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魏丽萍;吴春敏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 中药, 分析
摘要:介绍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以及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材鉴别、产地分析、有效成分测定和在线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盐酸三氟拉嗪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盐酸三氟拉嗪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限量检查的HPLC法.方法 采用C18柱,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溶液(0.05mol·L-1NaH2PO4·2H2O 100mL,加2mL的三乙胺后用磷酸调节pH至3.0)(38:6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8nm.结果 盐酸三氟拉嚷与其他杂质能较好分离,盐酸三氟拉嗪浓度在2-5~2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检洲限为0.016μg·mL-1.结论 本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盐酸三氟拉嗪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限量检查.

    作者:张君;廖声华;严拯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介绍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以及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材鉴别、产地分析、有效成分测定和在线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

    作者:魏丽萍;吴春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3种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合用药物治疗的经济学分析

    目的 探讨3种不同方案保守性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经济效果.方法 通过对3种药物治疗方案报道的资料整理计算有效率.方案1:保守性手术合用丹那唑;方案2:保守性手术合用米非司酮;方案3:保守性手术合用孕三烯酮.运用药物经济学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成本效果比,方案1为11.23,方案2为4.66,方案3为14.41;增量成本效果比,与方案2比,方案1为503.82,方案3为196.03;与方案1比.方案3为31.61.结论 方案2为佳治疗方案.

    作者:孙晓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HPLC-ELSD法测定产妇安胶囊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产妇安胶囊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方法 应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ypersil NH2(25 cm×4.6mm,5μm)色谱柱,乙腈-水(85:1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结果 盐酸水苏碱在5.13~20.52μg范围内呈线性(r=0.9991,n=6),平均回收率为96.8%(n=6),RSD为2.2%.结论 本法简便,快捷,结果可靠,可用于产妇安胶囊中盐酸水苏碱的质量控制.

    作者:聂金媛;何燕;曾祥腾;徐孟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运用

    对近年来研究白花蛇舌草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主要就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运用进行了总结,发现该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同时它的作用机理还需近一步深入研究阐明.

    作者:侯桂兰;芦柏震;王春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09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回顾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209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4年至2008年上报的209例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所引发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抗感染药物致不良反应发生呈现数量上升、药物品种集中的特点;不良反应发生部位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器官.引起ADRs多的药物为喹诺酮类;ADRs常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临床应合理控制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减少ADR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莫菊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概述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是探明中药整体功效及其作用本质奥秘的关键,是中药安全和质量控制的基础与核心,是中药创制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综述了在西方还原论和擞观科学为基础以及基于系统论或中药作用的整体性的两条基本研究思路主导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常见的方法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陈梅;赵鑫;沈舒;李友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药百草霜的药学研究概况

    在广泛进行文献检素的基础上,概述了百草霜的成分、临床应用研究,概括介绍百草霜的药用价值.

    作者:吴一飞;倪士峰;杨波;赵婷;田苗;何树静;骆蓉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职生物化学精品课程建设实践

    本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基地建设等方面对生物化学精品课程建设做了探索和研究,着力于增加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充分利用教研室已取得的各项有利条件,积极完成2007级药学专业学生的生物制药综合实训,充分体现了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形成合理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独立设计生物化学实验的创新能力.

    作者:邝月媚;李岩;邢增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HPLC-MS法测定那格列奈的血药浓度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测定那格列奈血药浓度.方法 血浆样品采用乙腈沉淀后,以地西沣为内标.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100 mm×2.1 mm,5μm)柱,流动相为5mmoL·L-1醋酸铵-乙腈(45:55,v/v),流速为0.3mL·min-1离子检测方式设为选择性离子检测(SIM),检测离子极性为正离子,采用气动辅助电喷雾离子化(ESI)的离子化方式,检测对象为那格列奈(M+H离子,m/z318.43),内标地西沣(M+H离子,m/z 285.30).结果 发性范围:0.05~15 mg·L-1(r=0.9997),定量限为10μg·L-1.方法 回收率90.1%~95.8%,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4.9%和6.1%.结论 该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简便易行,适用于那格列奈药物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作者:丁嘉寅;王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拉霉素微丸的溶出度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克拉霉素擞丸的溶出度.方法 色谱柱:Water Sunfire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乙腈(600:400),检测波长210nm.结果 克拉霉素在0.05~0.21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0.9999.结论 方法简单,准确,可以作为克拉霉素微丸溶出度的检测方法.

    作者:王巍;曹盛宗;王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二甲双胍的溶出度试验

    目的 建立二甲双胍片的溶出度试验方法,对3厂家生产的二甲双胍片(普通片,格华止和倍顺)的含量和溶出度进行比较.方法 以蒸馏水1000mL为溶出介质,采用转篮法测定溶出度,转速为100r·min-1,温度为(37.0±0.5)℃;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测定波长为233nm,并对溶出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 各厂家二甲双胍片的溶出曲线有较大差异.结论 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二甲双胍片的溶出度明显不一致,进行溶出度检查有助于控制药品质量.

    作者:张昊;杨建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附子与甘草配伍前后含量的变化

    目的 研究附子与甘草配伍前后产生的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现象,探讨附子甘草配伍减毒增效的物质基础.方法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附子、甘草单煎及附子与甘草配伍合煎液中甘草苷、甘草酸、乌头碱的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附子甘草配伍后乌头碱、甘草苷、甘草酸含量均比单煎时低.结论 甘草苷、甘草酸、乌头碱等化学成分的变化是附子甘草配伍能减毒增效的重要物质基础.本实验从组分合和的角度,肯定了附子甘草组分配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作者:虞巧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多维元素胶囊中烟酰胺、维生素B6、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含量

    目的 建立多维元素胶囊中烟酰胺、维生素B6、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为庚烷磺酸钠溶液(取庚烷磺酸钠0.6g,1000mL水溶解,加三乙胺2.8mL,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3.0)-甲醇(体积比6:1);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选择280nm;柱温:40℃;进样量:20μL.结果 烟酰胺在30.0~152.0μg·mL-1(r=0.9997)、维生素B6在1.0~5.0μg·mL-1(r=0.9998)、维生素B1在10.5~52.5μg·mL-1(r=0.9998)、维生素B2在10.5~52.0μg·mL-1(r=0.9997)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5%(RSD=0.43%)、100.50%(RSD=1.33%)、100.30%(RSD=0.88%)和100.50%(RSD=0.90%).结论 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和重现性好,可作为多维元素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王琛;陈彬彬;邹梅娟;程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钩吻生物碱化合物体外抗消化系统肿瘤的活性

    目的 探讨钩吻生物碱化合物抗消化系统肿瘤的活性,并初步探索其构效关系.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比色法,观察钩吻生物碱化合物对人肝肿瘤细胞HepG2、人胃癌细胞MGC80-3、人食管癌细胞TE-11和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钩吻素子、钩吻素甲、钩吻素己和1-甲氧基钩吻碱对SW480细胞和MGC80-3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对SW480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45±0.10,0.76±0.28,0.52±0.22和1.41±0.06 mmol·L-1.对MGC80-3细胞IC50分别为0.82±0.19,1.20±0.33,1.14±0.23和1.22 ±0.11 mmol·L-1.钩吻素子、钩吻素甲和钩吻素己对TE-11细胞和HepG2细胞的增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对TE-11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74±0.05,1.94±0.30和1.73±0.35 mmol·L-1.对细胞HepG2的IC50分别为1.26±0.32,1.82±0.35和1.79±0.54 mmol·L-1.结论 钩吻生物碱化合物具有抗消化系统肿瘤活性,并存在一定的构效关系.

    作者:黄静;苏燕评;俞昌喜;许盈;杨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恶性胶质瘤发病机制及治疗学的新进展

    恶性胶质瘤是成人中常见的原发性恶性神经系统的肿瘤,具有高发病率和病死率.即使应用多重疗法,大部分确诊的患者生存期只有1年左右.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方法以改善恶性胶质瘤患者的预后.近,关于恶性胶质瘤发病机制及治疗学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这些进步为有效治疗恶性胶质瘤提供了现实的机会.本文就恶性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学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赞;晋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广西圆斑蝰蛇毒中提取的NGF对Aβ25-35诱导的AD模型小鼠脑乙酰胆碱及其代谢酶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广西圃斑蝰蛇毒中提取的NGF对Aβ25-35诱导的AD模型小鼠胆碱能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仪自侧脑室注射Aβ25-35建立AD小鼠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NGF对AD小鼠进行治疗,测定不同实验组小鼠脑组织乙酰胆碱(Ach)含量变化及乙酰胆碱脂酶(AchE)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变化.结果 广西贺斑蝰蛇毒NGF呈剂量依赖性的对AD小鼠脑内胆碱能系统产生调节作用.与模型组比较,NGF中剂量组(0.4μg·μL-1)与高剂量组(0.56μg·μL-1)小鼠脑组织AchE活性均有显著降低(P<0.05,P<0.01).且各剂量组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各剂量组(0.28,0.40,0.56μg·μL-1)小鼠脑组织Ach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高剂量组(0.56μg·μL-1)CHAT活性明显升高(P<0.05),且各剂量组间这两个指标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 广西圆斑蝰蛇毒NGF可促进ChAT的表达,增加Ach的合成:降低脑组织AchE的活性,抑制Ach分解,增加脑内Ach含量,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

    作者:罗淑芳;汪效英;陈崇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输液微粒污染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 分析临床输液截粒污染的各种相关因素,制定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或减少输液微粒污染.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本院实际,分析输液微粒污染的成因.结果 输液擞粒污染的因素主要有:大输液本身的因素、药物因素、操作因素、输液器具、环境及空气微粒污染等.针对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途径,可制定微粒污染的预防措施.结论 输液微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微粒可引起血管栓塞、静脉炎、肺肉芽肿、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等.

    作者:白秋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抗血小板药物抑制ConA诱导的肝脏损伤

    目的 本研究试验了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Aspirin)及氛比格雷(Clopidogrel)研究其能否起到减轻肝脏损害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本研究构建了ConA诱导的急性肝克模型,用腹腔内注射或灌胃氟比格雷方法处理实验组,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进行肝脏病理结果分析.结果 p阿司匹林(2578±754U·L-1)或氯比格雷(3378±967U·L-1)的使用明显降低了ConA诱导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P<0.05),而且两者的联合使用对血清谷丙转氨酶的下降具有协同作用(1828±683U·L-1);同时相对于阳性对照组(坏死面积43%±21%,白细胞浸润数56±24个/视野),阿司匹林(坏死面积31%±20%,白细胞浸润数34±20个/视野)或氯比格雷(坏死面积37%±25%,白细胞浸润数42±27个/视野)的使用明显减轻了ConA诱导的肝组织炎症(P<0.05);而且两者的联合使用对抑制炎症反应有更明显的作用(坏死面积25%±17%,白细胞浸涧数22±13个/视野)(P<0.05).结论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明显减轻ConA诱导的肝细胞损害,可能是通过抑制血小板与白细胞作用从而减少史性细胞浸润的机制.

    作者:施丽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4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济学评价

    目的 探讨4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癌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182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奥美唑肠溶胶囊、兰素拉唑肠溶胶囊、泮托拉唑肠溶肢囊、雷贝拉唑肠溶腔囊治疗,运用经济学方法对成本一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4种方案成本一效果分析比依次为1.50,5.52,3.49,7.28;增长的成本-效果出为3.68,2.33,4.85,结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而言,淬托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肠溶胶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小于奥美拉唑肠溶胺囊、兰素拉唑肠溶胶囊.结论 4种方案成本-效果比较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成本小,其次为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再者为兰素拉唑肺溶腔囊,成本大的为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再加上泮托拉哇肠溶胶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本人认为沣托拉唑肠溶胶囊在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癌中应列为首选药物.

    作者:毛燕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