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闽北地区1399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过敏原检测分析

徐丽琴

关键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过敏性皮肤病, 过敏原, 免疫印迹法, 特异性IgE, 疾病控制
摘要:目的 了解闽北地区居民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主要过敏原,为临床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用免疫印迹法对就诊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2009-2016年因过敏性皮炎、湿疹和荨麻疹等皮肤病就诊的患者共1 399例,总IgE阳性率88.6%(1 240/1 399)、特异性IgE阳性率71.2%(996/1 399).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吸入组阳性率前3位为户尘螨(40.7%)、嫜螂(24.7%)和混合霉菌(11.9%);食入组阳性率前3位为腰果(10.3%)、牛奶(9.4%)及虾与芒果(各6.6%).吸入组过敏原总阳性率(57.8%)高于食入组(19.7%).结论 闽北地区人群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主要过敏原为户尘螨、蟑螂和混合霉菌,3种类型过敏性皮肤病均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永定区2010-2016年肺结核患者来源与流行特征

    目的 了解龙岩市永定区肺结核病发现情况、患者来源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实施分级诊疗综合防治新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家CDC结核病专报系统的疫情资料,对永定区2010-2016年登记治疗的肺结核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永定区2010-2016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1 324例,年登记率38.3/10万;新涂阳肺结核674例,年新涂阳登记率19.6/10万.患者来自转诊与追踪者占69.6%;夏秋季病例登记占56.3%;男性患者较多,性别比3.0∶1;≥45岁占68.8% (911例);职业以农民多(84.1%).结论 永定区2010-2016年结核病疫情总体下降缓慢,防控任务依然繁重,特别是防治模式转型之际,应做好各项工作无缝衔接,加强落实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苏绍荣;李燕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人超重和肥胖与慢性病关系的调查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超重和肥胖与慢性病的关系,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多层多阶段系统抽样法,调查鲤城社区老年学校学员的既往病史、测量体质指数,同时进行体格检查.结果 共调查410人,其超重/肥胖率为32.9%(135/410),超重/肥胖组的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均高于正常体重组;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也高于正常体重组.结论 老年人的超重/肥胖与慢性病的患病率有关,防控超重/肥胖是老年人健康干预的重点.

    作者:张臻平;洪文治;王银才;庄慧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苦瓜提取物降糖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苦瓜醇提取物对四氧嘧啶模型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 实验采用四氧嘧啶建立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连续灌胃33 d后测空腹血糖、糖耐量、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水平.结果 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成功.高剂量组大鼠2h血糖值、糖耐量曲线下面积低于模型组.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该苦瓜提取物有辅助降血糖功能.

    作者:钟礼云;林蔚;林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福建省疾控机构2015年人力资源分析

    目的 了解2015年福建省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分析存在问题,为制定配置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疾控基本信息系统获取资料,描述2015年来福建省疾控机构(CDC)在岗人员构成,并与国家建议标准、建设标准及2010年比较.结果 全省2015年各级CDC编制4 552人,在岗4 651人,平均40.7岁,以大学本科为主(42.6%),职称以初、中级职称为主(62.1%),专业化程度高,以预防医学和医学专业背景为主(64.9%).结论 福建省疾控系统人员编制总量不足,部分机构人员配置不合理,亟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准入制度,优化人员结构,加快高级人才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稳定队伍,以全面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职能.

    作者:赵晓东;叶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某综合性三甲医院就诊者HIV检测结果

    目的 分析福建省某综合性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14-2016年就诊者HIV检测结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共检测就诊者122 191人,HIV初筛阳性率1.7‰;确认实验(自愿)阳性92例,自愿确认检测阳性率70.2%(92/131);孕产期妇女和出入境人员阳性率较低.确认的92例中,年龄主要为20~49岁(83.7%);男性占比(80.4%)较高;婚姻状况以已婚多见(60.9%);文化程度以小学及初中为主(68.5%);无固定职业者为主(25.0%).结论 该三甲医院3年来就诊者HIV初筛阳性率有升高趋势,应加强HIV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遏制艾滋病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作者:邢丽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德尔菲法构建高危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

    目的 初步构建高危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的干预模式.方法 在高危早产儿家长和医护人员质性访谈的基础上,基于德尔菲咨询法(Delphi)建立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的干预模式.结果 高危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的干预模式,涵盖4个Ⅰ级指标和13个Ⅱ级指标,内容效度为0.98,两轮次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3和0.45.结论 高危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的初步构建,可为儿童保健门诊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提供有效干预模式.

    作者:林燕;李国凯;葛品;刘桂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孕妇产前B群链球菌感染和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了解晋江地区孕妇产前B群链球菌感染情况及药物敏感性,为新生儿感染B群链球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妊娠35~37周孕妇的阴道分泌物标本7 568份进行分离鉴定;菌株用K-B法对12种常用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若菌株对红霉素耐药、而对克林霉素中介或敏感的加做D试验.结果 标本的B群链球菌检出率3.0%(225/7 568).菌株对12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100%敏感;对克林霉素、红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8.0%、63.6%、37.3%、37.3%和13.3%.结论 晋江地区孕妇新生儿B群链球菌感染时,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等可作为预防首选用药;通过产前筛查和药物敏感试验可有效加以防治.

    作者:庄臻鑫;林丽红;吴良辉;孙施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的湿法消解条件对原子荧光法检测黄鱼总砷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的湿法消解条件对原子荧光法检测黄鱼中总砷的影响.方法 分别设计不同的比例梯度的硝酸-高氯酸、硝酸-硫酸和硝酸-高氯酸-硫酸的消解体系,预消解后样本分别用电热板和电热板+电炉消解,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检测,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比较.结果 不同加热条件下,分别加入硫酸、高氯酸或混酸消解液,原子荧光法测定的总砷值均低于ICP-MS法;硝酸-高氯酸-硫酸(20+3+6)结合电热板+电炉消解,原子荧光法的检测结果与ICP-MS法接近;各消解体系前处理样本用ICP-MS法检测,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在参考值范围内.结论 实验找到了适用于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海产品中砷元素前处理的简单可靠的消解方法,该法适用于各实验室.

    作者:宋涛;陈宏靖;唐昌东;李鑫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泉州市2010-2015年疟疾监测结果

    目的 分析泉州市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启动以来的疟疾流行特征,评价消除疟疾目标落实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福建省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实施方案(2014年版)》,分析泉州市2010-2015年疟疾病例、媒介监测和“三热病人”血检情况.结果 泉州市2010-2015年共血检“三热病人”35 590人,年均血检率0.71‰,检出疟原虫阳性34人,总阳性率0.95‰.6年均无本地疟疾病例发生,报告的34例均为输入性,其中国外感染占33/34,省外感染占1/34;间日疟占29.4%、恶性疟占64.7%、未分型占5.9%.媒介监测未捕获到历史传播媒介微小按蚊,达到消除疟疾标准.结论 泉州市实现消除疟疾目标,但传播风险依然存在,应持续做好监测工作.

    作者:王伟明;范桂生;陈志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福建省部分流动人口糖尿病患病及危险因素

    目的 了解福建省部分流动人口中糖尿病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对制造、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社会服务、建筑及其他6大行业的就业流动人口进行糖尿病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共调查≥18岁流动人口1 504人,糖尿病患病率8.3%(男10.8%,女5.1%),标化患病率10.6%(男13.2%,女6.3%);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大专文化者、从事社会服务与建筑业者患病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40岁、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福建省就业流动人口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应在流动人口,特别是男性、大龄、高文化水平和脑力劳动群体中开展健康教育,采取早期筛查、控制血压和调整血脂等干预措施,开展糖尿病三级预防.

    作者:方欣;钟文玲;陈铁晖;黄少芬;林修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厦门市重症恙虫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重症恙虫病的危险因素,为预测其严重程度和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厦门市2012-2015年6家医疗机构报告的恙虫病病例,对病例基本情况和实验室报告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厦门市2012-2015年共报告恙虫病264例,其中重症64例(2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淋巴细胞≥40%、血小板计数<100×109/L及白蛋白<3.0 g/dL,是重症恙虫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症监护和积极治疗恙虫病并发症,可降低重症恙虫病病死率.

    作者:郭志南;林勇;苏成豪;陈国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浦城县华支睾吸虫病监测调查

    目的 调查浦城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地理方位选取5个村整群抽样,用问卷调查人群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对人群和保虫宿主粪便、中间宿主淡水鱼(压片)镜检,调查寄生虫感染率.结果 人群寄生虫病防病知识知晓率仅14.7%(22/150),寄生虫感染率3.7%(37/1 000),其中华支睾吸虫感染率0.4%.保虫宿主粪便寄生虫感染率42.9% (12/28),其中华支睾吸虫感染率0.4%.中间宿主淡水鱼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率72.3%,麦穗鱼感染率达97.3%,每条鱼平均华支睾吸虫囊蚴数为18个.结论 浦城县人群寄生虫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淡水鱼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降低寄生虫病感染率.

    作者:余文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一起由布利丹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目的 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为中毒事件处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依据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相关标准,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对可疑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共采集并检测样品18份,部分样品检测出布利丹沙门菌(肛拭子7份、三明治1份、加工原料沙拉酱1份).结论 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表现,判断是一起由布利丹沙门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应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杨兴斌;李文珍;陈凯琦;叶招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某妇幼保健院1442例药品不良反应严重度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严重度,提取风险信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方法 用不良反应严重度分级评分标准,对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1 442例数据进行严重度评分与分析.结果 严重度指数排名前3位:药物类别分别为抗肿瘤药物(2.63)、激素及有关药物(1.59)和抗感染药物(1.53);抗感染药物分别为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2.40)、注射用美罗培南(2.40)和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2.11);给药途径分别为皮下注射(2.71)、静脉滴注(2.36)和肌肉注射(1.85).结论 针对特殊的妇儿类患者群体,应重点关注肠道外给药的抗肿瘤药物、激素及其有关药物、抗感染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

    作者:王凌嵩;陈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的草甘膦含量

    目的 建立离子色谱法直接进样测定饮用水中草甘膦(glyphosate)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AS18(4mm×250mm)阴离子分析柱,AG18(4 mm×50 mm)保护柱,柱温30℃;KOH淋洗液浓度35 mmol/L,流速1.0 mL/min;抑制器电流87 mA;进样500 μL,运行12.0 min的实验条件,水样直接用0.45 μm滤膜过滤后上机分析.结果 在0~2.00mg/L范围内,线性方程A=2.095C-0.009,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0.0006 mg/L,平均回收率93.4%~96.8%,相对标准偏差RSD=0.94%~2.2%.结论 该法无需衍生化步骤,简便快捷,灵敏可靠,是分析饮用水中草甘膦含量的好方法.

    作者:方素珍;谢维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漳州市2016年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

    目的 探讨漳州市2016年食源性疾病病例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为及时发现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年漳州市11个县市区27家哨点医院收集的所有由食品或疑似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就诊病例,用描述性流行学方法分析.结果 2016年漳州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2 945例,其中男1 339例(45.5%),女1 606例(54.5%).<5岁组(16.0%)与25~34岁组(19.1%)病例占比较多.病例职业以农民占比高(34.9%),其次为散居儿童和学生.可疑暴露食品动物性占44.5%、植物性食品占35.3%.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78.3%).结论 漳州市食源性疾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控平台,提高预警和防控能力.

    作者:洪舒萍;魏鹏;陈锦钟;陈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福建省74株霍乱弧菌PFGE分子分型研究

    目的 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福建省霍乱监测点采集的霍乱弧菌进行分型,探讨其分布特征.方法 福建省2008年采集到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霍乱弧菌74株,用PFGE技术分析电泳酶切指纹图谱,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按照100%的相似度,可将21株小川型菌株分为20个PFGE型、44株稻叶型菌株分为39个PFGE型;按照90%的相似度,稻叶型菌株出现2个优势PFGE型别簇.结论 福建省霍乱弧菌PFGE型别存在多态性.加强对外环境霍乱菌株的监测,可为霍乱防控提供有用的本底资料和早期预警;PFGE分型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是发现霍乱菌株污染传播链的有效手段.

    作者:徐海滨;杨劲松;陈爱平;林杰;罗朝晨;陈建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泉州市2011年和2015年学生肺活量及肺活量体重指数分析

    目的 分析2011年和2015年泉州6~18岁中小学生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变化情况,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泉州市直中小学健康体检资料,分别对2011和2015年度学生的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和2015年,男生的肺活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015年6~10岁组肺活量低于2011年、11~17岁组高于2011年;肺活量体重指数6~9岁组的均值低于2011年;除11岁组外,2015年女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均值、肺活量体重指数均值均低于2011年;两个年度男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均值、肺活量体重指数均值均高于女生,18岁达到峰值.结论 学生特别是女生应加强体育运动,控制体重,提高肺功能水平.

    作者:吴琴珠;郭庆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福州市城区2014-2016年二次供水水质分析

    目的 掌握福州市城区二次供水水质状况,为维护水质卫生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在福州市4个主城区随机抽取二次供水单位为监测点,按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要求进行水样采集、保存和检测.结果 2014-2013年共采水样382份,总合格率91.4%,各年度、各城区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枯水期合格率(94.8%)高于丰水期(88.5%).共检测水质指标12 606项次,超标率0.36%,以微生物指标超标率高(3.2%),消毒剂指标超标率0.5%,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超标率0.1%,毒理学指标未见超标.结论 福州市城区二次供水的水质总体正常,各年份和各城区水质差别不大,但丰水期水质比枯水期稍差,应加强监测与应对.

    作者:张秋;林馨;林振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加强疾病防控业务档案管理之对策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开展各种疾病防控工作中需要大量档案资料,珍贵的历史资料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促进工作顺利开展.本文分析福建省CDC业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职能弱化、管理不规范、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强化意识、促进规范、加强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措施.

    作者:林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