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红
目的 介绍近红外光谱(NIRS)在线监测技术在中药制剂过程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法,分析NIRS技术用于中药制剂过程在线分析的优势和可行性,总结NIRS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包括中药制剂生产的提取、分离纯化、浓缩、混合等过程.结果 NIRS技术具有多组分连续测定、简单快速、无损、实时分析、绿色环保等优点,是一种可靠、准确的在线分析方法.结论 近红外光谱在线监测技术在中药制剂过程分析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作者:袁晓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雷替曲塞作为介入治疗药物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临床诊断且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08例.试验组(n=26):雷替曲塞(2mg)联合洛铂(50mg)行TACE治疗;对照组(n=82):吡柔比星(50mg)联合洛铂(50mg)行TACE治疗.介入术后3~10d复查血常规及肝肾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个月内复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疾病有效率(RR)分别为77.0%、41.5%(P>0.0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9.1%、96.3%(P>0.05).试验组出现右上腹闷痛的概率较小,其他不良反应如发热、恶心、便秘及排尿困难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甲胎蛋白(AFP)下降率及总胆红素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替曲塞在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与吡柔比星相当,雷替曲塞安全性更高,可以减少肝功能损伤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仍有待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作者:林小兰;余辉;刘灵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单相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在本院接收的单相抑郁症患者中,随机选取1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入院治疗,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8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评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抑郁评分、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治疗单相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武扬;王雷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肝移植术后患者应用甲强龙的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肝移植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对症护理干预,采用健康状态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的生理功能、自觉症状、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心理情绪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肝移植术后患者应用甲强龙所引起的不良反应采用对症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择于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就医的脑血栓病患52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前进行全面检查,进行病情确诊,且签署手术同意书,然后随机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6例,所有病患均采取传统的溶栓治疗,而研究组则在以上基础上配合辛伐他汀治疗,同时对比各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计算整体治疗有效率.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效果对比方面,研究组26例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2.31%;而对照组26例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53.85%;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传统的溶栓治疗相比较,辛伐他汀治疗能够大大提升对脑血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抗生素临床不合理应用的原因,探讨有效应对措施.方法 于2014年9月~2015年8月在我院的临床处方中随机抽取481张,筛选出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的处方,分析应用不合理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于2015年10月~2016年9月进行实施,实施后随机抽取524张临床处方,筛选出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处方.对两次筛选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481张临床处方中抗生素应用不合理52张,不合理应用率为10.81%;不合理应用情况前三位分别为未及时进行细菌培养、给药方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干预后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率为1.91%(10/524),明显低于干预前的10.81%(52/4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导致抗生素临床不合理应用的原因与诸多因素有关,故需积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以实现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患者.
作者:陈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枸橼酸咖啡因在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及辅助通气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100例确诊为患有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枸橼酸咖啡因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辅助通气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治疗呼吸暂停方面,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6%,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辅助通气撤机胎龄为32.4周,观察组的撤机胎龄为32.2周,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在改善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降低患儿呼吸暂停发生次数,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临床早产患儿防治呼吸暂停的有效药物.
作者:谷献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血管生成不足或过度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中药可通过影响血管生成的调节因素,调节血而治疗与血管生成异常有关的疾病.基于此,本文对近年血管生成机制及中药的干预作用进行了阐述.
作者:林少兵;蒋宗胜;阮君山;王少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测定葆真丸中马钱苷(Loganin)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岛津Wondasil C18-WR(4.6×250mm,5μm),流动相:C4H8O-C2H3N-CH3OH-0.05%H3PO4(1:8:4:87),流速0.8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36nm.结果 马钱苷在10.0~8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6612.4x+6137.4,r=0.9998(n=6),加样回收率100.19%.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张子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本研究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对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儿科在一段时间内收治的60例疱疹性口腔炎患病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性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服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肌肉注射单磷酸阿糖腺苷并服用康复新液,5 d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通过两种药物联合治疗5 d后在体温变化、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口腔疼痛消退时间等方面症状减轻,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较好的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于浩;郝春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人文关怀理念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理念护理.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测.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PANSS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BPRS、IPRO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同时人文关怀可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社会功能恢复.
作者:王冠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为了增加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分析和探讨通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胺碘酮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根据患者住院号先后顺序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入组患者均接受胺碘酮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同时接受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都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占优势,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选取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胺碘酮治疗,能够明显增加治疗效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应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6),治疗组采用利培酮治疗,对照组采用氯氮平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变化,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FBG、1h PBG、2h PBG、3h PB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1h PBG、2h PBG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阳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阴性症状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QOL各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心理、社会关系、精神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相对于氯氮平,利培酮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较氯氮平小,且更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玉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固相萃取RP-HPLC法与AxSYM法测定环孢素血药浓度结果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固相萃取RP-HPLC和AxSYM两种方法同时测定100人份环孢素血药浓度,测定值采用t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同时以RP-HPLC法测定值为自变量X,以AxSYM法测定值为因变量Y进行线性回归,评价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采用AxSYM法所测得的血药浓度值较RP-HPLC法的测定值明显偏高,CAxSYM/CRP-HPLC=1.31±0.27(n=100);100人份数据经线性回归得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AxSYM=0.958XRP-HPLC+48.966,(r=0.971,P<0.001).结论 RP-HPLC法的测定值较AxSYM法的测定值明显偏低,但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且呈正相关关系,通过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可由RP-HPLC法的测定值估算出AxSYM法的预测值,适用于环孢素的血药浓度测定.
作者:赵秋玲;黄显;谢瑞祥;翁秀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讨论产后痔疮患者应用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护理效果及恢复情况.方法 参与本实验的产后痔疮患者共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4例.将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护理方法和马应龙痔疮膏护理分别应用于观察组和参照组患者.结果 相比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痔疮水肿评分指标更低、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P<0.05),数据差异显著.结论 产后痔疮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护理方法,效果更好,能够第一时间缓解患者病症情况,改善患者痔疮感染情况,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王艳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临床药师的工作进行总结.方法 根据临床药师的工作试点,总结其内容、方法 、体会和经验.结果 经过临床药师的辛苦工作,其工作成效已得到相关科室的认可.结论 临床药师尚需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做好联系医患、医护之间的桥梁作用,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
作者:谢婧雯;李亚昙;陈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肝移植手术是器官移植手术中护理难度大、复杂的手术之一.作者调查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移植病人术后免疫抑制药应用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促进术后用药方案制定的合理化.
作者:王雪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考察3种头孢类药物抗菌方案对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择选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4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各80例,即A组(单独头孢呋辛钠静滴)、B组(单独头孢孟多酯钠静滴)、C组(头孢呋辛钠静滴+头孢克洛口服),观察三组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C组的C/E值小,B组的C/E值大,A、C组C/E值无显著差异,(P>0.05),B组与A、C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均较满意,有利于提高患儿依从性,可作用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优先选择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满堂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在腰椎盘突出症治疗中采用药物与牵引配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实验研究样本选自我院收治的88例腰椎盘突出症患者,样本选取时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抽签方法进行分组,其中予以传统牵引治疗的44例患者确定为对照组,而药物与牵引配合治疗的44例患者确定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照和评价.结果 相比对照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得以显著提升,同时镇痛缓解程度明显较优,两组以上比较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检验,均得出P<0.05的检验结果,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 在腰椎盘突出症治疗中予以药物与牵引配合治疗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郑战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运用PDCA循环结合循证护理对于降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后皮下出血的效果.方法 运用PDCA循环管理,分析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导致皮下出血的原因,查阅文献资料找到循证支持,规范操作流程,并按计划实施整改措施.由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定期检查,针对检查结果 不断完善操作流程.将流程改善后患者的皮下出血率与改善前进行比较,确认有效后将操作流程标准化.结果运用PDCA循环结合循证护理进行流程改善后,患者皮下出血率明显低于改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PDCA循环结合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后皮下出血率.
作者:张荣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