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药理作用研究

陶志敏;张素贞;孔蕊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并发症, 临床药理作用
摘要:目的 探究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药理作用.方法 入选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35.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在预防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血管并发症中有较好的疗效,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汤剂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中药汤剂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观察,以期提高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愈率.方法 根据随机性原则选取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60例,将160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抗生素联合中药汤剂清金化痰汤加减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儿疗效情况,对比分析差异原因.结果 结果显示,两组患几经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照组显效患儿38例(47.50%)较观察组显效患儿58例(72.50%)少,无效患儿对照组3例(3.75%),观察组无效患儿0例(0.00%),总有效率中对照组77例(76.25%),观察组80例(100.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药汤剂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值得推荐的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王君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生物化学无纸化考试的设计与实践

    无纸化考试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正逐步推动着考试形式的改革和发展.本文对生物化学课程无纸化考试进行了设计和实践.结果表明,无纸化考试优点突出,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促教助学,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虞菊萍;韩果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坤泰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坤泰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女性Kupperman更年期评分表自我评分,选定60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坤泰胶囊,经过1个疗程3个月后再次对症状进行评分.对比两组体质指数、血糖、血脂两项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质指数、血压、血糖和血脂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Kupperman更年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坤泰胶囊在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中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丹;李学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于中医药文化国际化视野的中医翻译研究

    中医药文化国际化是有目共睹的大趋势,中医药翻译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阐述了文化、语言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其次介绍了中医药文化国际化的现状,进而探讨了中医药文化国际化过程中中医翻译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中医药文化国际化过程中中医翻译的对策建议.

    作者:陈绮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药理分析

    目的 探究金银花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作用.方法 从知网、万方维普等文献数据库中查阅金银花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相关文献资料,收集金银花相关杂志、书籍、医学论著、典籍等资料,对这些资料分类整理与分析,总结出了金银花药用成分与临床药理作用.结果 金银花中药用成分主要为有机酸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以及无机元素类物质、挥发油、三萜皂类物质等,对应的药理作用为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清热解毒、消炎及止血、保肝利胆.结论 金银花中含有的多种物质均具有显著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药用价值极大,由此,金银花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2~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目的 分析2012 ~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客观评价我院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从我院计算机管理系统中查询2012 ~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限定日计量为单位(DDD),计算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和使用强度(AUD).结果 2012 ~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呈下降趋势,AUD值分别是65.76、56.59、40.2.其中,第四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略呈上升趋势.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在使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我院正在努力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且已获得一定的成效,有利于促进我院临床合理、规范用药,降低医院医疗成本和病人支付费用.

    作者:张康胜;邹明智;李艳;全国标;林鑫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RP-HPLC法测定醋酸曲安奈德地米乳膏中醋酸曲安奈德和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醋酸曲安奈德地米乳膏中醋酸曲安奈德和醋酸地塞米松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XBridge C18 (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水-冰醋酸(53∶15∶32∶0.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40nm.结果 醋酸曲安奈德、醋酸地塞米松分别在10.1520~81.2160μ·mL-1、2.2640~ 18.11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9% (RSD =0.34%)、99.27% (RSD =0.5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较好地控制该制剂质量.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盐酸利托君治疗前置胎盘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研究盐酸利托君治疗前置胎盘的可行性.方法 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前置胎盘患者82例进行分组研究.甲组用硫酸镁进行治疗,乙组则用盐酸利托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孕周大于等于36周的比例;起效时间、孕龄平均延长天数、新生儿Apgar评分:剖宫产率、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乙组跟甲组比较,治疗有效率、孕周大于等于36周的比例更高,P <0.05;乙组相较于甲组起效时间更短,孕龄平均延长天数更多,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相似,P>0.05;乙组跟甲组比较,剖宫产率、副作用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盐酸利托君治疗前置胎盘的可行性高,可有效提高保胎效果,延长孕周,起效快,副作用少,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宋瑞香;关智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牛膝-杜仲药对促进RIN细胞胰岛素分泌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索牛膝-杜仲药对促进RIN细胞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并筛选出佳炮制品组合.方法 以RJN-m5F细胞作为体外研究模型,以胰岛素分泌量为指标,研究牛膝-杜仲药对的促泌活性,并确定牛膝-杜仲药对的佳炮制品组合.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不同炮制品组合的牛膝-杜仲药对均具有促进RIN-m5F细胞胰岛素分泌的显著性作用(P<0.05),且酒牛膝-盐杜仲促进RIN-m5F细胞胰岛素分泌作用强,其分泌量为40.27mU·L-1,与空白组比较增加率为27.28%,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不同炮制品组合的牛膝-杜仲药对均具有促进RIN-m5F细胞胰岛素分泌的显著性作用,其中酒牛膝-盐杜仲药对为佳炮制品组合.

    作者:宗娜;李丹丹;杨小林;郭常润;杨中林;张春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我院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比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药师参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临床药师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临床药师干预前Ⅰ类切口病例2012年1月~ 12月与持续干预一年后2014年1月~12月病例,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 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后,其选药、给药时机、疗程、剂量等均较干预前规范.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使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明显改善,对规范应用抗菌药物有很大作用.

    作者:姚会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氯地庆溶液中硫酸庆大霉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氯地庆溶液中硫酸庆大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有效控制制剂质量.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230nm.结果 硫酸庆大霉素在500μ~6000μ·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A =0.00011C-0.0205(r =0.9995),回收率为97.9%,RSD =1.45% (n =9).结论 所建方法操作便利、专属性强,结果重现性好,适用于氯地庆溶液中硫酸庆大霉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常明泉;潘涛;陈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稳心颗粒治疗伴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的应用效果分析与研究

    目的 研究稳心颗粒治疗伴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 甲组采取传纳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伴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患者94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均等两组.甲组用传统基础方法进行治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用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伴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临床总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脂情况的差异;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QT间期离散度、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17的差异.结果 乙组伴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临床总疗效显著比甲组高,P <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情况相似,P>0.05;治疗后乙组相较于甲组血脂水平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QT间期离散度、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17相似,P>0.05;治疗后乙组相较于甲组QT间期离散度、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17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伴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心功能,减轻炎症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素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清NO、ET-1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清NO、ET-1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将101例急性脑梗死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1例,两组分别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照组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ET-1的表达,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的表达.并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减少率作为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治疗2W后两组ET-1水平、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ET水平、NIHSS评分的下降值明显高与对照组,而NO水平上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可能通过更有效地纠正血清中ET-1和NO比例失衡这一作用机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维持内皮功能稳定,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进展.

    作者:张小罗;王位;陈亨平;叶小斌;钟玲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 2016年3月我院就诊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8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和对照组(依沙吖啶)各43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引产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引产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引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是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方法,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骨外伤严重感染药学会诊实践与体会

    临床据病原学选择抗菌药物,而疗效欠佳.抗感染方案思维应如何调整,以达满意疗效.本文通过药学会诊参与抗感染方案调整,总结分析方法,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抗感染用药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修连喜;肖一星;林素珍;赖善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医院药学部门在应对药品短缺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药品短缺问题危急医疗安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为我们医院药学部门建立药品短缺管理的应急响应机制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阐述药品短缺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原因.结果 在生产、流通、监管和使用环节上都可能造成药品的短缺,医院药学部门在面临药品短缺时,应迅速对药品短缺的持续时间、以及对医疗安全的影响,作出正确的评估.结论 医院药学部门在药品短缺的管理中应积极应对,充分发挥药学专业团队的作用,为患者及时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作者:陈亚东;车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于PBL的多元教学法在《中药学》教学模式中的运用研究

    为提高中医药专业基础课程《中药学》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规避传统“填鸭式”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满堂灌、教学气氛沉闷、学生被动接收、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本文探索将PBL教学法及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多元教学法运用到《中药学》的教学并实践.本文践行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中药学》教学效果及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对其它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李绍林;汪小根;赵珍东;段启;夏黎;颜仁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在小儿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在小儿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小儿消化性溃疡患者102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n=51)和对照组(n=51).治疗组采用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以雷尼替丁为主的三联疗法,两组均连续用药1个月.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计算Hp根除率,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且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GAS和MTL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SS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组间差异显著(P <0.01或P<0.05).结论 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可有效提高消化性溃疡患儿的Hp根除率,改善患儿的胃肠激素水平.

    作者:李留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清咽颗粒中咖啡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小儿清咽颗粒中的咖啡酸含量.方法 采用SHISEIDO CAPCELL PAK C18色谱柱,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溶液(pH3.8 ~4.0)、甲醇(78∶2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7nm,柱温:40℃.结果 咖啡酸在0.014868 ~0.074340μg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回收率平均为99.98%,RSD为0.63%(n=6).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准确,可以用于小儿清咽颗粒中咖啡酸的质量控制.

    作者:邱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泮托拉唑等三联治疗反流性食管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等三联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从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病患者共68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纳入患者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用泮托拉唑,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泮托拉唑、克林霉素、莫沙必利三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症状评分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三联疗法能够显著改善反流性食管病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蔡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