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玉;江南;唐荣珍
[目的] 评价石材加工行业的防尘措施.[方法] 按规定方法调查测定其生产性粉尘和防尘措施.[结果] ①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为0.1~255.0 mg/m3,粉尘含游离SiO2为23.1%~48.2%,粉尘浓度的达标率为30.29%;②采取防尘措施的岗位仅37.69%,93.5%防尘措施的防尘效果≤61.72%;③防尘效果依次为日本引进型、有围档型、无围档型;④罩口控制风速与防尘效果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应提高岗位采取防尘措施的比率和效果;提高防尘效果的关键是对防尘措施的合理设计和正确安装,并保证足够的吸尘罩口控制风速以及经常性的维护管理.
作者:叶炳杰;商群;史子春;刘其春;潘宝忠;尹汝泉;李希彬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贫血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疾病,发展中国家患病率尤高,为了老年人健康,我们于1999年4月至5月对福州仓山区城门镇开展老年人贫血状况调查,兹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家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食物中毒的发生与社会经济、文化和人民群众的饮食、生活习惯的差异有密切关系.为探讨十几年来福建省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及其特点,现将我省1983~1999年的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金乐君;潘宝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近我市发生一起因食用烤鱼片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食用者3人,2人中毒住院,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此次食物中毒是因食用含有河豚毒素的烤鱼片所致.
作者:朱宝平;段发淼;陈恺玲;谢心磊;黄秀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氯高铁血红素改善缺铁性贫血的作用效果.[方法] 采用缺铁性饲料结合失血的方法建立大鼠贫血模型,用2.64、5.28和10.56 mg/kg·bw的氯高铁血红素水溶液灌胃4周.[ 结果] 3个剂量组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 )均比去离子水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 FEP )和FEP/Hb 值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2.64mg/kg.bw 的氯高铁血红素对缺铁性贫血大鼠的Hb、Hct和FEP指标的改善均较理想.
作者:林健;陈小萍;林昇清;陆苏闽;郑丽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 科学评价我市5年来的冷冻饮品卫生状况.[方法] 应用综合指数定量,按分级标准划分污染等级. [结果] 5年的平均综合指数值为1.379,属微污染状态.1995年和1996年属轻度污染状态,原因是大肠菌群超标,其余三年为清洁状态. [结论]应用综合指数法对冷冻饮品进行卫生评价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可以从单项至整体评价.在实践中可操作性强.
作者:王燕飞;魏池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福州市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KAB)现状,寻求影响医务人员KAB的主要因素,为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福州市省级、市级、区(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439名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 广大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全面,仅有61.9%的医务人员知道1996年颁布的关于HIV/AIDS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24.1%的人可能会拒绝为AIDS患者服务;被器械损伤后大部分医疗工作者未采取有效预防HIV感染的规范化消毒程序;医院级别对医务人员KAB影响较大.[结论] 对医务人员的教育要侧重知识的系统化,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深化;在医院中营造良好的积极的学术气氛有助于促进医务人员正确行为的建立.
作者:曾武;陈舸;颜萍萍;严延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随着计算机、现代通讯技术和生物医学信息学的飞速发展,网络上的生物医学资源与日俱增,有关预防医学、卫生学的信息异常丰富,但由于信息资源的分散、无序、更迭、消亡无法预测,所以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资源目录,使医技人员利用预防医学信息资源产生困难,造成上网费用增高,效能下降.因此开发利用好现有网络上预防医学、卫生学的信息资源,建立专题资源目录与指南,不仅是预防医学信息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也是满足预防医学科研人员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提高上网查找信息的积极性.
作者:林丽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 掌握农村地区鼠类种群和鼠密度季节性消长规律,为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991~1999年按全国鼠情监测工作方案.[结果] 仙居县农村地区室内有鼠科6种,食虫目1种,主要家鼠为褐家鼠、小家鼠和黄胸鼠.野外有鼠科9种,食虫目1种,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室内鼠密度高峰期为12月至次年1月,野外鼠密度高峰期为6月和12月.
作者:张意坚;王焕荣;翁茂良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本文对晋江市区227户街头饮食摊点及413名从业人员进行调查,综合分析街头饮食卫生的潜在有害因素,为街头食品卫生管理提出了新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吴伟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是结构缜密、概念准确、行文流畅、逻辑性强和词语专业性强.科技论文的文摘因检索的需要要求内容,包含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部分内容.因此,笔者想就在撰写英文文摘时关于明确内容、文体风格、缩写字及首字母词以及汉语拼音署名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黄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儿童癔症属于情绪障碍类疾病[1].其临床表现与成人不同,多以运动、感觉障碍或躯体症状为主诉.易与器质性疾病相混淆,造成误诊误治.现将我院收治的4例患儿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薛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福建省与日本长崎县是姐妹省县.1999年8月至2000年3月期间,受福建省中日友好协会及福建省外办的委派,我以海外技术研修员身份赴长崎县立西彼保健所研修.研修期间与日本同行们朝夕相处并参加了各类卫生行政监督、宣传教育及学术交流活动.现将日本保健工作有关概况介绍如下:
作者:蔡国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人兽及食品中能与大肠杆菌O157发生交叉凝集的细菌,为防止误诊提供参考.[方法] 开展调查,用大肠杆菌O157及H7抗血清、O157单克隆抗体进行玻片凝集、生化试验等检测.[结果] 从肉类及猪粪中检出5种(8株)肠道杆菌能与O157抗血清发生交叉反应,其中4种为国内外首次报道,2株检出菌且能与H7抗血清凝集,4株能产生LT肠毒素.[结论] 畜禽中某些种属的肠道细菌可携带与大肠杆菌O157及O157∶H7相同或相关抗原,故在鉴定O157∶H7大肠杆菌时除依血清学外,还应加用生化试验甚至致病因子检测作出后判定.
作者:郭维植;程法稷;林成水;黄晓蓉;林杰;董新平;徐海滨;陈亢川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淤胆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个临床类型,它易与肝外梗阻相混淆,甚至误诊,为了加深对该病的认识与提高诊治水平,现将近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淤胆型肝炎患者42例进行分析.
作者:吴佳玉;江南;唐荣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碘酸钾碘盐的稳定性.[方法] 取23份干混法生产的KIO3碘盐散装暴露在空气中常温常湿存放8年,用直接滴定法测定不同存放期碘盐的含碘量.[结果] 在22个月内共检测14次,经方差分析,F=0.06,P=1.00.第22个月碘下降0.3%(P=0.8453);32个月碘下降6.4% (P<0.01);36个月碘下降9.1%( P<0.01);60个月碘下降10.3%( P<0.01);84个月碘下降19.7%( P<0.01);96个月碘下降25.5%(P<0.01).其中第36、54、60、84、96个月的存放期样品100%有程度不同的碘下降.碘下降率与其样品含碘量呈负相关.[结论] KIO3碘盐化学性质基本稳定,在碘盐商业流通周期内碘含量基本不变,建议将出厂盐、销售盐、用户盐含碘合格浓度统一定为≥40 mg/kg.
作者:兰天水;陈建安;张亚平;陈吉祥;陈惠琴;邱卿如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卫生行政部门作为食品卫生行政执法主体,行使监督执法权.在对相对人作出较重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按<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中的规定,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应进入听证程序,必须组织听证.目前,国家尚无有关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明确规定,实际上存在一个如何操作的问题.笔者就此谈一些在实际工作中的做法和体会,供同道参考.
作者:陈淑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佝偻病常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尤其以1岁左右多见.主要与日晒不足、喂养不当、生长过速等因素有关.许多研究已证实维生素D与牙齿发育有关,而第一恒磨牙牙胚发育、钙化的关键阶段在1岁左右.为了解婴儿佝偻病对第一恒磨牙釉质发育及龋病的影响,进行此项调查.
作者:陈超;卢友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龙岩市(闽西)蔬菜有机磷农药污染状况及农药中毒发生原因. [方法] 用农药速测卡检测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并了解菜农安全使用农药情况,农药食物中毒情况. [结果] 菜农滥用有机磷农药情况严重,用药浓度超标,用药次数不断增加,蔬菜用药不到安全间隔期上市的占60.5%,用高毒禁用农药现象普遍.农药污染蔬菜严重,检出率达68.7%,以叶类和豆类蔬菜突出,第3季度检出阳性率高,与同时期内蔬菜农药食物中毒发生率高,中毒以叶类蔬菜为主、蔬菜农药污染中毒起数及中毒人数以第3季度高的现象吻合. [结论] 应督促菜农严格执行安全使用农药规定,加强对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多形式向市民宣传预防蔬菜农药中毒的有关知识.
作者:张小平;罗小玲;汤小羚;陈建安;张景平;杨文芳;倪益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 对福建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我省钩端螺旋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历年来流行趋势、流调资料、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发病率50~70年代初呈上升趋势,个别年份发病率高达16.43/10万,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明显下降;发病地区有从沿海丘陵地区移向内地山区的趋势;流行季节从双峰型转为单峰型.50~70年代流行菌群以以波摩那群、爪哇群、秋季热群为主,90年代则以七日热群、巴达维亚群、秋季热群和澳洲群为主,血清抗体检测各型均有检出,以秋、黄、巴、七为主. [结论] 近年福建省钩体病发病特征及菌群分布发生变化,疫苗配方应改为七日热群和巴达维亚群为主.
作者:潘敏楠;徐国英;潘浩;李世清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