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捷平;陈雪花;余文珍;秦崇涛
目的:研究分析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伴肝硬化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乙型肝炎伴肝硬化患者76例(2014年5月~2016年1月),疗程12周。将其动态随机化分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一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一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各项检查指标变化情况及HBV-DNA阴转率、病毒变异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6周、12周后HBV-DNA下降值、白蛋白、PTA、总胆红素、ALT、AST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 值小于0.05;研究组患者治疗6周后 HBV-DNA阴转率(86.84%)、病毒变异发生率及治疗12周后 HBV-DNA阴转率(92.11%)、病毒变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区别,P 值小于0.05。结论采用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伴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张苏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配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12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9例,随机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多潘立酮片和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冶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54%、对照组为85.3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配合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侃;蔡忠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减轻医院静配中心首批配置高峰压力,统筹安排药品配送时间,减轻护理人员首批给药高峰压力,提高给药效率,保障给药安全。方法研发静配输液批次系统,依托静配中心的扫描信息系统进行数据跟踪,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检验系统运行成效。结果批次系统上线后,首批输液准时出科的科室占比提高约31%,需人工调整批次的输液比例下降约7%。结论批次系统的使用,改善了静配中心输液批次的混乱现象,保证了静脉输液用药的安全合理,大大提高了静配中心的工作效率。
作者:王竞聪;黄碧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措施,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另给予尼莫地平,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的认知障碍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治疗前认知障碍得分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治疗后认知障碍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曾凡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规范、科学化管理药品,提升医院药品管理水平。方法利用HIS系统,实行药品管理,评价实库存管理的效果。结果 HIS 系统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下,药品盘点符合率达到了90%以上,金额符合率达到了100%,而报损率降至1‰以下,库存周转率达到了67%以上,同时规范了门诊药房工作的标准化流程。结论利用HIS系统实施药品实库存管理切实可行,促使药品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了医院药品管理水平。
作者:李明;万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欣普贝生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28例妊娠晚期、无阴道分娩禁忌、单胎头位的初孕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0例,以阴道放置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对照组68例,常规采用催产素促宫颈成熟,比较两组 Bishop评分、产程、胎儿情况、分娩结局、新生儿窒息及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研究组Bishop评分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研究组用药到临产时间为(5.57±3.82)h,总产程(5.84±2.23)h,第一产程(4.50±1.87)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1);研究组剖宫产率2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胎儿窘迫、羊水异常、新生儿结局以及产妇产后出血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欣普贝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药物,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金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和研究手术室局部麻醉药物毒性反应的护理和预防。方法收集我院手术室2014年6月到2015年11月出现的3例局麻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及时的抢救和护理,3例患者实现了有效的复苏,无后遗症产生。结论对局麻药毒性安全护理进行研究和总结,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提高预防意识,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麻醉并发症的可能性,制定严密的麻醉安全护理管理制度及进行严格控制观察,是保证手术中病人生命安全的举足轻重的环节。
作者:赵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我院自拟改良升白方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入组病例分为治疗组(30例)口服中药改良升白方,对照组(30例)不予中药,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率(80%)优于对照组(5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升白方能够提高妇科恶性肿瘤中医证候疗效。
作者:黄山;刘英;宋一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 CBT)治疗惊恐障碍的疗效及长期治疗优势。方法选取70例住院惊恐障碍患者,随机接受艾司西酞普兰+CBT(实验组)或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单药治疗。于基线期和治疗6周评估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随访评估复发和依从性,并记录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94.29% vs 85.71%,P>0.05)。治疗6个月时,实验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94.12% vs 69.70%,P<0.01),同时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82% vs 27.27%, 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CBT治疗惊恐障碍的短期疗效与单药治疗相当,长期可显著降低复发和提高治疗依从性,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术前注射咪达唑仑及长托宁注射液对手术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术前不予给药,观察组患者在术前肌肉注射咪达唑仑及长托宁,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手术的实施效果,并分析护理要点。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躁动等发生率(3.23%)明显低于对照组(29.03%),统计学有意义(χ2=7.63,P<0.05);手术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指标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更为稳定,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结论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在术前注射咪达唑仑及长托宁,能有效减少术中躁动、震颤及寒战的发生,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能保持相对稳定,同时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文化、背景不同,选择相应合适的沟通,鼓励患者,这都有助于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严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析房颤运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单一胺碘酮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 LVEF、LVEDV以及 LVESV值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 LVEF、LVEDV以及LVESV值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房颤患者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心率,使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张云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甲硝唑栓联合雌三醇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将52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分为联合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分别给予甲硝唑栓联合雌三醇软膏治疗和单用甲硝唑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合检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81.8%),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硝唑栓联合雌三醇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能得到很好的保证,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陈玉容;占建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提高药房管理质量对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5月提升药房管理质量,分别于实施前后随机选取我院内科住院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重复用药、药物滥用、过量用药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及患者对用药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重复用药、药物滥用、过量用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满意度(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89.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升药房管理质量可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满意度。
作者:朱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狗皮膏进行质量分析评价。方法针对高温提取药味进行TLC和显微特征鉴别;针对原粉入药的药味进行 GC特征图谱研究和含量测定;应用AA测定家兔贴敷后血铅含量变化;应用UV法测定总羰基化合物含量。结果狗皮膏总体质量状况差,药品质量控制落后,产品质量问题棘手,个别企业未按工艺生产。结论建议:①研究大生产工艺迫在眉睫;②现行标准亟需提高;③限制膏药贴用时间。
作者:黄惠琼;陈惠玲;黄澜;黄迪;胡睿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43)和咪达唑仑组(n=43),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芬太尼持续泵入,在此基础上,咪达唑仑组以咪达唑仑0.08~0.10μg/( kg· h)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组以0.2~0.6μg/( kg· h)右美托咪定持续泵入,观察两组的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的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达到镇静效果时间短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苏醒时间也短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低血压、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及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为2.3%,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的18.6%,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治疗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好,芬太尼用量低,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铭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骨折临床疗效并减少肢体局部肿胀,分析和探讨在给予甘露醇脱水的同时辅以甘油果糖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5例骨折导致肢体肿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常规采用甘露醇行脱水治疗,观察组采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治疗期间给予两组患者精心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82.50%),观察组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5%)与对照组(8.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折所致肢体肿胀应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可靠,应强化相关护理措施,进一步促进临床症状快速改善。
作者:刘刚翠;林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育发类健康产品中米诺地尔的薄层色谱快筛方法。方法液体样品可直接点样,粘稠膏状样品用少量二氯甲烷振摇提取后点样,以硅胶GF254薄层板展开,展开剂为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甲醇(6∶5∶5)。结果薄层色谱法能有效检出育发类健康产品中的米诺地尔。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耗材成本低,适合基层单位用于日常监督工作。
作者:唐丽丽;谭小勇;陈华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将氨甲环酸局部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 TKR)中止血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病患12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6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不给予氨甲环酸,试验组给予氨甲环酸术前静滴,缝合前应用。在整个过程中两组均给予精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AKSS评分情况、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膝评分、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总失血量、引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膝,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明显减少病患出血量,止血效果较好,护理与治疗相结合后,膝关节各项功能均得到改善,并发症情况发生较少,有助于患者恢复。
作者:陈云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对临床儿科用药主要存在的问题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儿科的合理用药。儿科用药主要的问题有:儿童使用成人药、重复用药、不合理适应注射剂、用法用量不合理等。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有皮肤损害、全身性损害、肝功能异常、急性肾衰等等。
作者:陈志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壮药消毒饮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用 C18色谱柱,以乙腈-1%醋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结果绿原酸在0.25~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3362845x-147479(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2%,RSD=2.2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壮药消毒饮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锦燊;蒋伟哲;黄兴振;巫玲玲;吴洪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