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功能性吸吮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徐玉英;江秀敏;周华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功能性吸吮, 母乳喂养, 疾病防治
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功能性吸吮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对同期出生的足月健康新生儿430例,按常规在出生后1h内进行早吸吮,并由专人进行母乳喂养知识与技巧的指导,提倡早期功能性吸吮.记录新生儿每天吸吮次数和排胎便次数、第1次排黄便的时间、母乳充盈的时间及出生后72 h经皮测定黄疸指数值.根据新生儿每天吸吮母乳的次数(≥或<6次)分组,比较两组的黄疸指数值.结果 A组72h经皮测胆红素值低于B组;A组母乳充盈时间早于B组;吸吮次数越多,充盈时间越早.结论 早期功能性吸吮有助于母乳分泌,减轻新生儿黄疸.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思明区2007-2012年食物中毒流行特征

    目的 分析厦门市思明区食物中毒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思明区2007-2012年食物中毒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思明区6年来发生食物中毒67起,发病661人,以第3季度发生率高;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86.6%),其中又以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为常见(50.0%),中毒多发生在饮食服务单位,涉及人群以旅行团游客为主.结论 加强预防食物中毒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重视旅游食品安全,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生产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同时规范中毒病人收治留样制度.

    作者:林炜;施红;林佩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平阳县2007-2010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目的 了解平阳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为控制医源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要求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4年共采样监测8 431份,总合格率为61.1%,2007-2010年合格率依次为54.5%、62.1%、77.8%和91.7%,呈逐年上升趋势;县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合格率高(95.0%),其次为乡级医疗机构(85.2%),小型医疗机构合格率低(54.6%),呈逐级降低趋势;检测项目:压力蒸汽灭菌器和灭菌医疗用品合格率均100.0%,其次为物体表面(98.2%)、使用中消毒液(96.2%)、医务人员手指(90.9%)和紫外线强度(79.7%),室内空气低(5.8%);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室内空气、使用中消毒液、医务人员手指和紫外线强度合格率逐级降低.结论 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质量存在明显差别,需加大管理力度,改善消毒质量,严防院内感染.

    作者:李慧岩;张定;沈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泉州市学生肺结核特征及治疗转归分析

    目的 了解泉州市学生肺结核发病特征及治疗转归,为制定肺结核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8-2012年学生肺结核发病资料.结果 泉州市2008-2012年共登记681例,学生肺结核患者年均登记率(11.36/10万)逐年增加,2012年出现下降.5年来,学生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和新涂阳肺结核登记率均低于全人群.学生肺结核发病95.6%集中在16~21岁,大多在高中和大学阶段;发病性别比1.4∶1.患者75.6%为本地户籍,有56.4%为转诊.有56.6%完成疗程,39.2%治愈,失败、诊断变更和非结核死亡各1例.学生涂阳患者治愈率高于全人群涂阳治愈率;涂阴患者完成疗程率高于全人群涂阴患者.结论 学校肺结核控制的关键是早发现和治愈病人,特别在中学和大学阶段,应采取多种措施继续加强学校肺结核的防控.

    作者:阮祥钊;林滨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南平市2010-2012年城市生活饮用水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南平市集中式供水系统的水质卫生状况,为卫生监管和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样品采集、保存、检测.按GB/T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确定常规检验项目并评价.结果 2010-2012年共检测出厂水171份,总合格率81.9%,3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梢水601份,总合格率71.2%,2011年合格率低(57.7%);出厂水不合格项目为一般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主要为pH值、锰、铝、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末梢水不合格项主要为pH值、锰、铁、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游离性余氯,其它合格率均100%.结论 为了保证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卫生,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生活饮用水中铁、锰和游离性余氯等的监测频率.

    作者:陈榕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碘盐浓度调整前后芗城区居民碘营养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碘盐浓度调整前后芗城区居民碘营养状况.方法 2009年6月和2013年12月用相同方法分别对同一街道居委会、同一生活小区和同一中心小学的人群碘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两次调查结果显示:居民人均盐日摄入量分别是(4.7±2.3)g和(5.8±3.4)g;2009年盐碘范围23.1~51.3 mg/kg,合格碘盐占96.7%;2013年盐碘21.1~29.6mg/kg,合格碘盐100.0%.水碘均<10 μg/L.2013年盐碘中位数、8~10岁儿童和哺乳妇尿碘中位数均低于2009年,成人和孕妇尿碘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碘盐浓度调整后,芗城区18~45岁成人、8~10岁儿童碘营养水平适宜,孕妇和哺乳妇为碘缺乏.

    作者:曾俊杰;陈丽燕;郭毅玲;袁艳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茂南区农村外来妇女艾滋病知识现状及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目的 分析茂南区“外来妇女”艾滋病(AIDS)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健康教育方式,探讨开展AIDS健康教育的模式.方法 对1990年以后来自广西、云南、贵州和越南、缅甸的外来妇女进行AIDS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需求形式的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358人,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61.5%),AIDS知识总知晓率为59.4%,倾向于以电视作为传播媒介开展AIDS健康教育多(84.9%),其次通过乡村医生(48.0%).宣传折页、培训和文艺表演等方式接受程度低.结论 “外来妇女”是特殊的AIDS高危人群,在该人群中开展AIDS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应提供多样化符合该特殊人群需求的健康教育.

    作者:林坤立;陈彩燕;黎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一起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调查

    目的 分析清流县某小学暴发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原因,为发生类似事件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法分析.结果 疫情累计报告腮腺炎41例,疫情从首发病例至流行终止持续79 d,罹患率2.6%;发病年龄5~14岁,大多集中在7~11岁;性别比1.4∶1;各年级均有病例分布,呈明显班级聚集性.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伴或不伴发热.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晨检制度和因病缺课追踪,及时隔离治疗病人,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

    作者:邱银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福建省3市男男性行为者HIV-1感染率与新发感染率初探

    目的 了解福建省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1感染的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2年福州、泉州和厦门市哨点监测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HIV-1抗体筛查和确证,计算感染率;用BEDHIV-1捕获酶联法对HIV抗体阳性样本进行检测,估算HIV-1血清阳转时间在168 d内的新发感染率.结果 2010、2011和2012年福州、泉州和厦门市MSM人群HIV-1感染率分别为7.1% (39/553)、8.7%(94/1 078)和9.3%(95/1 026);在HIV抗体阳性者中,新发感染率分别为5.8%、2.2%和10.9%.结论 2010-2012年福建省3地市MSM人群HIV的感染率与新发感染率均达到较高水平,且有上升的趋势.

    作者:颜苹苹;张春阳;梁菲菲;林勋;张宏;龚苍涛;郑惠能;严延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沈阳市2011-2012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沈阳市流感流行状况及毒株的型别分布,分析流行趋势,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哨点医院2011-2012年流感样病例(ILI)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报告ILI46 247例,ILI%为2.2%;2012年报告ILI 74 519例,ILI%为3.5%;病例主要集中在0~14岁年龄组,2011和2012年分别占63.4%和72.4%;发病季节以冬春为主.2011年和2012年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3.2%和7.4%;2011年分离到27株流感毒株,以B型流感毒株为主,占74.1%;2012年分离到72株流感毒株,以B型流感毒株为主,占98.6%.结论 沈阳市流感流行呈冬春季高峰,流行优势毒株随季节变化而出现差异,2011年2月至2012年流行毒株由新甲型H1N1型转变成B型.

    作者:陆莹;邵庆峰;陈叶;齐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及干预策略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严重威胁健康,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专家从有益于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层面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进行了明确定义,即适合个体、符合现代三维健康观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提高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一是要积极开发领导层,争取政府的支持与重视;二是加强多部门合作,动员全社会参与;三是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部门的作用.

    作者:季震南;罗琼妹;张永开;陈榕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死亡12例回顾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引起死亡的12例个案资料.结果 12例急性脂肪肝均发生在妊娠晚期并出现肝功能异常,主要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8例(66.7%),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10例(83.3%);疾病发展过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少尿、产后出血、DIC各9例(75.0%),肝性脑病11例(91.7%).治疗主要为终止妊娠、综合治疗并加强监护.结论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情凶险,孕期做好围产保健,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并及时终止妊娠,有可能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林娟;陈水仙;陈小梅;黄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长乐市2012年居民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长乐市居民健康状况及死亡原因,分析主要死因及影响居民寿命的疾病,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死因监测系统上报的2012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长乐市2012年居民死亡率为5.6‰,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死因顺位前5位的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病和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34.4/10万,占死亡总数的23.9%,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0~14岁主要死因为围生期病(13.7/10万),15~44岁主要为损伤与中毒(18.5/10万),45~64岁主要为恶性肿瘤(222.4/10万),≥65岁主要为脑血管病(1217.5/10万).潜在减寿年数(PYLL)前5位是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病.结论 慢性病、损伤与中毒是长乐市居民的主要死因,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是防控的重点,中老年是干预的主要人群;损伤与中毒是青年的主要死因.卫生、行政等部门应抓住源头,消除环境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

    作者:周妹华;谢国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谈做好医学科普宣传工作的关键

    目的 探讨做好医学科普宣传工作的方法,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方法 分析现阶段医学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做好宣传工作的关键.结果 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科学素养均有待提高.医学科普市场广阔,可从加强健康知识传播的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时效性和与热点事件结合的密切性等方面提高宣传效果.结论 医学科普宣传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有所侧重,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水平,促进预防保健知识的有效传播.

    作者:林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漳州市非结防机构肺结核患者转诊与追踪分析

    目的 分析漳州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转诊与追踪状况,提高病人发现效果.方法 下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2010-2012年漳州市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数据,对需转诊患者的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总体到位率、到位后的确诊情况及确诊病人数占比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年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及疑似肺结核病患者13 719例,转诊到位率37.7%,3年间无明显变化;追踪到位率和总体到位率分别为87.3%和92.1%,呈下降趋势;到位的可疑者确诊为活动性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分别为4 103例(56.7%)与2 125例(56.9%),3年间无明显变化;报告可疑者被结防机构排除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 非结防机构报告可疑肺结核病仍是结防机构发现活动性与涂阳肺结核患者的重要来源,应继续加强对可疑肺结核病患者报告与转诊力度,结防机构应加大对转诊未到位可疑者的追踪力度,提高追踪质量.

    作者:张添林;黄美幼;汤锦文;魏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厦门市职业健康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厦门市职业健康基本情况,为开展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厦门市职业健康基本情况调查实施方案》,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627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厦门市主要存在的职业危害接触因素为噪声、粉尘、三苯(苯、甲苯、二甲苯)等,接害工人占15.8%;2008-2010年企业职业健康检查参加率(52.3%)和接害者体检率(87.7%),均逐年提高;新增职业病31例,病种主要是尘肺(48.4%)和职业性噪声聋(25.8%) ;2010年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91.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的完全评价率8.9%和11.0%;80%以上的企业制定了职业卫生培训和各项管理制度.结论 厦门市职业健康基本情况逐步改善,但仍存在不足.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责任,加强接害人员的健康管理,逐步完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作者:赖荔芳;简丽凤;甘林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用持续质量管理法探究福建省疫苗接种率管理

    目的 为发现疫苗接种率管理的存在问题,以定位改善管理措施,形成完善的科学管理机制.方法 用持续性质量管理法,探究疫苗接种率管理方向,由分析团队通过定义管理过程、测定操作过程质量、识别质量变化的原因、选定过程控制措施等步骤,确定影响疫苗接种率管理的主要原因与应采取的主要措施.结果 福建省疫苗接种率管理应注重因地制宜规范儿童每剂登记、每次预约、慎重迁出信息内卡、至少每半年内卡核查和整理、完整内卡中电话号码和信息编码等关键信息,做好接种提醒、接种信息安全管理、创新和细化查验接种证、出生报告、风险评估和信息沟通等措施的实施.结论 持续性质量管理法应作为今后疫苗接种率管理的重要手段.

    作者:周勇;吴江南;林岩;潘伟毅;蔡志坤;张山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福建省精神卫生资源及财政拨补调查

    目的 了解福建省精神卫生资源及经济补偿状况.方法 用调查问卷对全省53家精神专科医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全省共有53家精神专科医院,其中隶属卫生系统的专科医院28所、民政17所、民营4所,设精神科的综合性医院4所;共开放床位8 799张,床位密度2.35张/万人,其中专科医院占52.5%,民政医院占39.3%,民营医院占5.3%,综合性医院精神科占2.8%.全省共有精神卫生技术人员3 502人,精神科医师配比1.42/10万,护士配比4.44/10万;医师中10.5%尚未注册,注册医师中精神卫生专业占81.6%,高级职称占26.2%;全省尚有1/3的县市精神卫生资源空白;2012年各级财政补助仅占机构总支出的40.0%.结论 福建省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及技术人员数有明显增长,护士配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机构分布不均,总体投入不足.

    作者:熊端华;陈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几种沙氏培养基真菌生长情况比较

    目的 了解沙氏培养基对真菌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实验室检测提供依据.方法 选7种不同厂家生产的沙氏培养基(含氯霉素与否)用0.9%生理盐水倍比稀释后进行真菌菌落总数检测.结果 白色念珠菌(CMCC10231)、黑曲霉菌(ATCC16404)和酵母菌(ATCC18790)在7种培养基各稀释度平皿上菌落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及大小、菌落总数基本一致;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60039)和大肠杆菌(ATCC25922)在含氯霉素沙氏培养基上生长均受抑制.结论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真菌菌落总数检测应选用含氯霉素的沙氏琼脂培养基,抑制细菌生长,提高实验室的准确度.

    作者:吴幼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博白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博白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发现存在问题,为监管和建设部门提供依据.方法 据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分别在丰、枯水期对饮水工程水样采集、保存、运输和检测,据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5年共检测水样560份,其中19项指标均合格的有170份,合格率30.4%;2008-2012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22.0%、20.0%、21.7%、39.2%和45.8%,呈逐年上升趋势;枯水期总合格率(34.3%)高于丰水期(26.4%);5年共检测560份水样指标10 640项次,不合格项次率8.9%,19项指标中超标9项(47.4%).毒理学指标均未超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超标率2.1%(156/7 280),微生物指标超标率高46.8%(786/1 680),其中超标严重的为菌落总数(57.7%)和总大肠菌群(51.8%).结论 博白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微生物污染严重,需落实水质的消毒处理.

    作者:钟毓;詹宗勇;彭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福州市某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知信行调查

    目的 了解福州某区暗娼人群艾滋病(AIDS)相关知信行情况,为在该人群中开展AIDS综合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制定统一的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到现场面对面访谈收集信息.结果 共调查138人,AIDS基本知识知晓率69.6% ;50.0%的人认为自己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风险,42.1%的人认为自己没有检测HIV的必要;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时,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为81.2%,近1个月安全套使用频率为70.3%;近1年HIV检测率为24.3%.结论 该人群AIDS基本知识知晓率不高,健康意识较为薄弱,检测率较低,应进一步加强以科学知识、安全套推广、HIV检测为核心内容的AIDS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潘蕴蛟;陈舸;杨益昌;吴韶彬;刘美增;林红丹;林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