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东地区恙虫病东方体Sta56基因片段扩增与分型研究

刘运喜;高媛;赵仲堂;张景兰;杨占清;步秀萍;苏静静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恙虫病东方体, 基因型
摘要:目的鉴定山东地区恙虫病东方体(Ot)基因型别.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3株恙虫病东方体山东株、2份采自黑线姬鼠体外的小盾纤恙螨匀浆及10份恙虫病患者全血中提取的Ot目的基因进行分析研究,并与Tilliam、Karp、Kato国际参考株进行比较.将群引物扩增产物用双向测序法进行序列测定.结果35份标本中33份属于Kawasaki型,2份(FXS4 and LHGM2株)属于Karp型.从这33份中选出B-16、FXS2株进行碱基序列测定,结果B-16、FXS2株Sta56基因片段序列与Kawasaki型同源性高,分别为94.22%、95.21%,而与其他6株Ot同源性均<75.87%,应属于Kawasaki型;FXS4和HGM2株Sta56基因片段序列与Karp型同源性高,分别为83.03%、96.45%,应属于Karp型.结论山东地区恙虫病东方体流行株以Kawasaki型为主,但同时存在Katp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太原市SARS病例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我们对2003年春太原市SARS爆发期间感染的患者进行了血清学方面的研究,为SARS的深入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苏兵;刘旭辉;邓晓为;张晓平;王骥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221名汉族人胰岛素受体底物-2基因G1057D多态性的研究

    胰岛素受体底物(IRS)主要连接胰岛素受体和多种效应分子,介导细胞对胰岛素(INS)等的反应.基因剔除研究显示,IRS-1纯合突变(IRS-1-1-)鼠仅出现胰岛素抵抗(IR),而IRS-2-1-鼠具有2型糖尿病(T2DM)的全部特征.本研究用PCR-RFLP方法检测辽宁地区中年汉族人群IRS-2G1057D多态性,并结合T2DM发病机制相关的INS分泌和作用的简易指标的变化,明确IRS-2 G1057D多态性与T2DM的相关性.

    作者:孔令芳;钱聪;侯永生;李强;刘国良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脉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报价值

    脉压(pulse pressure,PP)升高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是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冠脉疾病的危险因素,通常评价血压状况的4种血压测量指标是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PP和平均血压(MBP)[1,2].PP值为SBP与DBP之差,PP差增大说明大动脉血管顺应性降低,僵硬度增加,是反映血管壁厚/管腔直径比值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因此,PP升高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是冠心病(CHD)、脑卒中及左心室肥厚(LVH)等发生的有力指征,PP的测量包括常规的肱动脉血压计、动态血压监测、内动脉压记录和特殊部位的测量等.PP的作用独立于其他血压测量值,特别是MBP.临床医生和保健医生多习惯看到SBP的重要性,特别是老年人,但近的流行病学研究强调了PP作为老年人心脑血管事件预报因子的重要性[3].

    作者:关德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太原地区176例泌尿生殖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检测分析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之一,近几年呈显著上升的趋势;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NGU的感染情况,我们对STD门诊初诊者中疑似NGU的患者做了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伟;田志忠;李红梅;郭晓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狂犬病流行现状及免疫预防学术巡回研讨会纪要

    2004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Francois-Xavier Meslin先生、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狂犬病研究室Herve Bourhy博士、法国安万特·巴斯德公司医学部总裁Anil Dutta、狂犬病医学总监Jean-Antoine Zinsou一行来到中国,邀请我国狂犬病专家、国家工程院院士俞永新教授、严家新教授、徐葛林博士等专家学者共同召开狂犬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等地巡回考察狂犬病防治工作并发表学术演讲.

    作者:张云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成人过敏性哮喘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导致成人过敏性哮喘及其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收集102例成人过敏性哮喘患者和394例健康对照人群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健康状况、吸烟史、职业接触史、室内环境状况以及家族史等信息.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均显示:成人过敏性哮喘患者职业粉尘接触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OR=1.78);住房类型为平房/筒子楼较多层/高层楼导致过敏性哮喘或其发作的可能性大(P<0.05,OR=3.24),哮喘患者家中床褥晾晒频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 0.10,OR=1.53);哮喘患者家中起居室地面使用木板比例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 0.01,OR=2.33);室内油烟污染程度哮喘患者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OR=2.52);同时还发现,双亲中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或哮喘疾病史可增加其子女患过敏性哮喘的危险性(P<0.01,OR=2.32).结论室内环境因素中住房状况差、床褥晾晒频率少、起居室地面使用木板、室内油烟污染可能是成人过敏性哮喘的危险因素,同时职业接触粉尘、双亲有慢支或哮喘疾病史也与该疾病具有一定的关系.研究结果提示成人过敏性哮喘是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一种复杂疾病.

    作者:岳伟;潘小川;丁剑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在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中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

    目的研究用神经网络(NN)分析疾病危险因素.方法以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基础,用BP网作为拟合模型,网络的结构为22-6-1,分析糖尿病各种可能危险因素的平均影响值(MIV),按MIV值的绝对值大小排出因子顺位,并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相比较,用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因子间的联合作用.结果NN多因素分析,糖尿病危险因子顺位为脉搏、糖尿病家族史、居住年限、肾病史、腰臀比、性别、高脂血症史、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收缩压、收入、饮酒、年龄、舒张压、文化程度、体重指数、其他病史、职业性体力活动、吸烟、职业、脑血管病史、肝病史;而多因素1ogistic回归分析中只有7个变量入选终模型,因子顺位为脉搏、糖尿病家族史、肾病史、腰臀比、高血压病史、职业性体力活动及年龄;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发现二者的差别可由因子间的相互作用解释一部分.结论NN完全能够胜任疾病危险因素的分析任务,可拟合出比传统模型更复杂的变量间关系.

    作者:高蔚;王声湧;王自能;施侣元;董福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日本血吸虫再感染危险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山丘型疫区日本血吸虫再感染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一山丘型疫区,随访观察居民吡喹酮普治后疫水接触及血吸虫再感染状况,对可能影响血吸虫再感染的有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再感染与下列因素有关:化疗前每克粪便虫卵数(OR=2.066,95%CI:1.173~3.639),性别(OR=4.260,95%CI:1.275~14.235),4~10月份疫水接触平均指数B(OR=1.138,95%CI:1.045~1.240),性别与4~10月疫水接触平均指数B间的交互作用(OR=0.875,95%CI:0.817~0.982).结论性别、化疗前感染度、疫水接触的持续时间及暴露面积与再感染的发生有关,其中性别与疫水接触之间尚存在弱的拮抗作用.

    作者:郭肖岩;何纳;姜庆五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北京市2071例SARS排除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排除病例的基本特征和排除的原因.方法对2003年3~6月间北京市被排除的2071例临床诊断和疑似SARS病例进行分析;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ARS排除病例中男性约三分之二,女性约三分之一;职业以民工多,其次为学生和离退休人员.排除日期的分布主要有三个高峰,6月7~13日是病例排除的高峰.患者从发病到排除的时间间隔呈现两个形状不同的峰,一个峰为发病后6~10天,另一个峰在发病后48~52天.有密切接触史的患者发病后50天方被排除的比例明显高于无密切接触史的被排除病例.1211例病例有明确的更正诊断,所患疾病主要为肺炎、病毒性感冒、肺部感染等呼吸道疾病.结论应该加强SARS的鉴别诊断,减少临床误诊.

    作者:刘泽军;梁万年;贺雄;马彦;吴疆;王全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国结核病控制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抗结核病化学疗法问世约40余年和广泛推行接种卡介苗约50余年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结核病出现全球性恶化趋势,在许多结核病疫情较低的工业发达国家,结核病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众多发展中国家结核病疫情出现明显回升.迄今,全球有20亿人感染了结核菌,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880万例,其中390万为传染性结核病例,每年有约200万人死于结核病.因此,结核病在新世纪中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已构成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作者:张立兴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北京市SARS患者密切接触者发病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SARS密切接触者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已有的SARS疫情及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现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北京市5个区县的2195个密切接触者中,转归为病例138例,罹患率为6.3%.与病例为同事、同学关系,罹患率仅为0.36%.家务待业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罹患率为高(15.33%),接触地点在家和医院的密切接触者罹患率为31.71%,接触地点在学校密切接触者罹患率为0.77%.而接触地点在工作单位的密切接触者459名中,无一例转为病例,罹患率为零.结论密切接触者发病的影响因素与患者接触时间、接触程度与频率、接触地点、隔离方式、时间及密切接触者的年龄等有关.SARS的传播途径存在近距离密切接触传播及家庭聚集性感染.科学管理密切接触者是控制SARS疫情蔓延的有效措施.

    作者:庞星火;刘东磊;龚晓红;徐福杰;刘泽军;张震;王旭红;焦欣然;苏领彦;高贵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碘摄入量与甲状腺肿率的变化有无规律可循

    甲状腺肿(甲肿)是碘缺乏病(IDD)一系列症候中典型、易查知、早发现的一个病征,所以在IDD领域中,一般用甲肿的变化表示IDD的变化程度.人们首先认识的是甲肿的病因是缺碘,以后又知道高碘也可引起高碘甲肿.但自1995年我国实施全民食盐加碘(USI)以来,仍有相当多省份达不到国际和我国共认的甲肿率(<5%)的标准,有不少省份的尿碘水平与甲肿率不相符合[1].我国有无碘过量和高碘甲肿流行已成为IDD领域的争论问题.现从50年来尿碘与甲肿之间的变化,探索尿碘与甲肿率间有无规律可循.

    作者:于志恒;刘守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山东地区恙虫病东方体Sta56基因片段扩增与分型研究

    目的鉴定山东地区恙虫病东方体(Ot)基因型别.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3株恙虫病东方体山东株、2份采自黑线姬鼠体外的小盾纤恙螨匀浆及10份恙虫病患者全血中提取的Ot目的基因进行分析研究,并与Tilliam、Karp、Kato国际参考株进行比较.将群引物扩增产物用双向测序法进行序列测定.结果35份标本中33份属于Kawasaki型,2份(FXS4 and LHGM2株)属于Karp型.从这33份中选出B-16、FXS2株进行碱基序列测定,结果B-16、FXS2株Sta56基因片段序列与Kawasaki型同源性高,分别为94.22%、95.21%,而与其他6株Ot同源性均<75.87%,应属于Kawasaki型;FXS4和HGM2株Sta56基因片段序列与Karp型同源性高,分别为83.03%、96.45%,应属于Karp型.结论山东地区恙虫病东方体流行株以Kawasaki型为主,但同时存在Katp型.

    作者:刘运喜;高媛;赵仲堂;张景兰;杨占清;步秀萍;苏静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社区人群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人群(20岁以上)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筛选,有17个暴露因素与高尿酸有关;多因素分析,有5个因素在P=0.05水平被选人,高甘油三酯(OR=3.069)、饮酒(OR=2.032)、肥胖(OR=1.802)、口味偏辣(OR=1.877)、高血糖(OR=1.622)在模型中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与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改变生活方式,如减少饮酒和合理饮食结构可能预防或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进而减少痛风的发生.

    作者:邵继红;沈洪兵;莫宝庆;徐耀初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老年结核病患者对中国结核病控制的影响

    目的分析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策略)下老年结核病患者对中国结核病控制的影响.方法根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老年结核病的患病特征,对照分析在实施DOTS策略地区和非DOTS策略地区老年结核病患者的发现、治疗和管理现状.结果≥65岁年龄组肺结核涂阳患病率为440/10万,是各年龄组平均涂阳患病率的3.6倍;≥65岁老年人涂阳病例数占全人口涂阳病例数的28.6%;在已实施DOTS策略的13个省和未实施DOTS策略的15个省中,老年涂阳病例数分别占各年龄组涂阳病例数的28.8%和28.9%;1992~2000年在实施DOTS策略的13省新涂阳病例登记数中,≥65岁老年结核病患者占11.4%.结论老年结核病患者涂阳患病率高,不论在实施DOTS策略地区或非DOTS策略地区,所有涂阳病例中老年涂阳病例构成比例大,而新涂阳病例登记比例却低.老年结核病患病率高、发现率低是结核病控制工作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作者:成诗明;刘二勇;杜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黄河三角洲农村居民伤害现况调查

    目的调查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居民伤害发生的现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山东省东营市20个村庄的15 276名农村居民在2002年3月1日至2003年2月28日期间的伤害情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数据统计采用Excel 2000软件录入,转入SPSS11.0软件分析.结果伤害粗发生率为5.90%,标化发生率为5.93%;其中男性7.79%,女性4.03%,死亡19例(标化死亡率为122.56/10万),致残20例;以钝/锐器伤、交通伤、跌/坠落伤和动物伤为高,分别占24.61%、24.17%、22.62%和13.08%.发生率以25~54岁和0~4岁年龄组为高(>6.0%);住院治疗267例(29.60%),平均住院15.89天,休息19.20天,医疗费用904.85元,其他费用221.88元,留人陪护时间10.15天.平均每例伤害死亡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为24年,潜在工作损失为19.6年,潜在价值寿命损失为8.7年,标准时间期望寿命损失为31.73年.结论该地区农村居民伤害发生率较高,给农村居民的健康造成较大威胁,并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预防和控制农民伤害已迫在眉睫.

    作者:李志华;赵仲堂;薄其贵;常永生;徐学廷;陈守东;薄晓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SARS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动态变化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动态变化.方法应用流式法对240例SARS患者的602份系列标本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进行绝对计数测定.结果SARS患者的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正常人(P<0.001);重型(极重型)患者明显低于普通型(P<0.001).治愈组SARS患者的B淋巴细胞于发病时处于低水平,但于发病后第2周开始上升,然后随病情恢复逐渐升至正常水平.但NK细胞于发病时已处于低水平,至发病后第2周继续下降,于发病后第5周有所上升,但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SARS患者的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计数与病情轻重有关,测定SARS患者的该两种细胞计数有助于判断预后.

    作者:董庆鸣;何忠平;庄辉;宋淑静;戴旺苏;张四萍;陈志海;孙静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上海市黄浦区1996~2002年传染病流行态势分析

    传染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解中心城区传染病谱及流行态势,我们对上海市黄浦区人群传染病流行情况进行纵向观察和分析.

    作者:周建军;沈福杰;任娟英;舒敏;徐元;吴维寿;姜庆五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北京地区2002年秋冬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爆发的病原学调查

    目的了解2002年11~12月北京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爆发的病原.方法收集2002年11~12月北京地区80例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咽拭子标本,应用经典病毒学方法(病毒分离和血凝试验)进行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腺病毒分离鉴定,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Mp)的检测.结果80例标本中检测到B流感病毒18例(阳性率22.5%)、A3型流感病毒2例(阳性率2.5%)、肺炎支原体13例(阳性率16.3%),未检测到A1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腺病毒;其中2例同时检测到B型流感病毒与Mp,1例检测到A3型流感病毒与Mp.结论B型流感病毒是此次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原,Mp感染是第二位病原.

    作者:吴金屏;赵林清;邓洁;王芳;朱汝南;钱渊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肺结核复发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分析湖北省涂阳肺结核愈后5年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湖北省10县(市)1995年登记的治愈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追踪调查和痰菌复查,对影响结核病复发的有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OR).结果湖北省1995年治愈的涂阳肺结核患者复发率为3.85%.非示范县、3个月末痰菌、结核病复治、化疗管理方式和就诊于非结防机构终进入多因素分析的回归模型,OR值分别为0.15、4.62、3.68、5.88和6.47.结论采取标准化、规范化的全程督导化疗方案,归口管理肺结核患者能降低涂阳肺结核的复发.

    作者:李锡太;叶临湘;施侣元;肖爱清;侯双翼;王文;叶键君;唐少文;赵焕虎;徐海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