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分析

黄维英;林敏华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假体周围感染, 预防用药
摘要:目的 观察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探讨不同用药品种及用药维持时间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性,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抗菌药规范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初次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85例,记录上述患者基本资料、抗菌药物品种、用药维持时间及患者住院期间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品种以头孢呋辛钠(使用率为65.48%)、头孢孟多酯钠(使用率为27.38%)为主.用药维持时间在24h内(≤24h)者32例(占比38.09%)、介于24h-48h者39例(占比46.43%)、维持时间超过48h者13例(占比15.48%),平均用药时间(2.06±0.15)天,三种不同维持时间在感染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现1例临床诊断术后膝关节感染,经治疗后好转.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给药时机、品种选择及用药维持时间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头孢二代抗菌药物,并将用药维持时间控制在24h内并不增加感染发生率.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治疗高脂血症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比较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口服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而比较组患者则采用口服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有18例(90%)患者治疗有效,显著高于比较组的70%(14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阿托伐他汀比辛伐他汀治疗效果更显著,更少发生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单相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单相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在本院接收的单相抑郁症患者中,随机选取1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入院治疗,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8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评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抑郁评分、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治疗单相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武扬;王雷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我院103例中成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中成药注射液所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所上报数据,对我院2010年至2016年收集并上报的103例中成药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64岁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年龄段;男性发生率略高于女性;引起ADR的药物首位为祛瘀剂;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过敏反应;中成药注射液常见的新的ADR为皮肤过敏反应;所有ADR中联用6~10种药物的例数多.结论 联合用药可中成药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临床需减少非必需的联合用药.

    作者:陈家鑫;陈子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天麻葛根汤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颈椎病性眩晕症应用天麻葛根汤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某院2015年10月3日至2016年9月21日颈椎病性眩晕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平均、完全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以天麻葛根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流速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血流速度不具高度对比性,P值大于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18.28±2.09)分、LVA(47.11±2.80)cm/s、BA(48.98±2.55)cm/s、RVA(46.93±1.28)cm/s,较对照组而言均更优,P值小于0.05;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面,两组数据没有明显差异,P值大于0.05.结论 天麻葛根汤应用于颈椎病性眩晕症中,可有效改善血流状况及症状积分.

    作者:陈雪华;黄东万;简小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维生素E外用配合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进展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疾病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近些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医疗改革,旨在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治疗护理服务;在新生儿硬肿症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方案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促进患者的病情的快速发展,改善疾病的预后效果,促进患者身体的正常发育,提高日后的生活质量等.本文主要就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维生素E配合按摩治疗的方案进行总结,分析实施该种护理方案的优劣之处,针对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关于新生儿硬肿症疾病的护理现状,分析未来该病护理的远景和措施.

    作者:陈赞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在晚期先兆流产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在晚期先兆流产中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将86例晚期先兆流产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使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使用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分析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子宫收缩停止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方面,显著较好,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内不良反应率为11.63%,观察组为9.30%.组间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晚期先兆流产者,应用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强,效果显著,可在短时间内缓解腹部疼痛/阴道出血现象,减少宫缩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结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妈咪爱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妈咪爱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抽签法将淇县妇幼保健院儿科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107例小儿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妈咪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直肠动力学指标的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8.15%高于对照组83.02%,P<0.05;观察组治疗后直肠大耐受量、低敏感量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方法上,采用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妈咪爱通过改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调整菌群,酸化肠道,刺激肠蠕动,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效果确切,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永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药的术后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药的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110例,均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55例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心理状况、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改善(P<0.05).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视力分布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药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时,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视力状况和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风险.

    作者:王大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分析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用于产后痔疮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 研究讨论产后痔疮患者应用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护理效果及恢复情况.方法 参与本实验的产后痔疮患者共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4例.将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护理方法和马应龙痔疮膏护理分别应用于观察组和参照组患者.结果 相比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痔疮水肿评分指标更低、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P<0.05),数据差异显著.结论 产后痔疮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护理方法,效果更好,能够第一时间缓解患者病症情况,改善患者痔疮感染情况,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王艳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前列地尔与贝那普利联合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与贝那普利联合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肾病(DN)蛋白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DN蛋白尿患者104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24h尿微量蛋白排泄率与尿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100%,高于对照组86.54%(P<0.05).结论 前列地尔与贝那普利联合综合护理应用于DN蛋白尿患者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2560例用药咨询分析及改进措施

    目的 通过分析用药咨询案例,提出持续改进意见,重塑药学实践,充分发挥药师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2560例用药咨询案例,从咨询方式、咨询人群、咨询问题种类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现场咨询为主要方式,占比98.36%,电话咨询占比1.64%;患者及家属为咨询主体,占比77.89%%,其次是药师占比20.35%,医生咨询占比1.05%,护士咨询占比0.71%;药品基本内容咨询较多,占21.99%;药师对处方适宜性咨询的比较多,占20.35%;中、西药合用问题咨询占比18.55%;药品的用法用量占比为16.60%;特殊人群用药、特殊剂型、药品储存、效期管理、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占比例较小.结论 用药咨询是患者对现代药学服务的直接体验,是实现药师价值的有效途径,是医疗服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断改进它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金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曲美他嗪联合生脉散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衰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中药生脉散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生脉散.记录两组气阴两虚证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脑钠肽(BNP)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经不同方案治疗4周,研究组总有效率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70.83%(P<0.05);治疗后两组BN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生脉散可显著提高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

    作者:郑琪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葆真丸中马钱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葆真丸中马钱苷(Loganin)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岛津Wondasil C18-WR(4.6×250mm,5μm),流动相:C4H8O-C2H3N-CH3OH-0.05%H3PO4(1:8:4:87),流速0.8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36nm.结果 马钱苷在10.0~8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6612.4x+6137.4,r=0.9998(n=6),加样回收率100.19%.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张子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小儿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小儿手术中采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70例,依据不同的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麻醉,对照组患儿采用静脉滴注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4.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手术中采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的麻醉效果理想,而且不会影响患儿的生命体征,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鹏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物与临床检验

    目的 探究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临床检验.方法 将我院常用的几种单克隆单体药物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检验,了解临床常用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主要适应症、对检验的干扰等等.结果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物逐渐走入人们的世界中,单克隆抗体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用相对不纯的抗原,获得大量高度特异的、均一的抗体.结论 单克隆抗体药物在临床的应用效果较好,但还有一些药物要注意做好使用前和使用期间的检查工作,确保药物的疗效得到体现.

    作者:李忠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11月间我院治疗的5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3.57%、25.00%,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各项毒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不影响继续治疗,采取措施后好转.结论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天;梁振;刘真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雷替曲塞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雷替曲塞作为介入治疗药物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临床诊断且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08例.试验组(n=26):雷替曲塞(2mg)联合洛铂(50mg)行TACE治疗;对照组(n=82):吡柔比星(50mg)联合洛铂(50mg)行TACE治疗.介入术后3~10d复查血常规及肝肾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个月内复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疾病有效率(RR)分别为77.0%、41.5%(P>0.0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9.1%、96.3%(P>0.05).试验组出现右上腹闷痛的概率较小,其他不良反应如发热、恶心、便秘及排尿困难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甲胎蛋白(AFP)下降率及总胆红素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替曲塞在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与吡柔比星相当,雷替曲塞安全性更高,可以减少肝功能损伤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仍有待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作者:林小兰;余辉;刘灵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咖啡酸片联合G-CSF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咖啡酸片联合G-CSF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58例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9例.对照组停化疗7d后予以G-CSF,实验组化疗前予以咖啡酸片+停化疗7d后予以G-CSF.统计对比两组骨髓抑制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轻度口干、胃痛、发热、局部反应).结果 实验组骨髓抑制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99,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3%(7/29),低于对照组51.72%(1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咖啡酸片联合G-CSF治疗骨髓抑制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骨髓抑制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令狐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药封包联合中频脉冲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封包联合中频脉冲电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4~2017年收治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中药封包+中频脉冲电)和对照组(西医治疗)各31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疼痛缓解程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0.97%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中药封包联合中频脉冲电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及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叶旭挺;戴兆燕;钱耀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人文关怀理念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人文关怀理念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理念护理.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测.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PANSS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BPRS、IPRO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同时人文关怀可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社会功能恢复.

    作者:王冠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