,并且高表达的患者常常预后较差.随着ACTN4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深入,近年来发现不仅它与肿瘤的侵袭性相关,而且还能通过活化AKT信号通路,来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及肿瘤发生.该文对ACTN4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朱斌;曹颖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福建省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索福建省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环境和机体危险因素,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福建省5个国家疾病监测点社区人群中T2DM患者298例,开展1∶1病例对照研究,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脂病史(OR=2.73)、向心性肥胖(OR=2.35)、高血压病史(OR=2.22)、饮酒(OR=1.96)和吸烟史(OR =1.70)是危险因素;食用新鲜水果(OR =0.54)是保护因素.结论 T2DM与环境因素、机体因素有关,在社区人群中开展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脂、控制体重以及保持合理膳食,是预防T2DM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铁晖;陈华;李文燕;钟文玲;黄少芬;林修全;林曙光;张洁;叶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龙海市苍蝇密度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龙海市主要蝇种的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为其防制及虫媒传染病防控积累基础数据.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在龙海市城区按地理位置和环境选监测点,用诱蝇笼法于每月中旬各监测1次.结果 全年监测12次,布笼180个,捕蝇3科4亚科4属2亚属6种共1 669只,平均蝇密度9.27只/笼,以大头金蝇(47.7%)和棕尾别麻蝇(21.3%)为优势种.蝇密度:绿化带18.42只/笼、居民区11.06只/笼、餐饮7.44只/笼、农贸市场2.0只/笼;9月高(34.73只/笼)、5月次之(23.00只/笼)、12月低(0.13只/笼).大头金蝇密度9月达高峰,5月有1个小高峰.结论 应针对主要蝇种、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采取清除孳生地和定期灭蝇等有效措施,以预防或减少肠道传染病.

    作者:郑惠婷;黄明松;袁朱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居民食用富碘食品后尿碘水平变化趋势观察分析

    目的 观察居民摄入富碘食品后体内碘代谢情况,为指导科学补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厦门市海边、海岛和山区的30个家庭居民,进行1次食用富碘食品后的连续尿碘检测,并记录每家观察期间的食谱.结果 共收集28户60人尿样,食用富碘食品海带和紫菜后,4h内尿碘(中位数)升至高峰(359.9 μg/L),24 h维持在较高水平(337.4 μg/L),48 h为167.5 μg/L,72 h后恢复至食用富碘食品前水平.结论 食用海带和紫菜均能快速提升人体内碘的水平,但维持时间不超过48 h.食用富碘食品可作为必须低盐饮食、又不能低碘的特需人群辅助补碘措施.不能依靠食用富碘食品维持人体的碘营养水平.

    作者:戴龙;张亚平;伍啸青;柯金练;黄嫣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崇阳县2015年人体重点寄生虫病调查分析

    目的 查清崇阳县人体寄生虫病流行状况,掌握其流行规律、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据地形和经济等情况,以随机原则抽样,确定崇阳县天城镇七星村、白霓镇小港村和肖岭乡大堰村为调查对象,每村抽取250人的粪样.采用碘液涂片法和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肠道寄生虫进行检测.结果 共调查居民750人,寄生虫感染率7.3%.其中钩虫感染率6.9%(52人),缩小膜壳绦虫、结肠内阿米巴、华支睾吸虫各感染1人;女性寄生虫感染率(10.2%)高于男性(4.5%);寄生虫感染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60岁人群感染率高(21.7%);职业以农民较高(8.6%).结论 崇阳县居民寄生虫感染以钩虫为主,建议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重点人群驱虫服药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人群寄生虫病感染.

    作者:吴乐屏;吴新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用消毒湿巾消毒效果检测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医用消毒湿巾消毒效果检测与评价方法.方法 参照《消毒技术规范》,用悬液定量试验和载体定量试验对同一种医用消毒湿巾进行检测.结果 悬液定量杀灭试验结果:湿巾挤出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1.0、2.0、3.0 min,杀灭对数值均>5.00,达到消毒效果;对白色念珠菌作用2.0、3.0 min,杀灭对数值>4.00,达到消毒效果.载体定量杀灭试验结果:湿巾对于滴染于其表面的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至3.0min,杀灭对数值仅1.69、1.82,未达到消毒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至2.0、3.0 min,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至3.0min,杀灭对数值>3.00,达到消毒效果.结论 悬液法的效果虽优于载体法,但就擦拭消毒的实际情况而言,对医用湿巾消毒效果评价,建议按载体定量杀灭试验结果予以判定.

    作者:陈路瑶;林立旺;黄育红;陈祖毅;周游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8例子宫破裂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子宫破裂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8例子宫破裂临床资料.结果 同期分娩孕产妇共51 373例,发生子宫破裂28例(0.55‰).25例(89.3%)为瘢痕子宫、3例(10.7%)为其他;17例(60.7%)不完全破裂、11例(39.3%)完全破裂.其中18例(瘢瘦子宫)无典型临床症状体征,母婴均无不良结局;10例有临床症状体征,主要表现为腹痛、胎心异常、产程停滞、产后出血及失血性休克等.28例均经手术明确诊断并行子宫修补术,术后恢复好,无孕产妇死亡;24例新生儿情况良好,4例胎婴死亡.结论 瘢痕子宫是子宫破裂常见原因,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高危病史孕妇的管理监测,对瘢痕子宫有意阴道分娩者应评估分娩方式.

    作者:吴伟芳;潘勉;修颖玲;张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漳州市2012-2016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分析

    目的 了解漳州地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趋势,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漳州市及各县市区疾控中心处理及上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结果 5年间共上报28件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涉及患者503人,死亡1人(河豚鱼毒素中毒).致病因素以微生物引起的事件数和涉及人数多,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是主要的致病因素;食品分类以动物性食品引起的事件数和涉及患者多,其次为植物性食品;责任单位以集体食堂为主,其次为宾馆饭店.结论 漳州市的食源性疾病,5年来微生物性是主要致病因素,多发生于餐饮场所,应进一步加强监管,提高民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作者:洪舒萍;蔡茂荣;陈锦钟;陈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测和溯源分析

    目的 对一起旅行团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学检测和溯源分析.方法 按照《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标本进行致病菌分离鉴定和毒力基因检测,分离株以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全团有42例发病(24.9%),临床表现相似.共采集标本42份(患者呕吐物、肛拭子23份、餐馆员工肛拭子6份、可疑食品9份、可疑食品制作工具涂抹标本4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5株(35.7%),其中14株血清型别、毒力基因和PFGE带型完全一致,C酒店虽检出与病例同型别菌株,但从病例开始出现到发病高峰期推测,可疑中毒餐次为B餐馆的晚餐.结论 经综合分析,该起食物中毒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菌株病原学和同源性分析结果,可为感染性疾病的溯源提供重要证据,但确定感染来源须结合流行病学规律进行准确溯源.

    作者:陈泽辉;蔡薇;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福建省2004-201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

    目的 掌握福建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4-2016年的流脑发病资料.结果 福建省2004-2016年累计报告流脑64例,年均发病率0.013/10万,病死率3.1%,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近几年仅零星散发;除平潭外,其他9个设区市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前3位为南平(0.030/10万)、三明(0.029/10万)和泉州(0.017/10万).病例报告集中在冬春季,男女性别比1.8∶1,<20岁占71.9%,以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62.5%).2004-2011年以C群流脑为主,2012-2016年以未分群为多,并再次检出2例B群病例.2010-2012年流脑抗体平均阳性率A群为85.7%、C群为72.4%.结论 福建省流脑发病率保持低水平,发病以<20岁人群为主,B群流脑病例增多,健康人群C群抗体水平较低,应规范疫苗接种,加强流脑监测与防控.

    作者:王琴;林志强;陈俊磊;林岩;周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厦门市疾控机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状况调查

    目的 掌握厦门市疾控机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状况,为加强和规范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设计调查表,对厦门市7个疾控机构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基本情况开展调查.结果 厦门市疾控机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体系、实验室设施设备基本符合要求,但临时人员管理、生物安全柜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管理及和负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方面,还需要改善.结论 厦门市疾控机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生物安全隐患,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郑靖;林仲;林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南平市2016年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状况

    目的 了解南平市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状况,为提高报告质量和规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南平市医疗机构2016年1~9月传染病报告资料和疾控机构传染病管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全市40家医疗机构,查出传染病18种464例,报告率98.5%,及时报告率99.8%;乙、丙类传染病报告率分别为98.8%和98.1%;纸质报告卡身份证填写完整率92.2%,卡片填写完整率91.7%,填写准确率70.9%,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85.8%.结论 南平市医疗机构仍存在传染病漏报,应加强报告管理和培训,健全机制,以全面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水平.

    作者:陈燕萍;黄家梅;游诗建;张上建;吴慧华;罗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福建省2016年市售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污染监测

    目的 了解福建省销售的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污染状况,提出控制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福建省各地超市、农贸市场、食品粮油店等销售的花生油42份,用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曲霉毒素.结果 42份花生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阳性30份(检出率71.4%),中位数1.3 μg/kg;黄曲霉毒素B2阳性21份(检出率50.0%),中位数0.5 μg/kg;黄曲霉毒素G1和黄曲霉毒素G2均未检出;有3份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超标(7.1%),黄曲霉毒素总量也超标,均为散装样品.结论 福建省市售花生油存在黄曲霉毒素污染,以黄曲霉毒素B1为主.

    作者:陈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化脓性脑膜炎儿童照顾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初步构建

    目的 基于赋能模式建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儿童照顾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方法 基于Johansson家属赋能支持模式,用文献查阅、质性研究和德尔菲(Delphi)法,构建化脑儿童照顾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结果 建立包含3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的化脑儿童照顾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内容效度为0.94.结论 化脑儿童照顾者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将护理工作量化,可为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及评价效果提供参考.

    作者:翁其珠;李国凯;徐玉英;葛品;刘桂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疗集团双向转诊实践与网络系统建设探讨

    目的 探索建立高效的双向转诊网络系统.方法 以闽东医院医疗集团内双向转诊实践为研究对象,收集双向转诊的相关政策与举措,总结运行效果,分析存在问题,探索建立有效的转诊网络.结果 双向转诊流程理论上简便可操作,但实际运行中,存在病历资料无法共享、药品目录不一致、医保/新农合政策不统一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结论 由政府建立病历资料共享信息平台,对构建双向转诊网络系统十分必要.

    作者:高惠仔;叶启文;郑锦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