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氯米帕明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陈静;刘贞;严拯宇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 DMF, 甲苯, 乙醇, 丙酮测定, 氯米帕明, 溶剂残留
摘要:目的 对合成的氯米帕明中残留的有机溶剂的测定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精制及纯化氯米帕明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DMF、甲苯、乙醇、丙酮进行检查.结果 确定了残留有机溶剂测定方法.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可有效用于合成的氯米帕明原料药中残留有机溶剂质量控制.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

    目的 应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维C银翘片中的维生素C进行快速定量分析.方法 采集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数据,采用偏小二乘法(PLS)建立光谱数据和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相关模型,应用所建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预测.结果 应用维生素C定量分析模型,以731个维C银翘片样品为校正集,浓度范围为86~ 201mg· g-1,366个样品用于外部验证,浓度范围为90~ 191mg·g-1,校正集交叉检验均方差(RMSECV)为6.53,相关系数R2=90.38;预测集外部检验均方差(RMSEP)为8.75,相关系数R2=79.94.结论 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维C银翘片中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的快速检测.

    作者:金鸣;王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利福霉素钠中钠的含量

    目的 建立利福霉素钠中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微波消解处理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钠的含量.结果 钠在0.1~0.5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0;回收率在101.23%~104.27%,RSD为1.0%.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能很好地用于利福霉素钠中钠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勇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职药物分析技术实训教学的优化设计

    为了进一步培养高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开展了自主设计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构建与行业相结合的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内容,并将学习评价从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实践证明,这种实验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其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建立科研和生产的全局概念.

    作者:陈少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酸枣仁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 优化酸枣仁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并对酸枣仁中的黄酮及多糖成分的研究 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安排实验,分别用溶剂提取法和水提醇沉法从酸枣仁中提取出总黄酮和多糖成分,并用分光光度计制作标准曲线对提取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酸枣仁中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为A1B2C2时,即以相当于药材8倍80%乙醇回流4h时提取的黄酮的含量高,为9.2700mg·g-1;酸枣仁中多糖类成分佳提取工艺为A1B2C2,即当用15倍蒸馏水浸提1.5h,用75%乙醇醇沉时,含量高,为1.2745mg·g-1.并将提取出的总黄酮和多糖类成分通过对小鼠的翻正反射实验,验证其是否具有镇静催眠活性.结论 酸枣仁总黄酮对小鼠有镇静催眠的功效;而酸枣仁多糖相对于空白组无显著性差异,即酸枣仁多糖不具有或只具有很微弱的镇静催眠效果.

    作者:任燕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健脾治鼾颗粒醇提部分工艺研究

    目的 筛选健脾治鼾颗粒乙醇提取部分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出膏率和人参皂苷Rg1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因素是乙醇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结果 优化的提取工艺为每次加10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h.结论 利用佳工艺可尽可能多地提取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作者:马殷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利比致过敏反应1例

    利比是目前为止在中国上市的唯一一个beta-la干扰素,用于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其主要成分为重组人干扰素β-la.利比可降低多发性硬化的复发率,减少磁共振检查显示的活动病灶数及新发病灶数,降低患者对激素的依赖及住院率[1].

    作者:赵东丽;吴敏红;施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闽产钩吻根总生物碱半数致死量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闽产钩吻根总生物碱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药理实验和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闽产钩吻根粉碎后用95%乙醇提取,减压下回收乙醇,加2%盐酸溶解后用氯仿萃取,浓氨水碱化水层,再用氯仿萃取,得到钩吻根总生物碱.根据预试验结果将40只小鼠分成4组,每组10只,按照5.5mg·kg-1、4.4mg·kg-1、3.52mg· kg-1、2.82mg·kg-1的剂量一次性灌服小鼠后观察24h内的情况.通过记录小鼠临床症状及死亡情况,观察闽产钩吻根总生物碱的急性毒性并用孙氏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及其95%的可信区间.结果 闽产钩吻根总碱经口服给药对小鼠的LD50为4.12mg·kg-1,其95%的可信区间为3.76~4.52mg· kg-1.结论 闽产钩吻根有剧毒,其半数致死量为4.12mg· kg-1.

    作者:杨樱;邱丽莉;许文;李小艳;吴水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铝碳酸镁和泮托拉唑钠缓解上腹痛综合征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铝碳酸镁和泮托拉唑钠缓解上腹痛综合征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1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铝碳酸镁组(n=80),泮托拉唑钠组(n=80),对两组的成本-效果分析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泮托拉唑钠组价格较贵,铝碳酸镁组费用相对较低.结论 通过药物经济学的分析,铝碳酸镁是治疗上腹痛综合症较理想的药物.

    作者:金艳;刘佩芸;邹晓华;季林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4:1)的含量均匀度

    目的 建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含量均匀度的测定方法.方法 以0.05mol·L -1磷酸二氢钠溶液:甲醇(95:5)为流动相,流速:1.0mol·min-1,检测波长:220nm,用义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 阿莫西林质量浓度在78.92~710.30μg·mL-1、克拉维酸质量浓度在22.28~200.54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和98.4%,RSD分别为1.0%和2.0%.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捷,能准确地测定产品的含量均匀度,可用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屈蓉;钱桂英;金小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参麦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16例分析

    通过对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信息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寻找参麦注射液ADR发生可能存在的规律、探讨降低ADR发生的相关措施,希望能为其临床安全使用参麦注射液和ADR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卫红;邢加慧;陈菲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温敏凝胶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研究

    目的 制备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endostatin)温度敏感型缓释凝胶制剂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方法 以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GA-PEG-PLGA)为载体材料制备rh-endostatin温敏凝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rh-endostatin温敏凝胶体外释药量.结果 rh-endostatin温敏凝胶在释放介质PBS(含0.02% NaN3)中,开始2h内释放了17.34%,第一天释放了26.44%,之后药物释放逐渐平稳,七天共释放了65.66%.持续至第十八天累积释放了87.05%.结论 PLGA-PEG-PLGA温敏型凝胶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局部注射给药较理想的缓释载体.

    作者:郑佳冰;杨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剂与23种药物配伍稳定性文献综述

    目的 汇总分析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剂与23种注射剂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医药信息镜像系统全文数据库”,列表分析.结果 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剂与18种注射剂不宜配伍.结论 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剂酸性较强,应尽量避免与钠盐、钾盐等碱性药物配伍,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亦禁与葡萄糖酸依诺沙星配伍.

    作者:孙旌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51例分析

    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上报的可疑的中药注射液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ADR报告涉及13个中药注射剂品种,以变态反应为主,发生不良反应多的是痰热清注射液.

    作者:郑芳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药品经营企业对首营品种质量审核的探讨

    对首营品种资料进行收集、审核;在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规定的情况下,通过对贮存过程中的首营品种按质量标准进行相关检测,以确定药品的质量.

    作者:阮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玉容素胶囊调节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玉容素胶囊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其应用提供基础.方法 通过采用迟发性过敏症反应(DTH)测定、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测定等方法,探讨玉容素胶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玉容素胶囊能显著增强DNFB诱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显著增强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NK细胞活性.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玉容素胶囊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杨义雄;洪华炜;王瑾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参附注射液在感染性休克早期治疗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将参附注射液应用于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观察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73例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治疗组简称参附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在相同的常规西医治疗(参照2008年SSC制定的“脓毒症治疗指南”)基础上,参附组加用参附注射液10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7天.同时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参附组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参附组治疗后和对照组组间相比,血压升高,心率下降,中心静脉压(CVP)正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维持血压稳定的总时间方面,参附组短于对照治疗组,且液体复苏总量、血管活性药应用总剂量参附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在早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帮助较大,可减少患者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作者:陈君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走马胎与羊踯躅的真伪鉴别

    目的 辨别走马胎与羊踯躅的真伪,保证临床用药.方法 从来源、产地、性状、显微等方面予以鉴别.结果 走马胎与羊踯躅性状和显微特征有明显区别.结论 根据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可以明显鉴别走马胎与羊踯躅的真伪.

    作者:禹建春;张利群;李勇;方贺斌;金玲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特殊患者的用药指导技巧

    目的 介绍特殊人群的特质及相应的用药指导技巧,以期提高这类人群的用药依从性.方法 特殊患者包括老年患者、语言障碍者、听力损伤者、视觉损伤者、有精神疾患者、非本人用药者、愤怒情绪者、难缠者等,分析这类人群的特质并介绍个体化的用药指导技巧.结果 这类患者由于本身的特质,存在一定程度的用药指导障碍,采用特殊的用药指导技巧有助于提高用药依从性.结论 药师要掌握特殊人群的不同特质并实施个体化的用药指导技巧,全面提升业务素能.

    作者:魏建兰;杨木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目前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处于实践积累阶段,但已对合理用药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结合临床药学实践,对其现状进行归纳分析,说明了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是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行的.

    作者:金友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山楂提取物对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辅助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山楂提取物对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选用50只 18~22g清洁级ICR近文系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5个组,分别为0.10g·kg-1 bw、0.20g·kg-1 bw、0.60g·kg-1bw 3个剂量组、溶剂对照组和乙醇模型对照组.各剂量组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溶剂对照组和乙醇模型组给予蒸馏水.17天后,乙醇模型组和0.10g·kg-1 bw、0.20g·kg-1 bw、0.60g·kg-1 bw 3个剂量组每天在给予样品4h后给予30%乙醇,按10mL·k-1体重给予染毒,溶剂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14d.实验结束后,将各组动物称重,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TBIL、LDL、CHO,同时处死动物,取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经血清学检查,乙醇模型对照组小鼠的血清CHO、TBIL和LDL含量均高于溶剂对照组,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样品各剂量组的血清CHO、TBIL和LDL含量均低于乙醇模型对照组,其中0.10g·kg-1 bw、0.20g· kg-1 bw剂量组血清CHO值与模型对照组相比,0.20g· kg-1 bw、0.60g· kg-1 bw剂量组血清TBIL值与乙醇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乙醇模型对照组动物肝损伤程度高于溶剂对照组;经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楂提取物对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作者:郑丽红;陈冠敏;郑显著;黄佳宁;陈秀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