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扶正解毒法干预宫颈 HR-HPV感染的临床研究

叶利群;楼凯凌;陈嫣;蒋婴

关键词:高危人类乳头瘤病毒, 中药, 扶正解毒法, 临床疗效, 血清IL-6
摘要: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法干预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患者体内血清IL-6的变化,探讨扶正解毒法干预宫颈HR-HPV感染的临床价值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中药联合组(口服扶正解毒汤联合外用清毒散),单纯中药上药组和西药上药组(α-干扰素),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HR-HPV病毒载量及血清IL-6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中药联合组分别与对照组中药上药组、西药上药组比较,症状、体征积分下降更明显,说明中药联合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中药联合组与对照组中药上药组、西药上药组比较,病毒载量下降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联合组能显著降低HPV载量值,且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药上药组和西药上药组;三组治疗前血清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联合组血清IL-6下降明显,而中药上药组和西药上药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扶正解毒法能有效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阻断宫颈疾病进展。
中医药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乌龙丹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6例

    目的:观察乌龙丹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6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乌龙丹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两组均在必要时给予NSAIDs治疗并记录剂量及用药天数。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在晨僵时间、ESR、CRP、BASFI、BASDAI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 P<0.05)。结论:乌龙丹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良好疗效。

    作者:慈玉莹;陈文阁;李泽光;黄吉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头穴透刺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gsk3β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模型神经功能和gsk3β的影响,研究“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可能的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三组:针刺组(模型组+针刺组)、模型组、针刺组+抑制剂组(针刺组+LY294002)各24只。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针刺腧穴:百会穴向曲鬓穴方向透刺,在头部贯穿顶区、额区、颞区。造模并治疗后取1天,3天,7天三个时间点。对1天,3天,7天三个时间点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用免疫组化分析法检测脑组织中gsk3β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结果:脑出血对针刺组在术后3天评分达到高峰,随后显著降低。针刺组在1天时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缓慢升高,其后出现下降趋势,与模型组相比3天是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无差异,与模型组相比7天时评分有差异( P<0.05);gsk3β在大鼠脑出血后1天表达多,3天达高峰后减少,7天仍有少量表达。针刺组各时间点免疫标记神经元均比模型组增高,具有显著差异。针刺组与抑制剂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与针刺组+LY294002相比无意义。结论: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明显好转,提示针刺“百会”透“曲鬓”穴能够改善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研究显示在脑出血急性期,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可以下调gsk3β的蛋白表达,能够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和保护受损伤的神经元细胞,减轻脑出血后炎性反应导致的继发性脑损伤程度。

    作者:孔莹;邢继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HPSEC法检测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的高分子量物质

    目的:建立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高分子量物质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凝胶色谱柱( TSK-G2000SWxl,5μm,7.8mm ×300mm);以三氟乙酸-乙腈-水(0.05:20:80)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流速为0.7 mL/min。结果: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未检出高分子量物质。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好,适合检测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的高分子量物质。

    作者:裴福成;苏德龙;李文春;任桂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猪胆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猪胆有千年药用史,其来源广泛、取用方便,价格低廉。因为有着诸多优点,药用潜力大,所以具有深入研究开发利用的价值。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关于猪胆的相关报道,对猪胆粉、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表明猪胆粉、汁具有较突出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为深入研究和拓宽其临床应用范围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袁帅;赵文静;旺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中医病案数据库流感样病例四季用药研究

    统计建国后中医治疗流感样病例常用药物,分析不同季节用药特点,以便为不同季节流感及流感样病例的治疗提供思路。收集建国后治疗流感样病例的验案,应用SQLServer2005建立病案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总结用药规律。统计结果发现冬春季解表清热药出现多,夏季以清热祛湿药为主,秋季除清热解表外,还可见补虚药。

    作者:李悦;王秀莲;张建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逐瘀通脉联合长春西汀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 hs-CRP、FIB水平变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逐瘀通脉联合长春西汀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hs-CRP、FIB 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 A组口服逐瘀通脉胶囊;B组静脉输入长春西汀注射液;C组采用逐瘀通脉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三组都采用常规用药(抗血小板、营养神经,脑细胞活化剂)为基础治疗。观察比较各组血清hs-CRP、FIB 水平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血清中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C组治疗后血清中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与A组、B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A组治疗后血清中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西药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逐瘀通脉联合长春西汀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浆中hs-CRP,FIB含量,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国荣;李旗;田福玲;郑德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归脾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达86.96%,治疗组有效率达1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脂TC、TG、LDL-C 和HDL-C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能有效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与血液流变学及各项血脂指标变化有关。

    作者:刘雅琴;郑烈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BDN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模型组(模型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低剂量组、柴胡加龙骨牡蛎高剂量组、氟西汀组5组,每组10只。用慢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造模,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BDNF的表达。结果: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表达降低( P<0.0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不同程度减轻上述变化。中药高剂量组与氟西汀组作用相近(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增加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的BDNF表达,这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的环节之一。

    作者:王晓滨;孙荣华;胡继平;孔明月;刘树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参姜锁阳益气片对寒凝气滞血瘀证大鼠血清中6-keto-PGF1a、TXB2及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姜锁阳益气片对寒凝气滞血瘀证大鼠血清中6-酮-前列腺素F1a (6-keto -PGF1a)、血栓素B2(TXB2)及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试药(参姜锁阳益气片)高、中、低剂量组和中药(大株红景天胶囊)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采用肾上腺素加冰水浴复合低温冷冻法建立大鼠寒凝气滞血瘀证模型,各组ig给药。正常组及模型组ig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2周。给药结束后,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6-keto-PGF1a、TXB2含量,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 )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参姜锁阳益气片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中6-keto-PGF1a、TXB2含量(P<0.01);中、高剂量组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5,P<0.01),高剂量组血清中NOS活性升高(P<0.05)。结论:参姜锁阳益气片可以调控寒凝气滞血瘀证大鼠血液中6-keto-PGF1a、TXB2水平并能改善模型大鼠氧自由基代谢,这可能是其预防和治疗高寒环境下脏腑器官功能减退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贾丹兵;于淼;李乃民;李春杰;唐立明;朱宇;刘珊;巩沅鑫;魏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电针内关穴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电针内关穴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后心脏功能发生的变化。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治疗组(10只),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建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治疗组予电针内关穴治疗,8周后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治疗后心功能的改变。结果电针内关穴8周后,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左房前后径(LA),左室前后径(LV),室间隔(IVS)及左室后壁厚度(PVPW)明显减小(P<0.01);左室收缩功能指标每搏量(SV)、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PS)明显升高(P<0.01);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F段斜率(MEF)、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PVE)及PVE/PVA明显升高(P<0.01),舒张晚期充盈峰值流速PVA明显降低(P<0.01)。 Tei指数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内关穴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可明显改善大鼠心功能,超声心动图可有效评价其疗效。

    作者:肖凤英;崔金涛;张压西;贺劲;李敏;张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补阳还五汤对 AD大鼠海马区 NF-κBp65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本课题紧紧围绕着NF-κB/IκB-α通路观察补阳还五汤对AD模型大鼠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从分子水平探讨补阳还五汤对AD的神经细胞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7组: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空白组、假手术组以及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大鼠单侧海马区定向注射Aβ1-40复制AD动物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NF -κBp65mRNA、IκB-αmRNA和 BACE1 mRNA 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补阳还五汤能升高 AD 大鼠海马区 IκB -αmRNA基因的表达,减少NF-κBp65 mRNA及BACE1 mRNA基因的表达。结论:补阳还五汤对AD大鼠的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减少AD大鼠的核转录因子NF-κBp65的表达,同时抑制BACE1的转录和翻译而实现的。

    作者:薛剑;周忠光;姜波;杜徽;李宝龙;严妍;韩雪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议藏医白脉疗法对脑卒中后遗症的治疗特色

    目的:探讨藏医白脉疗法对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治疗的可能机制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传统文献分析的方法,分析当前脑卒中的临床治疗趋势,以及藏医白脉疗法的内涵及治疗特点。结果:藏医白脉疗法采用内外并治的方法,调节脑卒中患者体内“隆”失调的状态,临床疗效较好。结论:藏医“白脉疗法”符合当前脑卒中从整体论治的治疗思路,且简单易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毛萌;任小巧;仁青加;郭慧娟;祝日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地黄饮子对快速老化小鼠 SAMP8线粒体通路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地黄饮子对快速老化小鼠P8线粒体通路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治疗AD的药效及作用机制。方法:运用RT-PCR检测地黄饮子对SAMP8小鼠Caspase -3、Caspase -9、Apaf -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观察小鼠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地黄饮子能下调海马Caspase-3 mRNA、Caspase -9mRNA、Apaf-1mRNA的表达,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黄饮子可通过对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的影响,抑制促凋亡基因,减少神经元的丢失,从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姚辛敏;王琪;周妍妍;袁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益气活血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方配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复发转移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采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瘀方配合FAC方案治疗,对照组27例,单纯应用FAC方案治疗。两组均于4周期化疗后评定疗效,分别观察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免疫学指标、肿瘤标志物等变化。结果:入组54例病例,无脱落病例,总有效率治疗组70.37%,对照组40.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治疗组和对照组KPS评分提高稳定率分别为92.59%,6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过程中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和恶心呕吐、神经毒性及心电图改变的发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指标变化,治疗组CD3+,CD4+及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3+、CD4+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CEA、CA153与本组治疗前及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能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吕宇;黄立中;毛丹;戴新军;杨菊;张思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筛选佳的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不同的提取工艺后黄芪桂枝五物汤中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芍药苷的含量,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芍药苷、出膏率、浸出物为考察指标,优选佳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出的佳工艺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8倍量水,浸泡75min,回流提取1.5h,药渣加6倍量水,回流提取1h。结论: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作者:尹蕊;施璐;韩兆莹;田明;刘珍;宁媛;李贾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逍遥散抗大鼠肝纤维化活性部位的筛选

    目的:初步筛选出逍遥散抗大鼠肝纤维化的活性部位。方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逍遥散提取物不同洗脱部位对肝纤维化大鼠ALT、AST、γ-GT、TBIL/HA、LN、PCⅢ、Ⅳ-C的影响。结果:20%醇洗脱组的ALT、AST、γ-GT,50%醇洗脱组的ALT、AST、γ-GT、TBIL、HA、LN、PCⅢ、Ⅳ-C,80%醇洗脱组的ALT、γ-GT、HA下降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结论:50%醇洗脱组的效果优于水洗组、20%、80%醇洗脱组,此部位为逍遥散抗大鼠肝纤维化的活性部位。

    作者:王业秋;任燕冬;刘海洋;张宁;陈巧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段富津教授治疗不寐病验案举隅

    通过对段富津教授治疗不寐的验案进行分析,以示段富津教授的临证思路和辨证方法,以期为临床上治疗不寐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作者:梁雪;辜炳瑞;范睿;段富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刺推拿配合蜡疗、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牵引、蜡疗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刺、推拿、牵引、蜡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推拿配合蜡疗、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颉旺军;刘强;赵彬元;吴建民;宋志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医临床路径在湿疮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路径在湿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湿疮病住院患者按照中医临床路径实施医疗和护理,并与对照组的40例从临床疗效分析、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综合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中医临床路径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皮损改善状况、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中医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医疗护理工作新模式,可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阚丽君;张彩霞;李桂艳;郭滨艳;李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从脾肾阳虚论治痿证

    痿证范畴广泛,包括现代医学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脊髓空洞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是临床治疗中的一大难题,前人多从“热”“虚”论治,甚者认为“痿病无寒”,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脾肾阳虚所致者亦不少见,拟法温肾健脾法治疗,取附子理中汤化裁,取得较为显著疗效。

    作者:何小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