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福建省2008-2012年麻风病新发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陈烨锦;郑代南

关键词:麻风病, 新发病例, 流行病学, 疾病控制
摘要:目的 分析福建省2008-2012年麻风病新发病例特征,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探讨工作的重点和对策.方法 对2008-2012年全省新发现麻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共发现麻风病新病例243例,年均发现率0.13/10万,男多于女,主要集中在40~59岁(47.7%),平均延迟期32.72月.病人85.0%为被动发现,流动人口13例(5.3%).分型:多菌型(MB)135例,少菌型(PB)108例,型比为56%,发生Ⅱ级畸残51例,畸残比为21%.PB新发病例Ⅱ级畸残比高于MB.结论 福建省处于麻风低流行区,仍需加强麻风病早期的发现与治疗,加强对大众的麻风知识宣传和医务人员培训,同时还要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监测力度,控制传播,减少畸残发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福州市某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知信行调查

    目的 了解福州某区暗娼人群艾滋病(AIDS)相关知信行情况,为在该人群中开展AIDS综合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制定统一的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到现场面对面访谈收集信息.结果 共调查138人,AIDS基本知识知晓率69.6% ;50.0%的人认为自己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风险,42.1%的人认为自己没有检测HIV的必要;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时,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为81.2%,近1个月安全套使用频率为70.3%;近1年HIV检测率为24.3%.结论 该人群AIDS基本知识知晓率不高,健康意识较为薄弱,检测率较低,应进一步加强以科学知识、安全套推广、HIV检测为核心内容的AIDS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潘蕴蛟;陈舸;杨益昌;吴韶彬;刘美增;林红丹;林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某创新活性炭节能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分析

    目的 预测分析某创新活性炭节能改造项目投产后,是否会对劳动者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及其影响程度.方法 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经验法相结合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 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状况良好.在保持设备密闭性,通风除尘(排毒)设备等正常运行,尤其是自主创新的二个一体化转炉,密闭性好、加上连续机械运输转,粉尘和噪声作业量减少,若产量增加,作业点的粉尘浓度、噪声强度(日接触量)可能比旧生产线高;毒物浓度、高温WBGT指数比旧生产线有所改善.结论 建设与设计施工单位应参照有关卫生标准和本预评价书中的建议,补充设计、完善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并确保实施.

    作者:周海;李朝晖;史子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某蚊香厂尘肺病的职业危害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某蚊香厂职业危害因素,对职业危害控制措施提出建议.方法 调查该厂的职业危害、卫生防护、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发病情况.结果 该厂建设时未进行职业卫生学评价,未安装相应的通风除尘设施;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为存在于白坯破碎车间的生产性粉尘,未向员工发放专业的防尘口罩.2012-2013年共发生尘肺病4例(Ⅰ期3例和Ⅱ期1例),年龄44~57岁男性,接尘工龄3.8~9.2年,均为小学文化.结论 该蚊香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欠缺,炭黑粉尘危害严重,应加强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建设和个体防护,加强职业健康监护.

    作者:唐学平;刘月红;相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福州市2008-2012年学生肺结核发病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福州市学生肺结核发病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2008-2012年学生肺结核发病趋势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共报告活动性肺结核843例,年发病率13.82/10万,其中涂阳肺结核329例,年发病率为5.39/10万;2008年和2012年发病率分别为16.47/10万和8.77/10万;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分别为6.86/10万和2.47/10万,分别下降46.8%和64.0%,报告病例数以3月份高,其次是6和9月,12月低;年龄以15~19岁多(57.5%);男生多于女生;城区登记报告率(17.60/10万)高于郊县(12.50/10万);主要发现方式是因症就诊(59.9%);患者就诊延迟率51.0%,且下降缓慢.结论 福州市学生肺结核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但总体疫情仍较严峻,应进一步加强防治.

    作者:吴祖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甲醛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甲醛含量的方法.方法 空气中甲醛经大型气泡吸收管吸收,2,4-二硝基苯肼(DNPH)衍生后,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C18柱分离,保留时间和光谱图定性,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 该法低检出浓度为0.0075 mg/m3,在0.01~0.15 mg/m3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82.0%~102.0%.结论 该法采样后直接衍生分析,步骤简单,可快速、准确地测定空气中的甲醛含量.

    作者:卢翠英;周权;林在生;王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厦门市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重卡甄别效率分析

    目的 评价《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重卡甄别能力和效率,探索高效识别重卡的查重选项.方法 从系统中导出厦门市2012年所有传染病报告卡,用Excel 2003和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以目前系统设置的“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种、职业和现住地址国标编码”6项默认查重条件进行重卡甄别,准确性高,但敏感性差,识别出的重卡不足1/4;甄别出的重卡中现住地址国标编码填写一致率为57.2%、职业填写一致率为38.7%;报告卡中身份证信息填写率逐年增高,联系电话填写率91.3%,重卡中联系电话填写一致率为76.0%.结论 重卡中现住址国标和职业填写不一致率较高,作为系统查重的选项参考意义不大,建议将此2项从系统默认查重选项中去除;增加患者身份证信息、联系电话作为查重参考选项.

    作者:俞新莲;苏成豪;王明斋;张怡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一体式数字化”模式在流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体式数字化”模式的流程在提高流动儿童保健工作水平上的应用成效.方法 调查2011--2012年在新阳街道0~6岁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在实施“一体式数字化”模式前后的效果.结果 实施“一体式数字化”模式后,流动儿童保健覆盖率从44.2%提高至92.3%,系统保健管理率从22.6%提高至61.8%,高危儿筛出率从3.1%提高到5.5%,均比实施前有了明显提高.结论 “一体式数字化”模式实现了多系统信息共享,门诊服务采用“单向分流”模式,提高了流动儿童保健管理水平及预防保健门诊工作效能.

    作者:陈昱刚;蔡明慰;吴文忠;李建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绦虫病治疗及虫种鉴定

    目的 探讨绦虫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及虫种的鉴定.方法 对就诊的2例绦虫病患者给予吡喹酮等口服治疗,对驱出虫体的头节和孕节进行观察鉴定.结果 2例绦虫病患者均于服药3h后排出虫体,经鉴定,证实为牛带绦虫和猪带绦虫.结论 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加强对市场肉类食品的卫生监督,从源头上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

    作者:谢贤良;谢汉国;李莉莎;江典伟;陈宝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茂南区农村外来妇女艾滋病知识现状及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目的 分析茂南区“外来妇女”艾滋病(AIDS)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健康教育方式,探讨开展AIDS健康教育的模式.方法 对1990年以后来自广西、云南、贵州和越南、缅甸的外来妇女进行AIDS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需求形式的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358人,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61.5%),AIDS知识总知晓率为59.4%,倾向于以电视作为传播媒介开展AIDS健康教育多(84.9%),其次通过乡村医生(48.0%).宣传折页、培训和文艺表演等方式接受程度低.结论 “外来妇女”是特殊的AIDS高危人群,在该人群中开展AIDS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应提供多样化符合该特殊人群需求的健康教育.

    作者:林坤立;陈彩燕;黎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福建省临床核医学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福建省临床核医学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受照水平,为加强放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1年临床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结果并统计分析;对超过调查水平受照剂量者,分析具体原因.结果 2008-2011年全省设区市实测集体剂量当量为478.72 mSv/人,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82 mSv/a.个人年剂量<5mSv占监测总数的97.8%.超过调查水平剂量调查率84.2%(32/38),其中实际受照占50.0%.结论 福建省临床核医学工作人员个人年均有效剂量处于低剂量水平,应科学安排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加强用药后病人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以减少辐射受照量.

    作者:章华民;王志勇;陈新俤;黄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接种脊灰灭活疫苗后疑似听力受损1例的处理

    目的 总结1例疫苗接种后偶合短暂性听力异常的调查处置,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提供借鉴.方法 对接种门诊发生的疫苗接种后反应事件进行调查.结果 经调查,婴儿被排除了是由于预防接种引起的异常反应.事件发生后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避免了纠纷.结论 对疫苗接种后产生的反应,不管是否与所接种的疫苗有关,均不应推卸责任,应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积极对症处理,消除家长担忧;引导群众正确对待疫苗副反应,提高免疫依从性.

    作者:吕秋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645例农村妇女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妇女妇科疾病发病情况,探讨防治工作重点,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对武平县17个乡镇2 645名农村已婚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结果 共查出各种妇女病339人(12.8%),前3位疾病依次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乳腺小叶增生和宫颈炎.生殖道感染和乳腺疾病是影响农村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也占一定比例.结论 定期开展以防癌为主的妇女病普查普治,早防早治,对降低宫颈癌等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美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泉州市学生肺结核特征及治疗转归分析

    目的 了解泉州市学生肺结核发病特征及治疗转归,为制定肺结核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8-2012年学生肺结核发病资料.结果 泉州市2008-2012年共登记681例,学生肺结核患者年均登记率(11.36/10万)逐年增加,2012年出现下降.5年来,学生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和新涂阳肺结核登记率均低于全人群.学生肺结核发病95.6%集中在16~21岁,大多在高中和大学阶段;发病性别比1.4∶1.患者75.6%为本地户籍,有56.4%为转诊.有56.6%完成疗程,39.2%治愈,失败、诊断变更和非结核死亡各1例.学生涂阳患者治愈率高于全人群涂阳治愈率;涂阴患者完成疗程率高于全人群涂阴患者.结论 学校肺结核控制的关键是早发现和治愈病人,特别在中学和大学阶段,应采取多种措施继续加强学校肺结核的防控.

    作者:阮祥钊;林滨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漳州市非结防机构肺结核患者转诊与追踪分析

    目的 分析漳州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转诊与追踪状况,提高病人发现效果.方法 下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2010-2012年漳州市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数据,对需转诊患者的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总体到位率、到位后的确诊情况及确诊病人数占比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年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及疑似肺结核病患者13 719例,转诊到位率37.7%,3年间无明显变化;追踪到位率和总体到位率分别为87.3%和92.1%,呈下降趋势;到位的可疑者确诊为活动性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分别为4 103例(56.7%)与2 125例(56.9%),3年间无明显变化;报告可疑者被结防机构排除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 非结防机构报告可疑肺结核病仍是结防机构发现活动性与涂阳肺结核患者的重要来源,应继续加强对可疑肺结核病患者报告与转诊力度,结防机构应加大对转诊未到位可疑者的追踪力度,提高追踪质量.

    作者:张添林;黄美幼;汤锦文;魏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沈阳市2011-2012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沈阳市流感流行状况及毒株的型别分布,分析流行趋势,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哨点医院2011-2012年流感样病例(ILI)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报告ILI46 247例,ILI%为2.2%;2012年报告ILI 74 519例,ILI%为3.5%;病例主要集中在0~14岁年龄组,2011和2012年分别占63.4%和72.4%;发病季节以冬春为主.2011年和2012年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3.2%和7.4%;2011年分离到27株流感毒株,以B型流感毒株为主,占74.1%;2012年分离到72株流感毒株,以B型流感毒株为主,占98.6%.结论 沈阳市流感流行呈冬春季高峰,流行优势毒株随季节变化而出现差异,2011年2月至2012年流行毒株由新甲型H1N1型转变成B型.

    作者:陆莹;邵庆峰;陈叶;齐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厦门市恙虫病例流行病学资料与临床表现

    目的 分析厦门市近年恙虫病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提高确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恙虫病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患者多为成年人(91.3%),多有野外活动史(84.8%),发病季节2~11月.35例(76.1%)出现多脏器损伤,少数合并脑膜炎、胰腺炎及格-巴二氏综合征(GBS)等并发症;合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1例.OXk≥1∶160仅12例(27.9%).入院当天确诊25例(54.3%).结论 恙虫病多发生于有野外活动史者;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详细询问流行病史、全面查体、完善检验是减少误诊关键.

    作者:王雪莲;郭志南;李峰;傅建国;陈潇潇;牛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龙岩市764例儿童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龙岩市儿童病毒性脑炎(EV)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11年764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检查分析.结果 病例无聚集现象,以≤7岁为主,男性较多,5~7月为发病高峰.患儿多出现发热(86.1%)、头痛(64.8%)、呕吐(61.5%)、颅内压增高(72.4%)、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加(58.4%)、脑电图异常(79.0%);脑积液病毒分离阳性率18.6%,以埃可病毒(ECV)为主(90.1%).2004和2010年的暴发疫情分别由ECV19和ECV6引起.结论 病毒性脑炎多散在发生,临床表现以无菌性脑膜炎为主,实验室检查有利于病例诊断.ECV是主要病原体,ECV30为当地持续流行的毒株.

    作者:吴水新;陈前进;曹春远;陈金铃;杨君;何春荣;罗招福;何云;廖亦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几种沙氏培养基真菌生长情况比较

    目的 了解沙氏培养基对真菌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实验室检测提供依据.方法 选7种不同厂家生产的沙氏培养基(含氯霉素与否)用0.9%生理盐水倍比稀释后进行真菌菌落总数检测.结果 白色念珠菌(CMCC10231)、黑曲霉菌(ATCC16404)和酵母菌(ATCC18790)在7种培养基各稀释度平皿上菌落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及大小、菌落总数基本一致;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60039)和大肠杆菌(ATCC25922)在含氯霉素沙氏培养基上生长均受抑制.结论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真菌菌落总数检测应选用含氯霉素的沙氏琼脂培养基,抑制细菌生长,提高实验室的准确度.

    作者:吴幼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龙海市美沙酮治疗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龙海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情况.方法 采集龙海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静脉血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 152名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中,HIV抗体阳性1例(0.7%),HCV抗体阳性93例(61.2%),梅毒抗体阳性17例(11.2%);梅毒/HIV、HCV合并感染1例(0.66%);梅毒/HCV合并感染14例(9.2%).结论 龙海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率虽处较低水平,但HC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在美沙酮门诊治疗的吸毒人员的宣传教育和综合干预,并持续开展HIV、HCV和梅毒的监测工作.

    作者:郑松强;林国华;阮勇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博白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博白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发现存在问题,为监管和建设部门提供依据.方法 据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分别在丰、枯水期对饮水工程水样采集、保存、运输和检测,据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5年共检测水样560份,其中19项指标均合格的有170份,合格率30.4%;2008-2012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22.0%、20.0%、21.7%、39.2%和45.8%,呈逐年上升趋势;枯水期总合格率(34.3%)高于丰水期(26.4%);5年共检测560份水样指标10 640项次,不合格项次率8.9%,19项指标中超标9项(47.4%).毒理学指标均未超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超标率2.1%(156/7 280),微生物指标超标率高46.8%(786/1 680),其中超标严重的为菌落总数(57.7%)和总大肠菌群(51.8%).结论 博白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微生物污染严重,需落实水质的消毒处理.

    作者:钟毓;詹宗勇;彭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