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德尔菲法构建高危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

林燕;李国凯;葛品;刘桂华

关键词:早产儿保健, 德尔菲法, 延续性护理, 干预模式
摘要:目的 初步构建高危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的干预模式.方法 在高危早产儿家长和医护人员质性访谈的基础上,基于德尔菲咨询法(Delphi)建立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的干预模式.结果 高危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的干预模式,涵盖4个Ⅰ级指标和13个Ⅱ级指标,内容效度为0.98,两轮次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3和0.45.结论 高危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的初步构建,可为儿童保健门诊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提供有效干预模式.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莆田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对莆田市大学生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行为进行基线调查,为高校AIDS综合干预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对莆田学院及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二年级学生进行集中式现场调查.结果 共调查大学生2 813人.大学生AIDS知识知晓率75.4%,对待HIV/AIDS的态度正向率75.0%,自愿咨询检测率89.3%,安全套使用率54.0%,安全性行为意向率59.2%,均为莆田学院学生较高、女生较高、医学类专业学生较高.结论 不同学校、专业、性别的大学生,艾滋病知晓率、态度、咨询检测意愿、安全套使用及安全性行为意向存在差异;大学生艾滋病干预措施应注重全面性和系统性,还应根据其特点制定有效措施,以培养正确的生活方式.

    作者:林姿;凌龙美;梁祖美;张梅香;甘梅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泉州市2011年和2015年学生肺活量及肺活量体重指数分析

    目的 分析2011年和2015年泉州6~18岁中小学生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变化情况,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泉州市直中小学健康体检资料,分别对2011和2015年度学生的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和2015年,男生的肺活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015年6~10岁组肺活量低于2011年、11~17岁组高于2011年;肺活量体重指数6~9岁组的均值低于2011年;除11岁组外,2015年女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均值、肺活量体重指数均值均低于2011年;两个年度男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均值、肺活量体重指数均值均高于女生,18岁达到峰值.结论 学生特别是女生应加强体育运动,控制体重,提高肺功能水平.

    作者:吴琴珠;郭庆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福建省疾控机构2015年人力资源分析

    目的 了解2015年福建省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分析存在问题,为制定配置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疾控基本信息系统获取资料,描述2015年来福建省疾控机构(CDC)在岗人员构成,并与国家建议标准、建设标准及2010年比较.结果 全省2015年各级CDC编制4 552人,在岗4 651人,平均40.7岁,以大学本科为主(42.6%),职称以初、中级职称为主(62.1%),专业化程度高,以预防医学和医学专业背景为主(64.9%).结论 福建省疾控系统人员编制总量不足,部分机构人员配置不合理,亟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准入制度,优化人员结构,加快高级人才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稳定队伍,以全面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职能.

    作者:赵晓东;叶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大理州8月龄至5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效果

    目的 了解大理州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效果,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5年,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8月龄至5岁儿童为调查对象,调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效果,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体(HBsAb).结果 3年共调查儿童6 668人,乙肝疫苗接种率99.7%,首针及时接种率89.7%(其中住院分娩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90.7%,在家分娩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仅50.0%),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98.6%.随年龄增长HB-sAb阳性率呈下降趋势,8~17月龄组阳性率92.0%,4~5岁组降至49.0%;HBsAb阳性率随免疫次数增加呈升高趋势(0剂次阳性率33.3%、接种3剂次达73.9%).结论 大理州8月龄至5岁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较高,但首针及时接种率不够理想,HBsAb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建议≥4岁儿童条件许可时可加强免疫.

    作者:何左;易寿生;李鸿钧;赵桂芬;丁丽琨;陈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福建省部分流动人口糖尿病患病及危险因素

    目的 了解福建省部分流动人口中糖尿病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对制造、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社会服务、建筑及其他6大行业的就业流动人口进行糖尿病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共调查≥18岁流动人口1 504人,糖尿病患病率8.3%(男10.8%,女5.1%),标化患病率10.6%(男13.2%,女6.3%);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大专文化者、从事社会服务与建筑业者患病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40岁、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福建省就业流动人口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应在流动人口,特别是男性、大龄、高文化水平和脑力劳动群体中开展健康教育,采取早期筛查、控制血压和调整血脂等干预措施,开展糖尿病三级预防.

    作者:方欣;钟文玲;陈铁晖;黄少芬;林修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保健食品检验报告的质量控制探讨

    目的 了解保健食品检验报告的出具过程,控制保健食品检验报告质量.方法 按保健食品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进行分析.结果 从事保健食品检测的质量控制人员,应熟悉保健食品检验报告的出具过程,确保检验报告质量.结论 在日常保健食品检测工作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采取主动发现、积极预防措施,才能保证保健食品检验报告的质量.

    作者:林国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福建省不同种类茶叶中稀土氧化物浸出率研究

    目的 了解不同茶叶中的稀土浸出率.方法 采用直接定量法系统考察茶叶在不同浸提条件下稀土元素的浸出率.结果 普洱茶(粉末状)、大红袍(卷曲形)、铁观音(卷曲形)3种茶叶中稀土氧化物均能不同程度地溶入茶汤中,总浸出率11.0%~20.8%;茶样前3泡的浸出率占总浸出率的50%以上;随浸提时间延长、温度升高,稀土氧化物浸出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大浸出率低于12.0%.结论 稀土氧化物在茶汤中的浸出率处于较低水平.

    作者:陆秋艳;傅武胜;张文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南平市2011-2015年结核病防治工作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南平市结核病防治效果,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南平市2011-2015年结核病专报系统病案及报表资料.结果 南平市2011-2015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5 736例,总登记率43.6/10万;其中新涂阳3 128例,总登记率23.8/10万,登记率均呈下降趋势.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91.5%,新涂阳患者治愈率92.1%,复治涂阳患者治愈率79.4%,初治涂阳患者治愈率较高.患者来源主要为转诊(49.7%)和因症就诊(34.0%).非结防机构共报告可疑肺结核患者7 748例,应转诊7 505例,转诊到位率59.8%,追踪到位率96.2%,总体到位率98.5%.2011-2015年,通过对5 248例肺结核患者进行规范的治疗管理,避免了24 487人感染结核杆菌,避免了2 449人成为新结核病患者,减少医疗费用166.81万元,挽回社会总价值9.82亿元.结论 2011-2015年南平市结核病防制效果显著.

    作者:吴连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人超重和肥胖与慢性病关系的调查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超重和肥胖与慢性病的关系,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多层多阶段系统抽样法,调查鲤城社区老年学校学员的既往病史、测量体质指数,同时进行体格检查.结果 共调查410人,其超重/肥胖率为32.9%(135/410),超重/肥胖组的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均高于正常体重组;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也高于正常体重组.结论 老年人的超重/肥胖与慢性病的患病率有关,防控超重/肥胖是老年人健康干预的重点.

    作者:张臻平;洪文治;王银才;庄慧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南平市1997-2016年甲肝流行特征

    目的 了解南平市甲肝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南平市1997-2016年甲肝疫情资料.结果 南平市1997-2016年共报告甲肝2 727例,发病率4.7/10万,年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县区间以建阳区(8.2/10万)、政和县(7.8/10万)和顺昌县(6.0/10万)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6.7/10万)高于女性(2.7/10万);发病率高峰为25~29岁组(8.9/10万)和30~34岁组(8.0/10万);职业以农民多(44.2%).结论 南平市甲肝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存在地区差异,男性、25~34岁组和农民发病率较高.应提高甲肝疫苗接种率,做好防病知识宣教工作,以利于控制甲肝疫情.

    作者:陈燕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福州市城区2014-2016年二次供水水质分析

    目的 掌握福州市城区二次供水水质状况,为维护水质卫生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在福州市4个主城区随机抽取二次供水单位为监测点,按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要求进行水样采集、保存和检测.结果 2014-2013年共采水样382份,总合格率91.4%,各年度、各城区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枯水期合格率(94.8%)高于丰水期(88.5%).共检测水质指标12 606项次,超标率0.36%,以微生物指标超标率高(3.2%),消毒剂指标超标率0.5%,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超标率0.1%,毒理学指标未见超标.结论 福州市城区二次供水的水质总体正常,各年份和各城区水质差别不大,但丰水期水质比枯水期稍差,应加强监测与应对.

    作者:张秋;林馨;林振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两种蜂胶产品大鼠喂养试验结果比较研究

    目的 了解两种蜂胶产品对大鼠喂养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清洁级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两种蜂胶产品组A、B和对照组(大豆油).各组均按产品推荐量100倍设计剂量,按5 mL/kg体重容积灌胃,连续喂养并观察30 d后,采血进行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测,处死后解剖,取肝,脾,肾,睾丸测脏体比,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30 d喂养试验中,各组大鼠大体发育情况良好,活动、进食和排便均未见异常.不同蜂胶产品组雌雄大鼠体重、体重增量、总进食量和食物利用率组间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蜂胶组部分血常规、血生化项目组间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中存在差异,但均在对照值范围内.结论 两种蜂胶产品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具有毒理学安全性.

    作者:赵康涛;宁娟;林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福州市2016年3起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福州市2016年3起学校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暴发疫情分布等特征.结果 福州市2016年累计报告诺如病毒胃肠炎事件3起,涉及267例,平均罹患率7.0%.经实验室检测其中1起为诺如病毒GI.6感染,另2起为GII.2型.结论 福州市存在至少两个基因亚型诺如病毒同时传播,及时处置可有效降低罹患率,阻断疫情蔓延.

    作者:陈敏红;贾海梅;王镜泉;纪惠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泉州市2010-2015年疟疾监测结果

    目的 分析泉州市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启动以来的疟疾流行特征,评价消除疟疾目标落实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福建省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实施方案(2014年版)》,分析泉州市2010-2015年疟疾病例、媒介监测和“三热病人”血检情况.结果 泉州市2010-2015年共血检“三热病人”35 590人,年均血检率0.71‰,检出疟原虫阳性34人,总阳性率0.95‰.6年均无本地疟疾病例发生,报告的34例均为输入性,其中国外感染占33/34,省外感染占1/34;间日疟占29.4%、恶性疟占64.7%、未分型占5.9%.媒介监测未捕获到历史传播媒介微小按蚊,达到消除疟疾标准.结论 泉州市实现消除疟疾目标,但传播风险依然存在,应持续做好监测工作.

    作者:王伟明;范桂生;陈志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长沙市2015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长沙市动物性食品及流动早餐中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2015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对不同季度、不同采样环节的样品进行采集及检测.结果 2015年长沙市共采集动物性食品及流动早餐样品104批次,食源性致病菌阳性37批次,阳性率35.6%;开展食源性致病菌检测577项,检出阳性41株,检出率7.1%;检出率较高的为副溶血性弧菌58.3%(14/24)和蜡样芽胞杆菌28.6%(8/28);食品原料的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率高于成品,散装食品的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率高于预包装食品.结论 长沙市动物性食品及流动早餐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建议进一步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个人的卫生监管,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林斌;周银柱;朱彩明;陈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浦城县华支睾吸虫病监测调查

    目的 调查浦城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地理方位选取5个村整群抽样,用问卷调查人群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对人群和保虫宿主粪便、中间宿主淡水鱼(压片)镜检,调查寄生虫感染率.结果 人群寄生虫病防病知识知晓率仅14.7%(22/150),寄生虫感染率3.7%(37/1 000),其中华支睾吸虫感染率0.4%.保虫宿主粪便寄生虫感染率42.9% (12/28),其中华支睾吸虫感染率0.4%.中间宿主淡水鱼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率72.3%,麦穗鱼感染率达97.3%,每条鱼平均华支睾吸虫囊蚴数为18个.结论 浦城县人群寄生虫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淡水鱼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降低寄生虫病感染率.

    作者:余文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福建省宁化县人体肠道寄生虫病调查

    目的 了解宁化县人体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宁化县东、西、南、北、中的各1个村为调查点,每村抽取≥3周岁居民200人,调查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结果 共调查1 008人,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2.9%,其中钩虫、鞭虫和华支睾吸虫分别为9.5%、1.9%和1.0%;总感染率男女类似;以钩虫感染为主,儿童蛲虫感染率为24.0%;年龄以≥40岁组感染率高(11.1%);职业以农民感染率高(14.0%).结论 宁化县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2008年感染率下降7.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高水平(12.9%),尤其是华支睾吸虫感染.应积极采取防治措施,以减少寄生虫病感染.

    作者:陈邦征;巫敏;夏晨阳;曾显浩;陈宝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福建省2004-2013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福建省流行性出血热(EHF)疫情、宿主动物分布及带毒指数,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福建省2004-2013年EHF疫情及监测点宿主动物监测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福建省2004-2013年累计报告EHF病例2 055例,年均发病率0.56/10万,共死亡19例,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全省9个设区市均有病例分布,发病主要为30~59岁青壮年,男性发病率较高,农民病例数占46.0%;发病高峰为春夏之交(3~5月)和秋冬季节(11~1月).室内鼠密度5.7%,褐家鼠为主要鼠种;野外鼠密度为6.8%.鼠带毒指数为0.06;91.2%(219/240)的阳性标本携带Ⅱ型汉城型病毒.结论 福建省2004-2013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新老疫区高危人群和宿主的监测.

    作者:刘菁;陈阳;洪荣涛;林代华;肖方震;王加熊;韩腾伟;邓艳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福建省地产茶叶中铝含量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福建省地产茶叶中铝含量的分布,评价铝经饮茶摄入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方法 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市售茶叶样品中铝含量,参照国标评价茶叶中铝污染情况,对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检测5组不同品种和产地茶叶样本共180份,铝含量1.21~2 890 mg/kg.不同样本铝含量均值:红茶(556.4mg/kg)<白茶(611.2mg/kg)<花茶(665.3mg/kg)<绿茶(678.4mg/kg)<青茶(1 272mg/kg);不同产地茶叶的铝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福建省地产茶叶中铝含量较高,经常饮茶对人体有潜在风险.

    作者:陈宏靖;杨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1例接种卡介苗引起淋巴结结核误诊分析

    目的 通过对1例卡介苗接种后引起淋巴结结核病例误诊误治分析,为临床类似病例的处置提供借鉴.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诊治及异常反应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接种卡介苗41 d后出现发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系”减少等症状,经4次转院才确诊为“淋巴结结核”.经抗结核等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出院,继续抗结核治疗6个月,随访已痊愈.结论 应提高对疫苗接种引起异常反应的认识和处置能力;临床治疗新生儿病例时,应注重了解疫苗接种史,做详细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金江基;许秋芳;缪仕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