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丽
1.材料与方法:传染病资料来源于大同铁路卫生防疫站1992~2001年的传染病月、年报表;人口资料的依据是相应年份劳资部门的职工人数统计报表,两组人群比较年龄、文化程度等差异无显著性.计算历年各种法定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和构成比,与其他铁路职业人群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做统计学分析.
作者:邢彦;庞华;李雪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用聚类分析探讨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分型情况.方法对1995~1999年数据完整的36个监测点的发病率资料,按各年度及计算5年月平均发病率后分别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36个HFRS监测点1995~1999年资料综合发病率聚成3类时,与1980~1992年原分型结果相比:分型相同的有24个,占66.7%.在现分型中,除了7个监测点未给出明确的疫区分型外,其余29个监测点1999年报道分型的结论与1999年采用聚类分析进行的疫区分型,一致的有23个,占79.3%.结论春季和夏季HFRS发病有所增加,而秋冬季则相对下降;聚类分析可以作为疫区分型的辅助方法.
作者:郭秀花;曹务春;胡良平;周诗国;张习坦;陈化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常住人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海淀区常住人口中发生的SARS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3年3月18日至5月31日,海淀区常住人口中共发生SARS病例403例,发病率约为18.0/10万,死亡27例,病死率为6.7%.患者中青壮年占70.4%,尤以20~29岁组高发.全区除一个乡外均受累,多以散发为主,只有3个街道呈现明显的家庭或学校内爆发.流行基本可以划分为初始增长期(27天)、高峰期(21天)和快速下降期(26天).患者中有密切接触史的比例随各期呈递减趋势(趋势χ2=8.800,P=0.003);初期接触地点主要在医院(72.7%),而迅速下降期则以家中接触为主(85.7%);各期的职业构成谱也明显不同(χ2=36.41,P<0.01).无明确接触史的患者中26.6%有外出史,其中又有47.6%是去医院,并且65%在流行的高峰期光顾医院.结论海淀区常住人口SARS流行强度与全市持平,医院内获得感染是SARS流行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诚;敦哲;詹思延;孙培源;刘彦;曹广文;秦安莉;董淑兰;王炳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ecies)广泛存在于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是专性需氧菌,不需要特殊营养,易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为条件致病菌.近年来,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在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压力下,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大多表现为多重耐药,治疗十分困难.作者对北京医院各病区5年中不动杆菌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临床分离的536株不动杆菌进行产酶和耐药性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东科;崔巧珍;胡云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肠道传播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主要经污染的水源传播,也可通过食物传播.该病毒既能引起大规模的爆发性流行,也可引起急性散发性肝炎.我国为HEV的流行区,该病毒曾在新疆发生流行,约有10万余人感染[1];在我国其他地区的流行率约为10%~20%.以感染青壮年为主,严重影响劳动力,孕妇感染该病毒后病死率很高,有文献报道病死率可达10%~20%.
作者:王佑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AvaⅡ多态性在上海市社区对照人群、高血压人群中的分布,进一步探讨其与血脂变量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了428例个体,其中健康对照组109名,高血压组319例.结果发现LDL-R基因型有3种,即(+/+)型、(+/-)型、(-/-)型.对照组3种基因型构成分别为0.9%、27.5%、71.6%;(+)等位基因频率为14.7%,(-)等位基因频率为85.3%.高血压组3种基因型构成分别为1.2%、33.9%、64.9%;(+)等位基因频率为18.2%,(-)等位基因频率为81.8%.两组合计社区人群3种基因型构成分别为1.2%、32.2%、66.6%;(+)等位基因频率为17.3%,(-)等位基因频率为82.7%.(+)等位基因频率均低于白种人群频率43%.社区人群与高血压组,男性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LDL-R基因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基因型显著高于(-/-)基因型(P>0.05).女性及对照组中虽有相同趋势,但未达统计学显著水平.结论 LDL-R基因AvaⅡ多态性(+)等位基因和高TC、高LDL-C水平有关,(-)等位基因和低TC、低LDL-C水平有关.社区人群中与较低TC和LDL-C水平有关的(-)等位基因频率高于西方国家.表明,在LDL-R方面中国人抗TC血症的遗传素质优于西方人,这可能是中国人血清TC 水平之所以低于西方人的原因之一.
作者:刘爱萍;詹思延;李立明;胡永华;曹卫华;吴涛;李俊;郭小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方法选择北京市某综合性医院3月2~31日期间收治和医院感染的10例SARS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发病所在科室的流行病学侦查.结果 (1)发病病例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住院大楼西单元的5个楼层的4、5号病房,住院患者多数年龄较大且合并较严重的基础病;(2)输入性病例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第一代传染源,医院内继发感染的住院者是进一步扩散蔓延的第二批传染源,同时不排除隐性带病毒者(曾密切接触SARS病例而未发病者)作为潜在传染源的可能;(3)资料分析结果支持近距离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该次SARS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同时还提示:存在气溶胶(飞沫核)经病房排风系统垂直长距离传播的可能性.结论医院感染是SARS流行初期的主要形式.其传播途径除近距离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外,应进一步收集和积累是否存在气溶胶(或飞沫核)长距离传播的流行病学和实验科学证据.
作者:何耀;姜勇;邢玉斌;钟光林;王磊;孙正基;贾红;常青;王勇;倪彬;陈世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6.优秀的医学信息资源导航医学信息导航是一种特殊的网址,它将Internet上众多的医学信息资源分门别类的整理并做简要介绍,以便医学科研工作者可以简单快捷的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沈晓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由A组轮状病毒(RV)引起的巨大疾病负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WHO已将RV感染纳入全球腹泻病控制和免疫规划.然而,疫苗的研制和实施必须建立在病毒流行株的监测基础上,通过已有的监测结果,发现各个地区以及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流行株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建立广泛的RV监测网,动态观察流行株的变化,为将来疫苗的使用和控制RV腹泻提供依据.
作者:沈蕙;邵梦篪;施素洁;张钧;王蓓;田健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胸苷酸合成酶(TS)3'-UTR基因多态和生活习惯及亚甲基还原酶基因相互作用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在上消化道癌高发区淮安市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胃癌患者107例,人群对照200名),调查研究对象的生活习惯,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TS 3'-UTR基因型.结果 (1)胃癌组中TS+6 bp/+6 bp、+6 bp/-6 bp、-6 bp/-6 bp基因型频度分别为5.6%、47.7%和46.7%,与对照组的9.0%、54.0%和37.0%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χ2=3.190,P=0.203).与携带+6 bp等位基因者相比,携带TS -6 bp/-6 bp 基因型者胃癌发生的危险性有所升高(调整OR=1.36,95%CI:1.00~1.78,P=0.047).(2)TS -6 bp/-6 bp基因型对吸烟、饮酒及不饮茶的习惯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有放大效应.与携带+6 bp等位基因且不吸烟者或不经常饮酒者或饮茶者相比,携带-6 bp/-6 bp基因型且有吸烟习惯者或经常饮酒者或不饮茶者发生胃癌的调整OR分别为2.79(95%CI:1.51~5.18)、1.76(95%CI:1.07~2.90)和2.34(95%CI:1.43~3.82).(3)TS -6 bp/-6 bp基因型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T或T/T基因型有协同作用.携带TS -6 bp/-6 bp基因型同时携带MTHFR T等位基因者发生胃癌的调整OR为2.67(95%CI:1.07~6.70).结论 TS 3'-UTR -6 bp/-6 bp基因型与生活习惯、MTHFR C/T或T/T基因型与胃癌易感性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作者:高长明;吴建中;刘燕婷;丁建华;李苏平;苏平;胡旭;开海涛;Takezaki Toshiro;Tajima Kazuo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为了探讨性虐待对儿童身体及心理的影响,1998~2002年对全国范围内报道的136例典型性虐待儿童家长及老师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就相关因素报告如下.
作者:乔荆;杨丽芳;焦富勇;周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安阳市自1984年发生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以来,疫情已持续发生19年,为探讨HFRS的流行规律,对安阳市1984~2002年HFRS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于杰;孟巧玲;张栓虎;任桂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一种方法,解决当混杂因素分层界限不清或存在矛盾时,如何进行流行病学分层分析的问题.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以广东省1997~1998年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实例,进行聚类分层分析. 结果聚类分层分析提高了分层分析效率,有效地控制了混杂偏倚,避免了错分偏倚的产生.结论聚类分析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分层的方法,合理解决当混杂因素分层界限不清或存在矛盾时,如何进行分层分析的问题.
作者:张吉凯;胡毅玲;胡巢凤;罗耀星;林伟生;吴赤蓬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调查艾滋病病毒1(HIV-1)亚型辅助受体CX3CR1的V249I和T280M基因突变,在汉族和维吾尔族(维族)普通人群、HIV-1高危人群和感染者中的分布,探讨I249-M280单倍型与HIV-1感染和艾滋病(AIDS)病程的关系. 方法分别选择汉族和维族的普通人群、HIV-1高危人群和感染者,共6组,采取聚合酶链反应/巢式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确定249和280密码子是否发生基因突变.采用行列表χ2检验及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同一民族不同人群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维族人群I249和M280基因频率分别为16.1%和13.3%,汉族人群分别为3.3%和2.4%,其中感染者高于普通人群,普通人群高于高危人群,但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CX3CR1的I249和M280之间存在明显的连锁关系(P≈0.0).结论中国维族I249-T280单倍型频率(2.8%)明显低于高加索人(12.5%),I249-M280单倍型频率(13.3%)与高加索人接近(15.8%),汉族则两者都低得多(0.9%和2.4%).I249-M280单倍型与HIV-1易感性的关系应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明旭;王福生;洪卫国;王昌清;王波;金磊;侯静;雷周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彰武县农村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现状,以确定该县是否为高血压的高发区.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5岁的人群5 208人进行血压测量,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调查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有关的统计分析.结果该县农村高血压的标化患病率为35.0%,男性高于女性,其中男性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0.0%,女性为32.0%;无论男女, 高血压的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各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不同乡、村间高血压的患病率有明显差别,高乡的标化患病率可达43.0%,低的为29.0%,高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59.4%,低的为26.9%; 在所有的高血压患者中,Ⅱ、Ⅲ期的占72.0%.结论彰武县农村为高血压的高发地区,其患病率实属罕见,造成该病高发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时景璞;王海龙;李辉;董卫;付凌雨;齐国先;贾志梅;杨慧英;宫伟;康辉;高旭光;王文利;姜玉山;李继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5.医学文献数据库从信息爆炸的今天来看,印刷型期刊有许多局限性.它在时间上显然滞后于快速传播的需要,每一期共享率很低,期刊高昂的价格更是一大问题.传统的信息资源呈现萎缩态势,利用互联网查询期刊杂志目录,然后根据实际需要下载全文,将成为一种新的资料查询方法.许多大型信息资料数据库便应运而生,这些信息资料数据库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
作者:沈晓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自20世纪90年代,心血管病已逐渐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因,目前已占总死亡人数的近40%.心血管病也是造成劳动力损失、生活质量下降、疾病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资料估计,我国每年新发冠心病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和慢性冠心病死亡)约130万例次,脑卒中约400万例次.全国现有1.1亿高血压患者,1亿多血脂异常者,3 000万糖尿病患者.人群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至少具有1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治疗费用,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及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做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作者:武阳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为了解山西省城乡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有无差异,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近两年收治的169例城市与农村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小媛;李阳;杨旭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吸烟与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在北京地区55岁以上PD患病率调查中确诊及2002年8月至2003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帕金森研究中心诊治的病例共114例;以及性别、民族及居住地与其匹配的对照205名.结果吸烟与PD呈显著负相关联.以非吸烟者为对照,曾经吸烟者、现在吸烟者和过去吸烟者患PD的危险性低于对照,OR值分别为0.49(95%CI:0.30~0.79)、0.44(95%CI:0.23~0.86)和0.54(95%CI:0.30~0.96).此外,对吸烟者分别按吸烟年限≥20年和<20年、戒烟年限≥20年和<20年以及吸烟量分层和logistic 回归分析,其负相关联依然存在并具有剂量反应关系的趋势(P<0.05).结论吸烟与PD存在负相关联,今后应着重开展有关生物学依据的研究.
作者:董建群;张清华;蒋知新;衣志勇;喻陆;李祯华;张艳琴;方明俊;张振馨;张孔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1.资料与方法:以1990~2001年辖区内各医疗单位填报的<江苏省农药中毒报告卡>和<农村农药中毒报告卡>所报告的农药中毒病例为依据;对辖区内报告的1 987例口服农药自杀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作者:徐海;张仁忠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